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科型师范生职业精神养成和职业技能培养之策略研究

2017-11-27周丽程爱兰王安叶翠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7年29期
关键词:职业精神职业技能

周丽+程爱兰+王安+叶翠

摘 要 培养全科型师范生符合我国国情,遵循了基础教育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有利于改善农村小学教师队伍学科结构,提高农村基础教育水平。本文正视农村小学教师现状,以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明确并论述了应从职业技能培养和职业精神养成两方面入手,全面提高全科型师范生的综合素质,从而为基础教育培养合格的人才。

关键词 全科型师范生 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职业技能 职业精神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码:A

基础教育课程内容的综合性、课程功能的发展性、学习方法的自主性等特点要求小学教师有很强的学科迁移能力,成为通晓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学科知识以及在艺术、计算机等方面有一定特长的综合性全能型人才。于是,培养全科型师范生成为时代的必然。

卢琦认为现今的师范生普遍存在“五不”现象:一是不愿意到农村小学任教;二是不安心,他们只是把到农村小学任教作为一种过渡;三是不适应,小学教学要求老师门门课程都能拿得起,哪个年级都能教得了,须进行全科综合型学习。四是放不下架子,不能与小学生的身心融为一体,如情感、认知、技能等,难以遵循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规律;五是不受欢迎,由于专业师范毕业生不安心和不适应农村小学教育,导致地方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不欢迎现在的大学生来农村小学任教。上述问题归因于师范生职业精神养成和职业技能培养的缺失。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下文简称“桐城师专”)以师范生职业精神养成和职业技能培养为抓手,不断求索创新,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理论,笔者将从三个方面试阐述之:

1坚持德育为先,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

桐城师专坚持课堂教育主渠道地位,要求教师教书育人,不断提高学生的文明素养和职业道德水平。

1.1实施“1345德育工程”

桐城师专将思想道德教育和职业情感教育放在先导位置,寓德育于课堂教学之中。学校实施铸造师魂的“1345德育工程”,其內涵为:一根主线:扎根农村,献身基础教育的专业思想教育;三大层次:在全面贯彻《德育大纲》的同时,按不同年级将德育内容分为三大层次,确立重点,进行系统教育;四条渠道:课堂教学渠道、校园文化和管理渠道、社会实践和见习实习渠道、家庭和社会教育渠道,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立体化、开放式的德育工作三维教育模式;五个步骤:即“学”——理论灌输;“思”——个人行动对照检查;“谈”——谈心得体会;“做”——规范自己行为;“评”——个人小结,评比表彰。

“1345德育工程”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知情意行的全面和谐发展,有利于解决当前师范生普遍存在的不愿意、不安心在农村任教的问题,其亦成为经验被《安徽教育》等刊物报道。

1.2坚持两代师表一起抓

教师的言传身教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人格的发展、品行的塑造起着示范作用,“只有人格才能够影响到人格的发展和规定,只有性格才能养成性格。”

桐城师专以师德为中枢加强教师的思想道德建设,要求全体教师切实贯彻执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并开展以“爱岗敬业,岗位育人”和“现身教育,勤奋学习”为主题的系列教育活动,积极参加政治学习,牢固确立面向全体学生、一视同仁地对待全体学生的思想,严格遵守课堂政治纪律,坚持从正面引导和教育学生,切实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提升教师形象。

与此同时,学校在办公楼、教学楼、图书楼等醒目位置,设置了“校训”“教风”“学风”等标牌,以营造良好的教学、学习氛围,将“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校训落到实处,从而真正做到“两代师表一起抓”。

2强化各项基本功训练,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

桐城师专依据全科型师范生培养目标和不同类型课程性质、功能的区别,优化课程设计,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以强化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联系,形成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合力。

2.1优化课程设计

一是优化职业技能类课程。桐城师专于一年级开设《教师书写技能》课程,并将其列为教师教育课程;针对学生方言重的情况,于二年级开设两学期的《普通话与教师语言》课程,并开设普通话测试考前培训班;于一至三年级开设音乐、美术、计算机基础课程,四年级普选音乐、美术,五年级任选音乐、美术中的一门。

职业技能类课程以能力训练为主线,以考核竞赛取证为平台。学校制定了“三字一画一话”、“视唱与琴法”、“小学课堂模拟教学”等学生基本功训练考核办法,由系部负责组织训练考核工作,并实行学校认证,颁发合格证书。

二是优化学科教学论类课程。学校在四、五年级开设《小学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小学艺体课程与教学设计》《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学设计》《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与教学设计》《小学英语课程标准与教学设计》等课程。

三是加强实践课程教学。“把有关的培训课程的教学焦点转向教师的认知过程和教学实践,强化理论课和实践活动的联系”。桐城师专积极加强与实习学校的合作,定期聘请优秀的一线小学教师为学生上课,以引导学生专业思想的发展和专业技能的增强。

学校同时加强对教育实践环节的管理,采用微格教学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技能训练,以促进师范生职业技能的发展。同时鼓励学生利用寒暑假参加培训机构的小学课程教学与辅导,让学生尽早地接触教育情境,力求做到教育实践贯穿于学习的全过程。

四是将桐城派文化教育与人才培养相融合。桐城派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作家人数最多、经历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文学流派,其所代表的文化传统和文化精神今天依然对我们有裨益。如桐城派代表人物刘大櫆扎根乡土、终身从事教育事业;姚鼐壮年不惜辞官从教,亲自撰写教材,为教育事业耗尽自己的生命。桐城师专蹱武前人,充分吸取桐城派这一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精粹,并将之发扬光大。

其一,将桐城派文化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小学教育系在人才培养方案的专业选修课中,开设《桐城派与桐城文化》课程,选用《桐城派名家散文》、《桐城文化研究》等校本教材;学校定期开设“惜抱人文讲坛”,由本校教师和外聘专家轮流主讲。endprint

其二,将桐城派文化融入教育实践。学校相继举办“新华杯”桐城散文读写大赛活动、“桐城歌传承现状”社会调查、“孔城老街文化生态调查”、“桐城派名家足迹寻踪”、“桐城红色文化社会调查”等田野调查活动,并形成调查报告,引导学生将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当成一种历史责任,以增强学生扎根乡土、贡献乡梓的职业情怀。

2.2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既为展示学生风采、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提供舞台,又为学生职业精神的养成提供沃土。桐城师专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校内外文化活动,以促进学生职业精神养成和职业技能培养的融合。

一是校内文化活动。学校确立钢琴演奏、歌舞演出、演讲辩论、书法绘画等一批校园文化的品牌项目,在校内外赢得了良好的声誉。元旦文化艺术节文艺汇演、青春美大赛、女生综合素质比赛、书画展览吸引了80%以上的学生参与。其中,每年一度的“元旦文化艺术节”和“体育运动会”成为检阅师范生基本功最好的舞台,元旦文化艺术节活动内容包括“三字一画”比赛、健美操比赛、演讲与朗诵比赛、美术书法作品汇展、文艺节目汇演八个项目。这些活动不仅让学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也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

二是校外文化活动。校外文化活动既可以增强学生的职业技能,又可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职业精神,学生在实践中展示自我、体验人生价值,从而产生自信心和自豪感。

每年暑假,桐城师专都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去敬老院、培训机构、乡村留守儿童家庭等进行社会实践,并形成调查报告,学校将优秀的调查报告和实践图片展示在宣传栏中,从而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热情。

3重视非智力因素,促进学生职业精神养成和职业技能培养的融合

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和智力因素的培养同等重要,甚至从某种程度上说,非智力因素的作用显得更为重要。

3.1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

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关键在教师,教师的思想情感、人格魅力、文化修养,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深刻地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以愉悦的心情对待学习;其次,教师应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和任务要求,以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乐于学习;再次,教师要采用易于理解的方式,如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前预习、创设问题情境并让学生进行课堂讨论、鼓励并指导学生进行教具制作等,让学生在主动探究、积极合作中既获得了新知识,增强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又提高了职业技能,增强了职业自信心。

3.2实施“赏识——成功”的教育模式

教师适时地赞赏学生,让其在学习的过程中树立信心,体会成功的快乐,从而促进其非智力因素的发挥。这就要求教师既要学习和运用多元智能理论,为识别和扶持学生的智能强项发展服务,又要言传身教,以爱心感染学生,令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激发热爱教师职业的意识,并逐渐认识到教师是一种融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情意为一体的崇高职业,从而逐步培养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情感。“即使有最完善的法案,最英明的指令,最好的教科书,而负责去实施的人没有饱满的热情,对自己的使命不是满腔热情,对事业不付出激情和信仰……那么一切都是枉然的”。

由于教师以教书育人为使命,这一双重使命令教师的行为活动兼具职业意义与道德意义的融合性,加之教师的劳动对象是人,这就使得教师的两类职业行为规范即技术规范和道德规范相互融合。如优美简洁的板书、端庄大方的仪表……这些不仅是教师的行为技术规范,也是教师的思想道德规范。可见,教师职业劳动的特殊性,形成了教师职业技能培养和职业精神养成不可避免的融合性,且这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路漫漫其修远兮,桐城师专立足农村小学教育现状,依据“1345德育工程”,按照课程特点,结合学情,依托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不断探索改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在全科型师范生职业精神养成和职业技能培养的融合上下工夫。实践证明,桐城师专培养的全科型师范生在扎根乡土、多能一专、锐意进取方面表现了良好的从业素质,定会为安徽乡村基础教育注入新的生机,作出巨大贡献。

作者简介:周丽(1981-),女,安徽桐城人,硕士,助讲,主要从事教师教育研究;程爱兰(1973-),女,安徽桐城人,硕士,副教授,主要从事教师教育研究。

参考文献

[1] 卢琦.关于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及农村小学教师现状的思考[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09(06):16.

[2]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

[3] 倪文锦,欧阳汝颖.语文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學出版杜,2002.

[4] 成有信.十国师范教育和教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endprint

猜你喜欢

职业精神职业技能
大英县职业技能培训调研
太仓市服装定制职业技能竞赛举行
高等学校青年体育教师职业精神培育研究
医学生职业精神培育的探析
高职实践教学的多重关系研究
论体育传播工作者的职业精神和素养
加强新媒体宣教阵地建设的主要路径
努力开创职业技能培训的新局面
职业技能竞赛推进高职教学改革研究
职业技能大赛促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考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