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庭院的禅宗美学内涵初探
2017-11-29金亚萍侯小锋昆明理工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昆明650500
⊙金亚萍 侯小锋[昆明理工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昆明 650500]
日本庭院的禅宗美学内涵初探
⊙金亚萍 侯小锋[昆明理工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昆明 650500]
源于中国庭院文化与哲学思想的日本庭院,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其主导思想;其格调幽玄、形式精简,气质纯朴凝练,布局耐人寻味且富有象征意义,把造园与禅宗融为一体,有着浓厚的禅宗美学韵味,体现着造园者的禅者情怀。本文将以日本的人文宗教思想为切入点探讨日本庭院的美学思想,以此为当今景观庭院设计提供一些参考与借鉴,为其注入更多美学文化内涵。
日本庭院 禅宗思想 禅学自然观 禅宗意境 “唯心”思想
日本地处亚欧板块最东端,地理位置特殊,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恶劣的生活环境造就了日本人天性中的抑郁和孤寂,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也就成了日本人的生活观。日本文化源于中国,中日交流也非常频繁,但日本文化在历史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特有的风格,不但把中国流传过去的文化延续得很好,而且,许多源于中国却在本土难寻踪迹的文化经过日本的改良和升华之后变得更加意蕴深刻。日本民族是一个懂得吸收、借鉴、容纳不同文化的民族,庭院文化亦是如此。日式庭院文化中存留了许多“中国元素”,日本庭院是受中国庭院文化哲学影响而形成的另一种形式的庭院。然而,日式庭院又和中国庭院有着明显的区别,独具个性。较之中国庭院,日式庭院更加小巧精致,具有象征意义,充满“空灵”“幽玄”的禅味,这是日式庭院独有的格调。这一特质的形成不仅与日本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生活环境有关,也与其宗教哲学有着颇大的关系。
一、“禅”与“禅宗”
“禅宗”,作为一个宗派,与“禅”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禅”一词的梵语原文为“Dhyana”,是印度语“禅那”的简称,也是古印度教的典籍《奥义书》中所讲的瑜伽,即静坐调心,制抑意志;“禅”是人的一种修习的方式,“禅习”可以使修持者摆脱外界干扰,保持平和的心态,在静坐调心的过程中超脱外境,在平常生活中开悟见道。所谓“禅宗”指的是由中国唐代禅师慧能建立的佛教宗派。禅宗以“禅定”作为参悟修习的方式,“禅宗”也因此以这种修习的方式来命名,且《禅源诸诠集都序》曾把“禅那”作“定慧”的解释,并转义为禅宗的“禅”。所以,“禅”与“禅宗”便有了某种必然的联系,可以说是先有了“禅”,才有了“禅宗”的产生。禅宗教义不立文字,讲究以心传心,顿悟成佛。
二、日本禅宗庭院的艺术境界之源
世界万物本源“唯心”,“一切由心生”是禅宗美学主观审美的哲学基础,禅习过程中强调回归本源的“唯心”的思想,是禅宗庭院的艺术境界之源泉。这与道家的世界本源说认为万物的起源是“道”有些许相似之处,道家的“道”并非是一个具体存在的事物,也无法形容得了。与道家相比,佛教禅宗里把万物本源进一步具象为“心”或者“心念”,而这里所说的“心”并不是真实存在的心,而是指“用心思考”这种方式;真理存在于事物的本身之中,只有充分发挥“心”的主观能动性,才可以去认识世界万物,发现真理,发生智慧,也才有可能达到瞬间顿悟的境界。这是与西方逻辑思考方式大为迥异的强调心的地位和作用、高扬人的主体精神性的一种“唯心”的顿悟方式。禅者修习首先需要做的就是思考自己,认识自己,禅宗的顿悟是在承认人与大自然不可分割的前提下通过“禅”这种“唯心”的思考方式来达到“回归本源”的目的。因为思考,所以有智慧发生;因为发生智慧,所以顿悟;因为顿悟,所以才得以超脱于外境。每一个修行者的内心都是禅,也就是这种带有“唯心”的东方哲学思维使禅者得以顿悟。
佛教中十二缘起论和四谛一样,都以苦为出发点,四谛中的第一谛——苦谛,就是一个非常具体的苦因,也就是欲望。过于贪恋假合之物,会产生太多执念,欲望太多反而求之不得。苦谛指的是五蕴,五蕴即苦,而佛教中认为苦的自性为空幻,若苦谛自性为空,那么则不必存在一个受苦之“我”,所以,空中无苦,无苦集,无苦灭,无苦灭道,只有“心识唯空”才能得以解脱,超越假象世界,超越五蕴,超越四谛,超越六道轮回,得到真正的解脱。“心将世间去,心为染著,心起自在”,明确地将心与世间的生灭联系在了一起,三界唯心的思想灼然可见。慧能所说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将心念与世间的欲望都化为一个“空”字,把佛教中禅学的顿悟境界推向极致。时间本来是空,世间万物也出于空性之中,一切都是虚妄,慧能对禅境顿悟的解释依然可见其中“万物唯心”的观念。
但禅学中的“心”是心物同源,重视心的主观能动性,重视思辨能力,承认心的主观能动,也承认物的存在,并没有把心与物割裂。东方哲学认为,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在大自然中孕育而成,死后也必将回归到孕育自己的“本源”之中,人无法与大自然割裂开来,这是东方人对大自然最真实最敬畏的崇拜。“庭院”是存在于现实中的“真实”,而禅宗顿悟的境界却是无法触摸、不可言传的“缥缈”,这两者之间存在着巨大的“时空差距”,需要通过一个媒介来使得两者融为一体。“禅院”就是这个媒介,可以说禅院的艺术灵感之源是造园者对“禅”的顿悟,只有发生智慧领悟到瞬间顿悟的境界才能使“禅文化”与造园浑然一体。
日本庭院中有大面积的留白、铺设大量白沙、点缀青绿色苔藓,和其他国家的庭院相比,这些特殊元素的运用显得很奇特且具有神秘色彩。据笔者的研究发现,这些色彩的运用并非偶然,庭院中对颜色的运用可以从佛教中的“五色”开始说起。佛教五色为白、赤、黄、青、黑,五个颜色分别有着不同的象征意义,如表格中所示:
五色 白色 赤色 黄色 青色 黑色五佛 大日 宝幢 开华敷 无量寿 天鼓雷五智 法界本性 大圆境 平等性 妙观察 成所做五根信 进 念 定 慧五方中 东 南 西 北五转 发便究竟 发心 修行 菩提 涅五大水 火 地 空 风五形 圆 三角 方 团 半月
不难看出,五色中的白色代表的是“大日如来佛”,代表着法界本性的智慧,在五根中主“信”,在五方中处中心地位,在五转中代表“发便究竟”,在五大(即物质的五种元素)中代表“水”的形态,在五形中代表“圆”。大日如来毗卢遮那本尊面为白色,象征无垢、无恶,是代表绝对真理的佛身,也是法界本性的自身。法界即所见之境,是证得色蕴本性而证悟的佛土;在证得色蕴本性的过程中,无明烦恼转化成法界体、性、智。这样,五蕴的烦恼便也变成了清净,回归了本性。本性即本来固有之性。可见,日本禅院中大量运用“白”这一元素有其特殊的含义,是证得事物本源和最高真实的象征,这也与禅宗哲学中追求的超脱自然、回归本源的境界有了某种不可分割的联系。白色在构成物质的五种元素(五大)中代表“水”,在禅院的设计中以耙了沙纹的白沙作为水的象征,可见,白色作为一种代表事物本源的颜色被赋予了极高的象征意义。如上,如果把青色看作是苔藓,便可知苔藓其实是一种境界的化身,青色代表无量寿佛,其所在的世界称为清净世界,其意为“觉”,明心见性以后才得以觉悟,觉悟以后也才可知事物的“空性”,证得事物的“空性”也才能有无限量的世界,所以,苔藓亦是一种永恒和清净的象征。日本庭院中色彩和材质的运用并非偶然,虽然其意义目前并没有得到十分确切的论断,但从佛教色彩象征这一个层面上来看,这或许是一个值得追溯的源头。
三、日本禅宗庭院的艺术境界——“空”
宗教与艺术之间,本来就没有必然的分野。宗白华说:“艺术就是人类的一种创造的技能,创造出一种具体的客观的感觉中的对象,这个对象能引起我们精神界的快乐,并且有着悠久的价值……艺术的目的并不在实用,乃是一种纯洁的精神的快乐。”禅宗追求的便是一种纯粹精神化的超脱境界。
禅宗义理展现出的是一种超脱于自然的神秘境界。这种境界并非净土世界所云那样,通过积累现世功业以求来生升入西方极乐世界。这种境界修习的对象是“本心”,追求“回归本源”。禅宗追求从事物的是非、善恶、利害、因果中跳出来,由精神的高度统一来真正透悟自己,对治烦恼,由痴而智,从而证得“空”的境界,解脱那些对“菩提树”“明镜台”的物质性执着,自去烦恼,回归本真,从而获得自由,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可见,宗教境界与艺术境界有着相同的追求,即追求“纯粹精神快乐”。宗白华先生认为,“功利境界主于利,伦理境界主于爱,政治境界主于权,学术境界主于真,宗教境界主于神。但介乎后二者的中间,以宇宙人生的具体为对象,赏玩它的色相、秩序、节奏、和谐,借以窥见自我的最深的心灵的反映;化实景为虚境,创形象以为象征,使人类最高的心灵具体化、肉身化,这就是‘艺术境界’”。
日式枯山水庭院便是“纯粹精神快乐”的具体化和肉身化。“幽玄”,即是枯山水庭院追求的空间效果,“幽玄”之境的营造来源于“心”,有着“直指人心”的情怀才能得以接近“禅”的意境,也才能营造出幽寂、清净,让人不觉冥想、顿悟的氛围。在庭院中铺设白沙,并在白沙上耙出各式各样复杂的沙纹,纹理丰富耐人寻味,增添了整个庭院的层次感。庭院中的山水被塑造成漂浮在大海里的小岛,把石组摆放成佛教中的须弥山、九山十海……极具象征意义。苔藓点缀在山石周边,渲染出了庭院的古老和枯寂。绿色的苔藓、白色的沙田和沧桑的石组,再无过多冗余装饰,庭院一片寂静,深化了禅宗意境里“空无”“冥想顿悟”等深刻的含义,也营造出了“幽玄”之感,极具禅宗韵味。龙安寺方丈庭院是把“禅的精神”表现得最为绝妙的庭院之一,在白沙上摆放了五组石头,并在白沙上耙出了曲线和直线的沙纹,山石周边种植了些许苔藓。这些石组虽然分散,但是白沙和沙纹把它们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墙外的樱花为庭院带来四季变化的气息,整个组合形成一个完整的景观世界,犹如现实中的山水禅画,氛围幽寂,色调淡雅,缥缈幽玄的禅境氛围被表现得淋漓尽致。
茶亭是日本禅茶修行的依托,日本的“吃茶往来”之道中亦蕴含着禅宗美学思想。虽然日本“茶汤”文化是一种以饮食为中心的社交文化,但其中的“道”不仅被视作一种礼仪修养,更是一种对禅学境界的参悟方式。熟谙日本茶道的周作人在《喝茶》里说:“茶道的意思,用平凡的话来说,可以称作‘忙里偷闲、苦中作乐’,在不完全的现世享受一点美与和谐,在刹那间体会永久。”茶道与禅道并无分野,本属一家,茶道的追求亦与禅宗修习中讲究“瞬间顿悟”的精神境界如出一辙。而与茶道文化不可分割的是其“修行”的依托空间——茶亭,正是有了这一依托,茶道才得以在世俗的社会中保留着一缕清寂。茶亭的设计强调的是以禅宗身心感悟的方法把人们引入一种淡泊清幽的脱尘境界中,使人感受更多的是一种纯粹的对精神空间的追求,在幽寂中领略“幽兴”,颇有参禅的味道。不甚了解茶文化的人在狭窄简陋的空间里面对严肃、幽枯的环境很容易觉得枯燥乏味,殊不知“禅茶一味”的精髓在于“和敬清寂”,这一境界亦是一种另类的艺术境界,是禅的境界。
四、日本禅宗庭院的艺术灵魂——“哀”
禅宗庭院中运用高度抽象的手法表达客观景物,这种只重形式、不重质感的营造枯寂氛围的手法是日本“物哀”文化的体现。前面说过,“禅”用一种“唯心”的方式进行参悟,重视人的主体精神性。这种在“逻辑”之外的方式显示出了其具有巨大的“被动性”,为了寻找“真”而冥想、思考,在方式上选择了孤独,选择了一种退缩的策略,对外界事物的压迫没有产生征服的斗志,进而退回到人的本身。孤独的冥想让人能更清楚地意识到自己与万物同在,在独处中变得更有智慧,对世事的无常更具敏锐的洞察力,有更深的觉悟。
人心中的情感起伏变化万千,并不是一个固定的轮廓就能够表达得了的,禅院作为禅宗“哀”文化的体现,摒弃了“无池无水不成园”的世俗观念,其艺术境界是借高度抽象的象征之物寓意造园者追求的禅境。庭院用山石、白沙、苔藓作为庭院创作的基本素材,在没有水没有池的地方垒砌岩石表现山川景致,山石就是小岛,铺白沙为水,耙成各式不同的波纹,这些波纹就是大海。整个庭院中大面积的留白,远远看上去,就像几个孤寂的小岛漂浮在无边无际的大海中;以苔藓为树,除去了花草树木的交替枯荣,重视内在的永恒感和归属感,充满了对生命早逝的悲哀。对材质的冷漠,把世界凝固成一个静止的永恒,一切风花雪月、生老病死、变幻莫测的世间万象都在这里禁止。没有繁花似锦,所以没有岁月的枯荣;没有流水,所以永不干涸。这种高度抽象化、缥缈且虚无的形式给人留下了无限想象空间。在枯槁凄美的环境中,在沙砾中凸起的岩石和苔藓犹如从地平线上升起的飘摇在大海中的小岛,缥缈、孤寂、萧条,甚至是悲伤。对形式的青睐,把景观布置得写意且抽象,大面积空旷和留白,引发人去冥想,使人因冥想而创造出无尽的精神世界,心也安静下来融入这个有限空间创造的无限意境中。庭院的枯淡和幽玄把“哀凉”的意境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是禅院的灵魂所在,“哀之美”不仅仅是一种表现性艺术,更是一种象征的艺术和冥想的艺术。
五、结语
一切美的意识都来源于心,造园者就是一个艺术家,创造庭院的过程就是一个创造美的过程,如果心里没有对美的感知,也就不能创造出感动观赏者的意境。庭院的物质性体验建立在造园者的心态及其情感体验的抽象化表达之上,越是高级的艺术,就越是精神性的创造,把精神性的生命灌注到自然物质中使之精神化、理想化,也才具有了感动人的原动力。
[1]宗白华.艺境[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2]周作人著,刘应争选编.知堂小品[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
作 者:金亚萍,昆明理工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艺术设计;侯小锋,昆明理工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广告与视觉传达设计。
编 辑:赵 斌 E-mail:94874655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