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数学复习课教学的实践研究
2017-11-28汪岑楚
汪岑楚
【摘 要】不少数学教师不知道如何上好复习课,对于复习课教学有很多的困惑,笔者亦如此。怎样才能上好复习课,让学生在和谐、愉悦的氛围中进行有序的整理和有效的复习呢?笔者通过对执教的两堂复习课的设计和实施情况反思以及平时教育教学相关学习与研究,提出点滴见解。
【关键词】复习课;整合;提高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可见复习对学生知识的进一步掌握和提高显得尤为重要。如何上好复习课?让学生在和谐、愉悦的氛围中进行有序的整理和有效的复习呢?笔者在自己的实践中摸索着寻找答案,让我们从笔者执教的两堂复习课的设计和实施情况上来反思点滴体会。
一、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总复习(一)》教学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导入语:孩子们,从今天开始我们要踏上复习的旅程,希望小朋友们能有新的收获。今天,老师就生活中的数和100以内加减法的口算为你们设置了几道关卡,想来考考你们,看看你们能不能成功闯过这几道关。
(二)智力闯关,复习训练
第一关:过小河(排序)
(将数写在荷叶上,按一定的顺序排起来,踩着荷叶我们将顺利过河。)
第二关:进城门(解开城门上的暗语)
在○里填上“>”“<”或“=”。(提示:试着不用计算就能比较大小)
63+34○63-34
49-37○49-35
第三关:越障碍
(1)猜数。(苹果树上摘苹果,补充体力应战。)如:苹果上写“我是一个整十数,比40大,比60小”,孩子们摘。
(2)口算(比比谁做的对,跑的快。荆棘才不会跟上你哦)
反思:
这次教学的设计笔者考虑到教学对象是一年级学生,设计比较注重学习的趣味性。因此笔者设计了以闯关游戏的形式来连接层层练习,环环递进,大大激发了低年级学生的兴趣。但就复习课而言,在本次课的教学中,笔者只是让学生简单回忆了一下学习了哪几方面的知识。笔者以为此环节可以更加深入一些,教学时间还可以延长,比如学生说到加与减时引导其说加与减里面有哪些知识:进位加法、退位减法、加减混合……可以展开那就更全面,更充分了。
二、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年、月、日复习课》教学
教学过程:
(一)回顾整理,初建网络
(1)谈话: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你怎么理解这句话?
(2)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所学过的年、月、日的相关知识。一人做记录,轮流发言,记下你们回忆得到的要点,按一定的顺序说。
(3)小组派代表汇报,其他小组补充。
(二)重点复习,强化提高
(1)复习“年”。
(2)复习“月”。
(3)复习“日”。
反思:
这一次,笔者加强了整理与复习单元知识这一环节的比重,将知识的系统化、网络化作为重点。起初,让学生自主有序的回忆旧知,实着是将知识系统整理的初步尝试。接着,全班一起汇报整理,辅助以小练习,教师适时板书,将年、月、日知识连结在一块,利用板书来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整合性记忆知识。这方面就前一次教学是一大进步。但在本次教学中练习上或者说在环节上缺少拓展提升的内容,复习课不仅仅只应是将前面所学知識的简单回顾与应用,不管是再认知还是思维领域都应体现有所提升,这显然还不足。
三、结语
上面两节课的设计与一堂好的复习课之间还存在不小的差距,或避免濒临练习课的边缘,或无法体现思维上的高度,或没有进行方法的总结……在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中,对于复习课教学笔者总结了几点自己的看法。
笔者认为复习课的关键是要体现数学思想的一个高度,提炼数学学习的一系列方法,构建数学知识的一个逻辑框架。
(1)抓住复习重点,把握教学目标与内容。复习课教学目标的准确定位是教学设计和实施的灵魂。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合实际的目标,使复习有所侧重。在此基础上,针对重点内容进行重点的复习,并不要面面俱到,选择一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题目让师生共同探究,达到讲一题、通一类、带一串的目的。
(2)有机整合知识,构建知识网络的整体性。在复习时,把学习过的的内容逐一呈现,这样的情况下,学生会的还是会,不会的还是不会,根本得不到提高。因此在复习当中,教师不应该平时学习过的知识简单的重复,而要把分散的、零碎的知识以及解题中的数学思想、方法和规律进行整合,使之系统化。
(3)拓展知识深度,达到温故知新的效果。周玉仁教授指出:“数学的学习是一个从厚到薄,又从薄到厚的过程。”复习课练习的特点与新授课的练习不同。在复习课我们设计练习应适度的延伸、拓宽知识的经纬度,或者从不同的角度来设置练习,从而体现数学学习的综合性、灵活性、发展性,大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何亚芳.数学单元复习课自主复习教学课例研究[J].教学与管理,2011(4):32
[2]林伟扬.如何让单元复习课更有效[J].教学月刊,2012(9):48-4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