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礼仪教学的重要意义探析

2017-11-28范蓉丽

卷宗 2017年31期
关键词:重要意义礼仪高职院校

摘 要:礼仪课程的开设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然而礼仪教学的初衷和意义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者应深思礼仪教学的重要意义,以传统儒家文化为底蕴,勇于进行礼仪教学改革,提升礼仪教学实效。

关键词:礼仪;高职院校;教学;重要意义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广泛开设了有关礼仪的课程。鉴于专业的不同,礼仪课程开设的类型名称、性质方式均有不同。不同的类型名称有:交际礼仪、现代社交礼仪、涉外礼仪、商务礼仪、公关礼仪、旅游礼仪等。按课程性质有:公共基础课、专业技能课等,而课程类别分为选修课和必修课。不论什么类型名称、性质方式,礼仪课的普遍开设,从一个方面是令人心喜,但另一个方面却唤起礼仪教育工作者去思考:礼仪是文化,是社会规范,而不应仅仅是时尚。高校礼仪教育应立足于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礼仪教学是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也是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平台;礼仪教学已成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高校学生适应社会能力的有效途径。

1 礼仪既是文化,又是社会规范,而不仅仅是时尚

伴随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以及国际交流的日益增多,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和人培目标发生了很大变化,专业更加趋向开放性、应用性,强调人才教育主要是培养复合型、高技能型人才。有鉴于礼仪作为一种文化和社会规范,在提升形象服务和增强人际沟通与理解、提高文明素质修养上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礼仪课程便理所当然地进入了高职院校各个专业教学计划。礼仪课程在那一时段不约而同的普遍开设,表面上看似为一种时尚,其实则不然。

其一,高职院校开设的礼仪课程弥补了当代大学生接受礼仪教育的空缺。《周礼》曰:“礼也者,理之不可易者也。”孔子曾言,“礼者,理也。”以此可见,古人把“礼”解为道理,讲“礼仪”就是讲道理。这个道理而不是什么其它的道理,却是专指正确的人和人的各种关系之道理。所以,“礼仪”就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过程中不断提炼与凝结,最终定型为人际关系中应该遵守的规矩。中国的历史上很多闻名教育思想家对“礼”的重要性均做了精辟之论述,苟子曰:“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颜元先生有言:“家尚礼则家大,国尚礼则国昌,心尚礼则心泰,身尚礼则身正。”可见我国的传统文化中,“礼仪”解作社会规范早被视为立业之基,人生之本。而礼仪系社会成员自愿自觉受之制约的行为规范,并非系社会强加给人们的外在法则章规。所以礼仪既然是道德准则、行为规范与社会规范,就应该把它系统的列进中小学阶段课程之中,让大家从小就习得礼仪文化,修养礼貌文明之良好习性。据文献调研,我国大多中学小学虽然进行文明礼仪教育方式各异,但是普遍性地缺乏系統操作性,所以在高职院校开设礼仪课,能够弥补大学生入学前的礼仪教育空缺。

其二,礼仪教育是大学生专业学习的需要。礼仪是人类社会为维持社会正常生活而共同遵循的最简单、最起码的道德行为规范,它属于道德体系中社会公德的范畴,是社会人际关系中用以沟通思想、交流感情、表达心意、促进了解的一种方式,是人际交往中不可缺少的润滑剂和联系纽带。所以,相关专业大学生必须掌握礼仪知识,特别是要熟悉掌握国际交往和业务办理中的礼仪规范。这是专业需要,是职业需要,也是大学生就业的需要。

其三,高职院校礼仪教育应立足于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一)传统礼仪的兴起发展与历代统治者长期推行儒家的政治主张是分不开的。儒家文化正是“礼” 的文化,儒家实际上也可以称为是“礼家”。儒家治国安邦的观点是“为政以礼”,对人民“齐之以礼”,通过教育的方法把礼的规范转化为人的内在的自觉行为。英国著名哲学家、逻辑学家罗素说过一段话,很能反映儒家文化与礼仪的关系。他说:“儒家很成功地使整个中国保持了优美的风度与完善的礼节。……这种理解并非仅限于上流社会,贫苦的人民也颇讲求。” 传统礼仪可以说是儒家文化的精髓。(二)儒家文化在其他国家与礼仪教育结合效果很好。当中国的礼仪教育者在顾忌儒家文化中传统礼仪的腐朽性,而大幅度地借鉴西方礼仪文化时,儒家文化已是墙内开花墙外香,韩国、日本等几个同属东方文化圈的国家都大胆地引入儒家文化,并将其与礼仪教育相结合,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由此可见,传统儒家文化与东方文化圈的礼仪教育是相容的,且有其辅助性。

2 礼仪教学是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平台,也是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

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是依托课程教学的,礼仪教学也不例外。据文献统计,高职院校开设的文史类专业之中,普遍都开设礼仪课程,依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不同,礼仪课程开设的性质与课时均有不同,但高职院校理工类的相关专业学生却是通过讲座及就业指导课等途径习得礼仪文化。不管运用何种教学形式,高职院校礼仪教学都应担当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平台。正是由于高职院校的教学并不该等同于职业岗位的技能培训,也不应仅仅讲解服务礼仪之技巧,而应是系统地介绍文化礼仪知识,同时开设礼仪技巧训练。众人皆知,中国素有“礼仪之邦” 、“文明古国”之美称,纵观中华上下五千多年灿烂悠久历史,“礼”是中国文化之根本特征与标志,是中国古代文化之核心。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人物,他对礼仪非常尊重,视“礼”为治国、安邦、平定天下之基础。他主张“不学礼,无以立”、“见人不可不饰,不饰无貌,无貌不敬,不敬无礼,无礼不立。”、“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他教诲人们用礼之规范来约束各己行为,要求“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孔子倡导“仁者爱人”,强调人际之间应有同情心,因互相关心,尊重彼此。另一位儒家代表人物荀子也曾有言:“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荀子把“礼”当作人生价值思想之核心,把“礼”视为做人之根本目的与崇高理想,“礼者,人道之极也”。他认为“礼”既是最终目标、理想,又是过程行为、理念。法国启蒙学者孟得斯鸠亦曰:“中国人的生活完全以礼为指南。”这充分说明“礼”贯穿中华文化,“礼仪”贯穿中国人生活。所以说,礼仪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等院校礼仪教学中讲授中国礼仪文化,是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平台,也是高等教育教学的需要。endprint

3 现代礼仪教育应以传统儒家文化为底蕴

(一)保持传统与现代的紧密结合

诚然,中国传统礼仪有其消极、保守的一面,它要求人们安于自己的等级,不能稍越,否则就是大逆不道。但是,中国传统礼仪中还有许多精华等待着我们去继承和发扬,我们不能因为这些批判和否定而全盘放弃。意大利的利玛窦在游历中国后,就曾针对中国的孝道而写过:“下述的情况一定可以见证世界上没有别的民族可以和中国人相比。有一条严格遵守的庄严规矩:孩子们在长辈面前必须侧坐,椅子要靠后;学生在老师面前也是如此。” 莱布尼茨也曾写道:“孔子的垂教,对于公私生活秩序所起到的良好影响令人惊诧。” 这都说明了传统的儒家文化曾对被称为“礼仪之邦” 的中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因此,传统礼仪与现代礼仪的紧密结合在现代礼仪教育中至关重要。而要保持传统礼仪与现代礼仪的紧密联系,就得坚持高校礼仪教学以儒家文化为底蕴。因为中国的传统礼仪是与儒家文化息息相关的,不理解儒家文化就无法了解传统礼仪的精髓。

(二)增强被教育者的民族自豪感

时下韩剧盛行于大学生之中,许多大学生为韩国人彬彬有礼的举止及其对长辈、前辈的尊敬程度而折服。在他们感叹韩国人的修养的同时,总喜欢拿中国人作比较,且对于一些中国青少年对于父母、亲友、邻里高频率的不敬而喟叹。这样会一定程度地减弱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如果他们熟识儒家文化,就应该知道,这类韩剧中所反映的事实一定程度上受到我国的儒家文化的影响,他们对晚辈做出的礼仪要求:路遇长辈,应拱手侧立、微微鞠躬,以示尊敬。 《论语·子路从而后》里就记载了这样一件事:子路路遇荷礤丈人,问丈人可曾见过他的老师孔子。当时子路的做法就是“拱而立”。教師在教学中倘若善于联系实际和大学生的流行时尚等因素,适当的进行礼仪规则和礼仪现象的来源分析,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求根源,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更有助于提升他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三)提高履行通行礼仪规则的认同感

礼仪是在人际交往中,以约定俗成的程序、方式来表现的律己、敬人的过程。因此礼仪教学不能单一强调那些具体的礼仪规则、约定俗成的程序,而必须挖掘其中的道德依据和文化底蕴。只有这样,具体的规则和一定的程序才能得到受教育者的真正的认可,才可能内化为学生潜意识的一部分,完全自觉地遵守并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交际中习惯地、正确地表现出来。此外,对于那些通行的礼仪规则,礼仪教育者如果优先介绍我国传统文化中的观点,再适当辅之以西方的观点,这样会更吻合中国大学生的思维模式,使之更易接受。如在涉及在婚礼中新郎不能穿短袖衬衫,与其从西方文化的角度讲短袖衬衫并非正式服饰,不如从我国的传统民俗文化着手,给学生介绍:这种穿法,我国古人认为预示着婚姻到不了头。这样,熟知中国婚姻讲求“白头到老” 的学生很快就可以理解这一礼仪规则。对于那些完全从西方引进的礼仪,也应从传统礼仪文化出发,来分析引入的原因。如对比中国的“跪拜礼”、“作揖”来看西方传来的“握手礼”。

4 礼仪教学已成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高等院校学生适应社会能力的有效途径

大学生道德文化素质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培养大学生道德文化素质可以通过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来实现。高校的教育活动主要是课堂教学,通过专业课及专业相关的必修课、选修课的开设,可以提高大学生的道德文化素质。重视礼仪教育是我国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优良传统。礼仪是有关社会交往的行为规范与准则,礼仪教育是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礼仪教学的内容蕴含丰富的中国文化和道德教育内涵,通过礼仪教学,可以引导大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自觉遵守当代道德和礼仪规范,不断提升大学生道德文化素质和文明修养。

高职教育能够使大学生获取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综合素质,可在其毕业后初涉职场期,依然会碰到各种各样的困扰,各种困扰相对集中的体现在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处理方面。因此,处理掌握人际关系技巧,提升适应社会能力亦是高职院校学生的必修课程。高职院校礼仪教学的内容涵盖很多:仪容仪表礼仪、日常生活礼仪、接待礼仪、会议礼仪、中国礼仪文化概述、民族礼俗、涉外及商务礼仪等内容,总的来说即是人们在社会交往过程中需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和规范。通过礼仪课程的学习,学生们可以认知到:人们在社交同时,会遇到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而鉴于每个人的文化层次、成长氛围以及性格、性别、年龄、职业等方面的差异,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总会有不同的角色取向。每个人会因维护自己的权益,于行为方式上往往具有不同程度的“排他倾向”,那样必然要制造冲突与矛盾。然而,礼仪规范能够时刻提醒大家要尊重别人,于交往中体现平等与真诚。在规范礼仪的引导下,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会得以缓合,礼仪“润滑剂”的作用就会得以体现。在此同时,经过礼仪课的学习,高职院校学生也能够掌握礼仪技巧,懂得在生活和工作中尊重他人,塑造个人的良好形象,改善和别人的关系,创造有利于自我发展的人际氛围。

礼仪教学意义重大,它是高职院校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平台,更是培养大学生适应社会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现代礼仪教育应以传统儒家文化为底蕴;礼仪教育工作者应尊重礼仪教学的重要意义,勇于探索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注重提升礼仪课程教学实效,以推动高素质、高层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黄豆豆.刍议高校就业指导中应加强礼仪教育[J].改革与开放,2010,(06)

[2]樊荣.浅论大学生礼仪教育[J].现代经济信息,2009,(19)

[3]李霞.谈大学生的礼仪修养与礼仪教育[J].经济师,2009,(10)

[4]张丽萍.开展礼仪教学创建和谐校园[J].人才资源开发,2010,(10)

[5]董明慧,张学文.浅谈高职院校大学生的礼仪教育[J].职业时空,2007,(10)

作者简介

范蓉丽(1962-),北京人,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教授,毕业于宁夏大学,大学学历,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和礼仪教育。endprint

猜你喜欢

重要意义礼仪高职院校
公路桥梁加固设计及其施工建议
浅谈少先队员荣誉感、 责任心的培养
礼仪篇(下)
孝——礼仪第一礼
知礼仪,做谦谦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