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的“刻板效应”及其应对策略①
2017-11-28王宪
王宪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山东青岛 266580)
太极拳的“刻板效应”及其应对策略①
王宪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山东青岛 266580)
太极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和体现,是医治文明病症的“灵丹妙药”,但其正普遍被大众误解为一种慢而无力的老年运动,太极拳的“刻板效应”已经存在,蕴含于太极拳之中的丰富智慧也得不到应有的传播。针对这一现象,该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分析这一现象的成因,并尝试从多个角度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以求改善太极拳在大众心目中的地位,帮助人们了解太极拳的真正价值并从中获益,推动太极拳的传承与发展。
太极拳 刻板效应 太极操 应对策略
刻板效应,是指人们用刻印在自己头脑中的关于某人、某一类人的固定印象,作为对其判断和评价依据的心理现象。当下中国的太极拳在普通大众脑海中的印象即是刻板印象。在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太极被释为天地万物之根本,而拥有四百多年历史的太极拳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思想内涵,在帮助人们健身、修心等方面有着不容忽视的积极作用,若不能真正的为大众所普及实为可惜。
1 太极拳“刻板效应”的成因
太极拳在社会中“刻板效应”的成因有二。其一,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从事太极拳运动的人群多为老年人。清晨的每个公园、社区广场等随处可见他们的身影,他们的晨练貌似打拳,实则做操,把太极拳当成广播体操来打,变成了肢体太极拳,徒有表象没有内涵,只有拳而没有太极。这种运动最多可称其为“老年太极操”,因为真正的太极操也秉承中华传统养生哲学、太极文化与现代体操的健身理念,一招一式均体现阴阳的对立平衡、此消彼长、富有变化发展的哲学思想,与太极拳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相通之处。而“老年太极操”无神、无势、无理、无力,不由自主的给人一种老年人专属运动方式的感觉;加之普通大众、特别是年轻人只知道太极拳这三个字,并不了解其真正的价值和威力,也就更加促成了“老年太极操等于太极拳”这一错误认知在大众脑海中的形成,从而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人们对太极拳的误解。其二,在当今社会快节奏的生活状态下,许多人可能由于工作压力大、学习任务重等因素没有留意过生活中的太极拳或者太极操,只是通过他人间接地了解到太极拳所谓的“慢而无力”的特点,从而在脑海中形成了“太极拳是老年人的运动”这一思维定式。
2 针对太极拳“刻板效应”的应对策略
2.1 加强对太极拳的科学研究
现已有美国的研究成果证实:习练太极拳不仅能缓解关节疼痛、减轻疲劳、强健筋骨、提高人体伸展和平衡能力等,还能改善心态,减轻精神压力。这项研究由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完成,并于2010年11月8日在亚特兰大举行的第74届美国风湿病学会年会上公布了这一研究成果。支持太极拳的相关研究有利于帮助人们科学的了解太极拳的健身机理,由官方媒体加以报道有利于增强大众对太极拳健身功效的信心,以调动大众习练太极拳的积极性。
2.2 支持太极文化公司的发展
大力支持如河南陈正雷太极文化有限公司、郑州东武太极研修院的发展。东武太极研修院由陈氏太极拳第十二代传人张东武老师于2009年发起成立。迄今已有数千名国内外太极拳爱好者在那里接受培训,且有多名弟子被国内体育院校录取为研究生。大力支持如太极研修院、太极协会、太极拳社等组织的发展壮大,有利于继承先辈心血、传承国粹精华、弘扬太极文化;因其拥有正宗的太极功夫和完善的教学体系从而吸引各地太极拳爱好者前来接受专业指导、再通过学员们的自身影响力激发更多人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弘扬太极、帮助大众强健体魄、正身修心、从容处世的目的。
2.3 通过文化媒介推广太极拳
2.3.1 影视传播
一部优秀影视作品的文化传播力量不容小觑。20世纪70年代,一代功夫巨星李小龙的电影在全世界掀起中国功夫热潮,国人在为这位伟大华人骄傲的同时也纷纷学起了李小龙的截拳道。之后, 1982年由李连杰主演的《少林寺》一经上映再一次点燃了全国人民的功夫热情。此片在当时的中国造成了万人空巷的局面,并以一毛钱一张电影票的价格缔造了票房过亿的神话!太极拳作为中国功夫的国粹,若能通过电影的方式让大众了解太极拳法与太极理念的积极效应,则能在很大程度上纠正太极拳在大众心目中的“刻板印象”,激发人们的太极热情。目前国内虽然已有几部太极拳的影视作品,但其中不乏加入了过多的电影特效,太极真功夫和真理念体现不足,因而无法达到较大的影响力。当代陈式太极拳掌门人陈小旺大师评论1997年由吴京主演的《太极宗师》:该剧是真正把太极精髓通过影视作品展现了出来的作品。然而由于这部作品的年代较早,对现在的人们几乎没有了影响力,若能上映一部像《少林寺》一样具备广泛影响力的以太极拳为题材的电影,对于发扬太极拳运动、传播太极文化具有重大意义。
2.3.2 媒体宣传
媒体包括主流和非主流媒体。其主要功能有:传递即时信息、引导社会舆论、提供社会预警、监测社会环境、协调社会关系、传承知识文化、提供社会娱乐等。现代社会拥有网站、微信、微博等多种信息传播平台,非主流媒体、如网络媒体若能够减少对类似各种明星绯闻、丑闻及花边新闻的报道,更多地考虑自己的社会责任,积极地发挥传播知识文化的功能,传播诸如太极拳之类的经典文化,以帮助大众了解太极拳及其内在价值。如此一来,小到实现媒体的社会价值、提升自身的格调名誉,大到矫正人们的价值观念、提升大众的幸福指数、保证社会的安定团结,有利而无害。
2.3.3 打造企业太极文化
2013年5月10日,中国两大知名人士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和功夫巨星李连杰联手在杭州西湖成立太极禅苑,推广太极文化。马云最欣赏太极文化中的三个字:定、随、舍。他认为,“定”就是一种企业的战略定位和布局,相当于太极拳中牢固的根基;“随”就是在企业发展中顺势而为,相当于太极拳中的随曲就伸;“舍”则是一种更高境界:若要得必先舍。如今的马云正从太极拳文化中的“虚实”“动静”“开合”“进退”中,把握着阿里的“方向”与“节奏”。
可以看出,太极拳所蕴含的文化精髓不仅体现在其神奇的技击和养生效果上,将其理念应用于企业的经营和管理当中同样可以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果。企业之间的残酷竞争如同竞技对手之间的同场对抗,太极拳理皆可用于其中:在顺境时帮助企业平心静气、无过不及,在逆境时帮助企业借力化力、镇定自若。此外,太极文化在企业中的开展能够帮助员工建立良好的处事心态与辩证的思维方式,从而使他们在应对较为复杂棘手的问题时能够客观冷静的进行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不仅有利于企业的良性发展,更有利于员工自身的前途命运,甚至找到工作与生活和谐的平衡点,提高自己对工作和生活的满意度,同时为太极拳、太极文化的传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3 结语
集健身、修心、技击功能于一身,聚阴阳哲学、中医经络学、导引吐纳术于一体的太极拳,经过几百年来的传承与发展已使其达到了近乎完美的境界,其巨大的价值不应被世人所忽视。特别是在当今时代,残酷的竞争和快节奏的生活更加凸显出太极拳存在的必要性。虽然太极拳目前还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但这只是暂时的,它科学的运动方式和阴阳和谐的哲学理念终有一天会绽放光芒,而太极文化也必将会成为世界主流文化的杰出代表和宝贵财富。
[1]王岗,吴志强,吴松.太极拳:中国艺术元素体现诠释[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3):10-15.
[2]邱丕相,王岗.走进主流社会的中国太极拳文化[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12):1603-1605.
[3]林小美,苏欣,杨建营.论太极拳和谐思想与当今和谐社会[J].体育科学,2007(11):21-24,47.
[4]齐善鸿.太极文化:如何打通企业死穴[J].中外管理,2013(7): 96-97.
G852.11
A
2095-2813(2017)03(a)-0181-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07.181
王宪(1990—),男,汉,山东淄博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