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文学阅读中的要素构成及效果
2017-11-27刘镭
刘镭
摘 要 文学经典建构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起码要有如下几个要素:文学作品的艺术价值;阅读期待;特定时期读者的期待视野;心境参与。本文认为文学经典建构中的内部要素是不可或缺的,一味强调文化权力的外部要素的作用而忽略内部要素的观点是片面的。
关键词 心理定势 阅读 影响
中图分类号:C933.2 文献标识码:A
1学作品的艺术价值
经典是什么意思呢?刘勰《文心雕龙·宗经》篇说:“三极彝训,其书言经。经也者,恒久之至道,不刊之鸿论。”意思是说,说明天、地、人的常理的这种书叫做“经”。所谓“经”,就是永恒不变的又至高无上的道理,不可磨灭的训导。所谓“经典”就是承载这种道理和训导的各种典籍。文学经典就是指承载文学之“至道”和“鸿论”的各类文学典籍(特别是作品),凡创作这类作品的作家自然称为经典作家。但是,刘勰所说的那种“恒久之至道”、“不刊之鸿论”并非是对所有的人来说的。不同时代拥有不同观点的人,常常对某种文学经典不以为然,认为不是经典;相反,他们可能提出另外一些作家的作品作为经典。“四书”、“五经”,对于封建时代的士人来说是经典,他们从来不把小说、戏曲作品看做经典。但是到了“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由于科学、民主思想成为一种主流的思想,“四书”、“五经”不再被看成是经典,倒是像《红楼梦》、《西厢记》一类的带有民主思想的典范性的小说和戏曲作品被列为文学经典。由此可见,文学经典是时常变动的,它不是被某个时代的人们确定为经典后就一劳永逸地永久地成为经典,文学经典是一个不断的建构过程。所谓“建构”,强调的是累积的过程,不是某个人的一次性的决定。
2阅读期待
阅读期待是读者在文学阅读前形成的朦胧的阅读图式,包括阅读记忆、情感态度、形象与意义期待等因素,也被称为期待视野(horizons of expectations)。期待视野这个词,在这里是指读者据以阅读和接受文学作品的已成假定,包括文类意识、小说本质观念、诗歌语言素养、审美理想等。在进入审美接受过程之前就已经形成的这些主体因素,构成读者阅读作品的预先眼界,会对其阅读产生这样那样的影响。读者的审美接受往往也取决于阅读前的某些对于未来的期待因素,如作品预告信息、以往阅读记忆等。“一部文学作品,即便它以崭新面目出现,也不可能在信息真空中以绝对新的姿态展示自身。但它却可以通过预告、公开的或隐蔽的信号、熟悉的特点、或隐蔽的暗示,预先为读者提示一种特殊的接受。它唤醒以往阅读的记忆,将读者带入一种特定的情感态度中,随之开始唤起‘中间与终结的期待。”这些预先期待因素对于随之而来的文本阅读是必要的暗示、预示或准备因素。
3特定时期读者的期待视野
在作品艺术价值方面,还必须考虑到某些文学经典写出了人类共通的“人性心理结构”和“共同美”的问题。就是说,某些作品被建构为文学经典,主要在于作品本身以真切的体验写出了属人的情感,这些情感是人区别于动物的关键所在,容易引起人的共鸣。如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李煜的词(后期的词)也被列入文学经典,这与意识形态和文化权力并无密切的联系,而是因为“作者从自身遭受迫害屈辱的不幸境地出发,对整个人生的无常、世事的多变、年华的易逝、命运的残酷……感到不可捉摸和无可奈何,作者怀着一种悔罪的心情企望着出世的‘彻悟和‘解脱,但同时却又恋恋不舍,不能忘情于世间的欢乐与幸福,作者痛苦、烦恼、悔恨,而完全没有出路……这种相当错综复杂的感触和情绪远远超出了狭小的个人的‘身世之戚的范围,而使许多读者能从其作品形象中联想和触及到一些带有广泛性质而永远动人心弦的一般的人生问题,在情感上引起深切的感受……后主词长久传诵不绝,在古代和今天,许多不幸者仍然能在其中找到自己情绪的表现和共鸣,不是完全偶然的事情”。
4心境参与
这是指读者在文学阅读时所保持的一种超脱态度。如果说,语境引导表明了文学阅读过程与现实生活的不可分割的联系,那么,这里则需要从现实生活中适当地脱出身来而采取非功利的态度。这一点是必要的。读者即便是心中时刻不忘现实生活语境因素,如一件难以摆脱的烦恼事儿,但在阅读过程中也必须让自己明白:此刻不是生活实境而只是审美虚境,千万别把文学当做生活。
同古典文论的表述看,这就是一种“虚静”态度。“虚静”一词见刘勰《文心雕龙·神思》:“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瀹五藏,澡雪精神。”虚静在这里是指读者进入文学阅读时所具有的无功利的虚空和宁静心境。读者当然不可能真正做到彻底的“无功利”或“与世隔绝”,但在阅读文学作品时适当形成超脱于实际生活过程之外的宁静心境,是必要的。否则,实际功利考虑会妨碍他沉浸入文学的审美世界。宋代朱熹早就说过:“今人所以事事作得不好者,缘不识之故。只如个诗,举世之人尽命去奔做,只是无一个人做得成诗,他是不识,好底将做不好底,不好底将做好底,这个只是心里闹不虚静之故。不虚不静,故不明,不明,故不识,若虚静而明,便识好物事。……心里闹如何见得。”这表明,如果内心“不虚不静”,是无法作出真正的好诗来的。同理,如果内心做不到虚静,当然也就无法阅读他人的作品了。特定的虚静心境会参与到文学阅读之中,影响到文学接受。
參考文献
[1] 董小玉.写作与文选(中)·文学写作[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2] 李振起,李凯源,王建国等.大学写作[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4:49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