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登瑞竹岩
2017-11-30谢丽玲
谢丽玲
夏末一天,炎炎日头,我来到瑞竹岩。瑞竹岩在阳光下像个巨大的发光体,石头发光,庙顶发光,绿叶也反光。登瑞竹岩有几次,距离上次来已有多年,每次行走的脚步都不同。站在山脚下,我远望仰望,最终要走近它。
瑞竹岩位于福建漳州东大门万松关岐山上,拥有独特的地理位置,自然人文景观极其丰富。它在高山上,需耗很大的体力才能登顶。它具有久远的历史渊源,历代高僧、名人先贤如唐代楚熙禅师、明代林釬、近代弘一法师等在此停留过,留下梵行法踪。它是闽南佛教丛林,从禅修的角度来说,做到心灵的净化及解脱自在,使自己向善、向觉悟解脱的方向前进,要走近这修行道路是漫长的。不管是空间上的距离还是心灵上的培育,走近瑞竹岩都不是件容易的事。
站在村口遥望,它雄奇峻秀、山势峭奇、危岩堆叠,红瓦黄墙,层层叠叠的庙宇亭台赫然醒目,突发奇想,伸出手,找准拍摄角度,镜头内呈现出瑞竹岩寺落入手心的画面,手捧着,拉近了我与它的距离。喝口水,迈开步伐准备出发。一条长长的水泥路沿着山势无尽地延伸着,两边的花草树木在酷热的阳光炙烤下散发出青草味,对于农村孩子来说这纯正清香的青草味很熟悉很亲切,深吸一口,这久违的气息呀。才走一小段路就大汗淋漓,看到前方拐弯处树阴一片,正所谓大树底下好乘凉,赶紧快步往前奔,阴凉处在一个陡坡下,抬头望去,便能看见一道拱形门洞,门洞上刻有“天保维垣”四个雄浑有力的楷书大字,那门洞像是一个磁场很强的时空隧道将我吸住,一步步地向它靠近。那是万松关。以往登瑞竹岩经过几次都只是擦肩而过,从未驻足地仔细端详它,因为不是很了解。近几年,关于万松关的文章看得较多,慢慢地有意识的去认识它,读懂它。《名山记》云:“岐山与鹤鸣山联峙,二峰秀耸龙江之上,延袤十里余,中为万松岭。”万松关就位于岐山与鹤鸣山之间,是漳州古代三座关隘中仅存的一座,也是福建省仅存的古关隘,被称为“闽南第一关”,有“一夫当关,万夫莫敌”之势。数百年来,它经历过血腥风雨,也见证过金戈铁马。如今,只留下一段旧城墙,那一块块砌墙的石头缝间长出了草,蒙上厚厚的尘灰,在这和平的年代,它早已完成了沉重的历史使命。
又走一段路。看到不远处一塔高高耸立,内心雀跃,不作停歇,呼吸吐纳有序,冲刺这段长长的上坡路。越往上,坡越陡,心跳加速,脚步沉重,气喘吁吁,眼看塔似乎还在隐约间,可望不可即。礼佛的路这般艰辛,也许这就是佛主在考验朝拜者的耐心和诚心吧。
走到一个急转弯处就能看见山门,山门外种有观赏竹,品种不一样,有的我认识,有的不知其名,遇见这些竹子,让我想起了瑞竹岩名字的由来。相传,唐楚熙禅师路过此处,遂伐竹取道,攀援登临,见此山秀拔,绿水青山,田畴帆影,于是,结庐于此。楚熙禅师劈竹引泉,泉水所到之处,竟令枯竹生笋,如此祥瑞,遂称之为“瑞竹”。这一由来可以从弘一法师撰写的《瑞竹岩记》找到,文曰:“瑞竹岩名,非古也。昔唐楚熙禅师结庐万松山巅,曰‘德云庵。宋大觉琏禅师兴建梵宇,仍其旧称:降及明季,皇子莅山,见枯竹箨荫,谓为瑞相,因题岩名曰‘瑞竹,而‘德云庵名,自是不显于世。”
刘禹锡曰:“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瑞竹岩名世,吸引着远近游人的光顾,召唤着佛教信众前来朝拜,这与它的历史渊源和历代僧人、法师、名人先贤在此驻足及作为闽南佛教丛林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连。岩上的主要景点有大雄宝殿、华严殿、广洽阁、卧佛阁、祖堂、观音殿、钟楼、鼓楼、天王殿等。原有的寺庙四座,因年久失修,大部坍塌,至1957年仅存残垣断壁。1988-1989年间,新加坡龙山寺广洽、广净法师二次募资及信士胡殿仁等捐资,重建大雄宝殿等。法师圆寂后,其座下弟子传伦法师多方募资扩建。如今瑞竹岩寺殿堂林立、规模宏大、金碧辉煌、环境清幽、闻名海内外。远处传来僧人诵经的声音,梵音荡漾,响彻云霄,随着声音来到大雄宝殿,这是僧人在做晚课,悠揚的诵经声,确实动听,尽管我这俗人没听懂僧人口里念的是什么经文,光听着声音就会让人情不自禁地双手合掌,停驻殿前虔诚地聆听。殿前院落宽敞,几株榕树浓荫沉沉,更添清静肃穆气氛。当中一大香炉,比人还高出许,檀香袅袅。
待僧人诵经完毕,移步到大雄宝殿的门柱前,石柱历经风雨无数,留下岁月的痕迹。上有两副大有来历的对联:一副是“夙根有慧皆森发,上善无声自广长”,这是明朝东阁大学士林釬所题刻;另一副是后部朗中陈天定题刻“风静潮初满,山空月正中”。林釬和陈天定两位先贤先后都在瑞竹岩读书。林釬未及第前在瑞竹岩攻书苦读,后来考中进士,殿试第三名,探花及第,屡授翰林院编修、国子监国子司业、国子祭酒。为官期间不与奸党为伍,宁愿弃官为民,隐居乡里,作一个正直的知识分子。林釬以自己的精辟见解和精明能干,深受明崇祯帝的器重,拜见为东阁大学士,被尊称为“林阁老”。当年瑞竹岩的竹和泉、庙宇和佛祖,是不是给予了林釬满含禅意的启示,帮助他提升儒家智慧,陶冶了他善良正直的为人品性。我想,陈天定与林釬一样,瑞竹岩留给他的是最美好的回忆,以及最宝贵的人生启示,影响着他今后的为人处事。这两位先贤背影虽已远,留给我们一种刚直、坚持是非善恶分明的榜样力量。
离开大雄宝殿,经过迴龙亭,来到卧佛阁,坐东朝西,二层,上层为藏经阁,下层供奉白玉卧佛。《大唐西域记》记载:释迦牟尼在拘尸那揭罗国收了最后一个弟子善贤之后,便“入寂灭乐,于双树间北首而卧”。人参悲戚,感叹大觉世尊将寂灭,众生福尽。释迦牟尼便“右胁卧狮子床”安慰大家。这情景便是后来卧佛的形象。端详着卧佛那满面安祥的慈容,怕惊扰到这片宁静没入阁内,放轻脚步,双掌合十,禅心妙意,希望自己在纷纷扰扰的世间能活得如卧佛那样,自在悠闲,心无挂碍。
穿过“无尽石门”,是一道宽宽的上山石阶,很阴凉,是一个石洞,像是天然又像是人工建造的。还没走出石洞,便能听见大悲咒佛教音乐,《大悲咒》在汉传佛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出了石洞,就来到了气势恢宏、高大雄伟的华严殿。殿前广场宽阔,视野开阔;殿门上悬鼓山涌泉寺普法方丈立的“华严殿”木匾,有柱联一副来“法镇三江溪山广说无尽意,教施八闽竹音遍唱不二门。”梵音大悲咒回荡,闻而悦乐,心在慢慢沉静,入心敬爱,置身殿内,观仰观音菩萨、普心菩萨、文殊菩萨“华严三圣”,三尊菩萨庄严肃穆,观之心生敬畏,心无杂念。
展望山外,极目远眺,九龙江蜿蜒如带,由西向东,在云雾苍茫间如诗如画。江两岸高楼林立,平坦道路、高速公路、动车轨道……展示近年来漳州经济飞速发展及综合实力的提升。经济的发展与文化建设是相辅相成的,漳州市旅游投资集团依托本土优势,围绕“文化、滨海、青山、田园、温泉”五大特色,以全域化发展的思路,目前规划的东部景观区域带包含云洞岩、瑞竹岩、龙文塔、万松关、江东桥、邺山讲堂等资源,并策划设立古驿路旅游走廊,以汉唐古道为载体,串联云洞岩、鹤鸣铺、长山民宿、万松关、瑞竹岩、岭东村、鲈鱼食街、江东古桥等景点,形成一条集生态观光、人文体验、休闲度假、礼佛禅修,美食于一体的旅游走廊。这一规划,漳州旅投集团旗下的漳州市百龙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正紧锣密鼓地落实建设中。
走下山来,不觉已是黄昏。回望瑞竹岩,整座岩寺披着霞光,在夕阳的光芒照射渲染下,红瓦黄墙的庙宇更显庄严与辉煌。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