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内部审计在企业内部控制中的作用

2017-11-27吴静宇

商情 2017年34期
关键词:合规内部审计内部控制

吴静宇

[摘要]长庆油田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始于2005年,经过持续的符合性测试、改进和再完善,形成了在集团公司统一流程架构下的符合长庆实际的内部控制体系。为保障体系的有效运行,从集团公司到长庆二级单位,每年都在组织各种形式的检查测试,但是要切实降低内控体系运行风险,以体系文件为主要工具的测试工作并不能保证最预期的效果。表现在:以抽样检查为主要手段可能导致问题样本难以获取,形成漏审;以季度为频次的自我测试导致监督不持续,不能及时发现内部控制的缺陷:遵循于固化的业务流程架构,测试难以覆盖所有业务、不能兼顾所有潜在的业务风险。因此,内控部门必须创新思路,以更加灵活和有效的方式为内控体系的运行提供监督保障。通过开展以合规为导向的内部审计,是对内控体系运行监督方式的有力补充,是体现审计价值增值作用的重要途径,尤其是适应目前合规形势的内在需要,为更好发挥内控服务管理、服务领导决策的职能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合规;内部控制:内部审计

一、实施以合规为导向的内部审计的必要条件

管理层基调和工作氛围: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健全完善的工作机制:严肃的问责机制。

二、工作思路及做法

(一)通过评价规章制度遵循性,解决执行力的问题

随着近年来公司上下大力开展整章建制,某采油厂所有类型的业务基本实现了有章可循,也为实施审计提供了充分的依据支撑。对照规章制度和法律法规,对业务链条各个节点的运行状态、岗位工作职责、业务审核权限等管理的重点要素进行逐一核证,揭示与制度相悖、有令不行或执行不到位的问题,再结合规章制度提出管理的意见和建议,通过具体问题的改进解决好包括管理层面和业务层面人员思想、行为上的习惯弊端,切实保证“只有标准动作、没有自选动作”的内控要求落地生根,推动执行力持续提升。

(二)通过评价业务风险的可控性,解决机制缺陷的问题

以内控体系业务流程、风险控制措施为依据,結合内部审计工作的职业判断,采取访谈业务岗位、观察业务运行状态、查阅业务资料、检查审查审批手续、跟踪业务样本等手段,对审计对象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评估,一是评估以机构建制、岗位设置、整体氛围为重点的控制环境,促进内部控制的基础建设:二是评估以岗位兼容性、业务审批程序、关联业务流程的衔接性、业务结果的真实可靠性为重点的控制活动,把点上的问题有效转化为管理机制的整体改进和改善,三是评估以责任落实为重点的监督机制情况,在职责上是否达到了监管的分离、不相容岗位的分离,是否实现了业务活动的常态监督并取得效果。

(三)通过评价管理决策的适当性,解决管理效益不高的问题

一是以财务预算的执行情况为主线,对超支业务的管理状况进行剖析,从管理机制上、业务动态上对标分析预算超支的原因,评价费用支出的决策是否适当,是否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并提出纠偏的建议和措施:二是以盘活内部管理资源为目的,对单位的资源配置情况进行分析,评价是否存在人员、资金以及其他方面的资源浪费,是否出现闲置自有资源而增加费用支出、增加管理难度的管理短板。

(四)通过评价运行机制的可靠性,解决新增业务管理不规范的问题

新增业务由于没有成熟的管理标准来指导,往往凭经验干工作,造成管理方式各不相同,存在诸多潜在风险。通过开展新增业务的审计,发现业务发展中不合规和影响管理效率效益的问题,吸收借鉴好做法好经验,为业务部门提供管理线索和建章建制的依据,推动业务均衡和协调发展,降低内部控制风险。

(五)通过实施后续审计,解决审计意见落实效果的问题

对实施的审计项目,不能就事论事找问题抓整改,更要避免审计“一阵风”现象,必须达到“以点促面、整体带动”的目的,还要通过现场复核来保证审计意见得到采纳并取得了切实效果。一是要做好风险案例的层面分享。暴露在个别单位的问题可能是业务活动的普遍性或典型问题,因此要定期或不定期的对已审计的项目进行梳理,整理发现的问题,在一定范围进行曝光,督导业务操作层面对照风险案例开展自查自改,发现隐患及时消减,避免引发不良后果:二是组织好后续的审计监督。对被审计单位的问题整改情况,现场落实效果,不仅要回看具体问题的整改,还要检查是否通过运行机制的改善保证了整改的长效性。

三、实施效果

(一)来自审计监督的压力促进了内部控制环境的改善

内控体系自我测试侧重于发现业务流程和风险控制措施执行上的问题,加之测试方法区别于内部审计,一些深层次的管理漏洞不能充分暴漏。而通过实施合规性的内部审计,能够进一步发现业务开展过程中比较尖锐、敏感和更有价值的问题,尤其是影响到经济安全运行的等等一些问题,通过问题披露可以直观反映一个单位管理能力的高低和内部控制的水平。因此客观的说,内部审计比内控测试有着更强大的影响力和管理推动力,能够促使被审计单位通过问题整改健全机制、纠正从业行为,主动改善内部控制环境。

(二)审计问责的严肃性提高了落实内控要求的自觉性

“应审必审、凡审必严、严肃问责”是内部审计的基本原则和要求,通过实施内部审计,将问题落实到业务岗位,问责到具体人员,甚至可向纪检监察部门移交问题线索,这都对不符合内控要求的行为习惯带来较大冲击,也给各层面从业人员敲响了警钟,倒逼其主动执行制度、落实好内控要求、持续消减管理缺陷。

(三)为更加有效的开展内控体系自我测试提供了思路方法

通过借鉴内部审计的工作思路,将制度法规的遵循性和审计的职业判断融入测试工作,从多个角度对测试样本进行评价,可更加客观的判断业务活动是否控制有效:二是丰富了工作的方法。在测试过程中,可运用查询、盘点、分析性复核和验算等审计工作方法进行样本分析,可更加准确的发现业务存在的实质性、关键性问题,提高了自我测试的质量效果:三是提高了内部控制工作的影响力。通过实施以合规为导向、保障内部控制体系有效运行的内部审计,为业务协调开展提供了丰富的管理线索,为领导决策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也进一步推动了内部控制与全厂中心工作的融合,在长庆油田第三采油厂促进合规、协调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endprint

猜你喜欢

合规内部审计内部控制
企业如何做好反商业贿赂合规
在合法合规中提升民企竞争力
浅析SAP系统在石化企业内部审计中的运用
新常态下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工作研究
图书馆内部控制建设的深度思考
我国物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及建议
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制造企业销售与收款业务的内部控制分析
我国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