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PP的“碎片化学习”在《系统解剖学》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
2017-11-29符华春吴天秀
符华春,吴天秀
广东医科大学:1教育技术与信息中心;2基础医学院解剖教研室,广东 湛江 524023
基于APP的“碎片化学习”在《系统解剖学》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
符华春1,吴天秀2
广东医科大学:1教育技术与信息中心;2基础医学院解剖教研室,广东 湛江 524023
目的探讨基于APP的”碎片化学习”在《系统解剖学》中的应用.方法选取广东医科大学2015级临床医学80名学生,随机分为观察组(40人)和对照组(40人).对照组采用传统理论和实验相结合教学方法,观察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的同时,结合基于APP的“碎片化”学习模式.课程结束后对考试成绩(含理论和实验)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实验考试成绩与理论考试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基于APP的“碎片化”学习模式是《系统解剖学》传统教学的有益补充.
APP;碎片化学习;系统解剖学
当前,移动互联网飞速发展,我们也迎来了全新的4G时代,触屏智能手机全面覆盖了手机市场。APP(application的英文缩写)是基于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应用程序[1]。而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也推动了信息碎片化时代的来临,这使得人们的日常生活被海量的移动信息所包围,沉浸在多种APP的应用之中。在全国信息化教学和资源共享实施的大背景下,传统的教学网站曾经承担着辅助主流教学的作用,成为“第二课堂”的延伸。但目前众多教学网站的建设忽略后期维护运行,导致网站内容无更新、无管理,丰富的教育资源被闲置[1]。2014年,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显示:截至2014年6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27亿,较2013年底增加2 699万人[2]。由此可见,移动学习是远程教育中的大势所趋[3]。学习时间“碎片化”已成为当前“移动互联”时代最显著的特征之一。为了探究更好的教学方式,提高学习效率,文章探讨基于APP教学软件的“碎片化学习”在《系统解剖学》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并通过研究分析该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的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广东医科大学2015级临床医学专业共80名,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名学生。两组学生的性别、年龄和入学成绩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理论和实验相结合教学方法,观察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的同时,结合基于APP的“碎片化”学习模式。理论教材均采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系统解剖学》,实验教材均采用教研室自编,由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的《解剖学纲要与实验教程》。APP采用《系统解剖学》APP应用软件(软件登记号:2015SR114525)。课程结束时,对全部学生进行理论考试和标本考核,并对考试成绩进行统计分析。
2 教学设计
2.1 教学内容
该研究以呼吸系统为例。按照教学大纲要求,该系统内容要求学生掌握,对于大部分医学生来说理解难度较低,且容易掌握。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学生能够明确地指出该系统各个器官的形态位置,并掌握其结构的名称和功能,教师都必须清晰地呈现给学生。
2.2 教学方法
2.2.1 授课方法理论授课采取多媒体教学,实验授课采用多媒体教学结合标本实物观察。
2.2.2 问卷调查法在课程开始之前,通过问卷调查法收集到大量学生对于进行碎片化学习的环境、态度、行为和期望结果,随后根据问卷调查结果的反馈信息,了解将传统培训课程转换为APP课程进行学习的需求,同时在学生进行实验完毕之后,通过问卷的反馈信息进行统计,对学生吸收知识结果进行分析,并调整APP课程设计内容,优化课程内容的相关设计。
2.2.3 基于APP的“碎片化”学习模式观察组学生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APP移动学习的模式。APP碎片学习的具体内容包括:关键字搜索查询,比如输入肺,APP界面会弹出一个对肺的名词解释以及相关的图片内容或三维结构动画;课程中的重点、难点知识的信息推送,如把相关知识点做成图片和文字相结合的形式,进行课程配套的推送;小视频;历年考试题(历年考试题应该做成Word等格式进行推送);在线问答,即在APP后台,教师对学生的提问进行逐一解答,或者学生之间进行讨论问答,等。随着学科的发展,结合当前的一些热点新闻,及时通过APP推送的相关医学知识,新闻以及重大进展,提升学习内容的实效性和趣味性,为学生建立起系统的思维模式以及知识构架奠定坚实的基础。
3 评价方法
根据学生的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查阅程度以及课堂问题回答正确率和期末成绩(包括理论和实验)作出相关评价。该次研究所收集到的数据均采用Excel以及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两组均数的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4 结果
两组学生实验考试成绩与理论考试成绩的比较显示,观察组实验考试成绩与理论考试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1),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学生实验考试成绩与理论考试成绩
5 讨论
5.1 目前《系统解剖学》实验教学中面临的困境
《系统解剖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相关功能及发生发展的形态学科。《系统解剖学》不但是所有医学生进校后首先接触的医学基础必修课,更是连接医学基础和临床实践的桥梁课程。由于形态结构决定功能,而且《系统解剖学》中含有大量的医学专业名词,医学生对该课程的把握程度直接影响个人今后的专业课学习[4],它的学科性质决定了只有通过大量的标本观察并进行实地尸体解剖,才能全面掌握人体器官的形态、结构和位置。但是,目前大多数医学院都面临由于尸体来源匮乏而导致标本缺乏的困境,已经无法适应日渐扩大的招生规模[5-6]。随着个人移动终端的普及,数字化教材具备充分发展的土壤,探讨基于APP《系统解剖学》的碎片化学习方式变得更加有意义。
5.2 移动互联网时代“碎片化学习”的特征
关于“碎片化学习”这一概念,目前学界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明确定义,但在一些网络教育的相关领域研究中还是会被经常提及,它可以被理解为一种客观的新型学习方式[7]。在此我们的理解是,原本是一个整体的实验课程,将课程的整体仔细划分为很多个小的知识模块,而这些小模块下又有相对应的重要的知识点,通过细化的知识点能够方便让学生在平时很短的时间内(比如10 min以内)就完成学习任务,可以充分利用“碎片时间”进行学习。
“碎片化”已成为当前“移动互联”时代最显著的特征之一,而移动终端的普及使得基于APP碎片化学习具有现实可行性。但现阶段基于APP的碎片化学习仍处于摸索阶段,文章基于APP的《系统解剖学》移动化学习就是为了探讨碎片化学习模式在医学教育中的作用,希望提高目前教学资源的使用率,并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5.3 基于APP的“碎片化学习”在《系统解剖学》教学中的实施
由表1可见,观察组实验考试成绩与理论考试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1),可以认为基于APP的“碎片化”学习模式对传统解剖教学是有益的。APP教学软件则是移动微型学习方式的一种途径,是移动学习与微型学习互相结合的结果,它的载体是移动终端设备。随着智能手机的硬件水平不断提升,它自身携带的播放软件可以播放多种格式的音频及视频文件,学习者可以在找到适当的资源下载后储存起来为随时的自主学习提供了方便[2]。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基于移动终端的APP教学软件则成为整合“碎片化”信息的有效载体,成为整合学习者“碎片化”学习时间的有效途径。不少学者对基于APP教学软件的学习模式开展了研究[8-9],不管涉及何种学科,精巧的授课内容设计是首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有鉴于此,我们基于课程内容,将“碎片化”的各个知识点进行有效组织,借助APP传播快速的特点,使得碎片化学习成为可能,成为传统课堂的有效延伸。在“碎片化学习”模式中,学习内容形式关键在于“微”。据文献报道:就中小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效果而言,微课程时长控制在10 min以内最佳;面对大学生的微课时长可以适当延长,但时长也不宜超过20 min[10-11]。因此,在基于APP的《系统解剖学》碎片化学习模式的教学内容设计中,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和学科特点,我们将学习时长控制在3 min左右。这样不但符合学习者心理特点,满足学习者的认知需求,而且更适应移动互联网的传播需要,适合在个人移动终端上观看学习,适应了学生“移动时代”利用零碎时间随时随地的学习需求。
5.4 基于移动平台的“碎片化“学习模式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同传统的学习方式相比较,碎片化学习方式的特点有如下三个方面:首先,灵活度更高。在分割学习内容后,使得碎片学习的时间变得更加可控;其次,针对性强。在分割学习内容后,学生可重点学习对自己更有帮助的那一部分;最后,知识的吸收率更高。在分割学习内容后,由于单节课程内容比较少并且学习的时间也较短,保障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成效上,对学生知识的吸收率有所提升。APP教学软件的建设,不但给学生提供了一个主动学习的平台,而且充分利用学生的“碎片”时间,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尽管基于移动平台的“碎片化”学习模式具备以上优点,但我们仍必须考虑到《系统解剖学》的学科特点,当授课者将其庞大的课程内容分解成形式多样的“碎片化”课程信息后,学习者容易忽视课程背后的系统性和条理性,忽略对整体框架的把握。并且已经有实验结果表明,学习者在移动学习中的注意力通常是高度分散的,授课者如何把握授课效果,成为移动学习重要的考量依据。特别是微课程设计,授课者必须探索出教学微视频在内容呈现方面的设计方法,从而满足当前碎片化学习对新型学习资源的需求[11]。基于以上理由,结合现行的教育体制,我们认为基于APP的“碎片化”学习模式只能是传统课堂的延伸,是《系统解剖学》教学的有效补充。
综上所述,开展APP平台教学是在教育教学中的新拓展,将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教授与学习巧妙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建立起系统的思维模式与知识构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医学相关的理论知识,改变学生只是单纯、被动接受知识这样一种教学方法。而也有相关结果表明,大部分学生对此种APP的教学模式比较认可,且教学方式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提供了丰富的学习材料。
[1]叶海虹,霍春月,吉正国,等.智能手机APP在高等医学临床和教学中的应用[J].继续医学教育,2015(12):18-19
[2]贾冯睿,马丹竹,潘颢丹.高校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6(5):30-31
[3]郭蓉.虚拟与现实联通的教育途径:掌上学习APP研究[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15:30
[4]姜强,赵蔚,王朋娇.碎片化学习视域下基于智能手机的大学生移动学习认知研究[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4,1(15):37-42
[5]罗文琪,谭杨,王金平.浅谈系统解剖学学习方法[J].教育教学论坛,2012(38):84-85
[6]张云龙,陶伟,尚波,等.虚拟解剖实验室在高等医学院校的应用现状与分析[J].解剖学研究,2011,33(4):310-311
[7]胡铁生.碎片化学习的误区与对策[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6(8):74
[8]黄建国.利用手机APP培养高职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探索[J].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33(3):70-72
[9]朱焕生.智能APP在教育教学领域中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6(32):79-80
[10]窦菊花,文珊.基于APP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改革探索[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5):162-167
[11]任从,董闽红.面向碎片化学习时代的微视频课程的内容设计[J].新闻传播,2016(7):30-32
Practice and exploration of APP-based fragmented learningin teachingof Systematic Anatomy
Fu Huachun1,Wu Tianxiu21Center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nd Information;2Department of Human Anatomy of Basic Medicine School,Guangdong Medical University,Zhanjiang 524023,China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of APP-based fragmented learning in teaching of Systematic Anatomy.MethodsWe selected 80 clinical medicine students(enrolled in 2015)of our university and randomly divided them into two groups: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with 40 students for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adopted a teaching method combining traditional theories and experiment,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used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 combined with APP-based fragmented learning.Statistical analysis was made of the examination results(including theory and experiment).ResultsBoth the experimental and theoretical examination scor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0.01).ConclusionThe mode of APP-based fragmented learning is a beneficial supplement to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of Systematic Anatomy.
G434
A
1004-5287(2017)06-0688-03
:10.13566/j.cnki.cmet.cn61-1317/g4.201706019
广东医学院2014年教育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培育项目(广东医政发2014[110]号);2014年广东省教育研究院教研研究课题(GDJY-2014-C-b056);广东省成人教育协会课题(YCX142011)
2016-11-30
符华春(1980-),女,广东湛江人,工程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网络与远程教育。
吴天秀(1978-),女,广东茂名人,副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解剖教学和研究。
电话:3929710769;E-mail:wutianxiu2005@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