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及其对四川大学启示
2017-11-27李丹
李丹
摘 要 随着《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的下发,推动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局面。同时,历史悠久的西南名校四川大学入选首批双创基地,开启了“双创”改革之路。学校从教学理念、课程设置、师资配备、平台建设、校园文化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是,我国高校“双创”毕竟刚刚起步,还存在很多急需改进的问题。美国作为高等教育强国,高校“双创”起步早,系统较为成熟,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关键词 四川大学 双创 美国 启示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1四川大学“双创”教育开展情况
2016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明确了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意义,其中有一条谈到要通过以创新为核心的创业教育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潜能和创业活力。
在这样的背景下,2016年,四川大学获批成为国家首批“双创”示范基地,同时,在全国高校中率先制定并实施了“双创”教育改革行动计划18条,并提出:创新创业知识教育、能力教育、品质教育、实践教育、条件支撑、制度保障。在此基础上,学校还大力推进“双创”示范基地五大重点平台建设。2016年12月,学校“双创”示范基地顺利通过了国家评估、验收,得到了评估组专家的高度评价。
在资金方面,更是得到了强有力的保障,中国工商银行四川省分行提供120亿元设立了川大双创信贷融资,成都高新区将出资“10+1”亿元支持川大设立“双创”专项资金、“协同创新孵化基金”和“创新创业投资基金”,蓝光集团出资20亿元设立“川大—蓝光双创基金”,等等。
我们可以看到,学校、政府、社会都在共同发力,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平台。四川大学也正以大刀阔斧之势进行改革,在以下一些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1.1课堂教学改革
四川大学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是实施“小班化、互动式”课堂教学改革。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促进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目前已开设小班课9024门次,占课程总数的70.5%。同时,课堂教学改革的重点就是建立和实施“非标准答案考试”。目前,学校已经开设非标准答案考试课程930门,率先出版了5册由川大老师自己设计的非标准答案考试试题系列。
1.1.1专业课程体系和师资队伍建设
四川大学着力完善“双创”人才校外兼职导师管理机制。破解已有教师大多数并不能胜任“双创”指导教师的瓶颈。完善和扩大由国内外知名企业高管、创业家等组成的学生联合培养导师队伍。目前,学校已聘任“双创”校外兼职导师1372名,为学生开设创业课程339门次。
1.1.2实验教学平台、实践与能力培育平台建设
在实验教学平台建设方面,学校已投入2.15亿元,全面启动了人文社科综合、现代医学、物理前沿与电气新技术探索3个学生“双创”实验教学平台建设。在实践与能力培育平台建设方面,四川大学打造了一条“i创街”。目的就是要建成“培养学生自我经营、自我管理的一条街,培育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一条街”。同时,学校正在建设“智造梦工场”等系列“双创”示范基地高端实践平台,與成都市在学校周边将共建两个国际大学生创新创业大楼。努力为学生实现创新创意提供优质的实践平台。
我们可以看到,四川大学正在积极推进“双创”教育改革,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同时,我们发现仍然存在一些问题:(1)虽然学校大规模实施“小班化、互动式”课堂教学,但是很多教师还是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所以现有的课堂教学还不能很好地适应“双创”教育改革;(2)虽然引进了一批“双创”校外兼职教师,但是现有的一些老师还是不能很好地胜任“双创”教育任务;(3)学校虽然在积极组建一系列双创“课程群”,但是毕竟刚起步,经验不足,现有的专业课程体系还不能完全适应“双创”教育要求;(4)现有的实验教学平台还不能真正适应“双创”教育标准。
那么,在发现这些问题时,学校可以通过什么途径和方法来找寻突破口呢?众所周知,美国是高等教育世界强国,也是开始“创新创业”教育较早的国家,美国一流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实际上已形成一个包括制度体系、课程体系以及平台与载体、文化氛围等在内的富有活力的生态系统。所以,研究美国高校成熟的创新创业教育一定能给我们带来启发。
2美国高校“双创”开展情况
2.1教学理念与目标定位
美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理念主要强调为“学生的自由服务”,并且学校将创新创业教育视为面向全体学生的素质教育。美国高校重视每一位学生创新创业思想、精神与能力的养成,注重为社会创造财富与价值。同时,在实用主义文化的影响下,美国教育很注重大学为社会服务的功能,所以创新创业教育成为践行大学使命的重要手段,培养出社会各行各业的创新创业人才。
2.2课程建设
在课程体系建设上,美国高校开设的创新创业课程大多自成体系,注重将专业特色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并且数量多,总和超过2000种。美国高校的创新创业课程设置具有如下特征:(1)纵向上,学校已有的课程群并不是由零散的几门课程拼凑而成的,相反课程之间前后相接、层层递进,学生可根据自己的修业年限和兴趣在课程资源中选择;(2)横向上,创新创业课程逐步走进了文科、工科和理科院系等,打通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割裂的学科布局,拓宽了学生创新创业知识的宽度与广度;(3)坚持理论和实践课程并重,强化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在理论知识和具体实践上形成了有效对接。
2.3师资建设
美国高校重视创新创业师资队伍的选聘,强调专、兼职教师合理配备、协同合作。师资队伍建设具有如下特点:(1)专兼职相结合:不仅包含校内的专职教师,而且外聘创业成功人士、企业高管和创业校友等任兼职教师。(2)强化教师创新创业意识:学校经常举办创新创业教育论坛等活动,为教师搭建交流平台,弥补教师理论知识的不足,使教师认识到何为真正的创新创业;(3)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学校成立特色项目或在企业建立实习基地,鼓励并引导教师积极深入创新创业实践,使教师能够切身体验创新创业的全过程,进而在实践中积累教学经验。endprint
2.4平台建设
美国高校为大学生提供了许多的载体,如创新创业类竞赛、创新创业项目、计划、社团协会等。这些载体将众多来自不同学科的学生、校友和相关人士聚集在一起,在激发创新创业精神的同时,也形成良好的创新创业合作网络。美国许多高校为有志于创新创业的大学生搭建了多元化的平台,建立了创业中心、技术转化办公室、研究中心和专利委员会等众多组织。这些组织各自扮演不同的角色,互为补充,协同创新。
2.5制度与文化氛围
美国在20世纪20年代就开始在大学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经过近百年的发展,现在已经相当成熟,高校普遍开设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并与社会建立广泛的联系,建立了高校、社区、企业良性互动的创新创业教育系统,形成了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美国高校还鼓励学生树立创新创业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鼓励学生不拘泥于传统、张扬个性、大胆实践,使创新创业文化特质深深地烙在每一位学生身上。
3美国高校“双创”教育对四川大学的启示
3.1转变教育理念
针对四川大学很多教师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现有的课堂教学不能很好地适应“双创”教育改革,借鉴美国经验,必须先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
美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更多关注学生自身的发展,以一种人本化、终身化教育的理念发展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并且将创新创业教育上升为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新高度。认识到了创新创业教育在人才培养上的重要作用,努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学生突破传统、勇于创新,促进学生灵活运用理论知识。
3.2师资建设
从总体上讲,目前四川大学的教师虽然学历高、学术水平高,但大都还是从学校到学校、从课堂到课堂,没有创新实践和参与社会竞争打拼的经历,也没有参与工程项目建设实践环节的经验和体会,并不能完全胜任“双创”指导教师的角色。而且我们的教师大都是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成长起来的,还不是很习惯“双创”教育改革,从备课到设计考题仍然习惯于传统应试教育的理念,很难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想象力。
借鉴美国经验,学校除了聘请具有丰富创新创业实践经验的优秀企业家和创业成功人士作为兼职教师,加强对专职教师专业理论知识的培训,建立一支理论与实践能力双高的“双师型”师资队伍,为院校培养创新型人才保驾护航。另外,还可以在全校范围内选拔一批中青年骨干教师,鼓励他们继续深造并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深入企业一线体验其具体的运作、管理,亲自感受创新创业过程,提升创新创业教学水平。
3.3课程建设
目前,四川大学有些专业课程的设置仍然沿用较早以前的标准和定位,没能真正体现“双创”教育的内涵、目标、要求,没有真正融入国际科技发展的前沿、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所以借鉴美国,我们应注重课程开发与实践,在课程开设方面,引入国际科技发展的前沿、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另外,既要站在学科建设的角度,将创业教育有效融入专业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的课程体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综合能力。在课程实施方面,增强课程的实践应用性、强调对学生独立实践和操作能力的培养。
3.4实践教学环节
目前,四川大学的实践环节,基本上还是以简单的技能训练为主,缺少对学生创新创意、独立思考能力和想象力的培养。这种根据实验结果简单完成实验报告的方式,缺少让学生去思考更多可能性、去想象创意的训练环节,不能真正对接“双创”教育。
首先,可以學习美国开创灵活多样的创新创业教学模式。一方面建立以课堂教学为主要载体,创新创业大赛、创新创业实践类项目为辅助的新型创新创业教育培训模式。另一方面根据因材施教原则,学校有针对性地对不同发展方向的学生采用最适合的教学模式,最大限度地引导和培养他们创新创业。
其次,启动创新创业项目。美国高校创新创业项目主要包括科研训练、创业训练和创业实践项目,这类项目通常以团队的形式开展,团队成员由相同或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基于兴趣自发组合而成。其中发展前景较好的创新创业项目可以得到充分的支持。创新创业项目的最大意义在于给学生创造了机会,使其将所学知识与具体实践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 王磊.多维协同:美国一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经验[J].教育探索,2017(03):111-114.
[2] 王中林.高校创新创业工作机构设置及职能探讨[J].新课程研究,2017(03):132-133.
[3] 王志鹏,高晟,张启望.美国高校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的启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7(01):63-65.
[4] 谢和平.以创新创业教育为引导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J].中国高教研究,2017(03):1-5.
[5] 焦健,沈亚强.美国、德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历程、特点及启示[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2):49-52.
[6] 包水梅,杨冬.美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基本特征及其启示[J].高教探索,2016(11):62-70.
[7] 张学英.美国高校促进创新创业的实践及启示[J].职教论坛,2016(24):87-91.
[8] 应中正.美国高校的实践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考察[J].思想教育研究,2015(12):93-95.
[9] 常建秋.探析美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及对我国的启示[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27):49-50.
[10] 胡长生.美国高校创新创业及其作用[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综合),2006(03):98-12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