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能发展视角下组合练习的合理设计与应用①

2017-11-28竺本杰

当代体育科技 2017年5期
关键词:体育课动作体育

竺本杰

(奉化区溪口镇中心小学 浙江宁波 315502)

体能发展视角下组合练习的合理设计与应用①

竺本杰

(奉化区溪口镇中心小学 浙江宁波 315502)

新课改的进程不断推进,对当前的教学产生了深远影响。新课改更加强调学生在教学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提倡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就体育教学而言,学生只是单纯地进行体育活动,无法使综合素质得到提升,2013年浙江教研室主办的“体育课程疑难问题培训中”,提出要从“技术、体能和运用”3个角度构建单元发展模式。该文从体能发展视角分析组合练习的设计和应用方法。

体能发展视角 组合练习 设计与应用

新课程改革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而传统的体育课教学一般只重视技术的教学,学生即便掌握了技术,参与体育比赛的效果也不好。不少学生喜欢体育却不喜欢体育课。小学阶段的学生,普遍具有好动的特点,体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更应该注重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通过合理设计组合练习让小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提升。技术、体能、运用单元构建模式的产生和发展对体育课的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 体能发展视角下组合练习设计与应用的背景概述

浙江省于2013年提出了体育教学的单元构建模式,而单元构建又是提高教学有效性、规范教学的必要环节。传统的单元构建主要以技术为主,将技术教学作为单元教学的唯一目的,所造成的结果是学生喜欢体育但是并不喜欢体育课[1]。学生尽管学会了技术但是不擅长比赛。技术、体能和运用单元构建思维主要以教材和教学内容为基础。相关的学者认为:单元教学可以有效地连接课时教学和水平教学计划,它所起到的是承上启下的作用,是课时计划制定的依据,也是水平教学计划的细化和分解[2]。因此单元构建有利于体育教师正确地认知和把握体育教学内容,有利于体育教学层次性的构建,使体育课具有更强的操作性和规范性。在单元构建模式中更加重视组合练习的设计和应用,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这样才可以提高学生参与体育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 体能发展视角下组合练习的设计与应用

单元构建理念的提出与实行对学生的发展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该文以投掷课为例分析组合练习的设计方法。身体健康方面的内容是体能课程内容的核心,可以分为两个方面:运动技能和运动体能。运动体能指的是肌肉力量、柔韧性、身体成分、心肺耐力等;运动技能指从事运动所需要的灵敏性、平衡性和力量、速度等[3]。

2.1 组合练习设计与应用的指导思想

新课改背景下,体育教师要将教学理念转为能力本位和学生本位,转变的主要标志就是要学会用教材教。也就是体育教师不能再把单纯学会教材本身的技术动作作为学习的唯一目的,而是要合理利用教材,教会对学生一生发展有着积极作用的方法、知识和技能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而体能发展视角下的投掷单元正是以教材作为载体,通过多种形式的组合练习使学生的体能得到提高。

投掷课传统的教学方法必然是以力量的发展和投掷动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而此次设计则增加了对投掷物的跟踪锁定,培养学生的视觉跟踪和快速闪跑等能力。该单元组合练习过程中所关注的维度主要有:多样化的投掷动作、投掷结果、锁定和跟踪目标的能力、安全运动等。

2.2 组合练习设计与应用的教材分析

该次单元设计的主体是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主要教授的是各种形式的原地侧向投掷轻物。各种形式主要表现在动作方面的变化,比如投掷时的方向、速度、身体姿势、轨迹和方向等,也体现在动作模式上的改变。在具体的组合练习中强调使用多种形式主要是为了变化不同的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可以积累更加丰富的经验。该次研究主要通过投掷器材来发展学生的体能。

传统体育教学模式下的投掷课,在捡取投掷物的时候一般采用就近捡或者自由捡等方式。而该次设计的练习模式则是:(1)学生进行多种方式的投掷;(2)对投掷物进行视觉追踪;(3)判断安全跑动的空间;(4)捡到同伴或者自己的投掷物(提前在投掷物上做好标记,便于进行相应的评价);(5)快速跑回到指定的位置。所选择的抛掷物分别是纸飞机、飞盘、网球和沙包。即便是选择比较相近的投掷动作,但由于器材不同,投掷物的运动轨迹也不同,因此视觉追踪和目标锁定也变得更困难。

2.3 组合练习设计与应用的学情分析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关键阶段,因此一二年级的学生正处在形成良好课堂秩序的关键时期。由于年龄特点,他们的注意力经常会分散,而且也倾向于使用肢体去触碰事物。这也是他们认知能力和空间定向能力发展的关键阶段。通过将投掷物进行水平投掷,可以使学生们的平衡、灵敏性得到进一步提高。

2.4 组合练习设计应用的具体思路

(1)利用多种方式和多种投掷材料,使学生的稳定参与兴趣可以得到提高,丰富学生的运动感知能力;(2)在整个投掷的过程中要增加锁定和跟踪投掷物的环节,而且可以选择不同的投掷材料,使学生的空间判断能力得到提升;(3)采用不同的投掷方法。将所有的学生组合成四列横队进行相向投、背向投、向内投、圆圈向外投等,不断提高学生锁定和追踪目标的难度;(4)创新投捡方式,为了提高学生参与练习的积极性、注意力和合作性,选择“我投你捡,齐投共捡”的方式;(5)整个练习进行的过程中始终围绕着最初设定的4个维度进行教学。

3 体能发展视角下组合练习设计与应用的反思

此次活动的设计基于体能发展的视角,以投掷活动为例,在教学的过程中更加重视投掷的过程与结果,增加跟踪和锁定投掷物的环节。学生在进行躲闪奔跑之后,准确地捡到了同伴或者自己投出的投掷物时,表现出明显的兴奋和自豪。在整个活动的进行过程中,始终关注最初设置的4个维度,将其当做是单元组合练习的目标。

第一,变化投掷动作。通过对身体姿势的变化,进行跪姿投、仰卧起投;改变上肢运动轨迹进行下手投、反手投、背向投。通过改变投掷的动作,使学生的练习过程变得更加丰富和有趣。

第二,变化投掷器材。在整个练习的过程中所选择的器材是不同的,有沙包、网球、纸飞机等。对于网球而言其视觉追踪难度更大,因为在落地后还会发生反弹。

第三,变化队形组织。可以采用两类横队相向投或者相对投,也可以采用圆形队伍向内或者向外投。空中投掷物往往比较集中,这对学生的跟踪判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四,变化投掷人数。最开始是以排为单位,每排进行单独的投掷,到最后全班的学生一起进行投掷,空中投掷的难度较大,学生如果可以在不断的奔跑闪躲中找到自己的投掷物,必然十分有成就感。在整个练习的过程中,学生表现出很高的兴趣。而且练习的密度较大,使学生体育课的内容比较丰富。

4 结语

随着我国教育环境的改变,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新课改的进行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性作用,要让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的提高。就小学体育教学而言,传统的教学方法只注重技能的传授,这样学生即便是在课堂上学会了相应的技能,也无法将其应用在实际生活中。浙江省2013年提出了技术、体能和运动单元模式的构建,为体育教学指明了新的方向,但是在单元构建的过程中也需要合理地设计和应用组合练习活动,这样才可以调动学生参与体育课的积极性。

[1]杨文轩,季浏.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2]Greg Payne,耿培新,梁国立.人类动作发展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3]潘绍伟,于可红.学校体育学[M].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G633.96

A

2095-2813(2017)02(b)-0007-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05.007

竺本杰(1982,9—),男,汉,浙江奉化人,本科,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与排球业余训练。

猜你喜欢

体育课动作体育
可有可无体育课?不!必须有!
下一个动作
体育课上的“意外”
体育课
我们的“体育梦”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
老师,我喜欢你,这是爱吗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