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舞蹈教育中学生主体认知的重要性
2017-11-27王佳佳
王佳佳
摘 要 舞蹈教学,历来以传统的“言传身教”式的教学方法进行,一方面是由于舞蹈艺术的特性使然,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学生对老师的崇拜、敬畏心理,长期以来形成一种被动式,机械式的教学关系。如何改进这种单一式“输入法”的教学方式,使“单向输入”变“双向交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获得最佳学习效果,其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 启发式 双向交流 主体作用 创造能力
中图分类号:G658.1 文献标识码:A
在形势复杂的现今社会,如何让学生获得适应社会所必须的能力,使他们在学习中不丧失自己的个性,不沦为学习的机器,培养有灵魂、有思想的学生,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终极目标。
1传统舞蹈教学方式下学生主体认知的缺失
在师道尊严,尊师重教所形成的传统教育背景下,在强调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的同时,往往忽视了学生主体作用的认知,以至于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的角色。
不同学科有着不同的教学方法,舞蹈艺术专业的特点决定了舞蹈教育所采取的教学方法与其它学科有着本质的不同。舞蹈,是一种人体动态艺术,具有“立象尽意”、“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等特性。“言传身教”作为舞蹈教育的主要教学方式,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示范能力,按规范准确的示范动作并讲解授课。特别对于民间舞中的风格韵味、舞蹈组合、古典身韵及一些技术技巧的授课,都只能以“以身授法”的方式进行。学生必须从教师的一招一式,基础动作开始学习。而这些技能技巧,学生需要通过长期、大量的训练积累方能掌握。舞蹈学生普遍年龄较小,文化底子尚薄,思维方式较为单一,加上对老师的崇拜、敬畏心理,使学生形成不动脑,依葫芦画瓢般地对老师教的每一个动作进行学习模仿、练习的机械式学习状态。然而,这种传统式的“师傅带徒弟”的被动式教学模式,无形中就已经抑制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2当代舞蹈教学中激发学生主体认知的必要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舞蹈藝术越发体现它的文化性,舞蹈已不再是单一地抒发喜、怒、哀、乐之情的艺术形态,它更要表现人的思想,反映社会、提示生活。因此,对于舞蹈艺术人才的要求已不仅是技、艺求精,还需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以达到更高层次的艺术境界。
在当今的舞蹈教育中,我们不可否认传统“言传身教”式教学方法的可行性与重要性,但它决不是单纯的“传教式”,而必须是一种启发、激励、开放式的教学。强调受教育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能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起到积极作用,既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又可激发蕴藏在学生体内巨大的学习潜力。
教学,将教师与学生紧密连为一体。教学成果的好坏,所呈现的正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努力的双向成果,二者相辅相成。我们不能忽略了教学中的这对主体,二者应当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因此,老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中的重要性,要擅于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充分意识到在学习过程中只有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才能变传统教学方法上的“灌输式”为“启发式”、“咨询式”、“研讨式”,由“单向输入”转为“双向交流”,由机械模仿转为思维型的学习,从而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3学生主体认知的重要性在教学实践中的体现
对学生主体作用的认知,在任何一门学科的教育中都是非常重要的,而在舞蹈教学中显得更为重要。因为,与其它学科专业相比,舞蹈学生的学习成果更加直观地体现了老师的教学水平。培养一个舞蹈艺术人才至少需要6-10年的时间,而优秀的舞蹈人才又必须兼具高超的舞蹈技能、技巧,良好的创造思维和表演能力,有丰富的想象力及坚强的意志品质。因此,要想培养出色的舞蹈人才,除了他们自身具备较好的舞蹈专业基本素质外,还必须要、求他们对舞蹈事业有执着的追求,具有充满热情的自信心、能吃苦,不畏难,不怕挫折的良好心理素质和以坚强的意志力去排除一切障碍,克服一切困难的精神。这一切品质的具备,都离不开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在长期以来大量的教学实践中,尤以我给厦门双十中学艺术特长生的授课实践感触最深,我发现,在那些优秀学生身上,体现着极强的主体认知意识。他们学习目的性强,积极主动,且能自觉刻苦地参与训练,随时保持精神愉快,情绪稳定。不仅如此,这些学生还善于思考,在认真领会动作要领的同时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将原本从老师那学来的舞蹈动作内化为自己的肢体语言。因此他们在能圆满完成学业的同时,成为了舞蹈艺术人才中的佼佼者。反观另一部分学生身上,只注重单一技能技巧的学习,意识不到在与老师的教学互动中如何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他们常处于一种被动式应付的学习状态,上课时缺乏热情,不愿吃苦,遇挫折容易灰心丧气,仅满足于一般动作的完成。由此,这部分学生的学习成绩平平,难以成为优秀的舞蹈人才。
4结束语
只有当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时,才能营造一种和谐、生动、积极的教学环境。学生们把自己溶于整体教学之中,将潜能充分释放,把所学到的知识、技术技巧、风格韵味赋以生命力,使技术升华为艺术,完成从技术型“舞匠”向艺术型“舞家”的转化。对学生主体作用的认知,实际上是一种积极的教学方法。教与学,不再是分开的两部分,而是教学相长,教师、学生共同肩负和完成舞蹈人才的培养。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