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单中心血液透析老年与中青年患者透析情况比较

2017-11-28吕连杰王杨威王瑞霞王美霞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7年21期
关键词:高钾血症达标率维持性

吕连杰 王杨威 王瑞霞 李 文 王美霞 孙 晶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吉林 长春 130041)

单中心血液透析老年与中青年患者透析情况比较

吕连杰 王杨威 王瑞霞 李 文 王美霞 孙 晶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吉林 长春 130041)

目的探讨影响老年和中青年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透析情况的因素。方法收集该院透析室连续血液透析5年以上、资料完整患者的基本数据进行分析,根据年龄分为老年组和中青年组,回顾性分析两组MHD患者的发病原因、转归、死亡原因、血压、体重指数(BMI)、血常规、血生化、甲状旁腺素(PTH)及达标率的差异。结果老年组死亡率高于中青年组,并发症个数、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血小板计数、钙离子(Ca2+)水平均高于中青年组,血磷(P)水平低于中青年组(均Plt;0.05);两组PTH、P水平达标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结论高钾血症是中青年组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应提高我透析中心,特别是中青年患者维持检验率,严密检测患者透析相关指标水平,及时干预,提高达标率及生存率。

维持性血液透析;原发病;单中心实验室检查

终末期肾脏病是在各种慢性肾脏疾病基础上出现的缓慢肾功能减退,直至衰竭的一种临床综合征,此时患者需行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治疗。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登记的持续透析5年以上、资料完整的血液透析患者166例。按照年龄不同分成两组,中青年组112例,年龄lt;65岁,平均(50.4±11.1)岁,女54例,男58例;老年组54例,年龄≥65岁,平均(72.0±5.1)岁,女37例,男17例。

1.2观察指标 回顾性分析两组发病原因、转归、死亡原因,对照性分析两组MHD患者血压(透析前收缩压、舒张压;透析后收缩压、舒张压;非透析日收缩压、舒张压)〔1〕、体质指数(BMI)、血常规、血生化、甲状旁腺素(PTH)及达标率的差异。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χ2、t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

2 结 果

2.1两组并发症、血压、实验室检查指标及达标率、透析充分性比较 老年组并发症数目、血钙离子(Ca2+)水平、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白细胞数目均高于青年组(Plt;0.05),血压、血白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Plt;0.05)。老年组血磷(P)及PTH水平达标率均高于中青年组(Plt;0.05)。以KDIGO指南〔2,3〕为依据,两组Kt/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老年组的透析充分性高于中青年组(Plt;0.05)。见表1。

表1 两组BMI、血压、血常规及各项生化指标及达标率比较

2.2两组原发病因比较 中青年组前3位原发病为慢性肾小球肾炎及肾病综合征病例52例(男28例,女19例)、糖尿病性肾病34例(男女各17例),高血压肾损害15例(男11例,女4例),余为肾小管间质损害及其他(过敏性紧癫肾等)老年组前3位原发病为慢性肾小球肾炎及肾病综合征病例15例(女11例,男4例)、糖尿病性肾病14例(男女各7例)、肾小管间质性疾病12例(女9例,男3例),慢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炎中48.1% MHD患者发病同时伴有动脉硬化及高血压,7.4%有既往长期应用含马兜铃酸的中成药病史,余为高血压肾损害及其他过敏性紫癫肾等)。

续表1 两组BMI、血压、血常规及各项生化指标及达标率比较

2.3两组死亡原因及死亡相关因素分析 老年组死亡率(75.4%,31例)高于中青年组(21.4%,24例)(Plt;0.01),两组心血管事件为最主要的死亡原因(老年组73.90%,中青年组(66.70%),脑血管疾病13.00%、20.80%,感染性疾病8.70%、8.30%,消化系统疾病4.30%、4.00%、其他0.1%、0.20%。老年组性别、并发症个数、透析龄、炎症状态、贫血程度为死亡独立危险因素,其中性别与死亡关联程度最强;中青年组并发症数目、进入统计阶段年龄、透析龄、贫血程度、炎症状态、血钾、营养状态为中青年组死亡独立危险因素,钾离子与死亡关联程度最强。见表2,表3。

表2 中青年组血液透析患者死亡危险因素的 Logistic 分析

表3 老年组血液透析患者死亡危险因素的 Logistic 分析

3 讨 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老年组与中青年组前两位的发病原因基本相同,与我国前两位的原发病相符〔4〕。张冬〔5〕研究显示,我国MHD患者透析前血压达标率为39.2%;Hb平均值为(92.4±14.7),其中gt;110 g/L者占23%;白蛋白平均值为(37.5±6.3),gt;40 g/L者占36.9%;Ca2+平均值(2.1±0.3),达标率为37.9%;血P平均值(2.0±0.8),达标率为33.4%;PTH平均值(409.5±468.8),达标率为23.4%,我院透析中心两组相关指标中Ca、P、PTH达标率均优于全国水平,老年组P及PTH水平达标率均高于中青年组,考虑与老年患者的依从性较好有关〔6〕。研究显示,每增长1 mg/dl血清P,死亡的风险增加23%〔7〕,因此,我透析中心应增强对MHD患者Ca、P、PTH的量化管理〔8〕,每隔1个月检查血清Ca、P水平;每隔3个月检查PTH水平并根据基线水平和治疗干预措施决定重复检查的频率,同时使用Ca2+浓度为1.25~1.50 mmol/L之间的透析液〔3〕。心血管疾病是MHD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主要的死亡原因,与年龄、贫血、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钙磷代谢紊乱等有关〔9〕。贫血是MHD患者合并心血管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10〕,因此我院现对于MHD患者的贫血检测频率已调整为每月至少1次,男女Hb控制在130/120 g/L左右〔2〕。但是据国内某多中心大样本统计资料显示不能快速纠正患者Hb情况,以免因波动过大增加死亡风险〔11〕。血浆白蛋白为观察MHD患者营养不良主要指标,lt;35 g/L者死亡危险性相应增加〔12〕。老年组中除以上变量外,性别为死亡独立危险因素,女性较男性死亡率高,考虑与女性易发生焦虑致透析质量下降有关〔13〕。一项流行病学调查中,女性透析低血压发生率高,而透析低血压的发生致死亡风险明显增加〔14〕。研究表明,在MHD患者中,年龄较轻患者高钾血症更常见,考虑与年轻人食欲相对较好,摄入含钾食物较多有关〔15〕。此外马丽洁等〔16〕研究也证实高钾饮食是引发MHD患者发生高钾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李勤〔17〕证实长期服用RAAS抑制剂及长期补钾,也是慢性肾脏病病人发生高钾血症的重要原因。因此对于MHD患者除注重饮食教育宣传外,还应警惕临床用药方案。应提高对透析时间较长的MHD患者管理的重视,在保证生活质量前提下降低其死亡风险。

1Agarwal R,Peixoto AJ,Santos SF,etal.Pre-and postdialysis blood pressures are imprecise estimates of interdialytic 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J〕.Clin J Am Soc Nephrol,2006;1(3):389-98.

2Drueke TB,Parfrey PS.Summary of the KDIGO guideline on anemia and comment:reading between the(guide)line(s)〔J〕.Kidney Int,2012;82(9):952-60.

3Kidney Disease:Improving Global Outcomes C K D M B D W G.KDIGO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for the diagnosis,evaluation,prevention,and treatment of Chronic Kidney Disease-Mineral and Bone Disorder(CKD-MBD)〔J〕.Kidney Int Suppl,2009;(113):S1-130.

4赵新菊,王 琰,甘良英,等.北京市新增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人口统计学及病因构成的变迁〔J〕.中国血液净化,2014;13:185-9.

5张 冬.全国血液透析病例信息登记系统的建立及血液透析患者贫血治疗情况分析〔D〕.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2.

6敖 勋,汪培国.血液透析患者依从性教育对透析充分性的影响〔J〕.中外健康文摘,2012;9(7):72-3.

7Raggi P,Vukicevic S,Moyses RM,etal.Ten-year experience with sevelamer and calcium salts as phosphate binders〔J〕.Clin J Am Soc Nephrol,2010;5(Suppl 1):S31-40.

8王超民,王赫男,薛增芬,等.量化管理对血液透析患者血钙、血磷、iPTH达标率的影响〔J〕.中国医刊,2016;(6):50-3.

9王世相,李 寒,卢春茜.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存心血管疾病分析〔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8;27(2):120-2.

10林洪丽,王 静.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贫血治疗中值得关注的问题〔J〕.中华肾病研究电子杂志,2014;3(3):133-6.

11赵新菊,王 芳,左 力,等.患者水平及透析机构水平的血红蛋白变异性对血液透析患者死亡风险的影响〔J〕.中国血液净化,2016;15(6):357-61.

12胡宇枫,余镇远,岑 俊,等.34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死亡原因分析〔J〕.中国临床医学,2001;8(4):419-20.

13洪大情,何 强,蒲 蕾,等.2011年度四川省血液透析患者死亡情况分析〔J〕.中国血液净化,2012;11(10):575-8.

14余金波,刘中华,沈 波,等.透析中低血压对血液透析患者 长期预后的影响 〔J〕.中华肾脏病杂志,2016;32(9):665-72.

15田春香, 张媛媛.健康教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高钾血症的干预作用〔J〕.心理医生, 2016;22(10):226-7.

16马丽洁,周亦伦,孙 芳,等.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钾血症的影响因素〔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09;30(2):150-3.

17李 勤.慢性肾脏病患者发生高钾血症的相关因素〔J〕.当代医学,2012;18(21):76-7.

〔2017-09-12修回〕

(编辑 郭 菁)

R459.5

A

1005-9202(2017)21-5388-03;

10.3969/j.issn.1005-9202.2017.21.077

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4BAI11B15)

孙 晶(1971-),女,副教授,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血液净化研究。

吕连杰(1992-),女,硕士,主要从事血液净化研究。

猜你喜欢

高钾血症达标率维持性
沙颍河(阜阳段)生态流量监测的探索
慢性肾脏病患者高钾血症的管理
八段锦运动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睡眠质量改善有效性的meta分析
高钾血症也是一种慢性病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现状及研究进展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体液分布情况与营养状况的关系
人文关怀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角色扮演结合情景模拟教学法在肾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中的应用探讨——以高钾血症为例
强化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高钾血症患者血钾水平的影响
山西省2017年地表水功能区水质现状评价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