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理工类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17-11-27董洪志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7年29期
关键词:培养模式艺术设计

董洪志

摘 要 通过对应用型高级人才的特点的梳理,对国内理工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特色等角度分析,确立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的重要性。通过分析、研究发现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与社会环境、院校自身环境、学生生源变化等问题的矛盾,调整教学培养方案,调整课程设置,通过建立课程群、课程设置模块化,有效整合教学资源,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率,推动理工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在大数据、互联网+背景下,对人才培养的顺利过渡与转型。

关键词 理工院校 艺术设计 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国内关于艺术设计专业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一下几个方面:一是关于艺术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调整的研究,如“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沈阳航空工业大学的人才培养方案优化的研究”、“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的省属本科高校艺术设计类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等;二是关于应用型人才培养中教学体系的研究,如“艺术设计专业零适应期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艺术设计应用型人才培养三促式教学模式应用型研究”、“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书籍设计教学建设”、“应用型本科院校第二课堂教学建设——以合肥学院艺术设计系为例”等;三是关于应用型艺术设计专业实践环节的研究,如“应用型本科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研究”、“基于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成才规律的地方高校实践教学思考”、“构建艺术设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新体系”等。除以上研究结论,还有一些与本课题相关的教学研究课题,如“关于艺术设计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以产学结合的方式培养建筑类应用型人才的理念、人才培养等教学体系”、“基于特色提出构建实践性教学体系、推进人才培养模式订单式与学科式统一、实施准就业制等探讨性理论研究”等。

从以上研究结论可以发现,我们已经向应用型人才培养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但是以上理论中多明显具有学术型本科的教育思维痕迹,尚未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的大胆突破,在研究上也主要是针对艺术设计专业培养方案的更新或是实习实践教学的研究。对此,结合国内专业设计院校及笔者十余年的教学及管理经验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改革。

1应用型人才建设的主要内容

1.1课程体系模块

模块化课程的特点是由知识输入为导向,向专业技能输出转变。突出理工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专业特色,围绕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的特殊性,进行以能力为核心的细化与重组。

模块化课程体系由基本素质模块、专业基础模块、专业应用模块为核心的课程体系组成。

基本素质模块:主要包括公共基础模块、公共选修模块;

专业基础模块:含有专业知识、技术理论模块、基本技能模块;

專业应用模块:主要包括专业核心课程模块、实验实践模块、专业拓展模块、毕业实习。

1.2实习实践教学

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转化的能力,实现学校与社会工作的有效衔接和平稳过渡。

根据理工院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特殊性,采取课堂讲授与辅导相结合、理论讲授与实战训练相结合、课堂培养与校外实习基地培养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坚持提倡课堂上与学生进行教学互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锻炼学生的应变能力。注重加强实验和实践教学环节建设。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在培养方案中加强学生实习、实践教学环节的建设。

1.3以赛代练

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之外,加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积极参与国内外各项专业设计大赛,参与校外实践基地设计项目及专业教师承担的设计项目,丰富设计思维、设计视野,提升设计能力及业务水平。

2应用型人才培养实施的方法

(1)模块化课程体系有效实施,要求艺术设计专业有成熟的教学团队、课程梯队等教学资源为支撑,实行责任制,做好前后课程有效衔接。

(2)组织学生去相关公司参观、访问和调查,并与之建立长期的实习基地,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参与实践,亲身到行业第一线去,熟悉行业的发展,为毕业后工作打下坚实基础。与艺术设计专业相关的企业(装饰、园林、建筑、广告公司等)主动建立长期合作关系。邀请成功专业人士来校讲座,传播专业实践经验,分享创业心得。

(3)以艺术设计竞赛工作室为依托,促进师资队伍建设,为学生提供培养和检验创新能力的场所。使学生逐步得到创业的体验,更注重创新精神,这种体验是创业教育成功开展的前提条件。

3应用型人才培养有效实施的保障

为保证课程模块设置有效实施,在培养方案的设置上应完整、充分。理论及实验学时饱满,应满足专业设计用的设计教室、实验室、实验设备等,保证理论及实验环节的有效展开。通过资料收集、整理,对艺术设计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模式提供一般性思路;其次对国内有代表性的设计院校进行实地调查和走访,为专业建设提供显示参照。根据调研分析制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方案,针对理工类艺术设计专业的实际情况,结合直接和间接的调查研究结果,制定具体可行、科学合理的建设方案,在方案的实施过程中,不同年级的学生在实施过程中各有侧重点,安排专业教师专人负责,从而保证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展开并形成阶段性的总结报告。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专人负责,组长负责课程展开的统筹工作,组织成员进行课程的相关论证、安排成员分工合作、方案制定与执行等;成员构成应由专业内教学经验丰富的教授、专任教师、校外企业指导教师等人员构成,从而保证课程的有效展开并得到深入落实。

通过对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观念进行更新、深化。加强学科基础教育教学工作、拓宽本科专业就业口径、整体优化学科知识结构和学科式课程体系、压缩学期内总学时,科学合理的设置课程各模块比例、加强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以赛代练、实施课外应用人才培养等多方面、多维度的方案和实践。

通过对培养方案、教学内容、实施的方法手段等全方面的改革,能够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设计思维、设计方法、设计技能,能够掌握艺术设计的最新发展趋势,达到在本专业的创新设计、教学和研究等方面的基本素质和能力。从而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和设计能力,在专业设计领域、企事业单位市场宣传、传播机构、高等院校及研究单位从事创意设计、教学、研究和管理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参考文献

[1] 于娜.地方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研究[J].工业设计,2017.

[2] 吴利锋.近十年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文献综述[J].大众文艺,2012(20).

[3] 田甜.艺术设计专业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及定位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7.endprint

猜你喜欢

培养模式艺术设计
湖南师范大学作品
《Nirvana涅槃》
《星.云.海》
《花月夜》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混沌之美”解读
河北师范大学艺术设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