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视障儿童珠算珠心算教学与训练有效性研究

2017-11-27刘芹英王家申

科教导刊 2017年30期
关键词:训练有效性教学

刘芹英+王家申

摘 要 视障儿童中开展珠算珠心算教学与训练,是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教师应掌握视障儿童触摸训练珠算珠心算训练方法,规范训练细节,鼓励为主,耐心辅导,处理好“准”与“快”关系,强化听珠算和听心算的训练,培养视障儿童数感,提高计算能力,开发其智力,提高综合素质,使其得到全面发展。

关键词 视障儿童 珠算珠心算 教学 训练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7.10.056

珠算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有“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机”之美称。具体来讲,珠算指的是借助算盘来计算数字,珠心算是以打算盘为基础,使打算盘的操作过程在大脑中充分“内化”,在自身的头脑中凭借虚拟算盘来实现计算。在视障儿童中开展珠算珠心算教学与训练,有助于提升智力水准并且培育计算能力,拓展视障儿童综合素质,这也是进一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弘扬优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正面宣传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对于珠心算与珠算增加更多的创新要素。

1 视障儿童触摸珠算珠心算训练方法

1.1 发挥触觉感官优势,激发视障儿童珠算兴趣

认知是指人对世界的认识活动,包括感知觉、记忆、思维等过程,其中,感知觉是最基本的,對其他更高级的认知方式有很大影响。感知觉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视障儿童失去视觉,触觉就成为最重要的感官。“手是盲人的眼睛”,视觉障碍儿童的触觉十分灵敏,触觉是视障儿童认识世界的主要手段,加强视障儿童手的触觉锻炼尤为重要,而且应该尽早进行。

在珠算珠心算教学开始之初,教师通过关于算盘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利用谜语导入,吸引视障儿童的注意:如“四四方方一座城,城里住着两排兵;多的倒比少的少,少的倒比多的多。”可以把算盘当作玩具介绍给视障儿童,利用他们对声音特别敏感的特点,晃动算盘,借“哗啦哗啦”的声音,拨珠时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引发视障儿童的注意和好奇。然后请视障儿童以触觉辨别算盘的基本结构、形状、轮廓、大小、材料的质地、硬度、光滑度等;当然也可以通过播放介绍算盘和珠算文化的宣传片、珠算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片等声响效果,激发视障儿童对珠算的兴趣。

1.2 通过触摸算盘和算珠,初步认知算盘和算珠

通过触摸算盘,认识算盘的梁、档、框、算珠等部位,知道算盘各部分的对应名称,了解算盘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形成算盘特有的空间概念;然后结合算盘讲解算珠,一个上珠表示5,一个下珠表示1。讲清拇指、食指和中指的功能、分工及拨珠动作。让视障儿童学会在个位档位上面拨1—4数,掌握之后再拨出5—9数。通过反复训练,使视障儿童从阿拉伯数字抽象的“数”到用算盘上的算珠表示的形象直观“数”,通过“数珠对应”、“数珠互译”,培养视障儿童的数感,最大程度上补偿视觉缺陷的。

1.3 用触觉感知两位数和珠码,对于位值空间进行有效扩大

通常情况下,对于算盘与多位数字都要进行触摸,然后再去予以了解。在此前提下,对于两位数就可以进行感知,然后运用联想与记忆的方式逐步予以拓展。因此可以得知,上述过程整体上应当包含珠码与多位数字的两个关键部分。与正常孩童相比,视觉有障碍的孩童具备相对较慢的感知力,具体在进行感知时也会耗费更长时间。在训练时,通常都要将其分成实(摸)拨、空拨和想拨三段式训练同步进行。

1.4 加法和减法同步,珠算与心算并行

在很多珠算珠心算教学中,先教加法,再教减法;先教珠算,再教心算,造成学生加法熟练,害怕减法;珠算熟练,不会心算。鉴于此类问题,视障儿童学习珠算珠心算时,从开始就要规范,即加法和减法同步,珠算与心算并行。利用感知觉采用三段式训练模式,即在摸拨(触摸拨珠)基础上,进行空拨(不在算盘上拨珠),再进行想拨,形成算盘空盘和一位数脑图像。为了形成珠算珠心算的脑印象,要求触摸算珠和想象中的脑图像反复交叉练习,刺激记忆,达到珠算模式的内化,为以后心算打好基础。

1.5 视障儿童触摸训练珠算珠心算应当依照次序

视觉障碍的孩子初次在接触珠心算或者珠算时,通常都很难迅速予以掌握。面对此种现状,教师对此应当投入耐心,遵照循序渐进的基本思路来指引学生。一般情况下,珠心算的基本原则为本补加减法,左右手双手拨珠。在早期训练时,首先应当把直本加减作为重点,然后再去过渡至齐本加减、反补加减以及直补加减。在同时训练减法与加法的过程中,应当密切结合减法与加法,遵照先加后减的基本次序予以进行。因此可见,只有遵照了由浅至深的基本次序,才能让孩童真正明确珠心算的关键点。

2 规范珠算珠心算训练细节,教师辅导鼓励耐心

(1)激发孩童的兴趣。珠心算训练运用的方式应当为视障儿童所接受的儿歌、顺口溜、游戏、讲故事、比一比等方式,在教学训练中采取一些趣味练习,不但可以激发视障儿童学习珠算珠心算的兴趣,调动视障儿童的积极性,而且使训练有灵活性、趣味性,让视障儿童在没有感觉到任何压力与阻力的情况下快乐地完成学习。

(2)用力要适度,不能用力过重,也不能用力太轻,要把算珠拨到位,避免出现“悬珠”。手指触摸距盘面距离要小,拨珠要连贯,做到手不离档,指不离珠。

(3)拨准算珠,避免多拨或漏拨算珠,减少不必要的重复操作。

(4)强调双手去拨动算珠,从整体入手来完成减法或者加法的相关运算。在条件允许时,还可同步完成珠心算以及珠算这两部分,进而简化整体上的运算层次以及拨动算珠的次数。因此可见,上述措施有助于缩短珠心算消耗的课堂时间,对于整体上的授课难度也进行了降低,有助于孩童对此迅速进行掌握。endprint

(5)视障儿童感知事物比较慢,常常缺乏主动性,视障儿童触摸认识算盘训练之前,手的动作略显笨拙,教师和家长需要案例或故事引导,热情鼓励,花费很多时间。作为教师应当保持耐心,对于珠算应当指引孩子们尝试去感知,进而训练更为敏锐的触觉。从空间想象入手,对于其中涉及到的难点以及计算要点都要进行突破。

(6)教师在教学时必须缓慢而又耐心,帮助视障儿童克服心理的畏难情绪,提高珠心算的自信心。通过规范珠算珠心算训练细节,教师辅导鼓励耐心,反复练习,由浅入深,逐步渗透,温故知新,循序渐进,稳扎稳打,达到巩固和提高的目的。

3 处理好视障儿童珠算珠心算学习和训练的几个关系

针对视障儿童如果要训练珠算珠心算,那么有必要缩短孩童对此耗费的时间,在此前提下优化整体上的学习实效。视障儿童珠算珠心算学习和训练,需要根据视障儿童学习和训练珠算珠心算培养目标和珠算珠心算学科的特点,把握珠算珠心算的教学和训练方向,处理好视障儿童珠算珠心算学习和训练的几个关系,此项举措有助于获得最优的学习实效。

(1)保证快速与准确。快速以及准确,上述两项要素共同构成了珠心算与珠算的前提和基础。从基本类型角度来讲,应当致力于普及珠心算,在此前提下提升视觉障碍孩童本身的珠心算水准。在必要的时候,对于运算时的精准性应当予以全面把握,在保持精准度的基础上再去讲求速度。如果孩童本身的视觉障碍相对严重,那么关键应当落实于精准性,然后再去提升速度。

(2)对于心算与珠算之间的联系进行妥善把握。视觉有障碍的孩子如果要掌握更高层次的珠算技能,关键在于提升心算的水准。这是由于,珠算本身构成了珠心算的前提与基础。因此在教学时,教师先要帮助孩子们反复予以触摸。如果忽视了珠心算,则很难提升综合性的珠算层次。为了提升整体上的珠心算水准,就要打好珠算基本功,需要视障儿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坚持和保持练习。有经过科学合理的训练,才能把触摸拨珠内化为意念拨珠,提高珠算珠心算高速快捷的计算能力。

(3)要处理好视障儿童听珠算与听心算的关系。听算是视障儿童珠算珠心算教学与训练中的主要形式之一,也是视障儿童珠算珠心算教学中一个重要环节。听到数后触摸算盘,再听、再触摸,反复交替。当视障儿童具有一定的心算能力后,就重点训练他们的听心算,位数、笔数由少到多,逐渐增加。

4 结语

针对视障儿童这一特殊群体,珠算珠心算教学一定要充分考虑他们的身心特点和认知能力,不断鼓励和强化视障儿童动手能力,努力创设宽松和谐、平等尊重、自主探索的学习氛围,激发潜能。通过珠算珠心算技能的学习、训练,不但能提高视障儿童珠算珠心算技能训练的信心和积极性,而且可以使视障儿童动作协调、连贯,做事认真、严谨,反应敏捷,准确无误,这也是培养视障儿童综合素养和养成良好习惯的方法之一,成为促进视障儿童学习数學、开发智力和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endprint

猜你喜欢

训练有效性教学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让文言文教学迸发思维的火花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日媒:日自卫队将以“训练”为名“出兵”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