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急性左心衰患者进行院前急救的效果分析
2017-11-30顾军
顾 军
(江苏省盐城市大丰人民医院 江苏 盐城 224100)
对急性左心衰患者进行院前急救的效果分析
顾 军
(江苏省盐城市大丰人民医院 江苏 盐城 224100)
目的:探讨对急性左心衰患者进行院前急救的效果。方法:选择在某院接受治疗的35例急性左心衰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根据就诊方式的不同,将这35例患者平均分为急救组(18例)和非急救组(17例)。急救组患者是由我院的120急救车送来我院的,因此在入院前接受了急救治疗。非急救组患者是由其家属送来我院的,因此在入院前未接受急救治疗。在对两组患者进行抢救结束后,对比他们抢救的成功率、从发病至开始接受抢救的时间、在入院后接受抢救的时间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急救组患者抢救的成功率、从发病至开始接受抢救的时间、在入院后接受抢救的时间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明显优于非急救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左心衰患者进行院前急救的效果显著,可有效地提高其抢救的成功率,缩短其接受抢救的时间,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生率。
急性左心衰;院前急救;效果
急性左心衰是一组由急性左心功能异常导致的、以心肌收缩力快速下降、心排血量骤减和肺循环压力急剧升高为表现的临床综合征[1]。此病患者可出现呼吸困难、急性肺淤血、肺水肿、心脏供血不足和心源性休克等症状。调查资料显示,急性左心衰患者在发病后的2小时内若未能接受有效的救治,其死亡率几乎为100%。因此,对急性左心衰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对挽救其生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近年来的临床研究发现,对急性左心衰患者进行院前急救的效果显著,可有效地提高其抢救的成功率,缩短其接受抢救的时间,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生率。为了进一步证实此急救方法的有效性,我们进行了本次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择2013年1月~2016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5例急性左心衰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根据就诊方式的不同,我们将这35例患者平均分为急救组(18例)和非急救组(17例)。在急救组中,有男患者12例,女患者6例,其年龄在49~7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4.4±3.7)岁。他们中有10例患者合并有高血压,有6例患者合并有冠心病,有2例患者合并有退行性心瓣膜病。在非急救组中,有男患者10例,女患者7例,其年龄在50~7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4.8±3.5)岁。他们中有7例患者合并有高血压,有7例患者合并有冠心病,有3例患者合并有退行性心瓣膜病。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急救组患者是由我院的120急救车送来我院的,因此在入院前接受了急救治疗。进行院前急救治疗的方法是:我院的120急救人员在见到患者后,立即根据其临床症状对其病情进行诊断。在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初步诊断其患有急性左心衰后,120急救人员嘱咐其保持端坐位,并对其进行高流量的面罩吸氧,对有的患者使用呼吸机对其进行加压通气治疗,以缓解其呼吸困难的症状[2]。同时,急救人员要让患者将双腿自然下垂,以减少其静脉血的回流量,缓解其左心室的压力。在将患者送上救护车前,急救人员为其静脉推注西地兰或地塞米松,以增强其心肌的收缩力[3]。在将患者送往医院的途中,急救人员为其建立静脉通道,并为其静脉滴注硝酸甘油或多索茶碱。同时,急救人员及时与医院急诊科的医生取得联系,向他们说明患者的病情。在患者到达医院后,急救人员尽快将患者送往急诊科,与急诊科的医生做好交接工作,并协助急诊科的医生对患者进行抢救[4]。在患者进入急诊科后,我院对其进行了常规抢救。进行常规抢救的方法是:立即对患者进行心电监护和血常规检查,然后为其使用具有强心作用的药物进行治疗。待患者的病情稳定后,将其转送心内科接受进一步的治疗。非急救组患者是由其家属送来我院的,因此在入院前未接受急救治疗。在他们入院后,我院直接对其进行了常规抢救。进行常规抢救的方法同上。
1.3 观察指标和疗效评定标准 在对两组患者进行抢救结束后,对比他们抢救的成功率、从发病至开始接受抢救的时间、在入院后接受抢救的时间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在本次研究中,我们根据《内科学》中规定的内容制定了患者抢救成功的标准[5]:抢救成功:经抢救治疗,患者呼吸困难等症状基本消失,其心率和血氧饱和度保持稳定,可以转去心内科接受进一步的治疗。抢救失败:经治疗,患者的病情未好转,需要转院进行治疗或死亡。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率的比较 急救组患者抢救的成功率为94.44%。非急救组患者抢救的成功率为70.59%。急救组患者抢救的成功率明显优于非急救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率的比较
2.2 两组患者从发病至开始接受抢救时间的比较 急救组患者从发病至开始接受抢救的时间为8~22min,平均时间为(15.4±3.7)min。非急救组患者从发病至开始接受抢救的时间为20~50min,平均时间为(34.7±10.6)min。急救组患者从发病至开始接受抢救的时间明显短于非急救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者在入院后接受抢救时间的比较 急救组患者在入院后接受抢救的时间为15~40min,平均时间为(26.6±5.1)min。非急救组患者在入院后接受抢救的时间为40~100min,平均时间为(54.0±8.4)min。急救组患者在入院后接受抢救的时间明显短于非急救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在进行抢救期间,急救组中有2例患者发生了低钾血症,其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1.11%;非急救组中有3例患者发生了肺部感染,有3例患者发生了静脉血栓,有1例患者发生了低钾血症,其并发症的发生率为41.17%。急救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非急救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进行院前急救是急诊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医护人员对急危重症患者进行现场抢救和运送途中监护的一种急救方法。临床研究发现,进行院前急救虽然要面临患者的病情复杂多样、急救环境差和医疗设备简陋等多种不利的因素,但仍能对挽救患者的生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在本次研究中,我院对18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左心衰患者进行了院前急救,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接受院前急救的急救组患者其接受抢救的成功率、从发病至开始接受抢救的时间、在入院后接受抢救的时间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明显优于未接受院前急救的非急救组患者。这与谢英新等人的研究结果相似[6]。本次研究的结果说明,对急性左心衰患者进行院前急救的效果显著,可有效地提高其抢救的成功率,缩短其接受抢救的时间,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生率。
[1]何荷,杨雪玉.急性左心衰患者院前急救72例临床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7(10):4-5.
[2]程丹.急性心肌梗塞的院前急救与护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5(a4):280-280.
[3]郭豪.无创呼吸机在急性左心衰竭老年患者院前急救中的临床价值[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34):3815-3816.
[4]樊芸,李桂月.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在急性左心衰院前急救护理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37):207-208.
[5]卜利,魏伟,周爽等.探讨急性左心衰院前急救流程[J].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3,23(9):4996-4997.
[6]谢英新.不同院前急救模式对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疗效对比[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10):105.
R541.6
B
2095-7629-(2017)3-0016-02
姓名:顾军,性别:男,民族:汉族,籍贯:江苏大丰人,出生时间:1976年10月20日生,学历:本科,研究方向:院前急救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