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肝血管瘤的临床效果
2017-11-30冯雪梅
冯雪梅 周 燕
(1.海南省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中医院超声科 海南 琼中 572900;2.海南省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人民医院超声科 海南 琼中 572900)
浅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肝血管瘤的临床效果
冯雪梅1周 燕2
(1.海南省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中医院超声科 海南 琼中 572900;2.海南省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人民医院超声科 海南 琼中 572900)
目的:探讨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肝血管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某院收治的78例肝血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对这78例患者均进行二维超声检查、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和磁共振检查。然后,将磁共振检查的结果作为最终的诊断结果,比较这些患者使用二维超声检查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肝血管瘤的符合率。结果:进行磁共振检查的结果为,这78例患者均患有肝血管瘤。进行二维超声检查的结果为,在这78例患者中,有65例患者的肝血管瘤被检出,其诊断的符合率为83.33%。进行彩色超声检查的结果为,在这78例患者中,有74例患者的肝血管瘤被检出,其诊断的符合率为94.87%。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肝血管瘤患者进行诊断的准确率明显高于使用二维超声检查对其进行诊断的准确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肝血管瘤患者进行诊断的准确率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二维超声检查;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磁共振检查;肝血管瘤;临床价值
肝血管瘤是临床上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其中海绵状肝血管瘤的发病率最高。有研究证实,肝血管瘤患者占所有肝部肿瘤患者的84%。肝血管瘤的实质病变是肝血管畸形。肝血管瘤按照肿瘤所在血管的大小分为肝大血管瘤与肝小血管瘤。肝小血管瘤患者无明显的临床表现,肝大血管瘤患者因其肿瘤会对四周的脏器造成压迫而发生相应的症状[1]。近年来,随着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完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了进一步探讨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肝血管瘤进行诊断的准确性,笔者对某院收治的78例肝血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某院收治的78例肝血管瘤患者。这78例患者均符合以下情况:①患者的病情经磁共振检查后,均被诊断为肝血管瘤。②患者均为单发病灶。③患者对本次研究的内容均知情同意,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在这78例患者中,有男性40例,女性38例。他们中年龄最小的32岁,年龄最大的78岁,平均年龄为(58.6±8.2)岁。
1.2 检查方法 对这78例患者均进行二维超声检查、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和磁共振检查。进行超声检查的方法为:①进行检查前,让患者常规禁食8h。②让患者取仰卧位,或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让其取坐位、左侧卧位及俯卧位。③将超声仪探头的频率设为3.5~5.0MHz。④对患者肝部的大小、形态、肝门静脉主干的内径及内部的回声进行扫查,重点观察其肝内是否发生占位性病变,并测定其肿物的部位、大小、与血管壁的关系及回声。⑤开启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血流显像设备,调整超声仪的参数,以使图像的清晰度达到最佳。观察患者肿瘤的血流情况。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使用二维超声检查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肝血管瘤诊断的准确率。
1.4 统计学处理 我们使用SPSS15.0软件包对本次实验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进行磁共振检查的结果为,这78例患者均患有肝血管瘤。进行二维超声检查的结果为,在这78例患者中,有65例患者的肝血管瘤被检出,其诊断的准确率为83.33%。进行彩色超声检查的结果为,在这78例患者中,有74例患者的肝血管瘤被检出,其诊断的准确率为94.87%。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肝血管瘤患者进行诊断的准确率明显高于使用二维超声检查对其进行诊断的准确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对这78例患者进行二维超声检查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的比较[n(%)]
3 讨论
肝血管瘤是临床上常见的良性肿瘤。肝血管瘤的病理学分类为:毛细血管瘤、血管内皮细胞瘤、硬化性血管瘤及海绵状血管瘤[2]。有研究发现,多数肝血管瘤患者使用二维超声检查即可获得满意的诊断结果,但部分瘤体不典型的患者或脂肪肝所致的病变区与四周组织界线不清的患者,使用二维超声检查进行诊断的效果却并不理想[3]。刘学梅等人的研究表明,肝血管瘤患者的超声图像可见:1)低回声型表现、高回声型表现、无回声型表现及混合回声型表现[4]。2)肝血管瘤患者瘤体的四周伴有动脉血流。3)多数肝血管瘤患者瘤体血供的血管与正常的肝部血管相近,无增粗的情况。因其瘤体内部的血流十分缓慢,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其图像可见无明显的血流信号,仅偶尔可见短线状或点状的血流信号。尹海霞的研究表明,由于肝血管瘤的生成机制与毛细血管的感染变性有关,故肝血管瘤患者的肝组织可因局部坏死或毛细血管扩张而呈空泡状[5]。李硕等人的研究表明,直径在3cm以下的肝血管瘤的内部有纤维增生,其瘤体血流的速度较慢或静止,故其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表现为无血流信号。而直径为3cm及3cm以上的肝血管瘤的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图像表现为速度较低的血流信号[6]。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能够清晰地显示出肝血管瘤的血流信号。
综上所述,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肝血管瘤进行诊断的准确率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1]唐艳琴,许春梅.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肝血管瘤的临床应用价值[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5,22(11):2049-2050.
[2]罗晓莉,江丽,朱建平.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先天性下腔静脉畸形的临床应用价值[J].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2014,28(2):125-130.
[3]李永康,黄嘉本.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在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的临床应用价值[J].中国妇幼保健,2015,10(1):115-117.
[4]刘学梅,李伟.二维超声与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临床应用价值[J].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15,18(5):755-757.
[5]尹海霞.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腘窝囊肿的临床应用价值[J].中外医疗,2016,32(17):187-189.
[6]李硕,梁晓宁,孙宏,等.高频超声联合弹性成像及超声造影在软组织血管瘤诊断及治疗中的临床应用[J].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2015,15(1):25-29.
R445.1
B
2095-7629-(2017)3-0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