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致密砂岩气藏产能评价和井网井距研究

2017-11-30焦廷奎孙素芳史婵媛

石油化工应用 2017年11期
关键词:米脂井距气藏

焦廷奎 ,孙素芳 ,史婵媛 ,王 晔

(1.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陕西西安 710021;2.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陕西西安 710021)

致密砂岩气藏产能评价和井网井距研究

焦廷奎1,2,孙素芳1,2,史婵媛1,2,王 晔1,2

(1.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陕西西安 710021;2.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陕西西安 710021)

米脂气田上古发育多套含气层,整体属于致密储层,在米脂气田现有地质认识基础上,重点对生产动态、气井产能、井网井距开展初步论证,并与邻近类似的神木气田进行对比研究,深化气藏认识。研究成果直接指导近年气田产能建设,实施效果较好,为尽快大规模开发米脂气田提供重要理论支撑。

致密气藏;生产动态;大丛式井组;产能评价;井网井距

米脂气田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北接神木气田,南邻子洲气田,探明地质储量近400×108m3,层位为下石盒子组盒8、盒7、盒6。米脂气田勘探始于1985年,属于典型的低孔、低渗、非均质性强气田。2006年米脂气田进入产能建设实施阶段,完钻开发井17口。此后每年完钻2~3口开发井,由于储层致密、产能低,气田未得到大规模开发[1-5]。

为了使致密砂岩气藏得到有效开发,有必要加强对气井动态、气井产能、井网井距的深化研究,为气田尽快开发及相关科研工作奠定基础[6,7]。

1 气田基本地质特征

1.1 沉积特点

山2沉积期间,米脂气田为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亚相,存在支自北而南的辫状河分流河道。单支分流河道间基本被泛滥平原所分隔,独立分布;南部井区两支分流河道交汇,形成相对较大面积的分流河道微相。复合叠置的河道在米脂气田含气面积内分布相对局限,主要分布在米脂气田中部河道交汇处。

下石盒子组在盆地东部主要为河流~三角洲相沉积,米脂气田处于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环境,盒8段砂体受分流河道亚相控制,主砂体呈南北向带状分布,东西宽4 km~10 km,南北长达100 km,复合砂体厚度一般15 m~30 m。单砂体主要为点砂坝及心滩砂,横断面呈底凸顶平的透镜状、板状,二元结构清楚,厚3 m~10 m。受网状水系中沉降速率和沉积速率的影响,在河道交汇处,沉积物快速堆积造成砂体厚度局部明显增厚。

盒7段为干旱气候下的湖泊三角洲沉积,在鱼1~镇川5~榆5井一线的北东面以三角洲平原亚相为主,其西南面则主要发育三角洲前缘沉积。与该区盒8段相比,三角洲平原的分布范围缩小,砂体变窄变薄。

盒6段三角洲平原分布范围进一步缩小,三角洲前缘规模扩大,发育朵状砂体。在麒2~麒参1、榆10~镇川3、镇川8~洲5井、镇川11~铺2井等区带最为发育,复合砂体宽4 km~8 km,厚度5 m~15 m。

1.2 砂体展布

太原储层北部连片发育,相对南部更发育;山2段砂体发育南北向及北西-南东向,有效砂体局部发育;盒8段砂体整体厚度较大(5 m~30 m),有效砂体发育,但平面非均质性强。

1.3 储层物性特征

山2砂岩主要岩石类型为石英砂岩及岩屑石英砂岩,岩性明显不如相邻的子洲气田,孔隙度主要分布在2%~8%,渗透率主要分布在0.01 mD~0.5 mD。盒8砂岩主要岩石类型为岩屑石英砂岩及岩屑砂岩,孔隙度主要分布在4%~6%,渗透率主要分布在0.01 mD~0.4 mD,表现出低孔、低渗特征。

2 气田生产动态

米脂气田2007年8月投产,截至目前投产气井16口,投产井主要是2006年完钻开发井,生产过程中大部分井为间歇生产,目前平均套压9.0 MPa,单井产量在0.5×104m3/d左右,气田累计产气1.6×108m3。

2.1 试气

采用一点法试气求产。完试井68口,试气无阻流量在 0.22×104m3/d~23.84×104m3/d,平均无阻流量 4.63×104m3/d,最高23.84×104m3/d。其中10口针对太原试气,平均无阻流量2.46×104m3/d。26口针对山2试气,平均无阻流量3.25×104m3/d。25口针对盒8试气,平均无阻流量2.66×104m3/d。显示出多层含气特征(见图1)。

图1 试气结果统计图

参考神木东侧气井分类评价标准,结合米脂气田的储层物性和气井生产动态,对米脂气田气井分类。68口试气井Ⅰ+Ⅱ类井比例69%(见表1)。

表1 分类标准及分类结果

试气结果表明米脂气田整体产能较低,但个别井产能较好。同时区域试气效果差异大,也表明米脂气田储层物性平面分布非均质性强。

2.2 试采

本区域进行过1口井试采。米X1井层位为太原、盒8、盒7,合试无阻流量8.2×104m3/d。2015年10月开始单点法试采,原始地层压力24.7 MPa,开井前套压20.88 MPa,以 2.0×104m3/d 连续生产 46 d,试采期间累产气 91.6×104m3,累产水 53.7 m3,水气比 0.58 m3/104m3。预计该井合理配产初步1.0×104m3/d(见图2)。

该井压恢测试45 d,测试过程中压力从9.0 MPa恢复至19.1 MPa,压力恢复程度78%,由于急于投产、时间较紧原因结束压恢阶段,测试后期平均压力恢复速率为0.031 2 MPa/d,压力恢复没有达到稳定状态。试井模型采用平行边界均值模型,结果显示该井位于狭长的河道中,河道宽度约为90 m,导致该井控制储量低,稳产能力差;该井对应储层物性差,解释渗透率为0.011 6 mD,为超低渗透气藏,表明均属特低渗气藏,需要经过压裂或酸化等措施才能获得工业气流。

图2 米X1井试采曲线

2.3 动储量评价

针对米脂气田已投产井生产情况,主要采用压降法、产量不稳定法,对米脂气田的生产井进行动储量计算,结果 0.05×108m3~0.83×108m3,单井平均动储量0.31×108m3(见图3)。

图3 生产井动储量柱状图

2.4 气井合理产量评价

气井配产水平直接反映了气井的生产能力和开发潜力。这里主要采用经验法、采气指示曲线法、类比法等方法论证气井合理产量。

2.4.1 经验法 借鉴苏里格致密气藏单井配产标准。其中qAOF≥5×104m3/d的井,可以按试气无阻流量的1/5~1/4 配产;2×104m3/d≤qAOF<5×104m3/d 的井,可以按试气无阻流量的 1/4~1/3 配产;qAOF<2×104m3/d 的井,可以按试气无阻流量的1/3~1/2配产。根据此方法确定气井合理配产为 0.92×104m3/d(见表 2)。

表2 气井经验法配产表

2.4.2 采气指示曲线法 根据地层静压、试气稳定流压、产量及无阻流量,确定二项式产能方程系数A、B的值;然后依据产能方程,可以计算不同压差下的产量,绘制采气指示曲线,确定合理产量。根据此方法确定米X1井合理配产为1.0×104m3/d(见图4)。

图4 压差与产量关系曲线

2.4.3 类比法 选择储层特征相近的神木气田进行类比。通过物性参数、试气成果等参数对比,本区块差于神木气田。根据此方法确定气井合理配产为0.9×104m3/d(见表3)。

综合以上3种方法的研究结果,确定米脂气田单井合理初始配产为0.9×104m3/d。

3 井网井排距确定

3.1 井网

沿砂体展布方向,在砂体发育中心采用非均匀布井,砂体两侧适当布井。应优选储层发育好、产能尽可能大、各气层尽量重叠的部位,便于开采后期的层间调整。本区域砂体展布特征表明,有效砂体呈透镜状、条带状展布,以孤立式和多边多层式为主,总体具有“纵向发育多层、平面复合连片”特征。根据砂体规模及走向,优选南北向排距大于东西向井距四边形井网形态。

3.2 井距

井距问题是低渗气田开发中的关键。对于低渗、低丰度的大面积气层,采用大井距开采,所需井数少,投入少。但井数少,不利于形成较大的产能规模;同时,大井距导致单井控制可采储量过多,在气井经济寿命期内难以基本采出,使采收率降低。因此,合理的井距应兼顾经济效益和开发效果。本文主要采用经济极限井网密度法、类比法开展井网井距研究。

3.2.1 经济极限井网密度法 一口井的总收入为累计采气量与天然气价格的乘积,而一口井从钻井到废弃时支出的总费用包括:钻井、场站建设、支气管线、储层改造、采气成本等几方面。对于一口井来说,其钻井费用、平均每口井的油建费用与平均年采气操作费用之和,至少应大于或等于每年的天然气的销售额,这就必须有足够的储量,即单井控制经济极限储量,将它作为一个选择合理井距的重要经济指标。

其中:Gp-气井极限累计采气量,104m3;Gmin-气井最小控制储量,104m3;f-天然气商品率;P-天然气价格,元/千立方米;L-单位成本与费用,元/千立方米;L1-各种税金,元/千立方米;I-单井投资总计,万元;R-采收率,%。

根据上述经济指标,经计算可得单井经济极限累计采气量为1 289×104m3,采收率取值50%,则气井最小控制储量 2 578×104m3,储量丰度 0.75×108m3/km2,可知该气田单井经济极限井距587.3 m。

3.2.2 类比法 经过研究,米脂与相邻的神木气田东侧具有相似的沉积背景及储层特征。

南部的子洲气田山2为优势储层,连续性较好。适合直井、水平井开发;米脂与神木气田东侧气藏发育规模类似,较子洲气田本部小,连通性较差,适合丛式井组开发。通过气田砂体规模对比(见表4),同时借鉴神木气田东侧模式,米脂气田以丛式大井组多层系开发,井排距为800 m×1 000 m。

根据神木气田(多层系含气)低成本开发经验,同时考虑米脂气田复杂的地貌特征,推荐实施5~6井组。

4 实施效果

研究成果能够指导现场生产支撑。近年来,在米脂气田镇川地区实施丛式大井组开发,先后完钻3个井组13口开发井,储层钻遇及试气效果好,其中米X1井多层段(盒 6、盒8、山2、太原、本溪)试气获得 40.8×104m3/d无阻流量(见图5、图6)。

表3 气田参数对比表

表4 气田砂体规模对比表

图5 镇川区块开发井钻遇储层参数

图6 镇川地区与米1井区开发井试气对比图

下一步建产区可以考虑在镇川区块和北部双118区块。两区域的砂体厚度、孔渗条件均较好。镇川区块已完钻开发井13口,钻遇砂体和试气效果较好,建议扩大产建规模;其次是北部双118区块,已完钻探井试气显示本溪层产量高,为本溪层局部发育甜点区,可先部署评价井,待实施效果决定下一步开发方向。

[1]张厚福,等.石油地质学[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9.

[2]王允诚,等.气藏地质[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4.

[3]陈元千.油气藏工程计算方法[M].北京:工业出版社,1990.

[4]文开丰.子洲气田产能落实与评价[J].石油化工应用,2010,29(10):38-41.

[5]李士伦.气田开发方案设计[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4:98-107.

[6]唐玉林,唐光平.川东石炭系气藏台理井网密度的探讨[J].天然气工业,2000,20(5):57-60.

[7]汪周华,郭平,黄全华,等.大牛地低渗透气田试采井网井距研究[J].西南石油学院学报,2004,26(4):18-20.

TE332

A

1673-5285(2017)11-0087-04

10.3969/j.issn.1673-5285.2017.11.021

2017-10-17

焦廷奎,男(1981-),重庆忠县人,工程师,从事油气田开发工作,邮箱:jtk_cq@petrochina.com.cn。

猜你喜欢

米脂井距气藏
从“米脂融媒”模式论陕北地区县级融媒体建设
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
胜利油田低渗透油藏CO2混相驱合理注采井距研究
遇见一座城
致密气藏压裂倾斜缝压力动态分析
低渗透油田加密调整注采井距适配新方法*
塔里木油田超深超高压气藏的成功改造
LG地区复杂礁滩气藏描述技术
芳深2区块250m井距开发效果分析
CS气田火山岩气藏开发初步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