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综述①

2017-11-28李宇恒

当代体育科技 2017年5期
关键词:供给政府体育

李宇恒

(河南理工大学 河南焦作 454000)

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综述①

李宇恒

(河南理工大学 河南焦作 454000)

随着人们维护人权意识的逐渐加强,公共服务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如何能够推进公共服务的创新,公平地为社会大众提供有质量、更快捷的公共服务,是世界各国政府在政府工作中面临的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自党的十六大以来,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成为我国政府的转型目标。这一目标,不仅符合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求,也能够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在此前提下,建设服务型政府,需要政府同时兼具能够提供高质量公共服务的能力以及对公共服务的高度重视的态度。公共体育服务,是政府提高公共服务的一个方面。提供有效高质的公共体育服务,已然成为一个服务型政府的重要标志。据此,该文从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现状入手,分析当前公共体育服务供给存在的问题,进而找到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公共体育服务 供给现状 问题 解决措施

体育,一直以来与个人捆绑在一起,社会公众对待体育的看法,普遍过于片面,认为体育只是个人锻炼或者群体竞技的一种方式。然而,事实上,“体育是社会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事业的发展,更是可以作为衡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社会发展的重要参考因素,也是国家之间涉外文化交往的重要桥梁。并且,为群众提供良好的体育公共服务,是各级政府发挥职能的表现。为此,政府应该担负起强化体育事业发展,满足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的责任。正确把握公共体育服务现状是提高各级政府提高能力和水平的前提,也是确定我国政府今后在公共体育服务方面的目标和发展规划的基本依据。因此,公共体育服务的现状及问题必须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诊断,力求找到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

1 公共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现状

1.1 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主体

公共体育服务,探求其概念,即是指公共组织为了满足公众对公共体育的需求,而提供一系列的公共物品或者是混合物品。随着公共体育服务在实践及理论方面的发展,对公共体育服务内涵的解读也随之变化。根据现实情况,公共体育服务的提供者不仅局限于社会组织,还可以是个人。供给对应需求,需求的满足离不开供给的支撑。所以,公众体育方面的相关需要也是要通过供给者进行资源配置而予以满足的。据此,公共体育服务的供给,可以概括为社会组织或者个人通过某种或者某一类资源配置的方式而为公众提供公共体育服务的过程。

目前,我国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的主体,以政府和体育行政部门为主,但也有一些准政府组织、非政府组织(如体育社团、基金会等)、企业甚至个人提供了一些公共体育服务。政府作为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的核心和中枢,不仅有向本国公民提供相关体育服务的责任,也可以通过提供体育服务这一途径来达到更好的管理和控制的目的。

1.2 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的内容

公共服务供给应当紧紧围绕公共体育服务需求而展开。因为公共服务供给的终极目的便是满足公共体育服务需求。那么,公共体育需求是什么?有什么样的要求?需要涵盖哪些内容?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的内容取决于这些问题的答案。

首先,与公共体育需求相对应的便是个人体育需求。“公共”从字面意思不难看出,其与“集体”“群体”等词相类似,是一个集合概念,表示一个整体,涉及到多数人,而不是少数的个体、个人。虽然“公共体育”这一词相对公众来讲比较陌生,但是在谈及体育场馆或者体育设施时,“公共体育场”“公共设施”还是十分常见的。我国政府作为提供公共体育服务的主体,为了满足社会多数人的需求,提供满足公用的体育服务,将享受公共体育服务视为社会成员正当享有的权利,政府有义务来保障社会成员行使这一项权利。

其次,由于公共体育涉及的主体广泛,类型多样,所以公共体育需求也是多种多样的。根据服务性质不同可主要分为有形服务和无形服务两大类。有形服务例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体育场地建设等。无形服务例如发布相关公共政策、法规制度等。

1.3 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的方式

按照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模式,政府提供公共体育服务可分为直接供给和间接供给两种。直接提供,主要表现在政府全额拨款投资。例如像公共体育馆、公共体育设施等一些基础性公共体育项目的建设,政府可以对建设所需经费进行拨款,并对后续的设施必要维护采取措施。切实保证这些公共体育事业单位的人员、资金以及设施的正常运转。以此来保证开放时间或者以免费或低额象征性收费的形式来向公众开放。但是,这种直接提供的方式需要大量的财政支出做保障,并且在质量和服务种类上会受到很大限制。此外,从经济学角度分析,政府这种免费低价的体育服务会对从事体育服务的私人企业造成冲击。所以,政府除了采用直接提供这一方式外,还要引进间接提供来弥补不足,使直接提供与间接提供互相取长补短,使政府能做好公共体育服务供给工作。

2 公共体育服务供给存在的问题

2.1 主体过于单一

从公共体育服务发展至今,甚至是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公共体育服务供给存在着一个很大的矛盾。便是公共需求的全面多样、快速激增与公共服务提供发展缓慢严重不足之间的矛盾。从公共体育服务发展现状来看,我国政府,具体可以说是体育行政部门是公共体育服务的供给主体,并且其主体地位是处于绝对地位的,没有任何其他的供给主体能与其抗衡,而是望尘莫及。这就使得体育行政部门的决策者偏好决定了公共体育服务的供给情况及公共体育资源的配置。由于“偏好”系统是相对固定的,就使得这种“政府包办”的供给模式与需求的多样化背道而驰。与此同时,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主体过于单一还会制约体育发展活力。政府或者体育行政部门为了能对工作进行考核或者对绩效进行评估,往往会注重发展竞技体育,以体育成绩这一可以量化的指标来评判体育工作成绩,这就使得竞技体育产品无论是否被社会公众所需求,都会取得源源不断的供给。最终酿成此领域的供过于求。而与之相反的其他与公众更加贴合的体育项目供给量不达标,供不应求。这会使得除了竞技体育项目以外的体育项目缺少活力,制约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2.2 享受供给的对象有限

我国经济发展存在东西部地区差异、城乡发展差距,在公共体育服务供给这一领域,同样存在这一问题。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供给情况差异明显,发展趋势也呈现出严重的不均衡。东部地区由于受到国家早期政策支持及本地区经济快速发展作为物质保障,公共体育服务供给工作做得相对完善,受益对象广泛,无论是场地、公园亦或是健身器材,基本能够满足本地区公民的需求。然而西部和中部则在不同程度上落后于东部地区,致使西部、中部地区能够享受到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的对象十分有限。此外,在同一地区内部,城乡情况仍然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乡镇地区较城市地区落后且发展缓慢。综上所述,仅东部地区部分城市能够达到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满足市民要求,然而东部地区市民与我国人口总数相比,所占比重并不理想。所以,从全国范围内来看,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的享受对象仍是十分有限的。

2.3 供给方式简单

供给方式主要是指在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方式或者途径。目前,主要的体育公共资源仍被我国各级政府所掌握。所以,政府对于体育资源的调配控制多于服务。政府虽然采用了一些与民间体育组织合作的模式,例如财政拨款、装箱补贴或者委托授权等方式。但是,却没有真正赋予民间体育组织具体的职能。或者说使民间组织在提供公共体育服务方面最大限度地发挥出自身的作用。另外,政府在提供公共体育服务时,没有充分地利用市场机制。招标采购、合约出租或者政府参股、特许经营这些方式都能够有效地缓解政府在提供体育服务供给时的压力。但是,政府并没有将这一项职能交由市场主体行使。或者说由于市场体系本身的不完善,使其在供给体育服务时不够规范化、专业化,问题较多。

2.4 制度不够完善

我国目前并没有一整套完善的制度来保证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无论是对公共体育服务的监督制度、奖评制度或是激励制度,都存在很大的问题。尤其,对于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情况的评价更是没有一个详细的标准,导致无从评价。这就使得在公共体育领域,所有者、监管人、委托人混同,致使部分体育事业单位存在无偿利用国有资源,但却还要从收费中“创收”盈利的状况。实际的公共体育服务供给行为与理论存在偏差,体育行政部门的“缺位”与“错位”现象大量存在。

3 加强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的对策

3.1 供需平衡为出发点

长期以来,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与需求存在较大差异,所以,要解决公共体育服务供给问题,最主要的就是解决供给与需求的矛盾,使供给与需求达到一种相对平衡的状态。要达到这种状态,第一,可以根据公共体育服务产品的性质,按照性质做出归纳分类后,形成多元化的供给内容;第二,形成大群体的供给格局,突破政府的垄断格局,引入市场调节,鼓励社会参与。将三者的优势与劣势进行弥补,进而提高公共体育服务的效率和质量。体育公共部门、社会部门及私人部门作为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主体可以在职能上各司其职,共同促进公共体育服务的发展;第三,满足多个体育群体的不同层次体育服务的需求。我国公共体育服务的需求层次鲜明,不同阶层的需求与供应不均,尤其是对于底层的供给存在严重不足。所以,针对这一情况,可以根据城市化的发展进程,来构建出具体可行的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体系,从而实现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的高中低档齐头并进,逐渐缩小供给水平的分配不均。

3.2 以机制创新为落脚点

为了实现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的长远发展,有序发展,一套完整的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机制是十分必要的。应当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运行模式。第一,要构建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的竞争机制,从缩小政府和体育行政部门的权限入手,引入大众自主选择机制,以及服务标准化管理,使公共部门能够受到竞争压力,也给私营部门参与竞争的机会;第二,要构建出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的最优决策机制,可以采取民主的方式,让民意参与到公共体育服务供给领域,从群众中来,再使群众能够从中获益;第三,建立完备的公共体育服务监督机制,可以将社会监督融入到监督体系,也可以引入第三方评估,最大限度地避免供给主体的身份混同,及权力寻租现象的产生,保障公共体育服务供给能够规范科学的运作。

[1]戴健.中国公共体育服务发展报告(2013)[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2]郑家鲲,黄聚云.基本公共体育服务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3,37(1):9-13.

[3]国发[2011]5号,国务院关于印发全民健身计划( 2011—2015年)的通知[EB/OL].()2011-02-24).http://www.gov.cn/ zhengce/content/2011-02/24/content_6411.html.

G812.4

A

2095-2813(2017)02(b)-0179-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05.179

李宇恒(1993—),女,汉,黑龙江伊春人,研究方向:体育事业管理。

猜你喜欢

供给政府体育
知法犯法的政府副秘书长
省级政府金融权力榜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农业供给侧改革的三字经
一图带你读懂供给侧改革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我们的“体育梦”
完形填空三则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