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的诊断与改进
2017-11-28徐迎
摘 要:从就业导向和人才培养方案的理念诠释入手,提出诊断标准,结合实际案例进行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的诊断分析,由此归纳出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的改进方向:进行行业调研,主动对接酒店业发展的人才需求;融合贯通核心价值观和工匠精神,实现从技术到艺术;根据行业岗位的发展与要求,构建课程体系;与企业同行,领先企业一步成为智库。
关键词:就业导向;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诊断;改进
课题项目:湖北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科学研究课题“高职院校以就业导向的酒店管理专业课程开发研究”(ZJGB201506)
1 理念诠释
(一)就业导向
2015年教职成〔2015〕6号《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出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以就业和创意来引导教育教学,以就业需要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作为职业教学培养的目标。[1]由此可见,以就业为导向就是当前我国教育部门根据我国经济发展和职业教育发展水平提出的指导性的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行动指南。
(二)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工作的总体设计和实施蓝图”,[2]是学校实施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的依据。它是在教育思想与理论的指导下,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所制定的实施人才培养活动的具体方案,包括专业定位、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考核方式等内容的描述和设计。
2 基于就业导向的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的诊断
(一)基本情况
湖北财税职业学院酒店管理专业于2005年创办招生,为学校重点建设专业,十多年来为武汉乃至湖北省培养了一批批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目前使用中的人才培养方案为2015级、2016级、2017级三个版本。自从2010级之后,每年专业根据实际情况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二)诊断标准
在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诊断中,笔者认为最关键的是要找到诊断的标准,一个正确的标准是进行诊断工作的前提。笔者认为检验人才培养方案的标准有三:一是培养的规格与目标是否与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对接;二是学习的内容是否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相符合,是否与行业企业的发展同步或领先;三是培养的方法是否与时俱进,模式是否科学。
(三)诊断分析
1、缺乏职业认同感与职业情怀的培养
人才培养方案中缺乏培养职业认同感和酒店人职业情怀的课程和教育活动,显而易见酒店行业是一个劳动密集型行业,但同时更是情感密集型行业,作为一名酒店人,光有技术是远远不能支撑他走远的,在我们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必须融会贯通服务意识、工匠精神、创意行动、情商等,让我们的学生们能热爱自己的职业和行业,把看似简单枯燥的劳动转化成富有情怀的“为客人创造美好的家外之家”的行为。
2、专业课程与市场需求脱节
酒店业是与市场紧密联系的行业,酒店管理专业却往往不能与时俱进,课程严重滞后于岗位需要,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满足对口的行业人才需求。例如国际化的课程和操作性的课程:酒店英语视听说、西餐服务、咖啡制作、前厅信息化全英文操作、客栈管家实训等方面都存在更新变化不及时、实训操作不到位的问题,在管理素养上的课程上:人际交往与沟通、团队合作与建设等方面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短板。造成人才培养距离管理岗位的可持续性和实践岗位的操作性都成问题。
3、专业选修课程安排缺乏衔接和体系
选修课的安排上布置分散,课程与课程之间大多是孤立,没有内部的联系和衔接,形成不了体系。选修课的代名词可谓是兴趣爱好课,但往往是蜻蜓点水,浅尝辄止,难以承担支撑学生长远发展的重担。
4、排课时序逻辑存在刻板思想
整个的课程时序安排必须做到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环环相扣,课课衔接。但现有的课程时序往往是先管理后基层,新生上的第一门课往往是酒店管理概论,这其实与酒店行业的就业实际是背道而驰的,在酒店行业就业基本都是从一线基层开始做起的,一步一步走向管理。
5、校企合作欠缺深度融合
与酒店的合作主要还停留在浅层次的合作,企业参与度较低,教师转型滞后,顶层制度创新设计、机制保障存在问题,双方的合作主要体现在实习这个结合点是远远不够的,在合作效果上不但跟不上企业的步伐,更谈不上领先企业,成为企业的智库。
3 基于就业导向的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的改进
(一)进行行业调研,主动对接酒店业发展的人才需求
随着全球经济发展放缓和中国经济新常态,中国酒店业经过前期的迅速发展和多元扩张后,同样进入调整期,面临新常态下增长减缓、结构调整以及动力转变等局面。需求结构的调整、消费主体的变化、消费诉求的升级、互联网+的渗透,都对酒店服务人才的需求提出新的要求。所以必须进行充分的论证调研,清晰的把握到当前酒店企业对酒店专业人才的要求标准和能力需求。首先我们参考了权威行业协会中提出的从业标准;其次,我们通过问卷星等调研软件进行问卷调研收集信息,包括知名高星级酒店、校企合作酒店、毕业生等不同层面进行调研;第三,关注大型人才招聘网站的酒店人才招聘中的岗位要求描述,选取典型酒店代表进行了人才需求信息收集与分析。由此得出大家认可度较高的人才需求指标。(详见下表)
(二)融合贯通核心价值观和工匠精神,实现从技术到艺术
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3] 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2017年重点工作之一:“质量之魂,存于匠心。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恪尽职业操守,崇尚精益求精,完善激励机制,培育众多‘中国工匠。” [4]酒店的经营与管理需要从业者多方面的技能和素养,因为酒店提供优质的服务需求从业者有与人沟通的技巧,更要有一颗细腻服务宾客的心和谦逊的服务态度。酒店服务既是一项技术,升华后更是一项艺术。作为酒店管理人才的培养者,我们必须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融会贯通核心价值观和工匠精神,坚持教育的真谛立德树人,培养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坚守社会道德和职业操守,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创新意识和就业创业能力,造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接班人。endprint
1、与行业深度融合,工匠精神培育常态化
实施“四个一”活动。第一,每年进行一次人才培养方案的调研,与酒店行业专家、部门经理、行家里手进行密切交流。第二,在每门专业课程的授课中安排一次行业人士的讲座或实训,地点可安排在校内实训室、多媒体教室,也可以走进酒店来进行,为学生带来最新的行业动态、职场需求变化、技能更新等新鲜信息。第三,每个学期邀请一位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来校宣讲,讲好典型事迹,教育引导学生牢固树立掌握技能、服务大众、奉献社会的职业理念。第四,每年举行一次专业技能竞赛,积极调动学生的参与性,让每一名学生在比赛中展示风采,收获技能与工匠精神的感悟。在赛程设计中,例如西式宴会服务赛项,除了摆台基本技能的锻炼,加入了餐饮英语水平测试,更涵盖了宴会主题设计,让我们的学生们不但成为技术能手,还要开发“点石成金”的原创设计才能,变身为“创意家”。
2、组织参与社区活动,社会责任感建设机制长效化
建立和社区密切合作的机制,形成长效化的社会责任感的培育机制。以此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尤其是社会责任感。我们以每年的5月国家职业教育活动周为突破口,酒店管理专业师生连续3年组织走入社区,义务教社区居民做蛋糕甜点、调制饮品,普及营养养生知识。活动结束后,与社区保持联系,总结成果,分析需求,完成一个完整的社区活动体系。同学们在此类活动中,锻炼技能、提高交际能力和组织能力,展示了德技并重的风采,不断增强社会责任感。
(三)根据行业岗位发展与要求,构建课程体系
1、设计岗位需要的课程体系与课程内容
紧紧围绕酒店从业岗位需要的知识、能力和素养来设计专业基础课程和核心课程。不断健全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从之前的知识导向转向应用导向,并且根据酒店行业的发展和变化,与时俱进的更新教学内容,重构课程内容(详见表2)。例如酒店英语课,从调研来看,对于与国际接轨密切的酒店管理专业来说,学生的外语交流能力尤显重要,因此在课程设置上加大酒店英语听力和口语课的比重,并且推动双语授课的比例。
2、构建创业就业导向的选修课模块包
针对以往选修课设计中存在分散和孤立的问题,现在我们将选修课组成一个个有机衔接的小体系,对应就业和创业要求,形成模块包。规定选了其中一门,就必须选择这个模块中的另外2-3门,形成了一个有完整培训目标的选修课程模块,在考核上也可以考虑以小模块的方式进行汇总考核。例如设计一个烘焙制作选修课模块,包括烘焙制作、裱花与艺术蛋糕、门店管理与运营三门课,分布在2-3个学期完成,包括理论和实践实训的融合学习,环环相扣、阶梯递进,并且最后进行汇总考核,学生在选修课上不再是蜻蜓点水,而是深入掌握。“选修课模块包”的开发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和创业能力。
3、按照就业规律安排专业课程时序
课程开设的前后顺序以就业为导向,按照酒店行业的就业规律来设计,先服务再管理。虽然我们的专业名称是酒店管理,但在就业中通常我们是从酒店企业各部门一线开始,例如:中西餐厅服务员、前厅服务员,熟悉一線后才会升职从事中西餐厅主管、大堂副理等岗位,因此在我们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大一、大二主要开设服务技能类的课程,偏重基础技能实操能力的提高,大二和大三过渡到管理类的课程,偏重管理实现从服务到管理的进阶。关注不同模块的衔接和进阶,包括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协调、专业基础课和核心课的协调等。
(四)与企业同行,领先企业一步成为智库
在教育教学中要与企业深度合作,真正以就业为导向,从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教学方式、师资结构等方面进行改革,人才培养的目标转到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上,真正提高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甚至能发挥企业智库的功能,更好的为社会服务。首先,实现课堂情境向工作情境转变,与酒店企业建立良好校企合作关系,做好实习实训的安排,做到校内课堂、校内实训、酒店课堂、酒店实训、网络课堂的密切结合,从实习周、实习月到实习季逐一递进。第二,在教学手段上,从课堂讲授、信息化教学到实习实训全面展开,在传统教学和实训实训的基础上,鼓励实时互动、翻转课堂、移动学习等信息化教学模式,促进教学、教教、学学的全面互动。第三,教学模式实现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学生从动手实践中实施工作任务,掌握技术技能,实现专业职业的双证书认证。第四,打造包括学生与教师一起的优秀团队,研究行业最新动态和发展瓶颈问题,为企业解决问题,服务社会。
参考文献
[1]教育部. 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Z].教职成 〔2015〕6号.
[2]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Z]. 教高〔2000〕]2号.
[3]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Z].〔2013〕24号.
[4] 李克强.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EB/OL]:http://www.fmprc.gov.cn/ce/cebn/chn/zgxws/t1444885.htm中共政府网,2017/3/5.
作者简介
徐迎(1978-),湖南岳阳人,湖北财税职业学院酒店管理专业,副教授,研究方向:高职教育研究、酒店管理研究。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