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杭州市农村老人的死亡态度及相关影响因素探究

2017-11-27,,,,

护理研究 2017年34期
关键词:杭州市态度问卷

,, ,,

杭州市农村老人的死亡态度及相关影响因素探究

裴彩利,陈丹丹,陈贝,鲁明鑫,周云仙

[目的]调查杭州市农村老人的死亡态度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开展针对性死亡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运用一般情况调查问卷、中文版死亡态度描述量表修订版对杭州市4个区的250名农村老人进行调查。[结果]250名农村老人中,回收共235份问卷,有效问卷211份,死亡态度条目总分为(75.88±7.61)分,其中自然接受维度得分最高(16.95±3.10)分,其次是死亡逃避接受得分(15.29±2.95)分,死亡恐惧得分最低(14.45±3.43)分。是否曾患重病情况、目前心理状况的自我感觉及过去2年参加葬礼情况是农村老人死亡态度的主要影响因素(Plt;0.05)。[结论]杭州市农村老人的死亡态度主要偏向于自然接受,但也有近半数的农村老人偏向于负向的死亡态度,其主要影响因素是目前心理状况、是否曾患重病和过去2年参加葬礼次数。

农村;老人;死亡态度;死亡教育;影响因素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采用方便抽样法。从杭州市西湖区、萧山区、富阳区、临安区选取符合条件的农村老人进行调查(农村常住人口,年龄≥60岁,居住在自己家里,生活能自理;排除精神疾患、智力障碍、沟通障碍、临终期、不愿接受调查者)。根据采用的问卷条目数量的5倍~10倍,初步估计需要调查农村老人200名,考虑到约20%的脱失率,实际调查250名。

1.2 调查工具 采用2份问卷。①一般情况问卷:包括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经济状况、宗教信仰、患重病史、与垂危病人接触史、接触他人死亡情况、谈论死亡情形、参加葬礼情况、自觉目前身体状况、自觉目前心理状况、家中谈论死亡情形等[12]。②中文版死亡态度描绘量表修订版:该量表由朱海玲和史宝欣于2011年引进并修订的,主要包括死亡恐惧(对死亡极度害怕、觉得死亡是一件恐怖的事情)、死亡逃避(尽可能地回避与死亡相关的事情)、自然接受(对待死亡态度坦然,不害怕不喜悦)、趋近接受(认为死后会有美好的生活,期待死亡来临)和逃离接受(将死亡当成解脱)5个维度25个条目。每个条目均采用Likert 5点计分法,包含5个等级:非常不同意(1分)、不同意(2分)、不确定(3分)、同意(4分)和非常同意(5分),包括负向条目和正向条目,各维度得分为条目得分之和,将各个维度得分相比较,得分高者,表示老年人趋向于此维度的死亡态度。该量表曾经在我国老年人中使用过,能够较好地测量国内老年人死亡态度水平,能解释总变异的67%,各维度Cronbach’s α系数在0.59~0.85,信效度较好[13-15]。

1.3 调查方法 调查前首先对4名调查员进行统一培训。经村委会同意后,入户向老人解释本研究目的及意义,取得知情同意后签署知情同意书,同时将调查问卷发给老人,请其独立填写。对文化程度较低、有视力障碍的老人,采用逐条询问方式,在调查员或照顾者的协助下完成问卷填写[16]。问卷当场发放,当场收回。

2 结果

2.1 农村老人一般情况 本调查共发放问卷250份,有10例拒绝回答,有5例中途退出。最终回收235份问卷,有效问卷211份。拒绝回答的10例中有4例是因为个人觉得死亡是一件很神秘恐怖的事情,拒绝谈论下去;有6例是因为子女不同意,一方面子女认为死亡是一件很遥远的事;另一方面也是怕触及老人敏感的心理;中途退出的老年人大都是因为话题比较敏感沉重,不想再谈论下去或是临时有事情需要离开。本研究实际回收问卷211份,其中西湖区32份,萧山区65份,富阳区59份,临安区55份。老人死亡态度一般情况详见表1。

表1 老人死亡态度一般情况

2.2 农村老人对死亡的态度 农村老人的死亡态度总分为56分~99分(75.88分±7.61分),各维度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自然接受、死亡逃避、趋近接受、逃离接受,死亡恐惧,见表2。46.0%的农村老人偏向于自然接受的死亡态度,将死亡视为生命过程的一部分,既不恐惧也不喜悦;22.3%的被调查者偏向于死亡逃避的态度,尽量不去触及死亡;17.5%的被调查者则偏向于死亡恐惧的态度;7.1%的被调查者偏向于逃离接受的态度,将死亡视为痛苦的解脱;剩下7.1%的农村老人则偏向于趋近接受的态度,认为死后会有更加美好的生活。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农村老人在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对死亡持自然接受的心理,但也仍有近半数的老年人对于死亡持恐惧、逃避的心理。

表2杭州市农村老人死亡态度各维度得分情况(n=211) 分

2.3 农村老人死亡态度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结果 将对老年人死亡态度可能会有影响的一般情况作为自变量,以其死亡态度总分为应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进入回归模型。结果显示,您是否曾患重病、目前心理状况的自我感觉和过去2年参加葬礼情况这3个变量进入回归方程,可以解释死亡态度总分15.0%的方差变异量,见表3。

表3 农村老年人死亡态度影响因素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3 讨论

3.1 农村老人的死亡态度现状 我国农村老年群体基数大,老龄化程度严峻[4],农村老年人的死亡态度影响着老人晚年生活质量和幸福感。本研究调查结果显示:在农村老年人中自然接受维度得分最高,但是死亡逃避的维度得分亦很高,死亡恐惧虽然得分最低,但与得分最高的差距不大,且偏向于死亡逃避和死亡恐惧的老年人占据的百分比也较大(39.8%),可见杭州市农村老人对待死亡虽然大多是持正向的态度,但是也存在着消极负面的态度。其可能原因有:随着老年人生活条件日趋完善,生活质量的改善,人类寿命不断延长,生活中的美好一面让老年人不愿意面对死亡;同时由于慢性疾病对老年人的折磨,使得老年人对死亡存在一定的消极情绪。而其自然接受维度得分最高,可能与老年人生活阅历丰富,对死亡事件看得多,经历得多有关,老年人认为死亡是生命过程中的一部分,从而偏向于以坦然的态度来面对。从表1可见大部分老年人与家人几乎没有谈论过死亡(84.8%),可见不管是老人还是家属对于死亡这个话题都是没有经过太多的讨论的,多数老人认为自己目前的心理状况还是持恐惧、焦虑的态度(72.5%),可能的原因有:谈论次数少,缺少对于死亡的客观认识;大多数农村老人文化程度低,对于死亡的不确定性和认识不足导致老人对死亡存有焦虑与畏惧;本研究调查的老人其宗教信仰多是封建迷信等有关。

3.2 农村老人死亡态度的影响因素 回归分析显示:是否曾患重病、目前心理状况的自我感觉和过去2年参加葬礼情况是影响农村老年人死亡态度的主要因素。结果显示:性别、年龄、学历、经济状况、宗教信仰、与垂危病人接触等条目对老年人死亡态度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暂时还不能说明这些因素是老年人死亡态度的影响因素,仍需进一步验证。

3.2.1 是否曾患重病影响农村老年人死亡态度 本研究显示:是否曾患重病对老年人死亡态度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曾经患过重病的老年人较未生过重病的老年人其死亡态度要积极。说明农村老年人有过与死亡或死亡相关接触的经历,会引导老人思考关于死亡的问题,因而对死亡相对于其他人会有比较成熟的想法,与董佩芳等[9,15]的研究结果一致。

过去2年是否与垂危病人接触和过去2年是否接触他人死亡,对农村老年人死亡态度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可能原因是本研究调查对象局限,调查区域仅限于杭州市4个区,因而对研究结果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暂时还不能说明这两个因素是影响因素,有待进一步探讨。

3.2.2 目前心理状况的自我感觉影响农村老年人死亡态度 目前心理状况的自我感觉对农村老年人死亡态度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1),研究发现心理状况为乐观向上或是平常心的农村老人比心理状况为恐惧或焦虑的老人对死亡会更加积极或坦然,这与朱海玲等[17]的研究结果一致。心理状况对老年人对待死亡的态度是有影响的,老年人心理状况自我感觉越积极,其死亡态度也越积极。

3.2.3 过去2年参加葬礼情况影响农村老年人死亡态度 过去2年参加葬礼情况对农村老年人死亡态度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参加葬礼次数为越多,其对死亡的态度也越积极。葬礼作为人类生命终点的重要仪式,促使农村老人更加直接地思考死亡,从他人的死亡转移到“我死”的思考,能更客观理性地思考,并认识到死亡是人生的必然过程,用更好的心态去面对死亡。

然而人们普遍认为死亡是一件很遥远的事,也不愿意公开讨论[18],本研究结果显示:家庭中几乎不曾或甚少讨论死亡问题的人数占总人数的84.8%。应积极鼓励老年人谈论有关死亡的话题,使老年人对死亡产生正向的态度,形成较为正确的死亡观。您是否曾经和他人谈论过死亡、家庭讨论死亡问题这2个条目对农村老年人死亡态度的影响未进入回归模型,还不能说明这2个条目不是农村老年人死亡态度的影响因素。可能原因有很多,包括调查人群选择的局限性等因素均可能会对结果造成一定的影响。

3.2.4 其他影响因素

3.2.4.1 年龄 根据我们的生活经验,年龄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对死亡态度造成影响。有些老年人年纪越大,对死亡会比较敏感;而有些老年人经历了人生百态,看透了生命的意义,想法相对比较豁达。但本研究结果显示,年龄对杭州市农村老年人死亡态度的影响并不十分明显。与郭琳[19]的调查研究结果一致。究其原因,一是因为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二是杭州市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三是部分老年人思想比较豁达;四是因为宗教信仰不同等导致的。

3.2.4.2 宗教信仰 不同的宗教信仰对死亡态度的影响并不一致。有研究显示:宗教信仰对死亡态度有正向的导向作用[20]。本调查结果显示:宗教信仰与死亡无明显相关关系,与我们所抽取的有宗教信仰的大部分被调查者崇尚佛教可能存在一定关系,以及信仰程度不一致等方面也会对调查结果产生影响。

3.2.4.3 文化程度 朱海玲等[17]的研究指出:对于大多数的国内外学者而言,学历与死亡态度呈正相关。但本调查结果显示文化程度对老人死亡态度的影响无明显差异。原因可能是调查对象选取的是60岁及以上的农村老人,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大都是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差异较小,可能对结果会造成一定偏差。

4 启示

本调查结果显示:虽然大部分老年人对死亡持正向态度,但是将近半数老人还是持负向的态度。中国的“死亡质量”在全世界排名倒数第四,相比于西方国家,我国的死亡教育还远远不够普及[21]。因此,开展死亡教育,引导老年人正确对待死亡是刻不容缓的。死亡教育应该是一项民众的基本教育[22]。根据老人对死亡的不同看法,提供相应的死亡教育,使他们获得有关死亡的科学知识,正确理解生命,帮助老人树立正确的死亡观,改善其晚年生活质量,同时帮助他们安然接受生命的落幕,让家庭更欢乐,让社会更和谐,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及提高人口素质,达到健康促进和安定老年化社会的目的。通过死亡教育,使人们更加充分地认识到死亡是自然生命的一部分,是每个人必须经历的一段过程,有了死亡我们的生命才能更加完整[23]。

5 局限性

本研究分析了杭州市农村老人死亡态度的现状,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探讨,为护理人员及各级政府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干预和死亡教育提供依据,也为后期进一步开展质性研究提供基础。但本调查研究只是对杭州市4个区的211名农村老人进行了便利调查,调查对象抽取未遵循随机原则,调查样本量少,范围局限。希望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进行多地区、大样本量的调查性和干预性研究。本研究中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方差变异量结果不是很理想,这可能是因为影响因素较多而本研究中纳入不全有关。建议今后的研究纳入更多可能的影响因素,并结合质性研究方法,以期为农村老年人死亡态度研究提供充足的理论依据。

[1] Mari Lloyd-Williams,Vida Kennedy,Andrew Sixsmith,etal.The end of life:a qualitative study of the perceptions of people over the age of 80 on issues surrounding death and dying[J].Journal of Pain and Symptom Management,2007,34:60-66.

[2] 廖淋森,张洪江.临终关怀——实现死亡尊严之路[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2,25(1):39-41.

[3] 周雪梅,韦庆旺.超越恐惧:基于老年死亡态度的视角[J].南京师大学报,2013(2):109-115.

[4] 何燕华.老年人权利公约——理性构建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6:1.

[5] Neimeyer RA,Currier JM,Coleman R,etal.Confronting suffering and death at the end of life:the impact of religiosity,psychosocial factors,and life regret among hospice patients[J].Death Stud,2011,35:777-800.

[6] Wong PTP,Tomer A.Beyond terror and denial:the positive psychology of death acceptance[J].Death Stud,2011,35:99-106.

[7] 龚甜,李节.中国内地舒缓护理的发展现状[J].护理研究,2012,26(8A):2026-2027.

[8] 龚国梅,骆俊宏,陈瑞娥,等.中国台湾地区安宁疗护发展及启示[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6,22(3):313-316.

[9] 董佩芳,沈晓如,金莉莉,等.216例老年住院患者死亡态度的调查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1):84-86.

[10] 黄子玲.养老院老人与居家老人死亡态度调查报告[J].社会心理科学,2013,28(5):82-88.

[11] 刘丹萍,刘朝杰,裴丽昆,等.城市劳动适龄人口死亡态度的影响因素分析[J].人口学刊,2012(3):12-22.

[12] 苗鑫,高玲,林芹兰,等.我国老年人死亡问题的研究现状[J].中国校外教育,2014(z1):1011-1014.

[13] 崔静,史宝欣.老年人死亡态度量表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6):1357-1359.

[14] 朱海玲.DAP-R中文版修订在中老年基督教信徒中的应用[D].天津:天津医科大学,2011:11.

[15] 崔静.老年人死亡态度量表编制及其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性研究[D].天津:天津医科大学,2012:1.

[16] 葛亮,王桦,周晗,等.高龄老年人的人生意义和死亡态度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性[J].医学新知杂志,2014,24(3):168-171.

[17] 朱海玲,史宝欣.死亡态度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6):569-571.

[18] 李京儒,睢素利.关于预先医疗指令书的相关问题探讨[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5,28(3):386-389.

[19] 郭琳.国内外死亡态度研究概况[J].科教文汇,2010(22):205-206.

[20] Leung KK,Liu WJ,Cheng SY,etal.What dolaypersons consider as a good death[J].Support Care Cancer,2009,17(6):691-699.

[21] 苏永刚.中英临终关怀比较[D].济南:山东大学,2013:1.

[22] 陈建,陈宏.临床护士对死亡教育认识的现状与干预对策[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27(3B):429-460.

[23] 娄丽雯,伊金英,武燕萍.影响临终关怀发展的因素及应对策略[J].天津护理,2013,21(2):182.

2017-04-30;

2017-11-02)

(本文编辑 孙玉梅)

DeathattitudeandrelatedinfluencingfactorsofruralelderlyinHangzhoucity

PeiCaili,ChenDandan,ChenBei,etal

(Zhejiang Chinese Medical University,Zhejiang 310053 China)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status quo of the death attitude of rural elderly in Hangzhou city,and to analyze its influencing factors,in order to provide a basi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argeted death education.MethodsThe convenient sampling method,the General information Questionnaire and Chinese version of Death Attitude Profile-Revised (DAP-R)were used to investigate 250 rural elderly in 4 districts of Hangzhou city.ResultsAmong the 250 rural elderly,a total of 235 questionnaires were retrieved,and 211 were valid.The total score of death attitude was (75.88±7.61),the highest score was Neutral Acceptance dimension(16.95±3.10)points,followed by Death Avoidance dimension,scoring (15.29±2.95),Fear of Death dimension scored lowest (14.45±3.43). Whether had a serious illness,the current psychological condition and the participation times of funeral in the past two years were the major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death attitude of the elderly in rural areas (Plt;0.05).ConclusionsThe death attitude of the rural elderly was mainly towards Neutral Acceptance,while there were nearly tending of the rural elderly tending to a negative death attitude.The main influencing factors included the current psychological condition,whether had a serious illness,and participation times of funeral in the past two years.

rural; the elderly;death attitude; death education; influencing factor

R473.2

A

10.3969/j.issn.1009-6493.2017.34.010

1009-6493(2017)34-4349-05

梅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提及人是向死的存在,即死亡是人生的必修课[1-2],死亡态度是个体对死亡的情感及认知反应,它会影响个体如何对待生命[3]。而老年人是最近距离面对死亡的人群之一。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进入了生命的最后旅程,各项生命指标退化以及身边亲人的离去,使他们内心更加深刻得感触到死亡。中国是当今世界老龄化的大国,2000年中国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到了2015年,60岁以上人口为总人口的15.2%,且农村老龄化的现状要比城市更严峻[4]。信仰不同,人们对待死亡的态度也不尽相同[5-6]。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和佛教对人们的生死价值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人们大都喜谈生、避谈死,往往把死亡和黑暗、消极等负面感受联系在一起,因此中国人对关于死亡的话题还是相当避讳的[7],这也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老年人对死亡逃避的心理。国外对于死亡的探究开始较早,早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消极的方面[6-8]。我国对这方面的研究开始相对较迟、较少,已有的研究也都集中在城市居民、养老院老人等[9-11]。与城市相比,中国农村老人存在人口比例大、文化程度偏低、家中劳动力缺乏、休闲娱乐活动少等特点。农村老人对死亡的看法如何,国内还少有相关报道。本研究拟调查杭州市农村老人死亡态度,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为开展针对性死亡教育提供依据。

2016年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暨新苗人才计划项目,编号:2016R410012。

裴彩利,硕士研究生在读,单位:310053,浙江中医药大学;陈丹丹、陈贝、鲁明鑫、周云仙(通讯作者)单位:310053,浙江中医药大学。

信息裴彩利,陈丹丹,陈贝,等.杭州市农村老人的死亡态度及相关影响因素探究[J].护理研究,2017,31(34):4349-4353.

猜你喜欢

杭州市态度问卷
态度
别人对你的态度,都是你允许的
风景如画的杭州市卖鱼桥小学
《杭州市行道树修剪技术规范》编制的必要性探讨
夏天好烦 懒也能穿出态度
问卷网
态度决定一切
杭州市城乡协调发展的薄弱环节与深化举措
杭州市赴阿坝州开展交流考察
问卷大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