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氛围的营造
2017-11-28蒲飞
蒲飞
【摘 要】由于小学生是接受教育的基础阶段,所以我们教师的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要尽可能地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魅力,要让他们为知识的伟大而吸引,在学习中体验知识带给他们的快乐,带给他们更为强劲的前进力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氛围;欣赏;倾听
教师在课堂中要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良好威信影响學生,给全班学生以积极的情绪体验,以创造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总的来说,积极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也是促进学生社会化的重要条件,这主要是通过暗示和流行来发挥作用的。因为课堂心理气氛会通过教师和学生的言语或非言语而暗示他人。使被暗示者产生与刺激者相同的情绪,并有可能产生由相同情绪控制下的行为。促使学生们追随它,发挥统一学生行为的功能。
一、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
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有利于构建良好的师生 关系,并将在师生沟通时起到重要作用。作为学生,他们渴望老师真心的爱他们、尊重他们的独立人格和自主意识,需要老师用欣赏的态度赞赏和肯定他们,用积极的心理意向鼓励和期待他们。而不是简单、机械的批评和灌输,更不能一味的指责和惩罚。 在教学中,我们一定要转变教学观念,建立平等、民主的学习氛围。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体。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他有自我观念、自尊心、有自己的要求、兴趣、爱好、追求和个性等主观意识。因而学生有一定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教师的教学活动要始终以学生发展为起点,以学生发展为归宿。现在有些教师在授课时,总是板着面孔,处处想着在学生中树立威严感,这就在无形中就扼杀学生对你的亲切感。那样的话,试问,学生还愿意和你交流问题吗?其实,教师的威严不是建立在严厉的表情基础上的,而是来自于你的学问和修养。微笑着面对学生,其实是一种自信,一种认为自己的魅力可以征服学生的自信。而板起面孔去说教,往往是因为觉得自己没有能力征服学生,而运用一种外来的压力去迫使学生去做,我想,这有时似乎会起到一定的效果,但往往不能持久。因此,语文教师要想使学生在一种欢悦、畅快的课堂气氛中去追求知识,那就要首先自己充满这种情绪,用自己欢悦的情绪去感染学生。
二、用赞扬欣赏来营造氛围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不仅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更是师生在理性、情感方面的互动过程。我们要以教师自身的情感体验营造良好和谐的课堂心理气氛。教师本身的情感状态,可以产生共鸣作用,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使课堂中出现某种心理气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倾注积极的情感和真诚的爱心,用情感和爱心去感染和打动学生,以让学生能够“亲其师,信其道”。教师的师爱是调控课堂心理气氛的长久动力源泉。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他的人格和威信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具有很强的教育作用,是影响学生情感体验,制约课堂心理气氛的重要因素。教师在课堂活动中,不应把自己看成发指令、提要求、检查执行结果的监督者,而应看作教学活动中平等的一员。以民主的方式指导和组织教学,以适应学生日益增强的成人感和独立性的需要,促进学生自我定向和自律能力的发展。
三、营造耐心倾听学生的氛围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渴望别人尊重的愿望。作为一名老师,要对孩子进行有效的教育,就要以身作则,先要尊重孩子,倾听孩子内心的想法,了解他们在想什么,做什么?有什么高兴的事?有什么不开心的事?学会了倾听,就能够深入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孩子们就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尊重和关怀。他们就愿意把自己的秘密与你分享,从而使老师在各种活动中可以有的放矢。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倾听不是主要目的,是回收学生反馈信息的途径,也是检验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所以,教师在倾听时要边听边思考分析,并做出必要的回应。比如对学生回答的问题点头示意、轻拍肩膀或做出相应的反应,如“我明白”、“真有趣”、“是的,是的”。这些回应要真正发自内心,表明你的确是在认真地听学生的陈述,从而能鼓舞学生继续讲下去,过如果你拿他们作为演戏的道具,那么等于告诉学生你没注意听他的发言,这样,学生就会马上对你失去信任,进而立刻停止回答。当学生在表达遇到困难时,教师给予巧妙的点拨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鼓励。有人说:“学生是一艘轮船,在知识的海洋中航行,能否顺利到达知识的彼岸,教师起到导航的关键作用”,意在如此。
四、营造公平评价的学习氛围
激励性的教学评价语言是学生学习信心的催化剂。现实生活中,每个人的内心都渴望得到阳光,课堂上,不管哪个学生提出问题或回答问题后,总是希望得到教师的肯定与赞扬,因此,教师评价语言中要尽可能多一些赏识和鼓励,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有被认可的满足感和成就感。为了让学生品尝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教师在评价时要睁大眼睛寻找学生的闪光点,不吝言词地给予热情的鼓励。
参考文献:
[1]刘莉莉.营造小学语文课堂氛围的几个方法.甘肃教育.2016年第14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