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高职五年一贯制公共英语课程衔接分析
2017-11-27杨娟
杨娟
摘 要 在经济科技加速发展的社会,我们在体制以及思想上都应该紧紧追随世界潮流,近年来,英语在世界范围内的使用愈加广泛,新形势下全球通用的英语在职业教育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因此我们应该尽可能的学好英语,努力提升自己的素质。我国中高职学生相对于普通中学学生来说英语基础普遍较差,学习意识不强,因此,促进我国中高职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是很必要的。对高职英语来说,中职英语是其基础,而高职英语又是中职英语的一个延伸,两者能否顺畅的衔接对英语教学质量的提升有很大的影响,并且还关系到中高职教育的发展问题,因此中高职五年一贯制公共英语课程衔接问题是值得深思的。
关键词 中高职 五年一贯制英语 课程衔接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1我国中高职英语教学现状
1.1在教学中计划不够明确
中国现代教育体系中中高职教学一贯秉承的就是五年一贯制教学,前三年的基本目的是打好学生的基础,后两年讲求结合高职阶段对学生所学内容进行加强巩固,属于提升阶段,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够畅通的进入到高职阶段的学习。但是,在现实中会因为实际教学现状与计划教学目标的出入较大,基础教学阶段中的很多知识没有得到及时的灌输,学生仍然需要大量的补习时间才能通过系列考试。
1.2目标针对性不强
对于五年一贯制英语教学,基本目标应该提升其水平将之达到与普通专科学生应有的高度是让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能够广泛的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能够学以致用,而目前教学的基本目标明显脱离实际,没有体现职业英语应有的特点。
1.3对教材的选用不合理
中职英语以及高职英语的教材很多知识都是重复的,教学中缺乏较多的扩展知识,导致学生的英语知识的覆盖面不够,学生学到的内容仍然比较基础,提升不了整体水平,并且教学的时间也会不均,有时候太长,有时候又太短,对学生英语的学习是极为不利的。
2中高职五年一贯制公共英语课程衔接的问题
2.1中高职公共英语课程在课程设置以及教学大纲上不衔接
现下在中高职英语教学中尽管都在强调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但是,在各种条件限制下各个学校实际达到的距目标差异很大,并且在中高职教育中两类学校都是根据自己的教育目标对教学课程以及大纲进行设计的,导致很多课程在安排上出现重复以及倒挂的状况。研究发现,很多学校的课程以及教学内容重复率在30%以上,我国没有对课程设置作出明确指示,导致中高职教学课程不能很好地衔接。
2.2高职公共英语课程在教材以及教学内容上不衔接
中高职学生的英语教材基本上都是根据各自的大纲进行编写的,两者间具有独立性,联系不大,不同生源的学生若是使用相同的教材一定会难以适应,对教学效果有一定的影响。并且在教学中两类学校缺乏有效的沟通,导致教学内容出现脱节的现象。由于之前中职升高职的学生较少,一般都是随普高生一起就读,因此在教材内容的编制上都是以普高生英语水平为基础,近年来出现大量的中职生进入高职学校的现象,中职学生英语水平低,使用现有的高职教材中职生学习起来较为困难,所以出现教程衔接方面的问题。
3对中高职五年一贯制公共英语课程有效衔接的措施
对于我国来说,构建一个现代职业体系是很重要的,而中高等职业教育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目前为止,中高职教育两者间的衔接工作是不到位的,只有两者间的有效衔接才能更快的推动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英语现下已成为全世界的通用语言之一,在国际交流中地位极其重要,要想提升我国中高职学生的英语水平,那么中高职英语课程的衔接就是重中之重。
3.1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树立信心
只有充满兴趣才能提高学习的效率,对于中高职学生来说,要想提高其英語水平,就需要激发他们对学习英语的兴趣,让他们不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针对学生英语的现状,教师可以采取一些方法帮助其激发兴趣,提高学习的效率。
3.2课程以及设置教学计划有效衔接
在课程设置上要注意阶段的衔接,让英语学习的过程各阶段相互承接,杜绝重复浪费现象的发生,可以通过教学计划、教学目标以及教材中的衔接来实现。
教学计划应该明确,在基础阶段就侧重于学生基础方面的教育,在提升发展阶段尽量避免基础性的重复,明确教学计划。
3.3编写推动中高职英语衔接的教材
目前的中高职教材具有独立性,不利于两者的衔接,以每次,我们可以根据中高职教学的具体内容编制一些具有联系性的教材,促进中高职教学的衔接。
4总结
提高中高职学生的英语是很重要的,针对目前中高职英语课程不衔接的现象,我们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这方面的问题,努力提高中高职学生的英语水平,促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胡梅.五年一贯制班级管理初探[J].文学教育(中),2010(11).
[2] 程梅.高职院校五年一贯制学生管理工作的思考[J].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1).
[3] 高建宏.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我校五年一贯制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为例[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0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