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生态园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2017-11-27倪伟
倪伟
[摘要]兰陵县委、县政府依托资源优势、创新工作思路,发挥现代农业形成的巨大优势,全面推进旅游业、农业融合,以建设我国首家农业公园——兰陵国家农业公园为突破口,探索“文旅农”融合的新途径,有力地推动了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县域经济转型,为全县农业生态旅游业健康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关键词]农业生态园 建设 经营管理 现状 可持续发展
一、兰陵国家农业公园的概况
国家农业公园是继农家乐、渔家乐以及生态农业观光园等乡村旅游业态之后兴起的一种新型旅游形态,它既不同于一般概念的城市公园,又区别于一般意义上的乡村游览点和农村民俗观赏园,它是中国乡村休闲和农业观光的升级版,是中国农业旅游的高端形态。兰陵县在无经验可供借鉴的情况下,经过近5年的探索实践,景区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16年,兰陵国家农业公园景区接待游客12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38亿元。
(一)兰陵国家农业公园的位置
兰陵国家农业公园是全省首个国家农业公园试点项目,位于兰陵县卞庄街道代村。兰陵县地处鲁苏交界处,总面积1724平方公里,总人口137.5万,是典型的农业大县、蔬菜大县,被誉为“中国蔬菜之乡”和“山东南菜园”。代村社区位于县城西南,属城乡结合部,辖6个行政村,现有2716户,1万余人,210名党员,1.3万亩耕地。目前,代村被评为“全国十佳休闲农庄”、“国家4A级旅游景区”、“山东省文明村镇”、“临沂市文明单位”,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二)兰陵国家农业公园的规划理念
县委、县政府将兰陵国家农业公园建设作为推动“文旅农”融合的有益尝试和县域经济转型升级的有力抓手,举全县之力加以推进。聘请山东旅游规划设计院专家组规划设计,项目核心区占地面积2万亩,计划总投资20亿元,现已完成投资7.9億元。
(三)兰陵国家农业公园的总体布局
兰陵国家农业公园分为农耕文化及科技成果展示区、现代农业示范区、花卉苗木展示区、现代种苗培育推广区、农耕采摘体验区、水产养殖示范区、微滴灌溉示范区、民风民俗体验区、休闲养生度假区、商贸服务区十大功能区。项目坚持将传统农业种植与现代农业科技展示于一体,融入兰陵本土的地理知识、人文景观,生动展现了休闲农业与创意田园的独特魅力。
(四)兰陵国家农业公园的功能作用
该项目是推进“新四化”建设的主要载体。把园区周边6个村庄分散在农户手中的土地流转集中起来,通过统一规划、统一组织,实施农业标准化、产业化生产,显著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农民收益;农民变成了“产业工人”,农田变成了“绿色工厂”,土地转化成了“创意田园”,村庄打造成了“新型城镇”,实现了由“农业、农村、农民”向“生产、生态、生活”的统筹推进。
二、兰陵国家农业公园发展现状
项目前期能顺利落地并快速发展,得益于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可以说是“抢抓了机遇”,在全市19家申报单位中脱颖而出,凭借的是农业大县、蔬菜强县的基础和优势,使资源得到了有效整合,特别是两届菜博会的品牌效应现已形成,生态农业观光旅游不仅成为“兰陵旅游的突破点,也是临沂旅游的新亮点,更是打造山东旅游第三极的重要支撑点”。目前,竞争日趋激烈,导致发展存在短板,兰陵国家农业公园项目提升迫在眉睫,如何将项目做大做强,如何创造更多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成为摆在目前最为艰巨的任务。
(一)管理与经营权未明确分开
由于全县旅游业起步较晚,景区发展初期主要靠政府引导,政府或多或少会直接参与项目建设运营,景区缺少与周边的联动合作,不利于景区按照游客需求走市场化发展路子。同时,景区的经营管理及开发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管理的继承性。
(二)建设资金投入不足
目前项目建设及宣传营销资金主要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力量投资严重滞后,宣传氛围与市场认知度不足,不利于更好地推进项目建设,开拓客源市场。
(三)旅游开发水平较低
旅游收入目前主要还是以门票为主,其它旅游要素效益还没有充分显现出来,带动效应不够强,产品主要以传统观光型为主,缺乏一批科技含量高、参与性强、体验度高的旅游项目。
(四)旅游商品开发短缺
旅游景区迅猛发展,但体现地方特色文化的旅游商品没有得到同步开发,游客无法购买到称心如意的创意旅游商品。
(五)专业管理人才缺乏
旅游业是一个专业化和前瞻性较强的行业,产品更新速度快,景区的发展除产品本身吸引力之外,专业人才的专业化管理与市场营销手段也至关重要,目前依然存在管理和建设人才匮乏的问题,园区现有职工三分之二以上为本村村民,文化素质相对不高,很难胜任现代农业园区管理和发展。
三、全面推动兰陵国家农业公园建设的建议
兰陵国家农业公园项目作为全县旅游业的突破口和发力点,应紧紧围绕打造全国首家以农耕文化和休闲农业为主题的5A级旅游景区,挖掘文化内涵,突出产品特色,坚持五位一体,全面提升改造,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国家农业公园新模式。
(一)明确主题定位,提升发展层次
主题定位是景区开发与提升的前提,包含市场定位、功能定位、目标定位、形象定位、战略定位等方面。
(1)对兰陵国家农业公园的市场消费主体来源、消费特征、消费需求、变化趋势进行合理评估,确定市内、省内、国内、国际市场消费方向。
(2)根据市场设计产品,用体验来创新休闲农业,开发与周边同类产品相区别的创意旅游产品。
(3)以主题为核心,结合市场卖点,形成“天下菜园、美丽田园”的形象和营销定位。
(4)形成运营层面的战略定位。其中,主题定位是定位系统的核心,它统筹和引领整个园区发展的方向,助推园区再次腾飞。endprint
(二)创新管理体制,激发发展活力
(1)尽快实现管理权与经营权分开。在清产核资基础上,按照市场化路子,实现公司化运营,将园区建设和每年一届的菜博会筹办等工作交由山东新天地农业开发公司具体负责,实现工作重心下移,让政府腾出更多时间和精力为园区发展服务。
(2)完善园区投融资机制。设立旅游产业发展专项基金,并列入财政预算;适时组建实力雄厚、竞争力强的综合性、专业化旅游企业集团,保障全县旅游产业长期可持续发展。
(3)发展全域旅游。以兰陵国家农业公园为龙头,坚持“突出县域特色,打造优势品牌,注重宣传营销,实现全域发展”的理念,中打造“文化兰陵、生态兰陵、魅力兰陵”的新形象,叫响“圆梦之旅、品味兰陵”的新品牌。
(三)拓展空间领域,推进综合开发
按照“打造核心竞争力景区,培育群落旅游业态”的模式,从空间层面实施“以旅游为导向的区域综合开发”。
(1)以兰陵国家农业公园为核心,依托生态资源、优美环境和大量客源,在外围形成一个休闲产业聚集区或是休闲小镇,并聚集酒店、餐饮、商贸、温泉、运动、会议等各种业态,带动整个区域的发展。
(2)景区要快速发展,离不开可进入度的提高。着力打通外部交通网络,实现兰陵与台儿庄、临沂等成熟旅游市场的便捷对接。兰陵国家农业公园,具备与周边合作的地理优势,加强与旅行社和周边市区景点的合作,那么,兰陵国家农业公园将会成为游客就餐、休憩和留宿的理想之地。
(四)提升景观产品,凸显兰陵特色
景区间竞争的核心是旅游产品。必须甩掉因循守旧的传统思维,充分利用现代农业特色资源优势,着力打造“特”字品牌,做足“农”字文章,提升景观产品,向市场要效益,走出独具兰陵个性特色的持续发展之路。
(1)合理布局景观。突出景点之间的协调性,尽量保持景区大门、停车场、道路系统、交通工具、休憩节点、服务设施等引导和休憩服务系统与原生环境及人文景观高度协调。
(2)创新游憩方式。开发从播种、育苗、施肥、浇水到除草、收获、加工处理的一条龙体验式农事活动和趣味比赛,让游客穿农家衣、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使同样农事体验活动经由不同的玩法而变得新颖。
(3)提供良好饮居条件。丰富类似沂蒙老街等多样化的传统特色美食和健康食材,提供安全舒适卫生的住宿环境,带给游客“宾至如归”的感觉,让游客从视觉、听觉、味覺、触觉和嗅觉等方面得到深刻体验。
(4)发挥县城带动作用。加快完善城区交通、通讯、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积极发展商贸、餐饮、住宿、娱乐、旅游地产等产业类型,加速聚集一批高水平的宾馆、酒店、超市、特色旅游纪念品店、休闲娱乐会所,提升旅游服务接待能力,丰富旅游要素载体,逐步促成兰陵过境游向过夜游的转变。
(五)优化人才结构,健全服务体系
(1)改善旅游人才结构。旅游高端人才对于一个地方旅游经济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国内各大院校、上级旅游等部门通过外聘、下派挂职等方式招聘旅游专业人才。
(2)强化旅游信息公开。现代社会人们出游多是在旅行社推荐基础上上网查阅,所以要完善“兰陵旅游”微信公众平台,图文并茂,适时更新,吸引游客。同时提升“12301”旅游咨询投诉电话运行,搭建好旅游信息查询和预警信息发布等服务平台,对市场变化做出迅速反应。
(3)完善配套服务和行业标准。坚持以人为本,细化规范市场秩序,加强公园管理队伍建设,提高管理成效,落实相应管理任务以改善生态园内设施的使用经营状况。组建志愿者队伍并制定相关管理条例,规范游客文明使用园内服务设施。坚持“依法治旅”,实现旅游执法监管常态化,不断提高旅游行业服务水平,为旅游业健康发展夯实基础。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