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翻转课堂在系统解剖学实验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

2017-11-29杨蓬勃肖新莉钱亦华冯改丰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17年6期
关键词:解剖学实验课通路

靳 辉,杨蓬勃,肖新莉,钱亦华,冯改丰

西安交通大学基础医学院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系,西安 710061

翻转课堂在系统解剖学实验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

靳 辉,杨蓬勃,肖新莉,钱亦华,冯改丰

西安交通大学基础医学院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系,西安 710061

翻转课堂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教学模式,它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中的师生角色,实现了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的颠倒,是一种教学方式的创新.文章结合系统解剖学实验课的课程特点,分析了该门课程实行翻转课堂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并对“神经传导通路”的实验课进行了翻转课堂的初步实践.结果证实,翻转课堂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因此,将翻转课堂应用于系统解剖学实验教学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翻转课堂;系统解剖学;实验教学

系统解剖学是医学生接触较早的一门医学专业基础课程,主要通过观察标本来学习正常人体器官的形态结构,因此实验教学占有重要地位。传统教学模式下,由于实验课教师讲授和示教的时间过长,学生自己学习和观察标本的时间短,加之该课程标本量大、知识点多,且各知识点之间缺乏相应的逻辑关系等特点,因此学生实验课自主学习欠缺,学习效果差。“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又被称作“反转”课堂)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学习模式[1],该模式将传统课堂中知识的传授转移至课前完成,知识的内化则由原先课后做作业的活动转移至课堂的学习活动,从而在课堂上更多地进行师生互动和实际操作[2-3]。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已成功应用于某些医学课程的教学活动中[4-5],并有望从师生角色互换、课堂时间重新规划、调动学生积极性等方面改善系统解剖学实验课的教学现状,从而提高系统解剖学的整体学习效果。

1 系统解剖学课程特征及实行翻转课堂的可行性

1.1 课堂讲授内容多、任务重,实行翻转课堂有必要性

系统解剖学是一门形态学学科,主要通过观察标本来学习正常人体器官的形态与结构,因此实验教学占有重要地位。传统的实验课教学模式是教师课堂讲授、示教标本,学生观察标本、教师答疑。通常情况下,由于理论课时间有限,很多理论知识需要在实验课上进行讲解,加之每节课的标本量大,因此实验课的教学任务重、课堂时间紧,留给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短,学生对当堂所学知识不能很好地理解、消化,因此观察标本效果差。

利用翻转课堂进行系统解剖学实验课的教学活动,可以取得多方面的效益:首先,由于不受课堂时间的限制,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习惯来安排学习进度,对于难度稍大的内容,可以反复观看教师提供的视频、PPT等学习资料深入学习,从而大大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我管理意识;其次,通过网络反馈,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做出更有针对性的辅导;其三,课堂上观察标本和互动交流的时间大大增加,学生通过自己讲解能够梳理知识框架,同伴之间的相互帮助和提醒也能大大提高学习效率;其四,通过课堂讨论和相互间的答疑以及教师的问题引导,能够拓展学生的学习思路,巩固学习效果。因此,在系统解剖学实验课中实行翻转课堂很有必要性。

1.2 知识点相对独立且难点不多,实行翻转课堂可行性强

系统解剖学是医学生接触到的第一门医学基础课,其知识点的数量庞大是不言而喻的。但是这门课的逻辑性不强,各章节之间相对独立,学生自主学习时可以只关注某一章节的学习内容而不必将前面学习过的内容一一回顾,学生的课外学习负担不重;另外,系统解剖学所学的内容中难点较少,借助于课本、图谱,以及教师提供的视频、PPT、Word文档等学习资料,学生即可掌握大部分的学习内容,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因此,在系统解剖学实验课上实行翻转课堂容易执行,可行性强。

1.3 便于联系临床与实践、趣味性强,翻转课堂的参与度高

系统解剖学学习的是人体正常器官的形态与结构。在课前学习过程中,有些解剖结构学生可以在自己身上感知,也可以学生之间相互观察,增加了课前学习的趣味性。另外,解剖学又与临床疾病联系密切。实验课上,教师可以有针对性的提一些临床问题,通过分组讨论,学生可以了解临床疾病的解剖学基础,加深对解剖知识的理解。同时,学以致用的学习方法也能极大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因此,在系统解剖学实验课上实行翻转课堂,学生的参与度高。

2 教学实践过程

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启发下,笔者在自己教授的《系统解剖学》—“神经传导通路”这一章节中进行了初步尝试。接受该教学模式的有2个小班共42名学生,每班随机分成4个小组。

与其他系统相比,神经系统由于标本少、知识点抽象等特点,历来都是学生学习较为困难的章节[6],而神经传导通路又是神经系统的重点,它就像一条主线将脊髓、脑干、间脑、小脑及端脑的内容串联了起来。这部分内容看似简单,实际上涵盖的知识点多,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凝练与提升。神经传导通路实验课教学是4学时,以往的模式是教师在课上梳理知识点,即将各个传导通路串讲一遍,然后学生观看教学视频并当堂完成4个病例分析题。一般情况下,知识串讲及视频观看大约占用2个学时,病例分析及讲评2个学时。由于课堂时间紧,学生缺乏对知识的深度理解与消化,很多学生是在带着疑问、似懂非懂的状态下完成的学习任务,其学习效果较差。有些学生甚至还因此对神经系统的学习产生畏惧与排斥心理,鉴于考试的压力,他们往往选择死记硬背的方法学习这部分内容,这实际上是和我们的教育初衷相背离的。

图1 翻转课堂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对比

针对上述情况,我们在借鉴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和以往成功案例[7-8]的基础上,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具体教学流程如图1所示。课前由教师准备神经传导通路视频、PPT及Word文档等学习资料,文档根据教学大纲中该章节应掌握及了解的内容制定具体的课前学习知识点,对于较难理解的内容,如下行传导通路中上、下运动神经元损伤、核上瘫、核下瘫的概念及区别等,提出预设问题:①锥体系中上、下运动神经元分别指什么?他们损伤后的临床表现有何不同,为什么?②面神经核上瘫、核下瘫的临床表现有何不同?举例说明哪些部位损伤可能会出现面神经核上瘫(或核下瘫)。课前一周用微信将学习资料发给学生;学生通过观看视频、PPT,并结合课本、图谱等,总结各传导通路知识点,并尝试回答教师提出的预设问题。课堂上,省略教师的知识串讲及视频观看环节,直接由学生上台讲解重点传导通路,对于讲解过程中的错误及不完善的地方,引导其他学生进行讨论,并予以纠正及补充。讲完下行传导通路后,教师结合神经系统常见疾病先对患者的典型体征进行描述:如:①右手部分小肌肉萎缩,右腿呈痉挛性瘫痪;②右侧上、下肢均呈痉挛性瘫痪;③右侧额纹消失(或者不消失),右眼不能闭,右口角流口水,口角偏向左侧等,让学生推测可能的损伤范围并解释其原因。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陈述他们对预设问题的分析,同时,引导学生对这几种损伤进行鉴别诊断,从而加深学生对难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整个学生讲解、教师提问引导环节大约占用1个学时,接下来2个学时学生分组讨论4个典型病例(内囊出血、脊髓半横断、大脑脚底综合证、面神经核下瘫)。最后,各组派代表写出其分析结果并阐述各种体征出现的原因,对于分析结果不一致的病例,进行现场讨论、答疑(1个学时)。课程结束前,教师对学生的讲解、病例分析、阐述及讨论等多个环节进行综合考核,并在考核后填写调查问卷。

3 教学效果评价

采用问卷调查了解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结果显示,90.47%的学生认为翻转课堂调动了其学习的积极性;95.23%的学生认为翻转课堂能够有效巩固理论知识;85.71%的学生认为翻转课堂能够提高自学能力;80.95%的学生认为翻转课堂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76.19%的学生认为翻转课堂提高了自己的交流表达能力。

4 启发和收获

通过借鉴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师生角色发生改变,学生不再是被动的知识接收者,他们可按照自己的学习程度和习惯来安排课前的学习进度,增强了其学习的自我管理,实现了个别化学习[9]。而翻转后的课堂互动时间也较传统教学有大幅提高:一方面,教师能及时了解学生对不同传导通路的掌握情况,发现其不足与错误而加以纠正,并对该章节中的难点问题,如上、下运动神经元损伤、核上瘫、核下瘫等,通过列举不同的临床表现,引导学生对这几种损伤进行鉴别诊断,从而加深学生对难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另一方面,学生在完成病例分析的过程中,由于其理论知识扎实,故自信心强、参与度高,现场讨论气氛活跃;又由于课堂时间相对充足,学生互相答疑和讨论的更加充分,因而加深了其对不同神经传导通路的理解,课堂教学效果大大提高。从课堂反馈和调查问卷可以看出,学生对这一教学模式认可度很高,因此,将翻转课堂应用于系统解剖学的实验教学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然而,翻转课堂目前仍面临挑战。从教师层面来讲,课前准备要更加充分,教师不仅要全面把握教学大纲,针对重点、难点提出课前学习知识点和预设问题,还要制作或收集较全面的课前学习资料。另外,教师必须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尤其是临床知识的更新,从而在课堂问题引导环节或讨论环节适当地加入一些临床病例,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从学生层面来讲,对于学习意愿较强的学生来说,多层次的课前学习资料及灵活充足的课下学习时间将使他们得到比传统教学模式更大的进步空间。但对于学习意愿不强的学生,其课前学习形同虚设,而课堂上教师的讲解又大为减少,因而其学习效果反倒较传统教学要差[10-11]。因此,如何让这部分学生尽快适应新的教学模式仍需广大教师不断地摸索、创新。

[1]刘健智,王丹.国内外关于翻转课堂的研究与实践评述[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6(2):68-71

[2]曾贞.翻转教学的特征、实践及问题[J].中国电化教育,2012(7):114-117

[3]DeRuisseau L R.The flipped classroom allows for more class time devoted to critical thinking[J].Adv Physiol Edu,2016,40(4):522-528

[4]Cheng X,Ka Ho Lee K,Chang E Y,et al.The“flipped classroom”approach:Stimulating positive learning attitudes and improving mastery of histology among medical students[J].Anat Sci Edu,2017,10(4):317-327

[5]田琼,高田原,刘文丽,等.翻转课堂在皮肤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7,31(4):430-433

[6]解大龙,洪杨,胡轩豪,等.翻转课堂结合PBL在神经系统整合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11):31-33

[7]刘晓路,邢立宁,杨振宇,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时代教育,2014(9):63-64

[8]周娜,林玥,林秋果,等.以系统为导向的反转课堂教学在MBBS心脏诊断学教学中的运用评价[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7):3-6

[9]张苏.基于翻转课堂模式下的教学实践[J].北京教育:普教版,2015(4):44-45

[10]陈宝花.对当下国内实施“翻转课堂”的冷思考[J].教学与管理,2015(7):1-3

[11]王鲲鹏,申岱,张健,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用于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实验教学中的评价[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7(6):76-77

Practice and thinking of flipped classroom applied in experimental teaching of systematic anatomy

Jin Hui,Yang Pengbo,Xiao Xinli,Qian Yihua,Feng Gaifeng
Department of Human Anatomy and Histoembryology,School of Basic Medicine of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Xi'an 710061,China

Flipped classroom,a new instructional model that has appeared in recent years,has changed the roles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reversed the course of knowledge teaching and knowledge internalization of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Therefore,it is an innovation of teaching mode.Here,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xperiment classes of systematic anatomy,we analyze the necessity and feasibility of flipped classroom applied in systematic anatomy experimental teaching,and take a preliminary practice in the chapter of neural pathway.Practice proves that flipped classroom can motivate students'interest in learning,improve their 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y,and maximize learning effectiveness.Therefore,the application of flipped classroom to experimental teaching of systematic anatomy has a broad prospect.

flipped classroom;systematic anatomy;experimental teaching

G434

A

1004-5287(2017)06-0691-03

:10.13566/j.cnki.cmet.cn61-1317/g4.201706020

西安交通大学2017年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础医学院)的资助。

2017-09-08

靳辉(1973-),女,陕西兴平人,讲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人体解剖学教学。

猜你喜欢

解剖学实验课通路
《钟世镇现代临床解剖学全集》(第2 版)12 卷隆重出版发行
氧化槐定碱体内体外通过AKT/mTOR通路调控自噬抑制HBV诱发肝纤维化
密林深处——“从写生到创作”的水墨实验课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人体解剖学
有趣的实验
太极拳侧行步运动解剖学分析
苦参碱抑制RPMI8226细胞增殖及对Notch通路的影响
CBL结合微课在神经解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Kisspeptin/GPR54信号通路促使性早熟形成的作用观察
通路快建林翰:对重模式应有再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