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者碎片化阅读行为模型理论研究

2017-11-28孙蕊

卷宗 2017年31期
关键词:读物客体利用

孙蕊

摘 要:随着多媒体时代的到来,碎片化阅读现象盛行,通过梳理碎片化阅读的定义和信息行为学以及阅读学相关理论,构建碎片化阅读行为理论模型,以期为碎片化阅读理论研究提供参考。

1 引言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获取知识以及信息的途径从传统的报纸、书籍等拓展到手机、电脑等移动终端。依托移动互联网环境的各类新兴媒体,以其特有的便捷性成为互联网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媒体环境被各类微应用(APP)和搜索引擎等细分,相应的受众也被碎片化分割,用户的阅读行为也日趋碎片化。图书馆针对碎片化阅读行为模型,针对碎片化阅读的各环节有效的开展服务。

2 碎片化阅读概念辨析

“碎片化”的概念是伴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快速发展而形成的,它没有明确的定义,从阅读时间的角度考虑,段志兵认为相对于连续性阅读,“碎片化”阅读是指由于时间呈现碎片化,读者利用零碎时间在活动的间隙进行的阅读[1]蔡骐则指出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时间被割裂为零碎片段,进行“碎片化”阅读的人们只能利用两个活动之间的空档期,利用短小的、碎片的时间进行阅读,更多地表现在为“路上、车上”进行阅读。[2]从阅读的内容形式上划分,徐艳在其研究中指出,碎片化阅读是网络时代的一种间断性的、内容零碎不完整的阅读模式。[3]

这里笔者认为“碎片化阅读”一方面指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读者利用零碎时间,通过手机、电脑电子终端接收器等进行的间歇性的、断断续续的阅读模式;另一方面指读者的阅读内容是随时可中断的片段化的、非结构化的。读者的碎片化阅读,为图书馆用户服务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由于碎片化阅读载体和场所的多样化,促使图书馆采用新的媒介提供新的用户服务,拓展服务领域。

3 碎片化阅读行为相关理论研究

(一)信息行为理论

在信息行为领域,Taylor认为信息行为是在信息利用环境下的特殊行为。[4]早在1981年Wilson就构建了一个信息搜寻行为模型,该模型除了包含信息搜寻行为活动外,还囊括了信息交流与传递及信息利用等其他信息活动。1996年Wilson对其1981年构建的模型进行了完善,他认为信息行为始于信息需求,终于信息利用,根据信息活动的生命周期,分别进行阐释。[5]Brenda Derwin提出了意义建构理论,他认为人作为一个个体存在于不断变化的时空环境中,在日常生活中人会遇到由某个具体情境所引发的困境,困境使个体目前的认知状态与目标状态产生一定的差距,正是这种差距促使个体产生信息需求并引发信息搜寻行为,然后不断的搜寻,利用信息来弥补这一差距。[6]

(二)阅读学理论

现代阅读学形成并发展于19世纪末,较有代表性的是“三体”理论体系、阅读认知理论和文章阅读理论。“三体”即阅读主体、阅读客体和阅读本体,阅读主体是指与阅读客体发生阅读关系的那一部分阅读者,即在阅读过程中从事阅读活动的人。阅读客体是与阅读主体发生阅读关系的那一部分物质,包括自然客体、社会客体和精神客体,如阅读对象(读物)、阅读环境、阅读时间、阅读工具等。阅读本体则是阅读主体和阅读客体的现实统一。[7]

4 碎片化阅读行为模型

纵观信息行为理论和阅读学相关理论,信息行为理论主要关注是从用户信息需求的产生到信息的获取和利用,阅读学理论则更注重阅读过程的诠释。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研究移動互联网环境下高校大学生碎片化阅读行为特征,以便为高校图书馆的阅读服务和大学生群体本身的阅读素养提升提供理论指导,除了要调研高校大学生碎片化阅读的寻求行为,还要研究其一般情况下的碎片化阅读过程,学习状态下的阅读行为以及利用移动图书馆进行碎片化阅读的行为,为此笔者以信息行为理论和阅读学理论为依据,拟构建以下碎片化阅读行为框架。

图2:碎片化阅读行为框架

5 结语

碎片化阅读是用户对阅读载体上的碎片化信息内容的认知活动,参考信息行为学和阅读学理论,碎片化阅读包括读者、读物、阅读效应和环境四个要素。其中读者是碎片化阅读的主体,图书馆的读者群主要由不同性别、不同学历背景的人群组成,他们之间的碎片化阅读行为也有一定的差异性,表现出的特征也不相同。阅读载体是碎片化阅读的客体成分之一,主要指各类阅读设备和阅读平台,读物也是碎片化阅读的客体,包括读者的碎片化阅读内容、阅读的内容呈现形式以及读物类型等。这里的阅读效果意指读者通过阅读载体阅读完读物后,对此次阅读做出的评价或通过此次阅读给读者的生活或者学习方便带来的影响,当读者抱着明确的阅读目的去搜寻读物时,若没有搜寻到“满足条件”的资源或者读物内容与阅读目的不甚相符时,读者很有可能会产生多次搜寻和多次阅读行为,这也是读者不断进行意义建构的一种行为。环境包括物理环境和精神环境两个层面,物理环境包括碎片化阅读场合,碎片化阅读的时间和移动互联网环境等时间和空间环境,而精神环境指读者以及做好了阅读的准备,如读者自身文化知识的准备、良好的阅读心境准备等。

故碎片化阅读行为是读者在移动互联网的阅读环境中,通过零碎时间用手机等设备作为阅读载体阅读读物的过程,也包括阅读之后的评价及反馈环节。

参考文献

[1] 段志兵. 巧对碎片化阅读需求,优化科技图书设计[J]. 中国编辑, 2012(5):29-31.

[2]蔡骐. 移动互联时代的阅读变迁——对浅阅读现象的再思考[J]. 新闻记者, 2013(9):13-17.

[3]徐艳. 基于信息素养视角的碎片化阅读行为实证研究——以图书馆微信平台为例[J]. 情报科学, 2017(3):76-81.

[4]Sonnenwald D H, Iivonen M. An Integrated Human Information Behavior Research Framework for Information Studies [J]. Library & Information Science Research, 1999, 21(4):429-457.

[5]Wilson T D, Walsh C. Information behaviour: an interdisciplinary perspective. [J]. Information Processing & Management, 1996, 33(4):551-572.

[6] Pettigrew, Karen E.|Fidel, Raya|Bruce, Harry. Conceptual Frameworks in Information Behavior. [J]. Annual Review of Inform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 2001, 35:43-78.

[7]曾祥芹,韩雪屏.阅读学原理[M].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 1992:161-187.endprint

猜你喜欢

读物客体利用
利用min{a,b}的积分表示解决一类绝对值不等式
工会干部案头读物推荐
工会干部案头 读物推荐
利用一半进行移多补少
符号学视域下知识产权客体的同一性及其类型化解释
利用数的分解来思考
Roommate is necessary when far away from home
对外汉语分级读物的几个重要问题
纸质读物的困境与出路
旧客体抑制和新客体捕获视角下预览效应的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