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程教,教思维(上)

2017-11-30何捷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17年11期
关键词:写作儿童

何捷

[摘 要]写作教学进行时强调教师在教学全过程中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它以教为轴心,时时观照儿童的写作思维。“写作”“教学”“儿童”是写作教学进行时的三大关键词。“为儿童写作而教”是写作教学进行时主张的前提与基础,“教学存在”是它教学主张的核心与支撑,“改写一体”是它教学主张的特质与亮点,“变化中合”是它教学主张的要义与信念,“教学与童年并轨”是它教学主张的期盼与旨归。写作教学进行时将寫作的思维、表达、积累、评价、灵感等串联在“教”这个核心轴上,使师生以及教学本身形成和谐、合情、合理的共同体,从而促进儿童实现“易于动笔,乐于表达”的习作教学目标。

[关键词]写作教学进行时;全程教 ;教思维;写作;儿童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31-0003-05

其实,干老师这节课,就我而言,应该说是一种相遇。

近5年来,我一直致力于对儿童写作教学方法、策略的探索,酝酿并提出“写作教学进行时”(以下称“进行时”)的写作教学主张。这一教学主张的三大关键词是“写作”“教学”“儿童”。它与其他写作教学主张的最大区别,是强调教师的“教”在教学全过程中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写作,儿童是主体。在主体写作的全过程中,教师必须履行教的职责,实施有效、合理、科学的教。“进行时”就是以教为轴心,教串联全程,时时观照写作思维,激活生活经验,调用阅读积累,组织同伴合作,促进表达欲望产生,直至学生的言语表达顺利倾吐而出。“进行时”包括写作前的准备、写作后的修改与评价,强调的是写作过程中关注儿童言说的情态,营造乐于表达的氛围,更多给予鼓励,促进学生表达的灵感生发。总之,进行时将关乎写作的思维、表达、积累、评价、灵感等串联在“教”这个核心轴上,师生以及教学本身形成和谐、合情、合理的共同体,相融相通,相伴相生,联合促进儿童实现“易于动笔,乐于表达”的习作教学目标。

具体说,进行时的教学主张具体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写作教学进行时立足“为儿童而教”,这是教学主张的前提与基础

写作教学之所以成为争论的焦点,包括各种教学方法的争鸣、评价指标的差异、教学流派与立场的纷争等,本质上都是对教学原点的认识与界定不同所致。有意思的是,这个原点是一个常识性的盲点,即“为谁而教”的问题。进行时提倡为儿童而教,一切的教学行为都从儿童本位出发,以儿童发展为目标,形成前后连贯的童年写作中轴线。

(一)教学正本:重新发现儿童

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说:“常人对于儿童的观念之误谬,以为儿童是与成人一样的。所不同的就是儿童的身体比成人小些罢了。”在我国古代,仅仅以生理年龄来定义儿童,用穿着打扮予以区分。这样的观念直接导致了现代教育中“儿童危机”的形成。究竟儿童是什么?儿童有哪些本质属性呢?儿童是人类发展的活化石,复演着人类文明文化的发展史,具有明显的三大属性。

1.自然属性,童年可以看作是最原始的自然的状态。自然性不是指单纯的动物性,而是指儿童具有生命存在和发展所必需的自由天性。这里的“自然”带有自由的意思,即卢梭在《爱弥儿》中描述的“自然人”,是“自由自在的孩子”,能“自由自在地生活”。儿童天生活泼、好问,具有探究精神,渴望新知。卢梭认为这样的自然属性可以通过教育来达成与生活、社会的连接,教育顺应了自然属性,就能促进儿童追求真善美。

2.文化属性,童年是一种文化的存在。儿童具有天生的文化自觉,能主动将自己置身于周遭文化环境中,完成从儿童到成人的转变。人类学将其称之为“文化感应”。它指的就是儿童以一定的方式学习做社会的成年人,成为特定的社会文化系统中的成员。因此,在漫长的童年时期,给儿童带来持续影响的就是文化环境,儿童学习其实就是对这样的环境做出的反映。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由于不同的环境因素,加上个人的取舍、喜好、吸纳等,形成各异的人格、品行、气质。正基于此,教育家说:环境就是教育。

3.游戏属性,游戏是童年生活的主旋律。西方教育学者对儿童的游戏属性认识比较早。福禄贝尔发现,儿童是通过游戏来认识世界的,认为游戏对儿童发展具有独特的价值,主张学校体系应该建立在游戏的基础之上。他说:游戏是这一阶段最纯洁的精神产物,是人的整个生活,是任何一切事物内部隐藏着的自然生活的样品和复制品。儿童的生活就是游戏。在游戏中,他们完成对社会不同角色的认识与扮演,和同伴交往沟通,获得意志品格的形成与完善、情绪情感的生成与体认。参与游戏是儿童最严肃认真对待的事情。在整个过程中,他们是自觉、自愿、自主的,他们的思维不受时空限制,指向当下的欲望和需求,自由往来于现实与想象之间。游戏,可以说是儿童最原始的生活状态,最核心的精神支柱,最具童年代表性的本质特征。

因此,著名儿童研究学者刘晓东教授在《儿童精神哲学》中写道:儿童不只是诗意地栖居于大地上,还诗意地鱼游于历史的长河中,儿童的游戏,儿童的梦想,儿童的艺术,儿童的思想,儿童的全部生活都是史诗,是描绘生命历史,描绘精神历史的诗篇。如果我们能清醒地认识儿童,以儿童作为教学的原点,那么就能实现教学与童年的相融,使教学真正地促进儿童的发展。

(二)教学探因:明晰儿童写作困难的症结

儿童畏惧写作,抵制写作,这是不争的现实。教学的意义就在于发现问题的症结,打破僵局,实施有效教学,促进儿童写作水平的切实提高。症结源于 “外因”和“内因”两方面。

1.外因。

(1)老旧的命题写作套路教学,严重影响儿童写作灵性的发挥。诸如《难忘的事》《敬佩的人》等命题依然占据着小学作文课堂,儿童笔下那些“扶瞎子”“捡夹子”“拎包子”“推车子”“让位子”的“五子登科”型事例,依然经常出现在作文之中。这是古板僵死的命题教学对儿童写作形成制约的缩影。不但如此,教学时那种“耳提面命”的陈旧模式,审题、破题、解题、点题的写作套路依然充斥着常态教学课堂。这些,都集聚成儿童写作难的干扰因素。endprint

(2)指导方式的失当,使儿童写作成为思维缺位的机械操作。儿童从接触写作起,就被灌输篇章式写作的理念:写话要完整,习作要注意谋篇布局,要运用好各种写作技巧……而辅之的指导又是偏重技巧的。如,一篇文章的写作力求涵盖诸方面的训练要点。写人,势必写人物的外貌、行动、语言、心理等,不断重复着凤头、猪肚、豹尾,首尾呼应,点明中心等一成不变的写作流程。这样的训练模式,看似写下一篇篇文章,但每一篇文章都具有相似的模式。在儿童看来,它仅仅是一道让人反感、头疼的作业,成为可以不需要思维就能完成的格式化码字行为。小学阶段不断地重复,无异于叠加对“写作”的误解与厌恶。

(3)与生活的割裂,让儿童写作成为话语无力的空中楼阁。规避对生活的体验,疏于观察,异化生活,把写作压制在课内完成,这些对生活的藐视和规避都直接让儿童写作流于形式。这样导致学生的习作生搬硬套,矫情造作,表达缺乏生活的底气、话语的精神,是虚幻的空中楼阁。相比之下,日本的小砂丘忠义的“生活作文”,山村俊太郎的“生活调查作文”,野村芳兵卫的“生活科学写作”以及日本战后“生活作文”的全面复兴,无不体现着生活与写作的联系,有力地证实了生活对写作提高的重大意义。

(4)对“精品”的执迷导致儿童话语变异,评价成了儿童写作路上的绊脚石。成年人与儿童的话语体系不在同一水平线上,但成年人却剥夺了儿童作为作者的第一修改权,成为儿童写作的终审评价者,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出现,用审视文学作品的眼睛,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实施精批细改。这直接导致儿童写作陷入艰难境地,他们被引导着追求所谓的“精品”,舍弃本真的表达。评价的失当导致童言童语变异,向所谓的“美文”看齐,模仿成人的表达,越写越难,越写越看不到成功。

2.内因。

内因指儿童的写作心理反应。从心理学角度看,儿童在写作的全程经常存在负性心理体验,对思维加工、语言表达、言说热情起到干扰与破坏的作用,让知觉变得狭窄迟钝,让思维变得呆板衰缓。具体说来有畏惧心理、厌倦心理、依赖心理和定势心理四种。

(1)畏惧心理。畏惧心理是“果”,之前的外因是“因”。但是,这样的“果”不断强化,也会变成新的“因”,产生更加严重的后果。儿童谈文色变,害怕写作,就是畏惧心理直接的表现。

(2)厌倦心理。一提起写作,他们就烦,就讨厌,不乐意写,应付了事,堆砌文字,这就是厌倦心理在作怪。对兴趣的重视不足,教学方式、方法欠合理,教学评价的刻薄等都会导致厌倦心理的产生。

(3)依赖心理。长期在“嚼烂了喂给你”的教学模式荫罩下,儿童容易产生依赖心理,对教师、范文、家长形成依赖。更加可怕的是,对陈旧失当的教学方式、方法的依赖,将摧毁儿童的写作延续力,让他们形成错误的认识:写作就是这样没意思。福建师范大学孙绍振教授曾经对笔者讲述一个生动案例:孙教授的女儿小时候写院子里的清洁工,虽然每天都见到,但还是写成典型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大形象,而现实中清洁工是个残疾人,对工作也缺乏热情。儿童创作人物时,依赖的是旧的图式,鬼使神差地写成样板形象。

(4)定势心理。内容的相似、抒情的空泛、语言的乏味、议论说明的套路,这些都是写作定勢心理在作怪。定势心理造成的写作入套,表现为选材、立意、结构等出现“套板效应”,文章千人一面。譬如,写妈妈,一定是生病陪护;写老师,必须有窗前改作业、课后辅导等典型内容。

探究原因,为我们实施科学有效的教学,化解儿童写作难的症结提供切入点。内外因综合考量,协同解决就是促进儿童顺利踏上写作之路的努力方向。

二、写作教学进行时力主“教学存在”,这是教学主张的核心与支撑

儿童写作究竟是否可教?需要教么?教得好吗?这些问题的争论是近年来写作教学争论的焦点。王荣生教授分析了写作教学缺失的原因,他认为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认为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无明显的文体特征,可以纳入散文式的自由写作范畴,不需教;二是受“写作教不好”的固有观念影响太深,主观上不想教;三是写就的文章本身无用,缺少交际功能,教了也白教。叶黎明教授发现了为数不多的教学,着力在写作动机和写作内容上,唯独最需要教的写作方法却避而不谈,她认为这是回避重点的无效之教。最典型的当属小学五年级辍学的莫言,通过勤奋笔耕终获诺贝尔文学奖。这样的结果似乎已向全世界证明:写作不需要教。但是,教学探索要面向全体,服务大众,需要找到更多具有共性的地方,而不是用一只“黑天鹅”来证明天鹅都是黑的。进行时主张:儿童写作可教,“教”要存在于儿童写作的全过程,要教思维。

(一)合理定位教师角色,让教师为儿童写作护航

传统写作教学中的教师,常以生冷的面孔出现在教学中。他们是命题的发布者,是写作过程的纪律监督员,也是文章的终审裁判。这样的角色无益于儿童写作,甚至成为一种条件反射:看到教师就想到作文,想到作文就感觉烦人。教师和写作一起带给儿童负面的情绪影响。如果将写作比作一次心灵航行的话,那么心中所思就是船长,手中之笔就是船桨,整个写作过程就是美妙的航程。教师是写作之旅的护航者,确保航程顺利、平安、快乐,不断到达新的彼岸。

1.教师是写作课程的设计者。

作为设计者,既要有宏观的课程设计理念,立足于儿童写作发展的需要,合理规划一个阶段的教学内容,设定教学序列,促成教学阶段目标达成;也要精于微观,设计好每一节写作课,确保儿童喜欢,能接受,主动参与,力求言语表达的训练扎实到位,使他们的写作水平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2.教师是过程陪伴者。

这是进行时教学中教师最为突出的角色。陪伴儿童写作的全程,从构思到行文、修改。教师出现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给儿童心灵慰藉,随时准备为学生排忧解难。

3.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

合理有序地组织教学活动,这是教师的职责所在。进行时所提出的组织教学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具体内容。一是实现教学推进。进行时非常认可课堂随机生成的资源,主张弹性设计,但不等于无设计。推进就是在原有设计的基础上,确保教学有序进展,完成每一课时的教学任务,同时也为阶段目标的达成奠定基础。二是科学巧妙地安排练习,让“说”与“写”这两种表达训练高频、快捷,多样化地出现在写作教学全程,以实现有效。三是必要的写作辅助与讲授。写作可教,要教给儿童实用的写作知识,要结合当下的写作训练,给儿童现学现用的练习机会,使他们“在游泳中体验游泳的快感”。教师当讲则讲,讲当下用得上的知识与技法。endprint

4.教师是写作活动的参与者。

作为参与者,教师参与命题的讨论,进行构思设想、下水文示范,解决疑难问题,组织即兴互动评价,同时也会进行个别辅导。即便是下课,还进行写作反思、意见的收集。参与,意味着教师不仅在教,自己也在学,也在尝试写。

(二)多样变式的“教”,让教学成为儿童写作的核动力

如何发挥教的作用,让教成为写作这艘航船巨大的核动力呢?核材料裂变后才能转化为核动力。进行时的教要发挥教的巨大作用,关键也在于一个“变”字。

1.变身份,由独到众,变教师“一人教”为儿童“众人教”。

进行时教学过程中的教是开放性的,不仅是教师个人传授知识,儿童之间的互动言说、片段写作观摩等,都可以成为同伴写作的信息源,都是一种有效的教。其实,儿童的写作经验对于同伴来说特别受用。这是经过儿童实践检验,用儿童特有的言语处理后传递的,具有“一听就会,一会就能吸收,一吸收就能转化”的神奇效果。当儿童进行“兵教兵”的尝试时,教师的身份就是倾听者、参与者。

2.变方式,由分到合,变“教”“练”分离为“教”“练”融合。

传统的写作教学,“教”与“练”二者是分离的。以记叙文教学为例,教师常讲授“记叙文六要素”等写作技法,之后由儿童完成一篇记叙文。看似“教”与“练”有关联,其实教师只是照本宣科,儿童写起来也仅是再次我行我素地“炒冷饭”。没有学生会主动用上这些大而泛之的写作“规章制度”。而进行时的“教”与“练”是紧密融合的,教得小而精,教后就练,练后就评,评后就改,改后再议。议是分享,也是一种相互间的教。这样,前后构成良性循环,“教”和“练”不脱节、不隔离,带来即时性、互动性、有效性的效果。

3.变过程,化整为零,变“教一时”为“教全程”。

写作过程一般包括审题、构思、立意、选材、起草、修改、定稿这几个环节。传统的教学会集中在写前进行,也有在写后以评讲的方式进行。这些都是一时性、集中型的“教”。进行时教学为了实现高频练习的强化作用,将完整的篇章写作化为片段练习,课堂上只写重点、难点,写有代表性的片段。在设计上简化了审题、选材、起草、定稿这些环节,强化了构思、立意、修改这三个核心环节,删繁就简,避轻就重,实现短、频、快的高效练习。此时,教师教的重难点也变成了写作全程的辅助。如,创设良好的写作语境,组织游戏活动,在口语交际等写前预热环节中规范言语表达,在静默沉思时循循善诱或是耐心等待,用自己的专业素养进行点拨性示范引领……整个过程实施不同方式,不同作用的教,让儿童写作有温馨、安全、自信的良好心理体验。

(三)凸显写作思维的“教”,让教学为儿童写作导航

写作,从本质上说就是写出隐逸的思维,用语言文字将思维的结果展示出来。马克思认为:“语言是思维本身的要素,思想的生命表现的要素;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语言学和人类学研究证实,思维和语言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语言是现实的思维,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思维的发展推动语言的发展,语言的发展又促进思维的发展。例如,鲁迅将自己的小说创作过程归纳为“静观默察,烂熟于心;凝神结想,一挥而就”,极其强调思维在写作过程中的重要地位。进行时教学观认为:写作前的自由思维或者是专门为写而进行的写作思维,就是决定写作是否顺利进行的关键和依存。可以说,不思、无思、思不足都会让文字变得枯燥乏味,让写作过程成为折磨。美学争论中的克罗齐派甚至提出:心里想出一种具体的境界,情趣与意象交融,情趣就已表现于那意象中,而这时刻作品也就算完全成就了。至于拿笔来把心里已想好的作品写在纸上,他们认为那并非“表现”,而只是“传达”或“记录”。他们认为表现在心里成就,记录则如把唱出的乐谱灌到留声机上去,全是物理的事实,与艺术无关。这个观点也佐证了思维对写作的重要性。

进行时教学提出“思维是可教,教学就是教思维”的主张。思维可教吗?很多人会摇头。表面上看,“我”怎么想,“你”能教吗?皮亚杰、海斯等也曾提出思维不可教的观点。进行时主张的“思维可教,教思维”不是泛指广义的思维,而是集中针对儿童的写作思维。思维是作者对生活中发现和捕捉的各种生活印象,经过加工、制作、酝酿,使之典型化和理性化,以构成艺术形象的过程。写作思维也称为构思。儿童写作思维是儿童专属的思维方式,是以童眼看世界、童心感受世界,用儿童特有的天真烂漫,无理而美妙的思维对摄取的信息进行加工,用儿童特有的言语进行表达,使世界和个体更加融合,让个体能更加主动地与世界相拥的思维方式。

1.理念先行:教思维就是教会儿童怎样去构思。

大多儿童写作是“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请不要将儿童“咬着笔头,皱着眉头,半天开不了头”的样子当做是构思。此时,他们可能是在写作负面心理的作用下空耗着时间。他们会在迫在眉睫时,在几乎没有完整构思时提笔就写,写完了事。写出来的文章前言不搭后语,段落之间各自为政,前后观点甚至矛盾。这就是不假思索带来的不知所云。文章不通,大半是由思维缺位带来的。进行时教学提倡的“教思维”,不会将思维的定义、概念、特征等陈述性知识传递给儿童,因为那是无效的。我们会通过组织短小、高频的片段写作,口语交际等表达实践,让儿童尽可能多地嘗试、体验,发现某些方法比另一些方法更为快捷有效,用某些方法写成的文章更具可读性,感受到思维的快感。我们期待儿童经过自己的实际经历,在不断地重复印证后,能开始反思并试图构建属于自己的、个性化的、实用有效的写作思维体系。这将成为他们终身的财富。

2.方法多样:设计专门的写作思维训练。

朱智贤教授等通过实验研究,提示我们“教育是作用于思维发展的决定因素。合理的、适当的教育措施,把握客观诸因素的辩证关系,能挖掘小学儿童思维品质的潜力,并能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可见,教育就是让人去思维,教学就是教思维。进行时的写作课堂,可以不写成完整的篇,但是保证每一次动笔都伴随着思考,甚至有时候就为思维训练而写,不拘泥于主题、中心、立意等,纯粹让思维做做体操。我们认为“有想法地写”,指向写作思维训练的写才具有教的意义。因此,进行时的教学课堂就是思维的演武场。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会经常组织“头脑风暴”训练。结合一个问题进行讨论,不求有统一答案,希望有更多的解决方案,让学生把各自的方法写下来,使发散思维得以锻炼。我们会组织话题辩论活动。针锋相对,各执一词的辩论,训练的是儿童的逆向思维。我们设计了结合直观的图像写作的训练,让直觉思维和逻辑表达在练习中趋于协调,平衡儿童的各种思维的发展。endprint

图(一)就是儿童画下的校园参观图,可以想象,结合这样的图写作是何等的容易与快乐。我们认为“画图”过程也是写作,是思维的预演,写作就是复演,这样的过程也体现和实现着训练的高频。此外,我们还引入了流行的“思维导图”训练法,帮助儿童在作前构思上养成习惯。

图(二)是《蜗牛慢递公司》的作前思维导图。从图中,我们能清晰看见儿童对文章的整体构思,对想象的驾驭。相信经过这样思维整合后写下的文章,更具有理性的妙趣。

3.过程合理:让教学契合写作思维的发展。

进行时的特征之一就是教学全程相伴,写作思维的发展更是教学的重要任务。然而,欲速则不达,背道而驰则离目标更远。因此,我们提倡科学、合理、精心设计教学,让各种训练能与儿童写作思维的发展、成熟相契合,能有效助推思维的发展。具体说来,这有以下四个方面。

(1)由模糊到清晰的过程。儿童对事物的认识与思考是多样、多义、多变、多角度的,当然也是多结果的。这就决定了教思维,首先要认识到写作思维是从复杂、模糊,相对混乱的状态渐入佳境的过程。教师要善于等待,要细心引导,不能急于得到所谓的“正确答案”。特别是儿童的思维,经常处于幼稚、抽象、非理性状态,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朦胧的童真美感,更需要我们放慢教学的步伐,以“慢慢走,欣赏啊”的心态陪伴儿童从模糊到清晰地逐步过渡。教师要相信,多思多议、深思熟虑、思行结合必定能带来思维的清晰、明朗,也带来写作思维的顺畅。

(2)由具象到抽象的过程。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夫神思方运,万涂竞萌,规矩虚位,刻镂无形。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我才之多少,将与风云而并驱矣。”从思维的发端来看,它一般起源于具体的人、事、景、物,具有很強的直观性。叶圣陶先生在《文艺谈》中说:儿童的心里似乎无不凭着直觉的,他们视一切都含有生命,所以常常与椅子对话,与草木微笑。这就是文艺家的宇宙观。儿童若能将他们自己的直觉抒写出来,那一定是无上的美。因此,儿童写作思维的教学应遵循从具体到抽象的原则。教学中,结合年龄特点,多提供声、色、影、音俱佳的可观、可感、可听、可闻、可触摸、可言说的素材,刺激思维,让他们的思维发展有所凭借,让写作思路更快贯通。

(3)由局部到整体的过程。结合进行时片段写作的形式,我们将思维训练按局部到整体的过程推进。先从局部的写作思维入手,构思写好每一句话,用心选词选字;再思考段落层次,注意语段之间的关联、承接;最后结合不同文体、主题的需要,推敲对全文有影响的细节片段、重点片段的写作。如,强调记叙文中的关键情节写作,用细致入微的描写凸显主题;用生动详实的素材为细节,让实用文更具有实用性;适当选用修辞手法,让抒情文的情感饱满;让细节在全文中能发挥出更佳的表达效果。随后,由零散逐渐趋于完整,转向整体的篇章构思。如,立意的升华,段落在全文中的权重调整,材料的取舍,架构的调整等,一切的思考就为了文章更具可读性。

(4)由扶到放的过程。宋末名儒谢枋得选辑并加以评点的古代散文集《文章轨范》中提到:“凡学文,初要胆大,终要胆小。由粗入细,由俗入雅,由繁入简,由豪荡入纯粹……初学熟之,开广其胸襟,发抒其志气,但见文之易,不见文之难,必能放言高论,笔端不窘束矣。”儿童写作要遵循“放胆”到“小心”的原则,思维的引导也可以由扶到放,循序渐进的过程。起步阶段的思维训练设计要针对性强,项目专一;提升阶段的思维训练则要涵盖面广,涉及方面多,训练项目综合。训练的最终目的要达到有“一百种语言,一百双手,一百个想法,一百种思考、游戏、说话的方式,一百种倾听、惊奇、爱的方式,一百种歌唱与了解的喜悦。一百种世界等着孩子们去创作,一百种世界等着孩子们去梦想”的美妙境界。(未完待续)

(责编 韦 雄)endprint

猜你喜欢

写作儿童
儿童美术教育琐谈201
儿童美术教育琐谈198
如何让小学生写作返璞归真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写作教学策略初探
留守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