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在化疗期间出现癌因性疲乏的胃癌患者进行系统化护理的效果分析
2017-11-30张楠
张 楠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肿瘤科 江苏 徐州 221000)
对在化疗期间出现癌因性疲乏的胃癌患者进行系统化护理的效果分析
张 楠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肿瘤科 江苏 徐州 221000)
目的:探讨对在接受化疗期间出现癌因性疲乏的胃癌患者进行系统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接受化疗期间出现癌因性疲乏的86例胃癌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常规组与系统化组,每组各有43例患者。对常规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对系统化组患者进行系统化护理,然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癌因性疲乏症状的缓解情况与生存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在接受护理后,系统化组患者癌因性疲乏量表的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患者,其生存质量的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在接受化疗期间出现癌因性疲乏的胃癌患者进行系统化护理可有效缓解其癌因性疲乏的症状,提高其生存质量。
胃癌;化疗;癌因性疲乏;系统化护理;临床效果
胃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消化系统的恶性肿瘤。年龄在50岁以上的男性是该病的高发人群。该病的发病原因与患者的饮食习惯、其所处的地域环境及其是否存在Hp(幽门螺杆菌)感染与癌前病变等密切相关。化疗是临床上治疗晚期胃癌的主要手段。然而,漫长的化疗周期极易使患者出现焦虑、抑郁、悲观等负性情绪,甚至使其出现癌因性疲乏(Cancer-elatedfatigue,CRF)[1]。癌因性疲乏又叫癌症疲劳综合征,是癌症患者在接受化疗期间常出现的一种持续性、主观性的疲倦劳累症状。该症不仅可影响患者的化疗效果,使其病情加重,还可导致其出现精神类疾病,严重威胁其生存质量。相关的临床资料显示,对接受化疗的胃癌患者进行系统化护理有利于缓解或消除其癌因性疲乏的症状,保障其化疗效果。为了进一步证实这一点,我们对在我院接受化疗期间出现癌因性疲乏的86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5年4月—2016年5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化疗期间出现癌因性疲乏的86例胃癌患者。他们均符合以下条件:1)均经胃镜活体检查被确诊患有胃癌。2)均不存在化疗禁忌证。3)均不存在心、肝、肾等器官的严重功能性障碍。4)均不存在严重的精神与认知障碍。5)均未合并其他脏器的重大疾病。我们按照随机数表法将这86例患者分为常规组与系统化组,每组各有43例患者。在常规组患者中,有28例男性、15例女性,其年龄介于20~7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8.2±10.4)岁。他们胃癌的组织学分型为高分化腺癌者有6例,为中分化腺癌者有12例,为低分化腺癌者有18例,为黏液腺癌者有7例。在系统化组患者中,有29例男性、14例女性,其年龄介于20~7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8.7±9.8)岁。他们胃癌的组织学分型为高分化腺癌者有5例,为中分化腺癌者有3例,为低分化腺癌者有17例,为黏液腺癌者有8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癌症的组织学分型等一般资料方面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我院对常规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包括对其进行生命体征监测、用药护理、康复护理、饮食护理及环境护理等。对系统化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系统化护理[2]。进行系统化护理的方法为:
1.2.1 进行健康宣教 在患者接受化疗前,护理人员应详细地向其讲解与其病情相关的知识及注意事项,并告知其在化疗期间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让患者提前做好心理准备。护理人员应重点向患者讲解其在接受化疗期间出现癌因性疲乏的原因与缓解癌因性疲乏症状的方法,使患者充分地信任医护人员,并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化疗。
1.2.2 创建社会支持系统 护理人员应结合患者的身体状况,安排患者家属多探望患者,多与患者进行情感交流,使患者时刻感受到来自家庭的温暖及家人的关爱与支持,缓解其因自觉给家庭带来了负担而出现的愧疚感,增强其对抗疾病的信心,提高其进行化疗的效果。护理人员在与患者进行沟通与交流的过程中要细心地观察患者,在发现其出现不良心理反应时,要及时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同时耐心倾听其诉求,增加其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感。护理人员可指导患者与同病房的患者进行沟通与交流,还可安排治疗成功的患者向正在接受化疗的患者介绍进行治疗的心得与体会,以增加患者对化疗的信心,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勇气。
1.2.3 进行动态跟踪与护理 护理人员应每日记录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具体表现与缓解情况,同时指导与鼓励患者写癌因性疲乏日记,一方面转移其对疾病的注意力,一方面可根据患者每周在日记中记录的内容评估其癌因性疲乏症状的缓解情况,从而为制定下一步的护理措施提供参考依据。对于在接受护理后其癌因性疲乏的症状仍未得到缓解的患者,护理人员应认真分析其症状未缓解的原因,及时调整护理的方式,以免影响其化疗的效果。
1.3 观察指标 化疗结束后,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癌因性疲乏量表的评分与生存质量的评分。
1.4 疗效判定标准 我们采用中文版本的癌因性疲乏量表对两组患者癌因性疲乏的症状进行评估,评估的内容包括9个项目,满分为90分。患者的得分越高,说明其癌因性疲乏的症状越严重。我们采用WHOQOL-BREF(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对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进行评估,评估的内容包括26个项目,满分为100分。患者的得分越高,说明其生存质量越好[3]。
1.5 统计学方法 我们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中所得的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前后其癌因性疲乏量表评分的对比 在接受护理前,两组患者癌因性疲乏量表的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接受护理后,两组患者癌因性疲乏量表的评分均低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护理后系统化组患者癌因性疲乏量表的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情况见表1:
表1 接受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癌因性疲乏量表评分的对比(±s )
表1 接受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癌因性疲乏量表评分的对比(±s )
组别例数护理前护理后tP系统化组4376.25±10.2313.01±3.6838.14400.0000常规组4376.30±10.1835.26±3.7424.81420.0000 t 0.022727.8074 P 0.98190.0000
2.2 接受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的对比 在接受护理前,两组患者生存质量的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接受护理后,两组患者生存质量的评分均高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护理后系统化组患者生存质量的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情况见表2:
表2 接受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的对比(±s )
表2 接受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的对比(±s )
组别例数护理前护理后tP系统化组4342.26±5.1465.26±3.1824.95310.0000常规组4343.16±5.2652.36±4.019.12100.0000 t 0.802516.5286 P 0.42450.0000
3 讨论
癌因性疲乏是恶性肿瘤患者在接受化疗期间常出现的临床症状。美国疲乏联合会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在379例接受化疗的癌症患者中,每天都有约30%的患者出现癌因性疲乏。对于长期接受化疗的癌症患者来说,该症状不仅会影响其日常生活,还会加重其病情,降低其生存质量,甚至迫使其中断化疗。相关的研究结果证实,对接受化疗的癌症患者进行系统化护理可显著改善其癌因性疲乏的症状。系统化护理是一种集成化、系统化的护理模式,可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传统护理模式存在的护理措施分散化、碎片化的弊端,进而提高护理的质量[4]。在本次研究中,我院对常规组患者进行了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对系统化组患者进行了系统化护理。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系统化组患者癌因性疲乏量表的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患者,其生存质量的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由此可见,对接受化疗的胃癌患者进行系统化护理可显著改善其癌因性疲乏的症状,提升其生存质量,进而提高其对化疗的依从性。
[1]吴加花,郑雪,冯燕虹,等.系统化护理对乳腺癌患者在TCA方案治疗期间负性情绪及癌因性疲乏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6,35(12):1666-1669.
[2]蒋超南,张美芬,张俊娥,等.胃癌术后病人化疗期间癌因性疲乏的调查分析[J].全科护理,2015,(19):1890-1892.
[3]蒋超南,李振炎,袁秀红,等.胃癌术后患者化疗期间癌因性疲乏与其缓解方式的相关性分析[J].护理学报,2016,23(8):64-67.
[4]丁艳,王丽丽,郭苗苗,等.胃肠癌根治术后患者化疗期间生存质量调查分析[J].护理学报,2010,17(22):12-14.
[5]唐春梅,陈晓.癌症患者化疗期间癌因性疲乏的护理干预效果分析[J].转化医学电子杂志,2016,3(4):80-82.
R473.73
B
2095-7629-(2017)3-0169-02
张楠,女,汉族,学历为本科,职称为主管护师,研究方向为肿瘤的临床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