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工业军民融合自主创新若干问题探讨
2017-11-28赵晨
赵晨
摘 要:军民融合是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转化的落脚点。换句话说,也是国防和军事现代化发展的趋势。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生产力,军民融合可持续发展战略从根本意义上也已经升华为国家战略。国防工业也在很大程度上对国家军事力量和军事优势奠定了科技力量和工业基础,促进了我国经济的不断推进和发展。因此,国防工业走军民融合自主创新的路线,不仅有利于扩大自主创新的基础点,适应当今的社会需求,还可以增强自主创新发展的后来动力,提高创新效益,实现共享协同互动效应。
关键词:国防工业;自主创新;问题探讨
1 国防工业军民融合自主创新的成因
促进军民融合自主创新,尤其是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和国防工业自主创新已经成为党中央和国家一项重要的战略方针。国防工业是保障国家安全需求的特殊性产业,对于整个国家占有重要的位置,在追求武器和装备领先的同时,也随着军用和民用科技的日趋融合,建立“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创新取向。只有把国防工业自主创新有机融合到国家科技创新体制当中去,才能促进军民融合自主创新的新发展。无论是那种创新,自主参与者都围绕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等进行展开,并基于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推动下进行构建。不同部分担负着不同的任务,各行其责,有机结合,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国防工业是一种知识密集型、科技密集型产业,同时也是一个较为复杂的工程,涉及到很多领域和环节,收到不同因素的影响,进行大突破。国防工业的创新还包含了,创新资源和创新组织、创新关系和创新过程上的体系建设。能够有效发挥社会相关创新主体的作用,能够有效发挥社会相关创新资源的作用,能够有效发挥相关创新服务平台的作用,可能有效发挥相关创新制度保障作用。
从增强自主创新发展后劲角度分析,军工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是有钱也买不到的,同时,自主创新离不开资金、人才、技术、制度的保障,想要实现自主创新的创新跨越式发展,应当从社会的角度分析,不断增强科技投资的力度,从而获取发展的后劲;从全社会角度分析,不断加大人才培养的机制,从中获取发展的后劲;从深化机制和体制的角度进行获取改革发展后劲,注入强大的动力。
随着全球化不断的发展,国防科技技术和武器装备快速发展,不仅使得周期变短,变动变化更大,高尖技术更加的精准,不断增强国防工业自主创新的效率和经济效益。这样保护可以有效的缩短国防工业的自主创新周期,加快自主创新发展步伐,还可以有效的节约自主创新经费的配置。
2 国防工业军民融合自主创新实现的机理
2.1 科技扩散集成效应
俗话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创新的概念是包括新知识,新理念,新概念,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新产品的创新机制。在不同的部门之间进行扩散、转移和流动,打破创新资源和创新成果的军民界限,并进行优化配置,提升更好的国防工业自主创新能力。国防工业原始创新虽然表现了独有的创新发现和发明,但是都需要依靠先进的技术基础和人才机制做支撑,同样也依赖于社会科技资源和科技成果的推动、扩散。国防科技自主开发及其武器装备的自主研发,都涉及到了最先进,最前沿,多种领域的复杂创新活动,企業单位可以充分利用这个特点进行鼓励、支持民用科技是部门的积极创新和研发并推广。带动国防工业关键领域和环节的技术性突破,提升国防工业技术的创新能力。
2.2 优势叠加倍增效应
将国防工业形成的国防科技及其武器装备的比较优势,和民用科研是领域进行有效的集合,实现军工创新资源和民用创新资源的优势叠加、互补、配置。一方面国防工业特色平台的建立,体现了较强的优势。另一方面,长期军工国防科技武器装备自主开发过程,需要特殊的组织和方法,在国防科技上也有着明显的增强优势。在人才培养方面,国家和省级都有着实验室、工程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高线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国家技术转移示范基地一些科技创新和服务平台。并互相扬长避短,优势叠加行程能强强互动的创新倍增效应。
2.3 共同协同互动效应
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科技成果的共享也可以产生共享协同互动效应,加快了国防工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发展道路。另外通过国防工业军民融合自主创新的模式,进行不同部门,不同场所,不同领域的技术开发。围绕军民中海达项目进行开展有效竞争和分工协作,建设跨越军民界限区域和新型联盟关系。
3 国防工业军民融合自主创新制度保证
3.1 军民融合式战略规划
国防工业军民融合自主创新是一项长期的复杂工程,涉及到多方利益和极大系统的问题。因此,加快构建军民融合式战略规划体系,是不同部门之间,不同汗液之间,不同领域之间的整体性规划。并紧锣密鼓发展“十二五计划”和“十三五计划”的发展工作,建设“溢出效应”,促进和带动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道路。并积极推进各种战略规划进行衔接和相互配套。
3.2 军民融合式体制建设
体制创新是国家重要的保障,机制创新国家进步的动力,国防工业军民融合自主创新制度是政治勇气和智慧的深入和推进。建立和完善军民融合发展需要领导进行协调机制,更好的实现全国范围内的推进,军民融合发展的上下联动和横向统筹,各方协调的政治经济格局。注重军民融合式体制和整体性推动。
3.3 军民融合式政策建设
实为了更好的推进国防军民融合的持久力度,更好推动国防工业新常态科学规范化的健康发展,就需要完善国防工业军民融合自主创新新政策的扶持,把科研成果进行二次转化,降低投资风险;健全国防工业军民融合自主创新法律保障体系,同步“立、改、废”进行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相互协调。不仅加快了相关制度的实施,也对其进行梳理和调整、修正实现健全的法律、法规。
4 总结
随着社会的进步,国防工业军民融合水平是有广度、层次,深度的,并且需要多方进行衡量和反应。随着“十二五”计划和“十三五”计划的推出,从国家到科学院到学校,都应当进行促进军民融合自主创新,走向一条新型的发展道路,奠定社会自主创新的基础,增强自主创新的发展效益,并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优化和改进,促进自主创新的有机融合,加快和提升国防工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必经之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国防工业军民融合自主创新。
参考文献
[1]胡红安,刘丽娟.我国军民融合产业创新协同度实证分析——以航空航天制造产业为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03)
[2]赵黎明,孙健慧,张海波.军民融合技术协同创新行为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13)
[3]杜人淮.国防工业全要素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及其实现机制[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5(04)
[4]徐辉,许嵩.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科技协同创新体系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18)
[5]贺琨,曾立,陈延敏.基于溢出效应的国民经济动员军民融合发展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2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