APP下载

核心素养视野下高中政治学业水平测试复习策略

2017-11-30陈婷婷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7年10期
关键词:复习高中政治核心素养

陈婷婷

[摘 要]当前以培育学生核心素养为内容的课程改革正在展开,高中学业水平测试试卷也指向了考查学生的核心素养。因此,学业水平测试的复习要以核心素养为导向,通过课堂教学生成素养,通过精准练习渗透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学业水平测试;高中政治;复习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28005802

2015年3月3日,在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核心素养”被置于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基础地位。体现核心素养成为命制学业水平测试试题的导向标,与之相对应,在考试复习当中也要以核心素养为导向。

一、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

核心素养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综合表现。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四个方面。

二、2017年江苏省学业水平测试试题指向核心素养

三、以核心素养为导向进行学业水平测试的复习

1.通过课堂教学生成核心素养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创设有效情境。情境教学模式已经在思想政治课堂当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并非所有的教学情境都是有效的,无效的教学情境不仅不能够生成学生的核心素养,反而会造成课堂低效。下面笔者举两个现实教学当中的例子,来对比一下什么是无效情境,什么是有效情境。

例1 有位老师在讲授“财政的作用”教学内容时通过播放本市宣传片导入新课,时间很长,大约有5分钟。结束后,教师问学生:“我们市美不美?为什么会这么美?”学生知道教师要引出财政的知识,自然就回答出“因为有财政的支持”这个答案。这种教学情境的设置完全是为了引出本课的教学内容,既不能启发学生思考,也不能服务于接下来的课堂教学,属于无效的教学情境设置。

例2 有位老师讲授“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教学内容时创设了以下问题情境。①12月3日××区第一届人大113选区选举大会成功举办,部分高三学生也参加了选举,他们为什么也要参加?为什么要年满18周岁才能参加?18周岁以上公民都可以参加选举吗?通过这些问题让学生知道不是人人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按照宪法的规定,年满18周岁、在法律上有行为能力,而且未被剥夺政治权利的公民才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通过这些设问向学生普及法律知识。②有家长认为高三学习紧,不应该参加选举,对此该如何评价?通过这个设问让学生明白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也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的基础和标志,从而培养学生的公共参与意识。③一些家长在班级QQ群里呼吁其他家长一起到学校抵制学生参加选举,这样做为什么不可取?学生讨论后教师总结,公民有言论自由,但是自由是有条件的,如果大家无拘无束想怎样就怎样,那么我们每个人的自由最终也得不到保障。设置此问题的目的是让学生理性地看待家长的行为。④假设你发现选举过程中存在收买选票、私塞选票的行为,你会怎么做?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师生总结出公民要勇于行使监督权。该教师的情境创设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体现了教学目标,情境设置接地气,学生有话可说,在讨论中提升了核心素养。

2.通过精准练习渗透核心素养

练习题可以选取现成的题目,也可以是原创题目,但不管是什么题目都要坚持以下原则。

(1)注重基础知识,夯实基本能力

新课程标准提出,要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实际问题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的能力。这一能力在练习题当中就是要培养学生获取、解读信息,对材料内容进行归纳和总结的能力。以下题为例。

“微博大V”是指在微博上十分活跃、“粉丝”数超过10万的“公众人物”。对于“微博大V”们来说,传播网络舆情时尤其要注意守好法律法规、国家利益和公民合法权益等底线,维护社会秩序,传播正能量。因为( )

①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②公民享受权利和履行义务都是实现自身利益的重要手段

③公民的权利是法定的、神圣的、不可非法剥夺的

④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是公民的根本行为准则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此题正确答案是A,但有很多学生选B。材料说的是“微博大V”在传播舆情时要履行的义务,但部分学生总结不出来,选了③。选④说明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

(2)立足生活,提高参与社会生活的素养

练习题编制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让学生在体验社会生活的过程中,深化对知识的认识,进而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认识社会现象背后的本质,引导学生有序参与社会生活。以下题为例。

材料:垃圾是城市发展的附属物。我們都是垃圾的制造者,又是垃圾的受害者,更应该是垃圾公害的治理者,要努力让垃圾分类成为民众的一种自觉行为。

设问:请在下图中通过连线进行正确的垃圾分类,并用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谈谈公民如何让垃圾分类成为自觉行为。

注:左边的图考查学生的基本生活常识,此题在班级里做的时候,有部分学生连线错误,说明这些学生不是非常关注生活,这给教师的启示是教学要贴近学生生活,练习要立足于学生生活。

设置该题目的目的是让学生在生活中遵守法律法规,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让学生有序参与社会生活,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endprint

猜你喜欢

复习高中政治核心素养
多元比较,有效开展第二轮生物复习
加强数学思想渗透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论高中生如何通过正确的预习、复习学好语文
对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的建议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多媒体手段的有效应用
高中政治教学中的“错题管理”研究
高中政治互动教学有效应用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