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君左金温中汤治疗脾胃虚寒型胃食管反流病的效果分析

2017-11-30曾渊杰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16期
关键词:流病反流脾胃

曾渊杰

(武进人民医院,江苏 常州 213000)

·中医中药·

四君左金温中汤治疗脾胃虚寒型胃食管反流病的效果分析

曾渊杰

(武进人民医院,江苏 常州 213000)

目的:观察用四君左金温中汤治疗脾胃虚寒型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武进人民医院收治的46例脾胃虚寒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3例患者。为治疗组患者联用四君左金温中汤和雷贝拉唑肠溶胶囊进行治疗,为对照组患者单用雷贝拉唑肠溶胶囊进行治疗,然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治疗组患者在进行治疗后其反酸、胃部烧灼感、畏寒、纳差的症状积分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四君左金温中汤治疗脾胃虚寒型胃食管反流病能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可取得理想的疗效。

胃食管反流病;脾胃虚寒型;四君左金温中汤;雷贝拉唑肠溶胶囊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近年来,此病在我国的发病率呈逐渐增加的趋势。胃食管反流病是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的病变,可分为反流性食管炎(RE)和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NERD)[1]。反流性食管炎是指经内镜检查可发现充血糜烂病灶的胃食管反流病。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是指经内镜检查未发现异常病变的胃食管反流病。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可出现反酸、胃部烧灼感、嗳气、吞咽困难等临床表现,部分患者可出现声嘶、咳嗽等食管外表现。目前,临床上主要应用H2受体阻滞剂、质子泵抑制剂、胃促动力药、胃黏膜保护剂等药物治疗此病,但远期疗效较差,患者病情的复发率较高。近年来,笔者采用四君左金温中汤治疗脾胃虚寒型胃食管反流病,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中的患者均为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武进人民医院中医科门诊收治的46例患者。将这些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3例患者。在治疗组患者中,有男10例,女13例;其年龄为24~76岁,平均年龄为(53.48±13.35)岁;其病程为1~130个月,平均病程为(28±21.18)个月。在对照组患者中,有男7例,女16例;其年龄为21~74岁,平均年龄为(52.09±16.25)岁;其病程为3~122个月,平均病程为(27±22.24)个月。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中医内科学》及《胃食管反流病中医诊疗共识意见(2009)》[2]中相关的诊断标准,本研究中患者的病情均被诊断为脾胃虚寒型胃食管反流病,均具有以下全部的主症及2项或2项以上的次症。脾胃虚寒型胃食管反流病的主症为:1)反酸;2)胃部烧灼感;3)畏寒。此病的次症为:1)嗳气;2)胃痞;3)纳差;4)大便稀;5)舌质淡胖,苔薄白或腻,脉沉细。本研究中患者的病情均符合胃食管反流病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2010)中相关的西医诊断标准[3]。

1.3 纳入和排除标准

本研究中患者的纳入标准是:1)病情符合上述的中西医诊断标准;2)在近期未服用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西药。本研究中患者的排除标准是:1)患有恶性肿瘤或近期曾进行腹部手术。2)患有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血液系统疾病或精神疾病。3)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

1.4 方法

为治疗组患者联用四君左金温中汤与雷贝拉唑肠溶胶囊进行治疗。四君左金温中汤的处方是:党参15 g,茯苓15 g,炒白术10 g,炙甘草5 g,黄连5 g,吴茱萸3 g,姜半夏10 g,制附子6g(先煎),大腹皮10 g,沉香5 g(后下),神曲10 g,水煎服,每日服一剂,在早晚分两次温服。雷贝拉唑肠溶胶囊(济诺)的用法是:每次服20 mg,每日服1次。为对照组患者单用雷贝拉唑肠溶胶囊进行治疗,其用法与治疗组患者相同。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8周为一个疗程。

1.5 观察指标

在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前后对比观察其中医症状积分的变化情况及临床疗效。中医症状积分的评估方法是:根据患者出现主症(反酸、胃部烧灼感、畏寒)的严重程度(无、轻、中、重)将其各项主症的积分评定为0分、2分、4分、6分。根据患者出现次症(嗳气、痞满、纳差)的严重程度(无、轻、中、重)将其各项次症的积分评定为0分、1分、2分、3分。

1.6 疗效评定标准

痊愈:经治疗,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其各项中医症状积分减少>95%。显效:经治疗,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其各项中医症状积分减少70%~95%。有效:经治疗,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有所减轻,其中医症状积分减少30%~69%。无效:经治疗,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无明显的改善或在加重,其中医症状积分减少<30%。治疗的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7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

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65%,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3.91%。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

2.2 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前后其中医症状积分的比较

两组患者在进行治疗前其中医症状积分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进行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在进行治疗后其中医症状积分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治疗组患者在进行治疗后其反酸、胃部烧灼感、畏寒、纳差的症状积分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前后其中医症状积分的比较(分,±s)

表2 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前后其中医症状积分的比较(分,±s)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 P<0.05,*P<0.01。

组别 时间 反酸 胃部烧灼感 畏寒 嗳气 痞满 纳差治疗组 治疗前4.35±1.134.43±1.173.91±1.722.39±0.572.34±0.562.26±0.74治疗后0.78±1.14#0.87±1.42#0.7±1.12*0.57±0.710.48±0.580.57±0.58#对照组 治疗前4.61±1.374.35±1.523.61±1.582.43±0.582.22±0.661.83±0.87治疗后1.65±1.271.65±1.272.91±1.591.04±1.271.04±0.931.22±0.88

3 讨论

中医认为,胃食管反流病应属于“吞酸”、“反胃”、“嘈杂”、“胃脘痛”、“梅核气”、“痞满”、“食管瘅”等范畴[4]。临床实践证实,中医药疗法在减轻该病患者的全身症状、防止其病情复发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2009年的《胃食管反流病中医诊疗共识意见》指出,胃食管反流病的中医辨证分型主要分为肝胃郁热型、胆热犯胃型、中虚气逆型、气郁痰阻型、瘀血阻络型等。金小晶[5]认为,除了上述5种证型之外,脾胃虚寒型也是胃食管反流病的主要证型。脾胃虚寒型胃食管反流病主要是由生活及饮食不规律,喜食冷饮,耗损脾胃阳气,导致脾胃虚寒,寒凝气滞,胃气上逆所致。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发现,近年来脾胃虚寒型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病率有逐渐增高的趋势。在治疗脾胃虚寒型胃食管反流病时采取健脾温阳和胃的方案可获良效。四君左金温中汤由党参、茯苓、炒白术、炙甘草、黄连、吴茱萸、姜半夏、制附子、大腹皮、沉香、焦神曲组成,其方解如下:1)党参、茯苓、炒白术、炙甘草(四君子汤)有益气健脾、防止胃气上逆的功效;2)黄连、吴茱萸(左金丸)辛开苦降,可清肝和胃降逆。现代研究表明,这两种药物能抑制基础的胃酸分泌及五肽胃泌素诱导的泌酸作用[6];3)半夏辛、温,可燥湿化痰、降逆止呕,为止呕之要药,可治疗恶心、反酸、胃部烧灼感等胃气上逆之证;4)附子辛、有大热,为“回阳救逆第一品药”,是治疗虚寒性疾病的要药,具有温中散寒止痛之功,可使脾得温而健;5)大腹皮和沉香均为理气之品。大腹皮可行气宽中,行水消肿,使水湿之邪从下焦而解。沉香尤重降气,有温中止呕之功。神曲可消食和胃。将上述诸药合用可共奏益气健脾温阳、理气和胃降逆之功。

本研究的结果证实,采用四君左金温中汤治疗脾胃虚寒型胃食管反流病能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取得理想的疗效。

[1] 时乐,单兆伟. 单兆伟教授运用升降宣润法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经验[J]. 光明中医, 2015, 30(3): 470-472.

[2] 张声生,李乾构,朱生,等.胃食管反流病中医诊疗共识意见(2009,深圳)[J]. 中医杂志, 2010, 51(9): 844-847.

[3] 李岩,陈治水,危北海. 胃食管反流病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2010)[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1, 31(11): 1550-1553.

[4] 牛晓玲,孙志广. 孙志广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经验[J]. 中医杂志,2009,50(11): 979-980.

[5] 蔡燕峰. 金小晶温通和胃法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经验举隅[J]. 山西中医, 2011, 27(2): 10-11.

[6] 王艳林,唐于平,刘欣,等.药对研究(VI)——黄连-吴茱萸药对[J].中国中药杂志,2013,38(24):4214-4218.

R571

B

2095-7629-(2017)16-0203-02

猜你喜欢

流病反流脾胃
好脾胃 养出来
脾胃失调该如何调理
脾胃升降平衡才健康
脾胃气滞多因肝胃不和
8个月的胃酸反流经历 苦难终于熬出头了!
雌激素水平与胃食管反流病的关系
经口不切开胃底折叠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进展
Stretta射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进展
胃食管反流病与牙周病的相关性
中西医结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