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血清IL-12、TNF-α、hs-CRP水平的影响
2017-11-28付晓昉张明惠
付晓昉 张明惠
(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药剂科,天津 300450)
氨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血清IL-12、TNF-α、hs-CRP水平的影响
付晓昉 张明惠1
(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药剂科,天津 300450)
目的探讨氨氯地平、依那普利联合治疗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2水平及血压变异性的影响。方法老年高血压患者162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81例。对照组采用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采用依那普利+氨氯地平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1个月。治疗后对比两组疗效、不良反应、血压变化情况及血管内皮功能指标〔血浆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1〕、血清IL-12、TNF-α、hs-CRP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24 h收缩压(SBP)、24 h舒缩压(DBP)、24 h SBP变异性(SBPV)、24 h DBP变异性(DBP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治疗后,观察组24 h SBP、24 h DBP、24 h SBPV、24 h DBPV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lt;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7.53%(79/81)〕较对照组〔80.25%(65/81)〕显著升高,不良反应发生率(1.23%)较对照组(12.35%)显著降低(Plt;0.05)。治疗后观察组内皮功能指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且优于对照组(Plt;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血清TNF-α、IL-12、hs-CRP均显著降低(Plt;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采用氨氯地平、依那普利联合治疗能有效提高血压控制效果,显著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内皮功能;高血压;依那普利;氨氯地平;血压变异性
高血压患者往往伴发血糖代谢异常、血脂升高及血管内皮功能损伤、炎症激活、氧化应激反应等,各因素相互作用,进一步损害靶器官。研究证实,单纯降压治疗即使能有效控制患者血压,但仍存在内皮功能障碍或全身性炎症反应〔1〕。研究显示,老年高血压患者除平均动脉压较高外,血压变异性也明显升高〔2〕。贝那普利、氨氯地平均为常用降压药物,单独应用均具有较好降压效果,但对内皮功能及炎性反应改善效果不佳〔3〕。本研究探究氨氯地平、依那普利联合治疗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血清白细胞介素(IL)-12、肿瘤坏死因子(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2015年5月至2016年7月16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81例。对照组男36例,女45例;年龄60~82岁,平均(67.43±4.21)岁;病程8~17年,平均(13.76±3.07)年;吸烟史25例,饮酒史22例;观察组男38例,女43例;年龄61~81岁,平均(66.75±4.03)岁;病程9~20年,平均(14.24±3.25)年;吸烟史26例,饮酒史24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吸烟饮酒史无明显差异(Pgt;0.05),且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依据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制定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诊断标准〔4〕。符合上述老年高血压诊断标准;无药物过敏史;病程gt;1年;无肾脏、心脏等靶器官损害证据;自愿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继发性高血压;治疗前采用其他降压药物影响治疗效果者;合并心肾等器质性病变者;急性心脑血管疾病;合并感染及急性并发症;患有恶性肿瘤;肺部疾病、脑卒中、冠心病、心力衰竭、糖尿病史;精神疾病或者神经功能障碍者。
1.2疗效标准 参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制定疗效标准,显效:治疗后舒张压(DBP)下降值≥10 mmHg,且降至正常范围。好转:治疗后收缩压(SBP)下降值≥30 mmHg或DBP下降lt;10 mmHg,且接近正常范围。无效:治疗后SBP、DBP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总有效率=(显效+好转)/总例数×100%。
1.3观察指标 ①对比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②治疗前后采用血压监测仪测量两组血压(24 h SBP、24 h DBP)水平,并比较两组24 h DBP变异性(V)、24 h SBPV。③血清炎症介质:治疗前后分别抽取空腹静脉血3 ml,离心,取上层血清送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TNF-α、IL-12水平,采用乳胶免疫增强比浊法检测血清hs-CRP水平。试剂盒购自北京北方生物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治疗前后抽取空腹静脉血5 ml,分装为2个试管。一支加入40 μl抑肽酶和30 μl乙二胺四乙酸(EDTA,浓度10%)混合。4℃下离心处理(3 000 r/min,10 min),分离血浆,-70℃保存待测。采用放射免疫法及配套试剂盒(购自北京福瑞生物工程公司)测定内皮素(ET)-1含量,严格按照试剂盒步骤说明操作。另一支直接离心处理(3 000 r/min,10 min),分离血浆,-20℃保存待测。采用硝酸还原法及配套试剂盒(购自武汉博士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检测血浆一氧化氮(NO)水平。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t、χ2检验、秩和检验。
2 结 果
2.1血压及变异性变化情况 治疗前两组24 h SBP、24 h DBP、24 h SBPV、24 h DBPV无明显差异(Pgt;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24 h SBP、24 h DBP、24 h SBPV、24 h DBPV明显降低(Plt;0.05)。见表1。
2.2疗效 观察组总有效率(97.53%,显效56例、好转23例、无效2例)较对照组(80.25%,显效33例、好转32例、无效16例)显著升高(Z=3.641,P=0.000)。
2.3内皮功能 治疗后观察组内皮功能指标(NO、ET-1)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且优于对照组(Plt;0.05)。见表2。
2.4血清因子水平变化 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血清TNF-α、IL-12、hs-CRP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lt;0.05)。见表3。
表1 两组血压及变异性比较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内皮功能指标比较
表3 两组血清因子水平比较
与治疗前比较:1)t=11.249,P=0.000;2)t=6.706,P=0.000;3)t=11.938,P=0.000;4)t=6.772,P=0.000;5)t=28.079,P=0.000;6)t=19.461,P=0.000
2.5不良反应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23%,干咳1例)较对照组(12.35%,恶心呕吐和头痛各2例、水肿1例、干咳5例)明显降低(χ2=7.900,P=0.005)。
3 讨 论
老年高血压的病理生理机制复杂,现阶段主要认为与交感神经过度兴奋、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过度激活、钠水潴留等因素相关〔5,6〕。血管内皮细胞收缩、舒张功能在其疾病发病进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研究发现,血管内皮细胞除了维持血液渗透平衡、进行物质交换屏障功能外,还具有内分泌功能、代谢活性、多重生物学效应〔7,8〕。血管内皮细胞在维持自身稳定性、维持管壁正常张力和弹性、保持管壁通透性甚至在炎症因子释放、炎症细胞传递迁移、平滑肌增殖调控等免疫系统激活中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研究证实,炎症反应参与了血管类疾病发生、进展,其中CRP、TNF-α、ILs等在其中具有重要作用,也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重要因素〔9〕。因此,临床积极降压同时,应注重保护高血压患者内皮功能及消除炎症反应。
美国高血压学会(2010年)指出高血压优化治疗药物包括钙离子拮抗剂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氨氯地平为第三代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能改善大动脉的顺应性,舒张全身血管及冠状动脉,增加动脉血流量,从而降低血压,同时具有极高血管选择性。此外,氨氯地平半衰期较长(35~50 h),与受体解离、结合速度缓慢,血药浓度谷峰比值gt;50%,降压平稳,不会导致血压大幅度波动,更适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10〕。贝那普利作为第三代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主要通过抑制血管内皮,防止血管紧张素(Ang)Ⅱ转换,减少AngⅡ合成,达到扩张血管、降低血压的目的。口服贝那普利,在肝脏转换发挥药理活性,药效时间长达24 h以上。大规模临床研究证实,高血压患者长期服用贝那普利可以获益,贝那普利还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能降低AngⅡ含量,促进生成NO、前列环素〔10,11〕。
血压变异性与心血管事件发生密切相关,是较动脉血压更为可靠的事件发生风险的预测指标〔12〕。血压变异性增大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受损严重〔13,14〕。正常生理下血压对血管壁有一定剪切力,当血压变异性增大,剪切力发生变化,剪切力会损伤内皮细胞,引起血管壁发生脂质浸润,同时也会导致血管壁结构改变。因此改善血压变异性也是高血压治疗的控制目标之一。同时临床发现,即使降压达标,血脂正常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机体仍存在慢性炎性反应、内皮功能障碍,同样会对血管靶器官造成损害〔15~17〕。NO是主要舒张因子,具有血管舒张作用,且能抑制黏附分子对炎性因子的黏附作用。ET-1对血管具有强大收缩作用,同时能促进平滑肌细胞增殖。NO和ET是反映内皮功能最具有代表性的活性物质。IL-12、TNF-α、hs-CRP是重要的炎性介质,其异常激活会加剧内皮功能损伤,且与动脉血管弹性、心室重构、脑损伤等密切相关〔18,19〕。其中hs-CRP水平高低与机体炎性反应程度相关,能快速检测各种感染、损伤及其他炎症刺激。而TNF-α具有广泛生物学活性,是参与免疫、生理过程的重要介质。IL-12是主要由B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能促进TH1细胞发育、增殖。原发性高血压中持续高压状态、内皮障碍、炎症反应是相关独立、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病理因素〔20,21〕。
本研究说明贝那普利、氨氯地平联合治疗老年高血压积极控制血压同时,能提升NO水平,降低血管内皮素水平,消除炎症状态,降低血压变异性,从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安全性较高。其原因可能与不同类型降压药物联合使用,能发挥协同作用,从而进一步控制血压,保护血管内皮功能有关。但本研究观察时间较短、选例较少,且未对血压改善与血浆NO、ET-1水平相关性进行研究。
1卞维仕.天麻钩藤饮联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6;24(5):87-9.
2张 玲,张 蕾.阿托伐他汀对高血压患者血清炎性因子、血管内皮功能及血脂水平的影响〔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5;21(7):905-7.
3Huerta A,López B,Ravassa S,etal.Association of cystatin C with 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 in elderly hypertensive patients:potential role of altered collagen metabolism〔J〕.J Hypert,2015;34(1):130-8.
4姜贵贤,邢莎莎,马 燕,等.新诊断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节律及晨峰与肾功能损害的关系〔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5;17(2):115-7.
5Anunciato IF,Lobo RR,Coelho EB,etal.Big endothelin-1 and nitric oxide in hypertensive elderly patients with and without 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J〕.Arq Bras Cardiol,2013;101(4):344-51.
6吴泽兵,张 颖,余其贵,等.贝那普利与氨氯地平联合口服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及血浆一氧化氮、内皮素水平的影响〔J〕.山东医药,2016;56(11):46-8.
7王 欢,刘海明,胡广梅,等.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与血压变异性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5;18(4):399-403.
8Rubio MC,Lewin PG,Del CG,etal.Effect of 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s on vascular endothelial function in hypertensive patients after intensive periodontal treatment〔J〕.Acta Odontol Latinoam Aol,2016;29(1):60-7.
9傅 广,马丽霞,汤 华,等.H型高血压患者同型半胱氨酸与血压变异性和炎症介质的相关性〔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5;7(3):345-8.
10宋志强,高 强,李 梅,等.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分析〔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5;15(4):714-7.
11李永东,葛智平,温慧华,等.贝那普利对高血压患者内皮祖细胞凋亡及氧化应激的影响〔J〕.中国心血管杂志,2015;20(1):52-6.
12李 菁,米树华,贾淑杰,等.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医药,2015;10(1):50-4.
13曾龙欢,崔 华.老年男性高血压患者血清炎性因子与脑血管疾病的关系〔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6;18(7):691-3.
14Liu Q,Liu Y,Han J,etal.Impact of visit-to-visit 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 on vascular function in elderly hypertensive patients〔J〕.J Southern Med Univ,2015;35(9):1320-4.
15罗春艳,来春林,邢金平,等.高血压合并冠心病与慢性炎症因子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全科医学,2016;14(10):1674-6.
16顾 娟,高志伟,徐 添,等.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与其靶器官损伤的关系〔J〕.江苏医药,2015;41(22):2694-6.
17阮露芳,来春林,燕蒲娟,等.原发性高血压伴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相关炎性因子水平及其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6;30(12):1174-6.
18周 琦,贾海珍,吴华丽,等.奥美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或氢氯噻嗪对老年高血压变异性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刊,2014;41(7):48-50.
19吴迦勒,陆 明,胡鹏飞,等.通脉颗粒联合硝苯地平缓释片对高血压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和血管内皮素的影响〔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6;19(6):643-5.
20沈振丽,袁怀山,陈侃侃,等.不同程度高血压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高敏C反应蛋白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6;8(3):83-5.
21宋维鹏,国强华,贾红丹,等.左西孟旦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衰患者心功能及hs-CRP、IL-6、TNF-α水平的影响〔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6;22(12):1264-6.
〔2016-12-12修回〕
(编辑 苑云杰)
R544.1
A
1005-9202(2017)21-5299-04;
10.3969/j.issn.1005-9202.2017.21.036
1 心内科
付晓昉(1977-),女,主管药师,主要从事药理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