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护照的鸟儿L’OISEAU SANS PASSEPORT
——迁徙的自觉
2017-11-30刘姝铭LiuShuming
刘姝铭/Liu Shuming
创作自述
赫尔曼·黑塞(Hermann Hesse)说:“每个人的生命都是通向自我的征途,是对一条道路的尝试,是一条小径的悄然召唤。”
在过去的十几年里,我从中国到法国又回到中国,经历了不同的文化和艺术的学习、比较、融合、对抗与反思,直至体会到找寻自我、关注普世存在的意义。
这种找寻仅仅以艺术创作为载体,核心是从个体的角度,对“身份”(IDENDITE)、“态度”的思考。作为一个人,一个中国人,甚至是女性的视角上的感知和表达。它包含在社会属性、文化属性以及性别属性里,也蕴藏在生命体验的自然裹挟和文化基因的自觉传承里。这种裹挟与传承又绝非原始基因的直接再现,更像是脱离母体长大成人后的再度回归,是出山入山的过程;是生活经历和艺术感知,在不同文化和多重时代语境下的混合;是在地域和精神上,分蘖出来的迁徙自觉,靠近对人类共通生命本体的永恒观照。自2004年开始,我结合自己的经历创作了一组有关地域迁徙、精神迁徙和艺术思维迁徙的互动艺术作品。比如互动作品《SOS》《口吃者》《过客》等。
《SOS》/互动影像/2007
灵感源于弗洛伊德的一个心理测试,在象征紧急的十字构图中,分别出现五段同等紧急的状况:门外有人敲门、电话在响、衣服上放着插着电的熨斗、水龙头的水在流淌,以及已经沸腾的蒸锅。观者在此种情境之下,可以参与到作品当中,缓解焦急。
《口吃者》/互动影像/2006
我分别拍摄了来自世界上九个不同国家的人用母语说谢谢,然后把音频和视频切断,这九个人像结巴一样,直到参与者的交互行为出现,随之而来的是这九个人的母语完整道谢,感谢观者的参与治愈了他们的结巴。这是一个通过不同文化、语言来探讨互动艺术参与价值的作品。
《过客》/互动影像装置/2005
该影像装置在探讨人的精神和肉体的移动、迁徙。
(一)日常圣光
由于工作的原因,自2009年起,我开始工作和生活于两个城市之间(北京和天津),我不得不时常在北京和天津两地之间穿梭,这种生活经历带给我自知的甘苦,也给我带来了另一种创作感悟,从某种程度上说,它是我迁徙主题的延伸。
《家务水墨》/现成品艺术处理(灰尘、粘磙子、宣纸)/2013
当时代退却了宏大叙事,日常生活就被赋予了宗教般的圣光。该作品非水墨,是由宣纸、灰尘和粘磙子挥就的,它仅是我京津两地生活方式下双倍家务活儿的产物。也可看作日常自我修行的一部分。
(二)时代的把戏
我常常说,出国的意义在于站在对面,更清楚地看待自己,更清楚地看待自己的民族和文化。毋庸置疑,中国近些年的飞速发展是不争的事实,然而恰恰是这种快节奏使身处其中的我们激动、迷乱,甚至躁动、焦虑。但我想,无论如何,所有用来形容当下中国和当下时代的词汇,在未来的时空维度里终有一天会集体失效,这是进化的自然规律。
那么,《无上清凉》《杨絮》《车子倒了敢扶》&《白马寺许愿池》等作品即是源于此的思考。
《无上清凉》/视频/延-时影像/2014
刘姝铭 SOS 互动影像 2007年
刘姝铭 SOS 互动影像 2007年
刘姝铭 SOS 互动影像 2007年
刘姝铭 口吃者 互动影像 2006年
刘姝铭 过客 互动影像 2005年
2014年和2015年三伏天(7.18—8.17)期间,每晚我都在千次帖上用弘体(弘一大师书法体)书写,内容为当年上半年发生在世界范围内或重大,或五花八门的,并在互联网上广泛传播的新闻事件。我希望通过此行为,以及千次帖即写即干的特性,消解世间的纷繁万象,感受自己内心的无上清凉。
《杨絮》/互动装置(电机、木板、鼓风机、亚克力、杨絮)/2014
“杨絮(杨树的种子),杨树果实将要成熟,果开裂杨絮就四处飞扬。使杨树更广泛传播。”——摘自百度
其实互联网跟大自然中的某些自然现象很相似。飘来飘去,总有落地的时候。
《车子倒了敢扶》&《白马寺的许愿池》/延时摄影/2013
奇观并非影像的聚集,而是经由影像中介与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居伊·德波《景观社会》
“车子倒了敢扶”和“白马寺的许愿池”,在当下的中国语境下,其文本中蕴含的双重语义得以成立,并通俗易懂。
(三)住在发结里的女人
这个名字取自诺贝尔文学奖得主Herta Muller的同名诗歌。我上面说过,我所说的迁徙的自觉包含文化范畴的,社会范畴的,更包含性别的属性。印象中三十岁之前,我一直都标榜自身的独立性,一直强调:我首先是一个人,其次才是一个女人。而近几年,我的女性体验感莫名地敏感,有精神层面的,当然也有生理上的,总之,我不再以标榜像男人一样独立和强悍为荣,开始慢慢体会性别带给我的禀赋和局限,我想这不能简单地归结为我变得琐碎了,婆妈了,而是让生命体呈现它更加自然的状态,在缓缓的日子中流向比成长和衰老更辽阔的方向。
刘姝铭 家务水墨 行为+现成品 25×30cm 2013年
刘姝铭 家务水墨 行为+现成品 25×30cm 2013年
刘姝铭 无上清凉 视频 5’20” 2014年
刘姝铭 无上清凉 视频 5’20” 2014年
刘姝铭 杨絮飞舞 互动装置 2014年
刘姝铭 杨絮飞舞 互动装置 2014年
刘姝铭 杨絮飞舞 互动装置 2014年
刘姝铭 白马寺许愿池 延时摄影 2013年
《心经》系列1/智能装置(头发、智能硬件、线、胶)/2014
我尝试着创作了这个充满生命体验感的智能穿戴设备。融合科技的理性和生命体验的感性。我用自己自然脱落的头发制作了一个有108颗念珠的颈链,并结合了一个智能硬件不定时地语音交互提醒,我让这两种生命反应在相互博弈和对话中修行清净之心。
《心经》系列2/互动声音装置(头发、感应器、木)/2015
这是结合自己的生命感悟创作的一个互动声音装置。我用自己每日脱落的头发做成了一件头像雕塑,共计108枚,与佛家修行者的念珠数相同。每日的脱发是身体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同时,唯心地看,脱发也与心绪相关,是佛家讲的执着心和妄想心在作祟;在佛家语中,把头发称为三千烦恼丝。
这件作品的视觉呈现充满禅意和神圣的仪式意味。观者按压每一枚头像都有一个生活中极为平常的声响出现,比如打鼾声、脚步声、孩子的笑声……希望通过视觉与声音的错位,指涉精神修行与生命具体存在之间的某种感悟。
刘姝铭 《心经》系列1 生命体验式智能可穿戴 2014年
刘姝铭 《心经》系列1 生命体验式智能可穿戴 2014年
刘姝铭 肖像 互动声音装置 2014年
刘姝铭 与 video 2013年
刘姝铭 与 video 2013年
《肖像》/互动声音装置(棉花、木、墨、感应器)/2014
粗略地算,一般一个女人一生的生理周期会用去大约65cm×80cm×120cm体积的卫生棉。该作品用大约这么多的棉花做成。予以女人专属和无法被替代的性别属性。
《与》系列/Video或影像装置/2分44秒/2013
分别用低速摄影的方式拍摄了公共空间里密集的人群、鱼缸里惊恐的鱼和显微镜下的微生物。然后又把这些影像进行了N倍的放大和放慢处理,最终得到了这样依稀可辨,又相对不确定的画面。配以抽象而充满警示感的音效,意在指向人在社会关系、自我进化等进程中的角色反思,以及对生存状态和未来走向的多重观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