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女主”孙俪:你必须非常努力,才能显得毫不费力

2017-11-27林兑

博客天下 2017年19期
关键词:周莹孙俪邓超

林兑

她化身甄嬛、芈八子、周莹,力图和命运周旋到底

时隔14年,导演丁黑发现,孙俪在表演中诠释情绪时,使用的还是那股“真感情”。就像刚出道时一样。

2003年,因为在丁黑导演的《玉观音》中扮演女主角安心,孙俪一炮而红。丁黑记得,那时候,非表演科班出身的孙俪还不会运用技巧,演戏只知道用真感情。拍摄安心丈夫离世那场戏时,只有一台机器,为了多视角切换,丁黑从不同角度拍了孙俪的30多条哭戏。“拍了一下午,条条还得接戏,她都是动真感情。”

这次,则是《那年花开月正圆》中女主角周莹的丈夫吴聘下葬的戏。她先是一心共死,进而伤心欲绝、欲哭无泪。“现在她哭戏调动得非常自如。但是实际上,她每一次还是用真感情。时间拍得长了以后就会头疼,状态就会不好。”丁黑说。

孙俪自称“只走直线的人”,换句话说,掏心掏肺的有感而发,有时比用技巧更适合她。

表演方式没变,但她早已拥有不一样的地位。不到十年,这个没有学过一天表演的姑娘,已经成了中国电视界一姐,不可思议地以一年一到两部的极低产量,霸占电视屏幕。如果在搜索引擎输入“孙俪”这个名字,跳出来的联想词条会告诉你有多少人想知道“孙俪为什么能成功”“孙俪成功背后的付出”。

她不是那种拥有浪漫细胞的天才,相反,她谨慎、刻苦。这种刻苦从5岁穿上舞鞋的那一刻就开始了——这是一项需要极大毅力和恒心才能坚持下来的才艺。那时候,她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在电视上露个脸。有人告诉她,只要在手背上用圆珠笔画一道,跳舞的时候把手一晃,就能被镜头拍到。她赶紧照做,结果毫无效果。

捷径似乎总不适合她。她曾经困惑地问同为演员的丈夫邓超,为什么有时表演前不背台词不做准备?对方回答轻松:临场发挥嘛。

而这位没有接受过科班训练的女演员,更愿意相信“熟能生巧”和“笨鸟先飞”。谈到自己的表演,她很少说技巧、灵感这些词,她看重的是重复、用功。据说,每个剧本她都要求至少三四个月的准备时间。开拍前几个月,每天对着镜子读剧本,读熟了就背。开拍前两周开始闭关,把自己和外界隔离开,以求渐入佳境。她曾为《芈月传》查了大半本字典,找历史老师补课。

邓超曾在网上晒过孙俪做的功课——花花绿绿的便签和密密麻麻的备注。“每看一遍剧本都会有不同的心情,我把每一次看的心情记录下来,像写日记一样。可能一开始是这样理解角色,看过几遍后会有新认识,当全剧都装在你心里时,再回过头去看又是另外一种心情……我觉得这会帮助我演角色吧。”她说。

哪怕这样,开拍前的一个星期,她还是会失眠,“因为我不知道我所表达的人的状态是不是导演想要的,是不是能和对手演员配合得好”。

拍戏期间,她的饮食作息也有严格规定:不吃油炸食物、不吃辣,因为怕脸上长痘。她每天早上6点半准时起床,晚上10点半准时入睡,睡前翻一遍剧本,确认第二天的场景表。即使不拍戏,她也以自律著称,比如13年如一日地坚持健身和练瑜伽。

演员陈晓记得,拍《那年花开月正圆》时,因为自己前几场表现不错,就有了松劲儿的想法。但孙俪让他惊讶。“她每一天都是固定模式、固定节奏,不管多累也好,大感情爆发戏也好,都不影响她的状态。她非常稳。”

“好演员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孙悟空,上天遁地七十二变,随时随地打算幻化皮囊,成为芸芸众生里的另外一个;另一种是唐僧,白菜豆腐古佛青灯,纵然洪水滔天,内心永远一片平静,不管轮回到何生何世都是金蝉子托生。两条大路,殊途同归,一样取真经。如果说邓超是第一种,那么孙俪无疑是第二种。”好友、编剧俞白眉曾在文章里说。

可能正是这种看似枯燥的自律,才能解释孙俪的成功。广为流传的两个故事是:海岩在《玉观音》里将安心描述为“跟章子怡长得那叫一个像,比章子怡还纯”,但不演电视剧的章子怡拒绝了邀约,还是新人的孙俪得到机会,一夜成名。而《甄嬛传》的原著作者流潋紫塑造甄嬛的原型,来自她喜欢的演员蔡少芬的经典角色“洛神甄宓”,孙俪顶着压力出演甄嬛,红得发紫。

出演《甄嬛传》时,因为孙俪外形与蔡少芬差距颇大,有书迷发起网络签名要求换角。但这没让孙俪退缩,她喜欢这个角色,也有自信驾驭。“接这个戏的时候,我就知道会有很多口水战,但我经历这种口水战也不是第一次了。”

她清楚自己要什么,因此选剧严格,精耕细作。她有一个合作了近10年的文学统筹,所有剧本都需要文学统筹认可后她才看,就连跟邓超合作《恶棍天使》时也是这样。

这种眼光也在日后得到回报:《甄嬛传》被浓缩成6集,在美国付费网站 Netflix播出,被认为是首部真正意义上打入美国主流市场的中国电视剧。而在国内,她主演的电视剧成为各大卫视的“重播王”。

2017年8月,孙俪给张艺谋电影《影》配音,张艺谋劝她休息,“你太累了,一直在拍戏”。孙俪连忙解释,没有一直在拍戏。张艺谋很惊讶:“那为什么我老能看到你?”

“老被看到”的孙俪,认同“刻苦与自律”的意义。“我从不觉得自己的颜值是卖点,努力才是我的卖点。”“我相信无论做什么,你要脱颖而出,让别人看到你,一定会付出比别人多得多。”

“她的理性大过感性。她对一切人都有所保留,对想做的事却总是拼尽全力。这种人不管干什么都会成功的。”网友评价。

俞白眉用“敏感,克制,谨慎,理性”形容孙俪。她依靠理智前进,稳扎稳打而非随心所欲,这是和丈夫邓超完全相反的性情。俞白眉曾和邓超一家出去旅行,在海边散步,邓超逸兴大发,奔跑大喊“生命多美好”,孙俪则在后面和俞白眉商量:有几个剧本你帮我判断判断……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她心重,不免总有一种紧绷感,“生怕做不好”。可能第一天领完奖,第二天就为获奖感言不够精彩而懊恼。“我在台上说的啥呀?怎么就不能好好说一句话?怎么就不能在台下好好想一下得奖感言,说得精彩一点,让大家掌声四起,怎么永远做不到这样?我很怕让我上台一个人对着话筒,对全场人说话,我很紧张,特别紧张。”

原《非常道》主持人何东说孙俪有严重的不自信强迫症,症状是越夸她,她越不信你说的是事实。曾跟孙俪合作过的歌手莫艳琳也说过,孙俪需要不断鼓励,因为即使已经发片,她还是会怀疑自己到底能不能唱歌。

这可能和她早年的经历有关,父母离异,生活艰辛。“可能是从六七岁到22岁之间,我经历了很多别人没有经历的事情,整个就把你的人生改变了,经过的时候你觉得很痛苦,但是现在回头看看,我觉得真的很感谢,我的那种敏感、表演方式,那种现场里的情感和想象力也都是那个时候赋予的。”

这种对命运的失控感,却很少在她后来的作品中看到。有媒体将孙俪这几年的角色风格总结为“大女主”“女强人”:剧本以一个女人为中心,所有剧情都围绕着她展开。比如清朝贵妃甄嬛、秦国女政治家芈月和这次的清末陕西女首富周莹。

随着新剧《那年花开月正圆》播出,批评声也渐起。有人认为孙俪在重蹈覆辙,难以突破人设。她则回答,“以女演员为中心的戏受欢迎,这是好事,我们应该享受这个时代”。

据说,《我的前半生》曾找她出演,但被拒绝,原因是她感到格局偏小:罗子君的翻身依然建立在依赖旁人的基础上。

“我起初不太赞成被叫成什么‘大女主、什么‘玛丽苏,后来我也不管了。以前很多戏都是男性为主的,为什么我们不能享受这个女演员受欢迎的时代呢?”

曾经有老演员跟她说,你是怎样的人,就会演出怎样的戏。她原来不觉得,现在慢慢品出了味儿。“人生有很多选择,你对一场戏、一句台词的處理,一部戏的表达,也有很多选择。你最终会选择什么,那是你的人生经历、人生态度告诉你的。”

某种程度上,她信奉的新一代人生指南“你必须非常努力才能显得毫不费力”,正与这些“大女主”的格调重合。当她化身甄嬛、芈八子、周莹,力图和命运周旋到底时,演得是那么认真,以至于让人分不清,那是芈月的决心,周莹的决心,还是孙俪的决心。endprint

猜你喜欢

周莹孙俪邓超
购物捡漏,低折扣拿好货
邓超 带着热爱和梦想奔跑吧
邓超:我幻想自己是个外星人,水瓶星的
《那年花开月正圆》那些戳破人物性格的台词
孙俪的“趣味”婆媳情
孙俪:兼容更多打开的方式
孙俪的原生家庭那么糟糕,为何她的婚姻那么幸福?
9 Respiratory 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