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工鬼斧的图腾柱雕塑
2017-11-30田佳训
田佳训
“图腾”一词,源于北美印第安人奥季布都瓦族方言“ototean”,意为“他的亲属”或“他的图腾标记”。在远古人类发展到野蛮时代中期,每个氏族部落都曾以一种动物、植物或无生物作为自己的图腾而加以崇拜,进而产生了图腾崇拜的文化遗存。这些归属于古代氏族的稽原神话,大多以讲述本氏族、部落、民族始祖来源为内容,由氏族萨满或巫师代代传承,以最原始的物化形态和浓厚的神秘文化色彩,讲述着认为本氏族与天神或某种自然神有着特殊的血缘关系的神话故事。美国著名人类学家摩尔根在其名著《古代社会》一书中说:“有许多民族都流行某些传说,认为他们的始祖是从动物或无生物变成男人或女人的。这种动物或无生物即成为他们氏族的徽志。”
神秘的图腾观念,形成于古人类漫长的渔猎时代。最原始的渔猎生产方式,曾给古代先民提供了最基本、最迫切需要的食物。正如恩格斯所说:“肉类食物几乎是现成地包含着为身体新陈代谢所必需的最重要的材料,……但是最重要的还是肉类食物对于脑髓的影响。”动物的肉可以吃,皮可穿,骨可以做骨刀、骨箭、骨叉等工具。此外,动物的独特天性与本能,譬如,虎凶猛力大,鹿奔跑如飞,鱼类繁殖力强,熊可以直立行走,鹰能够搏击长空……这些都使原始人产生神秘感,普遍认为动物与人一样,有灵魂,有感情和意愿,进而认为动物、植物及某些无生物与人有着血缘关系,由此衍生出图腾神。这些图腾神最初是按照图腾的自然形象创造的,逐渐发展成为半人半兽神,最后演变成人形神。它说明,“神”的发展史,是随着原始人类生产的发展、生活的提高而慢慢形成的。图腾崇拜除了图腾物、图腾神话之外,还有祭祀图腾盛大、隆重的仪式,图腾柱就是图腾崇拜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遗迹。
图腾柱,源于萨满巫术的原始部族雕刻艺术。雕塑,是原始造型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旧石器时代晚期,欧洲已经出现动物雕塑作品,主要有野牛、巨象、熊、狼、猛犸、犀牛等动物雕像。原始先民用云石、骨刀雕刻于岩壁或骨角之上。此外,还发现了以妇女小雕像为主的圆雕,妇女雕像躯体较大,性别标志格外突出,最珍稀的有象牙雕。这些原始时代的雕刻,已具备了一定的雕刻技术,以及对实物的锐利观察及正确的印象。图腾柱的出现,汇聚了原始雕刻艺术的精华。图腾柱高高矗立在原始部族聚落地,造型怪异而独特,色彩艳丽而醒目,堪称图腾艺术中的杰作。北美印第安人部落中有许多巨大而精雕的图腾柱,其中一些精美绝伦的图腾柱雕刻,为欧美诸国的博物馆或收藏家所珍藏。
美洲印第安人的图腾柱是雕刻巫术的典型代表。在美洲西北部的印第安人村落里,每座房子前后都竖立着图腾柱。这些图腾柱一般用整根雪杉木制成,直径最小的也要一人合抱。图腾柱的高度,有的达几十米,低的也有两米多。图腾柱的图案,有的为动物图形,也有的是一组相当复杂的组合图形。这些图腾柱刻画的通常是本家族(氏族)程式化的人物与图腾动物。譬如,印第安人海达部落的图腾柱,上面刻雕着全家人的图腾符号。这是一个复合图腾家族的柱子:顶端为大鹰,底部为熊形,鹰熊两者属丈夫的图腾;中间刻一狼形,为妻子的家族图腾。印第安人希望在图腾柱上尽可能地刻记图腾整体形象,因此不得不把众多的局部形象叠起来,一般都重点刻画图腾头部形象,躯体与四肢采取分解与移位。分解,就是把某个动物形象从某部位劈开,两个侧面同时出现在画面上;移位,即依据柱体容纳限度,做一定的灵活安排。如海达部落表现虎鲸的图腾柱,上部为人形的鸟,双臂长着翅膀,下面虎鲸的脊上躺着一个人,虎鲸的尾巴按常理已被身体遮住,但是为了表现出来,便移位向后直伸展到虎鲸的背上。由于图腾柱背面不雕刻,而把虎鲸的头分解为二,一半雕刻在柱的左面,一半雕刻在柱的右面。头顶和牙齿则雕刻在靠尾巴的地方。整个动物的形象被作者完全扭曲了形体。总之,图腾柱是把绘画与雕刻、平面和立体多种造型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综合的表现图腾巫技的艺术体。
图腾柱的类别大体分为两种类型:标志性图腾柱与故事性图腾柱。
标志性图腾柱即纪念性图腾柱———实质是图腾符号和世系图。它可以纪念一位已故的氏族祖先,或纪念某个部族首领被竖立;部族成员居住的新的长屋落成,某个显赫家族的新成员诞生等,都可竖立图腾柱。酋长们常常用刻着印第安人神话中的狼、鹰、灰熊和鲸鱼等动物的木柱(越多越好)来显示自己的出身和高贵门第。在才华天赋的雕刻家手中,普通的雪松经他们之手所变成的典型雕像,形象地表现出神话故事和现实生活。
纪念死去的部族领袖的葬礼柱———实际上也是一种氏族图腾柱。这种图腾柱一般竖立在远离居住地的墓地。柱子上雕刻有本氏族图腾神的形象,柱子頂端往往放置一只木箱,里面装有死者的遗骸。土著氏族举行长时间的丧葬仪式时,事先都要做出周密的安排和布置。死者的家人、族人、亲戚朋友,许多人集中在一起,为死者举行葬礼。葬礼上,披戴着鲜艳服饰的能歌善舞者,唱起死者喜欢的歌,跳起死者喜爱的舞,表演死者爱看的节目。早在葬礼前的几个月,人们就已经制作了几根雕刻有图腾符号、图案和经过装饰的木杆,举行葬礼时要把这些木杆直立在墓地四周。
故事性图腾柱———很多是记述氏族起源的神话故事。如印第安人的一个部族自称是从海中的贝壳里长出来的,于是他们的图腾柱上就着力表现该部族从海中贝壳里生长出来的图形。印第安人还利用故事性图腾柱讲述神话,如“大乌鸦勇敢救少女”的故事。
北美阿拉斯加乌鸦部族的图腾柱,柱顶端刻着突出的鸟嘴中含有鲸头人身的图像,鸟形即其图腾祖先———大乌鸦;接着用紫色图形雕刻描述大乌鸦勇敢救少女的故事情节:大乌鸦翱翔在蓝天上,突然看见海边有一个少女在哭泣。大乌鸦落到少女的身边,问她为什么这样伤心。少女回答说,大鲸鱼威逼她和她的族人,非要娶她为妻,若不应允,就要吃光海中的鱼,断绝她族人的食物来源。大乌鸦听完后,心机一动,设下了救少女的妙计。到了大鲸鱼娶亲的那天,大乌鸦装扮成少女的仆从,保护她来到海边。大鲸鱼浮出海面,背着少女游去。就这样,大乌鸦一路跟踪,追到大鲸鱼家里,杀死大鲸鱼并救出了少女。endprint
还有不少图腾柱反映了印第安人的家庭生活和民俗风情。氏族生活习俗中,可以把雕刻图腾柱作为表明态度的手段。例如,债务人不愿意偿还债务,债权人就竖立起一根图腾柱,上面刻着债务人家庭的图腾标志,如一只青蛙、一头黑熊或一条大马哈鱼。但是这个债权人故意在雕刻动物形状或次序时做出错误的安排,这被认为是一种带有侮辱性的表示。如果对方偿还不了财物,这根图腾柱就长久地竖立在村落,让族人们都知道欠债者的品行;倘若对方偿还了财物,这根图腾柱便要立即销毁。看来,这种图腾柱还可称作逼债图腾柱。
美洲印第安人于19世纪从欧洲人那里获得了先进的雕刻器具,从而取替了传统的石斧和骨凿。这样,图腾柱雕刻的黄金时代就来临了,被收藏的精品也大都是这个时代的作品。如有一个熟练的雕匠,在一棵砍倒的松树上雕刻,并用由铁矿粉、蓝黏土、未经锻烧的蚌壳灰配制成的颜料着色,用了整整一年时间,终于雕刻成一件精品。在印第安部落,雕刻有各种图形的图腾柱高高耸立,最高的达80英尺。这些工艺精湛、图形精美、千奇百怪的图腾柱,蕴含着古代民族的原始信仰和宗教感情。如,一个雕刻图案中,刻着一头熊,它的前爪掌心里雕有特别大的眼,象征着一位已去世酋长的灵魂;在另一个雕刻中,哭泣女人的泪水中浮现出儿子的面容。还有用雕刻嘲笑某些活人的:一个妇女为了嘲笑前夫雕了一个柱;一个阿拉斯加酋长为了嘲笑俄罗斯神父徒劳地企图改变他们的信仰雕了一个柱。
在中国,还没有发现像北美洲那种巨大而精美的木雕图腾柱。但是,图腾崇拜是华夏古族普遍存在的原始信仰,图腾文化及其表现形态远早于北美印第安部落。有学者认为,从人类智力机能的进化史观察,图腾崇拜是原始人类思维的一大进步,也是原始宗教信仰的重要突破。在古代中国,图腾巫术是原始氏族社会的重要标志,是开启诸多历史文化谜团的一把金钥匙,也是研究各民族起源和民俗史的必修课。依据北美印第安氏族血缘考证,木雕图腾柱最初的文化源头,亦可追溯到中华鸟图腾民族,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文物和商代精美的青铜图腾雕塑,均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
王嘉《拾遗记》卷一:“少昊以金德王,母曰皇娥。……时有神童,容貌绝俗,称之为白帝之子,即太白之精,降于水际,与皇娥谨戏。……帝子与皇娥泛于海上,以桂枝为表,结熏茅瓦旌,刻玉为鸠,置于表端。”这是最早关于图腾的记载。台湾学者文崇一说:“把一只玉鸠放在桂枝的尖端上,竖立于氏族或家门前,这不就是图腾柱吗?”鸠,既是鸟名,又有聚集之意,是以其群聚习性代表鸟图腾部族。中国目前发现的各类图腾柱,大都属于氏族社会的标志性用途,与古代民族的图腾信仰有着密切关联。少昊是阳鸟图腾部族的宗主领袖,因此,鸠鸟图腾柱,属于东夷阳鸟族群标志性的图腾徽铭。鸟图腾民族与图腾柱的渊源极深,新石器时代中期的河姆渡文化遗址就发现了蝶形器———鸟形装饰物,用骨、象牙、石雕刻而成,正面磨制精湛,多有花纹,背后相对粗糙。这种蝶形器有两脊并有孔,显然它是安置在木柱上的柱形鸟饰。专家认为,可能是河姆渡文化遗址干栏式建筑上的鸟形图腾柱的氏族标志物。绍兴出土的战国时期铜房子,立有一柱,柱上有鸟饰,显然属于古代先民的一种图腾柱。云南苗族展示的氏族图腾柱,高高的柱身盘绕着一条龙,柱顶端站立着一只雉鸡。这正是该民族的复合图腾标志。
其实,最精美的图腾柱,并非都以木雕技艺形态加以表现,历经数千年的风雨侵蚀,再精美的木雕作品也难以保存其原始面貌,那些用青铜雕铸的图腾神器却能够遗存久远,玄鸟图腾的殷商王族,就曾把古代中国图腾崇拜的雕塑艺术推向顶峰。历代出土的商代青铜礼器和铭器中,有诸多代表性的图腾巫术作品,堪称青铜时代中华古族雕塑文明的里程碑。
在湖南省安化县出土的一尊“虎食人卣”,现收藏于日本泉屋博物馆。青铜器体做踞座的虎形,肩联提梁,虎背开口,盖上立鹿。虎的利爪抓缚一人,正张血盆大口欲将人吞噬,一个惊心动魄的虎噬人场面的瞬间被凝固在这件器物上,这是给今人的第一印象。其实,这尊显然以图腾巫术表现的雕铸工艺品,正像印第安人“大乌鸦勇敢救少女”一样,在表面形态背后,也同样在讲述着一个神奇的图腾故事。
殷商王族的图腾神像,是毛耳竖立的“角鸮”。自然界的猫头鹰,有毛耳者曰鸮,无毛耳者称枭。商代青铜器的角鸮形象较多,有学者称之为“鹰鸷展翅图腾柱”。这种精美的青铜雕塑品在四川广汉三星堆出土多尊,那矗立祭坛上的神鸟和铜人面鸟身像,都是堪称神工鬼斧的图腾巫术艺术之大作。
专家考证,三星堆葬物坑大体于商末周初年间,许多大型青铜器的鉴定年代距今约3280年。根据《夏商周断代工程年表》,自公元前1300年商王盤庚迁殷,与小辛、小乙三代合计50年,三星堆青铜器文物正好在这一期间。笔者认为,这些大型青铜礼器应为盘庚晚期,即商王族迁殷后建造城邦与宗庙,举行隆重的祭天祭祖礼仪的法器。其中,黄金权杖上浮雕着鸟鱼和箭头符号,其年代应在商王武丁时期鸟鱼两大图腾族群结盟联姻之后。这些出自殷都鹿台神庙中的祭祀礼器,被以“镇魇”之法焚毁埋葬于西南巽地。那尊通高2.62米的青铜大立人像,体貌与真人相仿,立于禽兽面饰的台基上;浓眉大眼,高鼻阔嘴,未刻眼珠,只用黑彩绘出瞳孔;头戴高冠,身穿华丽鸟饰长衣;双手举于胸前,呈持物状,赤足。对这尊铜人像学术界认识不一,或认为是蜀王,或认为是巫师。笔者认为,这尊身着三重莲花裙、戴着面具的图腾神像,正是“玄鸟生商”高禖神宫之影像。青铜大立人所戴面具,同其他黄金或青铜面罩一样,都是历代商公(王)高禖神婚仪式时所佩戴的“玄鸟”面具,也代表着历代商王的祖灵图腾神像。青铜面具祭司形象的“发辫”和“发簪”,让人们看到了商代“贞人”集团的独特发饰(西南彝族大巫师所结长辫称作“天菩萨”)。而那两株高3.9米的青铜神树,正是《山海经》所载的榑桑、若木,亦称作“鸟秩树”,树上的铜铃、铜花、铜贝、金叶,还有层层枝叶站立的“太阳鸟”“头向下尾朝上的龙”,都是中华太古天象文明的基本标志。中国商代青铜器图腾造型艺术,始终代表着世界图腾造型艺术的顶峰。当然,许多青铜器也具有明显的斯基泰风格,展示出阿尔泰草原民族青铜文明的高超技术和独特风韵。笔者认为,这不仅与殷商民族的特殊历史际遇有着密切的关联,也是破解小屯文化与仰韶文化“两者无一脉相承关系”史学谜题的考古论据与基本答案。endprint
若仔细观察,青铜大立人与黄金、青铜面罩后的人面特征,均系高鼻、深目、阔嘴、方颐、大耳,颧面突出,除圆颅特征外,明显与蒙古利亚人种有异;反之,同公元前3000年的阿卡德·萨尔贡一世国王人头雕像面部特征倒十分相似。这些,也让人联想起西亚苏美尔壁画中那些圆颅顶、身着莲瓣裙的贵族形象,无疑同蒙古利亚人种极为相似。人类社会的进化史表明,世界上并没有纯血统的民族,早在6500多年前,横贯亚欧大草原与伊朗大沙漠的古代商贸之路,加之波斯湾通往印度洋的海上通道,使北半球大河流域的农耕和游牧民族之间得以交流及互动发展。回溯大河之源,现代人惊奇地发现,东方文化印痕鲜明的神权政治、祭祀巫术、天文历法、象形文符、金银加工、慢轮制陶,以及方锥体阶梯式金字塔宏伟建筑,于同一时期曾出现在东西两半球的西亚及中美洲,创造了无比绚丽辉煌的世界古文明奇迹,这无疑是值得史学界研究的重大课题。笔者考论,国外专家推算的“玛雅零年”,与苏美尔文明、良渚文明、米努辛斯克早期文明,延续有2000多年的河姆渡文明的突然消失以及考古学仰韶晚期文明形成的断代,都集中在距今5300年~5000年之间的“历史时间之窗”。这些异地同源史前文明形态与同时期的大概率事件,即全球海水大回潮时期长白山超级火山大爆发。三星堆出土文物,以不可动摇的考古论据,将中华太古文明与世界史前文明联系起来。从美洲玛雅遗址到美索不达米亚的史前建筑及出土文物,也让现代人发现了似曾相似的商王族图腾———角鸮,以及榑桑树、三足鸟、中国龙、莲瓣宇宙空间结构标志、方锥体阶梯式通天塔……穿越历史时空隧道,我们仿佛看到亚述帝国崛起时期栖居异域的华夏血缘氏族沿着面东傲立的“鹿石”以及“鸟嘴兽身”的造型石雕标志奔向神州故土的东归行列,隐隐聆听到商先王亥带领的庞大商队穿越亚欧草原与伊朗大沙漠开拓丝绸之路那叮叮咚咚的驼铃声!毋庸置疑,那尊青铜大立人饱经历史沧桑的躯体内,蕴藏着一颗坚韧而纯正的“中国心”!
满-通古斯诸民族也都有图腾柱。乌德赫民族萨满祭祀中,举行庄严的图腾柱崇拜仪式。他们选取山中粗大的树干,阴干后剥掉树皮,在上面雕刻各种本氏族崇拜的蛇、蟒、虎、豹等動物,以及栩栩如生的禽鸟花草等形态,表现了族众对图腾祖先的崇拜和对祖先往昔艰辛生活的缅怀,以及对故土的膜拜。涅涅获人萨满死后,要在埋葬萨满棺椁的荒野上,竖立高大的锥形神柱。雅库特人在萨满祭祀礼仪中亦设有神柱。神柱上立有象征萨满魂魄的鸟形神偶。这些神柱引导萨满进入天上神界的精灵。果尔格人在自家门前竖立有萨满信仰的图腾神柱。
满族神柱,亦名“望柱”,满语谓之“班吉柱”,民间也有“兽头桩”等称呼,就其文化内涵及实用性来看,实际上就是中国北方民族形态的“图腾柱”。满族及其先民,自秦汉以来繁衍生息在广阔无垠的长白山原始大森林中,史称窝集人(林中人),“大乌稽,古名黑松林,树木参天,犬牙突兀,皆数千年之物,绵延横亘千里不知纪极……大树数抱,环列两旁,洞洞然不见天日”。古代氏族散布在数千里范围内的老爷岭和长白山区,多选用生机旺盛的大木雕刻本氏族图腾柱。但由于图腾崇拜时距久远,历经千百年时光岁月,特别是历劫长白山数次火山喷发,这些以木雕制的图腾柱已难以留存,后人只能凭借代代传承下来的图形,才能了解到这些图腾柱蕴含的古文化真谛。
黑龙江省爱辉县满族著名文化人士富希陆先生,承继家传的满族萨满神柱《图喇秘诀》22篇,包括满族萨满文化传承人傅英仁老人早年保存的27种图腾柱绘图,堪称中国原始造型艺术的瑰宝。它是迄今为止萨满学界所了解和掌握到的中国北方萨满神柱崇拜内涵丰富、最完整最详尽的珍贵遗产。它向我们展示了中国北方萨满文化不仅有独特而久远的神柱崇拜丰硕祭礼,而且令人信服地证明,中国北方萨满文化依然保存着独具特色的萨满文化庞大的柱体神祇崇拜物,其雕镂之繁复、神话表现之丰富、神祇乘载之繁多、工艺苛求之严谨,都颇有民族民俗文化的代表性。《图喇秘诀》以歌诀形式成篇,传承人原为满族富察氏家族已故萨满富小昌老人,清同治、光绪年间秘传下来的满语歌诀,经历过该族人几代的口耳传唱,后因满文废弃,族人便由满语译成汉语,仍以歌诀形式吟咏传诵,确为传世之珍宝,歌诀所述内容,为雕铭“图喇”柱的制规要旨,匠役们细心品味词意,智中增智,精品即现。后世萨满,只要依据歌诀要求,虔心选木,精雕细刻,精品即现。“图喇”柱的制作、形态、徽饰、规格、保存、献牲、祭礼、焚毁,均有极严格的原始宗教戒规。这一发现,对于我国北方民众萨满祭礼中的造型艺术宝库,无疑又是一个可喜的贡献。(引自《富育光民俗文化论集》100、101页)从萨满学者征集到的满族先世《图喇秘诀》中可知,“图喇”为满语,汉译为“柱”,满语详称为“恩都哩图喇”,即“神柱”;“妈妈衣图喇”即“女祖神柱”。
满洲与生女真王族的图腾徽铭大多以乌为主神,这从清代官员顶戴服饰鸟图腾特征即可窥知。在满族图腾柱上雕刻的,也有柳枝、蟒蛇、野猪、鹿、虎、豹、狼等。其中,兽类图腾多属于阿尔泰—通古斯语系北方民族。满清皇族自称“龙凤传人”,其先世女真人开创大金王朝,宫廷“神禖”祭坛上,供奉着“青帝、伏羲、女娲、姜嫄、简狄”。这些都说明,满族多源一体,融汇了诸多华夏古族的精英部族。傅英仁老人年轻时在各满族大户家门前和满族人中临摹并保存有鹰、鸟、虎、豹及祖先图腾神“班吉柱”图案。学者王松林通过田野考察,也收集到一部分宝贵的图腾柱图形,并据以复制出一批图腾柱样品。其中,有长白山神柱、日神柱、月神柱、女神柱、始母神柱、雪神柱、花神柱、水神柱、雾神柱、土神柱、虎神柱、蛇神柱、蘑菇神柱、平安神柱,等等,从中体现出北方先民多神崇拜的原始宗教情感。endprint
在满族萨满野祭礼仪中,保留有众多萨满图腾崇拜的祭礼和遗物。如,萨满学者于1983年在吉林省珲春县三家子满族乡征集到的清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满洲扈伦七姓萨满《火祭》神谕中,记载着满族先世在隆重的火祭祭典中,凡参加祝祭的部落盟穆昆达和萨满,都要在选定的野祭祭坛四周,诚选出高山中茁壮并无虫蛀的松、柏、榆、柳,运回村屯,经过萨满杀牲、焚香、祝祭仪式后,再由萨满执斧,率族众按规制作九尺高的萨满神柱,依氏族人力和财力而定柱数,一般五、七、九根,甚至多达数十根不等。神柱雕刻十分复杂细腻,要求生动感人,雕有虎、鹿、鹰、蟒、熊、鲸以及日月星辰、人兽合体的奇幻神形,生态横溢,虎虎有生气。除此,在松枝搭建的祭坛神门处,还用圆木桩雕有守护诸神,刻有长角鹿、钩嘴鹰雕和熊、虎、豹怒吼的形态,高大威猛,如闻其声,令人震撼。在满族萨满古祭中的《雪祭》《星祭》《鹰祭》《柳祭》中,亦均有雕镂生动而完备的鹰、虎、熊、蟒等庞大而醒目的兽头桩原始艺术造型。
东海女真人创世神话《神魔大战》中的《恩切布库女神》篇里,还讲述恩切布库女神从地火中重生,在初创部落之先,用高大的火山灰热岩塑立部落徽铭,并立为生命之祖,创制了与周边野人部族相区别的“图喇柱”。满洲说部《东海沉冤录》,对东海女真人古代“图喇柱”有生动描述:“锡霍特阿林刻有凶木,虎豹鹰虫,鬼态魁魅。”黑龙江省爱辉地区满族著名文化人士吴纪贤先生,在上个世纪30年代所著《吴氏我射库祭谱》中,对萨满野祭中的神柱刻制规程有生动记载:“古者為祭,崖木奇巅,皆视有神,绝非单木,百祭不怠。”“雕木盈丈,彩绘故事,应图咏歌,百柱竞奇。”在他的笔记中,详细记述了黑龙江省孙吴县霍尔莫津一带满族吴、臧、张、葛四姓,自清雍正年间,从黑龙江以北“江东六十四屯”带回来的家族萨满口述佚文,记录着萨满野祭时雕刻庞大神柱的形制、神牲、祭规与守护禁忌。东海女真人的“班吉柱”,柱高挺峻,全用粗木涂色镂刻而就。这些,都使我们对满族先世所特有的神柱崇拜内容,又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葬礼图腾柱,也是北方民族的一种习俗。这些竖立于氏族墓地的图腾柱,俯视着荒滩、森林、田野,看起来似鬼如怪,惊恐骇人,其中蕴含的图腾观念和灵魂意识,已经很难为现代人所知悉和理解了。
通过对北方诸民族图腾神的考析,给现代社会的人们以如下启示:
首先,图腾柱和神柱形态的产生与演进,是有其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的。它是原始图腾观念与萨满信仰、巫术观念结合的产物,也是任何一个民族,任何一个地域,在相通的社会历史文化进程中,都可能会产生或出现的特质文化形态和现象。
其次,中国满族神柱有其独有的发展与演进规律。需要强调的是,中国满族神柱所以能够一直沿袭至今,在民众中有着虔诚的信仰影响,这是因为满族是一个多民族、多元文化融合的现代民族,其传统观念、形态和祭祀礼仪尚未完全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与天地诸神崇拜观念紧密相关。中国满族等诸民族神柱崇拜,乃至亚洲、北美某些国家图腾柱文化形态,是研究环太平洋地区原始文化最直接的观念与形态表现。
再次,美洲印第安人图腾文化多少年以来,已经走出原始宗教信仰的藩篱,汇总了历代人类智慧和美的崇高理想,有些图腾柱经过几代人的筛选、修润,已越来越成为被世界人民所钟爱的原始艺术奇葩,从而得到人们的广泛美誉。中国北方民族的图腾柱造型艺术,在振兴民族文化的时代潮流中,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这些历史长河中的瑰宝,就像埋藏于河床被尘封的遗物,尚待时日的拂尘与加工整饰,方能重现其往昔闪光的真容,为现代人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服务,并在丰富历史文化宝库、加强国际文化艺术交流中做出应有的贡献。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