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糖尿病所致急性脑梗死患者使用阿替普酶进行溶栓治疗的效果分析

2017-11-30贾秀凤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2期
关键词:供血区阿替普溶栓

贾秀凤

(沧州市中心医院 河北 沧州 061000)

为糖尿病所致急性脑梗死患者使用阿替普酶进行溶栓治疗的效果分析

贾秀凤

(沧州市中心医院 河北 沧州 061000)

目的:探讨对糖尿病所致急性脑梗死患者使用阿替普酶进行静脉溶栓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近期我院收治的56例糖尿病所致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进行头颅CT检查。根据这些患者进行CT检查的结果将其分为A组、B组和C组。A组和B组患者有>1/3的大脑中动脉(MCA)供血区出现早期脑组织缺血影像学改变,C组患者未发生上述影像学改变,但其经MRI等检查的结果显示,其有>1/3的MCA供血区发生梗死。对所有患者均使用胰岛素进行降糖治疗。在此基础上,对A组患者和C组患者均使用阿替普酶进行静脉溶栓治疗,对B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然后比较三组患者治疗的效果及颅内出血的发生情况。结果:经治疗,A组患者的治愈率高于B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治愈率高于C组患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的死亡率及颅内出血的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糖尿病所致>1/3的MCA供血区出现早期脑组织缺血影像学改变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使用阿替普酶进行静脉溶栓治疗的效果显著。

糖尿病;急性脑梗死;阿替普酶;静脉溶栓

糖尿病是最常见的一种代谢性疾病。导致该病发生的原因较复杂,该病患者在临床上的症状主要是糖代谢紊乱。若该病患者的血糖水平长时间处于较高的状态,其易发生神经损伤及血管损伤,从而发生一系列的并发症。其中,急性脑梗死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一种并发症。糖尿病所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死亡率较高。在糖尿病所致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的早期对其进行治疗对改善其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探讨对糖尿病所致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有效治疗的方法,我院对收治的部分糖尿病所致急性脑梗死患者使用阿替普酶进行静脉溶栓治疗,获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2015年2月至2015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6例糖尿病所致急性脑梗死患者。所有患者的病情均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版)[1]中规定的急性脑梗死的诊断标准。所有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均≥7.0mmol/L,餐后2 h血糖水平均≥11.1mmol/L。对这些患者的排除标准为[2]:1)本次入院前3个月内发生了头颅外伤。2)有颅内出血史。3)有严重的肝、肾功能不全。4)本次入院前2 d内接受过针对其肝肾疾病的治疗。5)神经功能缺损较严重。6)合并有抗凝血疾病。所有患者均对本次研究知情,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对所有患者均进行头颅CT检查。根据这些患者进行CT检查的结果将其分为A组、B组和C组。A组和B组患者有>1/3的MCA供血区出现早期脑组织缺血影像学改变,C组患者未发生上述影像学改变,但其经MRI等检查的结果显示,其有>1/3的MCA供血区发生梗死。A组中共有12例患者,其中有男性患者7例,女性患者5例;其年龄为49~89岁,平均年龄为(70.2±4.1)岁。B组中共有28例患者,其中有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13例;其年龄为49~87岁,平均年龄为(70.3±4.0)岁。C组中共有16例患者,其中有男性患者9例,女性患者7例;其年龄为50~87岁,平均年龄为(70.4±4.3)岁。三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三组患者均使用胰岛素进行降糖治疗。为A组患者和C组患者使用阿替普酶进行静脉溶栓治疗[3],具体的方法是:将0.09 mg/kg的阿替普酶(最大剂量不得超过9 mg)加入到同等剂量的灭菌注射水中,为患者静脉推注,在1 min内完成推注。将0.81 mg/kg的阿替普酶(最大剂量不得超过81 mg)加入到405 mg的生理盐水中,为患者静脉滴注。在患者进行溶栓治疗结束24 h后,对其进行头颅CT检查及凝血指标检测。明确患者无出血的症状后,让其每天口服100 mg的阿司匹林进行治疗。对仍然有出血症状的患者,为其进行保护脑神经、脱水及降低颅内压的治疗,并注意不使用抗血小板类药物。为B组患者使用阿司匹林进行治疗,具体的治疗方法与A组患者和C组患者使用阿司匹林进行治疗的方法相同,同时对其进行预防并发症、改善脑细胞代谢功能等常规治疗。

1.3 观察指标及相关的判定标准 治疗后第7天,观察两组患者颅内出血的发生情况。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第7天分别使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制定的卒中量表(NIHSS)评价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情况,并根据其NIHSS评分判定其治疗的效果[4]。治愈:治疗后,患者的NIHSS评分较治疗前减少91%~100%,其血糖水平降至正常范围。显效:治疗后,患者的NIHSS评分较治疗前减少46%~90%,其血糖水平基本恢复正常。有效:治疗后,患者的NIHSS评分较治疗前减少18%~45%,其血糖水平明显降低,但未降至正常的范围内。无效:治疗后,患者的NIHSS评分减少<18%,其血糖水平未得到改善。恶化:治疗后,患者的NIHSS评分增加,其血糖水平未得到改善甚至在上升。死亡:治疗后,患者死亡。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的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这些患者治疗的效果 A组患者的治愈率高于B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3704,P<0.05)。A组患者的治愈率高于C组患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的死亡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244,P>0.05)。详细情况见表1。

表1 三组患者疗效的对比分析表 [n,(%)]

2.2 这些患者颅内出血的情况 A组中共有3例患者发生了颅内出血,其颅内出血的发生率为25.0%;B组中共有6例患者发生了颅内出血,其颅内出血的发生率为21.43%;C组中共有5例患者发生了颅内出血,其颅内出血的发生率为31.25%。三组患者颅内出血的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313,P>0.05)。

3 讨论

现阶段,我国临床上对糖尿病所致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的原则是恢复其血管的通畅、挽救其缺血的脑细胞及降低其血糖的水平。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接受溶栓治疗的A组患者,其治愈率高于未接受溶栓治疗的B组患者。这说明,为糖尿病所致有>1/3的MCA供血区出现早期脑组织缺血影像学改变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使用阿替普酶进行静脉溶栓治疗的效果更好。本次研究的结果还显示,有>1/3的MCA供血区出现早期脑组织缺血影像学改变的A组患者,其治愈率高于同样有>1/3的MCA供血区发生梗死的C组患者。这说明,对同样使用阿替普酶进行治疗的糖尿病所致急性脑梗死患者来说,仅具有急性脑梗死早期征象的患者使用阿替普酶进行静脉溶栓治疗的效果要优于有>1/3的MCA供血区发生梗死的患者。

总之,为糖尿病所致>1/3的MCA供血区出现早期脑组织缺血影像学改变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使用阿替普酶进行静脉溶栓治疗的效果显著。

[1] 王爱明,王佼佼,张凤佳,等.急性脑梗死早期征象与阿替普酶静脉溶栓疗效相关性分析[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5(10):1054-1056.

[2] 胡继川,龚雪琴.阿替普酶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20例[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9):1932-1933.

[3] 史宝和,陈晓虹,李成洋,等.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2,15(10):635-636.

[4] 芦鹏飞,尹立勇,董晓娇,等.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预后因素分析[J].临床荟萃,2013,28(2):214-216.

R743.33

B

2095-7629-(2017)2-0129-02

猜你喜欢

供血区阿替普溶栓
阿替普酶在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选择性静脉溶栓药阿替普酶治疗早期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治疗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颅内外动脉支架术前后脑CT灌注评价
急性前循环供血区梗死的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表现与病因的关系
后循环供血区缺血性孤立性眩晕的临床研究进展
精确制导 特异性溶栓
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研究及机制
阿替普酶溶栓联合序贯抗凝治疗急性次大面积肺栓塞疗效观察
急性脑梗死早期溶栓的观察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