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志愿服务在艺术院校的现状及思考

2017-11-27朱岩岩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7年29期
关键词:志愿服务艺术院校思考

朱岩岩

摘 要 随着社会文化建设的推进,志愿服务活动逐渐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同样地,在艺术院校,志愿服务活动在思想教育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当前,艺术院校的志愿服务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也存在不少问题。本文主要分析艺术院校志愿服务发展过程存在的问题,剖析阻碍其发展的因素。

关键词 志愿服务 艺术院校 现状 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从1993年共青团中央发起实施中国志愿者行动以来,大学生志愿者行动在全国各大高校蓬勃发展,参与人数不断增多、获得内容日益丰富,逐步成为推动和諧社会、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推动力。志愿者服务在艺术院校飞速发展,艺术院校大学生志愿服务也在不断地发展,并取得了较大的成绩。艺术院校异于其他普通院校,随着艺术生的心理变化,志愿者服务变化多样,但依然存在很多问题。

1艺术院校中志愿者服务的现状

由于艺术院校与普通高校在教育环境和教育对象上的不同,艺术院校的德育工作则以艺术院校学生的特点为出发点,立足于艺术院校的学科特点和培养目标,大胆地探索具有针对性的工作服方法,创造性的开展各项工作及活动,因此艺术院校志愿服务活动的形式也是丰富多彩的,有着与其他高校不一样的特征,但与此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1.1志愿服务活动专业性和层次稍低

随着艺术院校志愿者队伍的发展壮大,出现了服务对象狭隘模糊的状况,普遍存在着志愿服务活动缺少长期的发展规划,很多情况下是按照上级文件的传达走一步算一步,这就造成了很多青年志愿者们把志愿服务活动当做是临时性、突击性的活动,往往流于形式,勉强应付。从调查结果反馈来看,各高校开展的志愿服务活动大同小异,目前,艺术院校的志愿者队伍服务的对象过于局限,多数是社区的孤寡老年人、贫困群体、少年儿童、社会残疾人士等。活动的本身没有与艺术院校的专业密切结合起来形成特色优势项目,从而使得学生的专业特长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另外,在活动开展的形式上层次不高,如给予社会上需要帮助的人以衣物等等。这些都导致了志愿服务活动的层次性较低,并对艺术类院校志愿服务取得良好成效都带来一定的影响。

1.2志愿服务活动个人的自觉性程度不高

调查发现,高校的志愿服务活动大多数是由学校团委和相关部门组织开展,志愿者自身还没有形成自发自觉的行动模式。在活动中,一般都是学生会的学生干部承担活动的组织和开展,很多志愿者都表示,参加志愿服务活动都是学校的要求,甚至有些同学都是为了评优而参加的。同时,艺术院校也存在为完成上级任务而开展志愿活动的情况,从上至下,使得志愿服务的目的性、功利性占了上风。这一定程度上削减了志愿者应体现的志愿服务主体意识。刚进校的大学生积极性非常高,再加上对志愿服务活动的新鲜感,在初期都是全身心积极的投身到志愿活动中的。但随着活动次数的增加,活动开展的创新性不够高,导致志愿者的新鲜感慢慢淡化,逐渐表现出懒散、浮躁的心理。

1.3志愿服务活动的经费缺少,后勤保障不足

据了解,艺术院校的志愿者团队负责人介绍,大学生志愿服务经费较少,一般由学校拨款支持,仅用于志愿者招募、活动宣传等项目支出;而如车费、餐费、志愿者保险等费用,一般都由志愿者学生自己承担。由于艺术院校学生追求鲜明的艺术个性特色,与普通院校学生的思维方式的不同,性格上的个性之处,已经对艺术院校的志愿服务的发展起到了负面作用。使得这种志愿者基本费用的做法,有损于志愿者个人权利,不利于志愿服务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志愿服务的经费短缺,不能给志愿者提供较高的后勤保障。

1.4志愿服务活动宣传力度不到位

由于艺术院校对志愿服务不够重视,所以平时的宣传活动也不够到位。宣传的方式过于单一,艺术院校对志愿服务活动的宣传渠道主要以宣传板海报为主。除此之外,艺术院校的学生更多是靠网络来获取信息的,如微博、QQ、微信等。宣传的范围也不广,艺术院校宣传志愿服务只要集中在学校范围内,面向的只是校内师生,这样不利于志愿服务活动的发展,从而无法召集更多除此学院外的人来共同参与到志愿者服务活动中来。

2影响艺术院校志愿服务发展的因素

2.1对志愿服务的认知上存在偏差

随着艺术院校内志愿者队伍的壮大,志愿者队伍不断增大,志愿精神也不断增强。志愿服务精神,是一种基于道德和良知的不图回报的精神,一种自觉自愿奉献社会的精神。在艺术院校,对志愿服务的误读也非常严重。学校没有把大学生志愿服务提上议事日程,认为这只是学校团委的一项专门工作,没有给予足够的支持。这是阻碍艺术院校志愿服务发展最重要的因素。

2.2志愿服务组织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在西方国家的志愿者组具有独立的机构和地位,能够发挥独特的作用。但是,在我国高校中,尤其是艺术院校的志愿者服务活动多数是有学校的团委组织,或学生会组织,自上而下地实行,以校学生为主体,高年级学生担任负责人、低年级学生成为中坚力量。此外,大部分志愿者团队每年更换负责人,流动性大,志愿者也不固定。志愿服务团队积极性不高,态度不够端正,存在热情度不高及服务不到位等情况。艺术院校的志愿组织没有系统的管理机制。这样使得志愿服务的独立性、自主性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志愿服务活动的健康发展。

2.3志愿服务的激励体系不够健全

当前,大多数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激励方式主要是以精神鼓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但是激励机制较不完善,主要体现对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缺少宣传教育与政策性的有效引导、对于志愿者在志愿服务中的表现情况缺少相应的惩罚与奖励制度。当然这种情况在艺术院校也同样存在,学校应该加强对志愿者的考核奖励制度,树立一批先进的典型人物。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都不到位,这样会使得志愿者的自豪感和荣誉感得不到满足,直接导致大家参加志愿服务的积极性不高,影响志愿服务开展的质量与效果。此外更是不利于志愿服务行动的开展。

3提升艺术院校志愿服务的策略与建议

3.1加强宣传教育力度,培养志愿服务精神

对于艺术院校志愿服务活动缺乏深度了解这一问题,就艺术院校的实际情况来确定相应的宣传重点,并且加强舆论宣传和典型表彰。如可以通过高校新闻中心、网站、微信、宣传海报等媒介,全面地宣传青年志愿服务活动。同时,还要帮助艺术生树立正确的志愿服务的观念,即志愿者不仅是服务者,同时也是受益者。艺术院校可以通过“体验”教育来培养志愿者的精神,将道德教育寓于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活动中,让学生在为他人服务的过程中体验快乐与幸福,从而为志愿服务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3.2加大商业赞助力度,建立志愿服务基金项目,保障志愿服务活动经费

随着艺术院校志愿服务活动的不断深入,单单从某一方面获取活动经费已经不能满足需求。所以学校志愿服务机构可以与企业或社会机构建立长期合作,为志愿者给予充足的志愿服务经费支持与后勤保障,让志愿服务的成果现实化,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参与,扩大志愿服务的影响力。另外,艺术院校可结合自身情况,建立志愿服务项目审核制度,引导大学生志愿服务从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让组织志愿者团队上报志愿服务项目,对申报的志愿服务项目进行审核。

3.3加强志愿组织管理体系建设,进行志愿服务培训交流活动

从管理角度出发,艺术院校要加强管理的体系建设,只有规范合法的管理才能引导志愿组织有序发展。艺术院校在培训交流以及进行服务活动这一方面,应该充分发挥教师与学生干部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依据不同年级,不同服务意向和专业特点来组建团队,并实行有特色的、针对性强的培训交流活动。专业的培训提高了志愿者的服务能力,同时也为被服务对象提供更好的服务,促进了艺术院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向专业化发展。让艺术生拥有更好的责任心和服务态度。

4结语

志愿服务活动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有效途径,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让每一位学生能够结合专业技能参与其中,培养大学生的志愿服务精神,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现阶段,艺术院校志愿服务发展还不够成熟、不够稳定,在管理、组织、体制上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志愿服务活动也将迎来新的机遇。endprint

猜你喜欢

志愿服务艺术院校思考
资产管理工作在艺术院校的应用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等级考试为导向的艺术院校计算机教学研究
高等艺术院校科研工作研究
中国艺术院校巡礼(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