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工会对青年教师社会服务能力培育及保障研究
2017-11-27谢书培王若璇
谢书培+王若璇
摘 要 高校青年教师在其自身成长阶段面临的问题是高校工会服务青年教师工作的重点之一,特别是在青年教师开展社会服务中,工会可凭借组织优势,充分发挥保障作用,可通过加强意识引导、职业培训、制度建设和组织保障等措施,解决青年教师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关键词 高校工会 青年教师 社会服务
中图分类号:D412.6 文献标识码:A
2016年,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要求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快建成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作为高校质量提升最为核心的教师队伍建设,“双一流”建设方案中指出,“遵循教师成长发展规律,以中青年教师和创新团队为重点,优化中青年教师成长发展、脱颖而出的制度环境,培育跨学科、跨领域的创新团队,增强人才队伍可持续发展能力。”同时还强调了要“强化科技与经济、创新项目与现实生产力、创新成果与产业对接,推动重大科学创新、关键技术突破转变为先进生产力,增强高校创新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驱动力。”至此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
《工会法》规定:“工会必须教育职工不断提高思想道德、技术业务和科学文化素质,建设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职工队伍。”高校工会是党和群众之间沟通的桥梁,是党开展群众工作的重要组织,全心全意做好教学服务工作,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关怀与培养,促进青年教师进步,提升单位凝聚力,为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的成才做出应有贡献。
1高校青年教师服务社会及工会保障现状
1.1高校的社会服务职能
德里克·博克(Derek Bok)指出,“大学的职能是为养育自己的社会服务的,问题是如何才能为社会做出最大贡献,以及需要的条件是什么”。社会服务是现代高等教育单位的重要职能,高校的社会服务职能是指的是高校利用自身在科研、教学和人才等方面优势,在一定时期内有目的、有计划地直接参与社会各方面的事务并为社会提供解决现实问题的服务的职能。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年) 》明确提出: “高等教育要增强社会服务能力。高校要牢固树立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全方位开展服务。” 在《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也强调“深化产教融合,将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对于部分以文科为主的高校来说,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建立起全程研究观念,实现学术研究成果向教材课程体系、公共文化产品、大众普及读物、党和政府的决策咨询等转化,才能真正发挥社科研究的社会功效。
1.2高校青年教师社会服务所面临的问题
高校教师是高校进行社会服务的载体,教师作为知识分子也有责任将自己的知识和才干回馈社会,这也是教师在教学方面与社会加强实际联系的重要手段。在现代社会,高校教师服务社会的主要方式是为社会提供智力服务。
但长期以来,受传统办学体制和办学理念的影响,高等教育体制与市场经济之间脱节现象还比较严重,高校教师缺乏社会服务动力机制的引导,相关服务平台建设不够完善,国家和社会也缺乏政策支持与制度保障。这是青年教师的社会服务意识与能力不强,高校社会服务功能发挥受限的重要原因。与此同时,高校青年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与社会要求仍有偏差。是高校教师开展社会服务需要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娴熟的实践技能,目前很多青年教师大刚刚博士毕业(或博士后流动站出站)进入工作岗位,在学术专业领域的实践较短,自身教学科研经验相对较为欠缺,也缺乏获得社会资源的渠道及处理社会事务的经验,使得青年教师很难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瞩目的社会服务实践成果。另外,不论是高校内部还是社会,均没有建立有效促進教师充分实现社会服务功能的激励机制。在中国高校教师考评体系中,青年教师往往疲于应对校内的教学及科研任务,开展社会服务的时间和精力得不到保证,同时还存在外出教师的工作量如何计算、服务成果的认定等制度问题。
1.3高校工会现有的保障措施
高校工会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要载体,直接参与学校重大决策的制订和实施、政策的贯彻和落实,是广大教职工参与学校建设和管理的重要阵地,更是广大高校教师自我发展的重要组织保障。目前,高校工会对青年教师发展及社会服务的保障主要有:
(1)建立青年教师权益维护机制。高校工会为青年教师维权,通过青年教师培养、管理等方面规章制度的制定,在制度上减少青年教师在社会服务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消极因素,为青年教师个人发展创设良好的制度环境,为青年教师的健康发展构建了良好的权益维护机制。
(2)加强青年教师的师德建设。师德是教师职业的灵魂, 工会可以举办青年教师论坛等多种措施关注青年教师成长,对青年教师进行了职业荣誉感、历史使命感、社会责任感的宣传教育。
(3)搭建青年教师的发展舞台。部分高校工会与兄弟院校、政府部门、行业企业等合作, 搭建了青年教师科研和社会实践基地, 定期去联合搞实践活动,丰富了青年教师的社会经验,提高了青年教师的实践能力,也加强了青年教师的学术思想以及对行业发展的实时见解,为青年教师赢得更多的发展机会和空间。
从高校工会服务青年教师发展的各种措施看来,针对青年教师社会发展的具体问题,高校工会工作也涉及到了一定的解决措施,但缺乏针对性和系统性,工作措施较为零散,难以形成有效的高校工会服务青年教师社会实践的措施格局。
2高校工会与青年教师发展关系探究
青年教师已成为我国教师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在教师队伍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不少高校青年教师数量已接近或超过高校教师总数的一半。由于青年教师工作在教学、科研、学生工作的第一线,他们的健康成长与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质量、学科发展、建设和谐校园等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为此,高校工会引导、帮助青年教师尽快适应高校的工作、学习环境,力争使其在较短时间内顺利成长为一名合格的高校教师,是做好高校整个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工会作为促进青年教师发展的主要责任组织,通过顶层设计、统筹协调和制度建设等方面,整合校内各种资源,在相关职能部门的配合下,根据学校未来发展规划,共同培养青年教师的核心竞争力。endprint
高校工会组织应与各二级单位的工会密切配合,以二级分会为单位,为青年教师建立培养档案,及时掌握青年教师的思想动态、工作情况、生活需求,维护青年教师的民主权利,反映他们的呼声、意见和建议,使他们在涉及教职工特别是青年教职工利益问题上有更大的话语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切实使他们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和落实。同时,青年教师发展相关规划和措施的实施,需要在校工会的统筹指导下,与各职能部门、学院通力合作、协同推进。整个青年教师发展措施的提出和执行,就是以服务青年教师为重点,以校工会为中心,学校、学校职能部门、学院分工会紧密配合的过程。
实践证明,高校工会在只要在青年教师发展过程中找好定位,制定科学合理的青年教师发展规划并有效实施,就一定会帮助青年教师尽快适应角色,增强青年教师的师德修养,培养他们严谨踏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爱岗敬业的精神,使高校青年教师更好地健康成长。
3工会培育青年教师社会服务能力建议
3.1引导青年教师意识到社会服务是高等院校的现代主要职责之一
各级工会通过各种形式的论坛活动,引导青年教师认识到绝对真空的教学科研环境是不存在的,无论课堂教学和科研多么优秀丰硕,归根要落脚到社会现实里,特别是人文社科类高校,更要通过社会活动去更好地认识、了解、适应社会,以便转化学术专业知识于社会现实,更好地促进社会发展。
3.2培育和建設青年教师职业能力
高校工会作为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应充分发挥其维护职能,利用教代会、工会青年委员会、工会女工委员会等途径,分析青年教师在社会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和难点,并由工会牵头,联合校办、人事、科研、教务等部门,努力解决他们在实际工作中的困难,创造良好的工作实践环境。
3.3构建青年教师开展社会服务的制度体系
高校工会应加强和引导青年教师参加社会实践,有计划、有组织地安排青年教师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创新工会保障体系,为青年教师搭建好职业平台,完善制度建设,让青年教师明晰前进的方向和目标。
3.4工会扶持青年教师的优势在于组织的优越性和社会的稳定性
工会作为高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权实践和理论创新上的历史积淀和创新探索,充分说明工会有条件、有能力将青年教师建设成为高校发展的主力军。要充分利用高校工会自身的职能优势和群众基础,从各个层面为青年教师创造良好环境,使工会成为他们成长发展的助推器。
总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是工会的重要工作, 对学校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高校工会应深刻认识到其在促进青年教师社会服务能力方面应有的作用和义不容辞的责任, 不断探索做好青年教师工作的方式方法, 为其搭建发展平台 加强能力建设, 营造成长环境, 解决后顾之忧, 形成全方位促进青年教师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关于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Z].2015-10-24.
[2] Kerr,C.Reviewed work(s):Beyond the Ivory Tower:Social Responsibilities of Modern University[J].The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1983.
[3] 刘永栓,高健.协同视角下高校工会服务青年教师发展探析[J].山东工会论坛,2014(0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