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民俗体育功能的现代化演进①
2017-11-27匡瑞青
匡瑞青
(赣南师范大学 江西赣州 341000)
试析民俗体育功能的现代化演进①
匡瑞青
(赣南师范大学 江西赣州 341000)
民俗体育是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依托节日与风俗习惯而形成与发展的体育运动,文章论述了民族体育的特点及其对现代社会发展所起到的积极作用,最后指出了民俗体育实现现代化的有效途径。
现代化 演进 民俗体育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老国家,有着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而民俗体育是民族文化宝库中一个独特的瑰宝,在绵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并没有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淹没在时间的长河中,在千年的传承中以其鲜明的特征吸引人们的目光与关注,民俗体育不仅是我国体育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且丰富了体育文化的内涵,使其变得更加多元化,而现代社会民俗体育在外来体育文化的冲击下对民众的吸引力、影响力正在逐渐减弱,因而为了促进民俗体育的发展,应将其放在现代社会的文化背景下思考民俗体育的发展问题,在适应现代化的同时将民俗体育的精神内涵保存下来,使民俗体育中的地方文化与原始体育文化得以传承与发展,在动态发展的过程中实现华丽转身,形式具有现代气息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民俗体育模式。
1 民俗体育的特点及其现代化
1.1 民俗体育特点
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及中华民族文化的滋养下,我国民俗体育逐渐形成的了自己所固有的特点,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具有群体竞赛的特点。民俗体育大多是由多人参加的具有竞赛性质的体育活动,如摔跤节、登山节等;二是民俗体育有着广泛的社会影响,社会效益显著;三是普遍性的特点。民俗体育是在民众中发展与成长起来的,与人民的生活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并在民众中广为流传,因而普遍的体育运动项目,如赛龙舟就是其中最为典型的一种民俗体育运动项目;四是规范性的特点。民俗体育运动最初的起源大多是与历史上做出杰出贡献的历史人物有关,表达了民众最历史人物的尊重与敬仰之情,为了表达这种情感民俗体育也体现了高度的规范性;五是传统性。民族体育是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为大众所喜欢的运动项目,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讯息,是传统风俗、礼仪、艺术等的体现,因而传统性使其最为显著的特点之一;六是宗教性。由于生产力水平的限制,古代居民对于宗教的信仰也非常虔诚,一些宗教活动也最终演变为体育运动成为民俗体育的组成部分,因而民俗体育又有着宗教性的特点。
1.2 现代化的内涵
人类的文明进程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在不断的发展,从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来看其发展也经历的许多曲折与艰难。现代化作为人类文明的组成部分从其产生直至发展也经历了许多的坎坷与磨难才发展成为如今的摸样。现代化是自工业革命以来在世界范围内所引起的巨大变革这场变革使世界各国由从农业社会演变为工业社会,使得社会经济、文化与思想等各个领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并深刻地影响着每个人。
2 民俗体育现代化演进的意义
2.1 民俗体育是实现中国体育现代化的基石
现代化建设的内容不仅包括经济建设的现代化,体育现代化也是现代化建设中一个不可或缺的内容。体育现代化建设离不开大众的参与,大众喜欢的体育项目其参与程度也就越深,影响范围也就越大。而大众对于体育项目的参与程度,则要看体育项目的价值取向与大众的体育价值取向是否一致。而民俗体育能够经历千百年的时间流传至今说明其有着非常广泛的群众基础,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是实现体育现代化的一个良好基石。
2.2 民俗体育的建设与地域文化建设息息相关
地域文化是民族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保护地域文化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而民俗体育正是地域文化的一个重要表现,正是各个地方不同的文化与民俗风情造就了民俗体育,也促进了民俗体育的发展。民俗体育是在农业经济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因而不像工业大生产那样具有统一的规格与标准,以赛龙舟为例来说,各地虽然都有赛龙舟的习俗,但纪念对象以及龙舟的规格却大有不同,除此以外各地方也存在带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民俗体育项目如湖州的船拳,泉州的宋江阵以及宁德的耍龙灯等,提到这些体育项目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这些体育项目的发源地,而民俗体育项目也成为具有鲜明特色地方名片,成为地方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3 实现民族体育现代化的演进路径
3.1 从现代社会中汲取营养以获得新发展
民俗体育是从中国这片土地上发展起来的,虽然西方体育思想对于民俗体育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冲击,给民俗体育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困扰,使民俗体育的发展处于停滞状态,但是民俗体育的现代化绝不能简单地将西方体育文化纳入到自己的文化系统中,而应继续扎根于中国本土文化,在接受现代化的同时也保留民俗体育本身所具有的特性。走出一条与中国的现代化发展进程相符的发展道路,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体育运动的需求,并与其他文化一起为促进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传统文化在传承的过程中必然会吸收一些时代所具有的文化特质,并淘汰其中的与时代不符的文化内容,但是能够体现出民族文化的历史个性与基本精神却始终不会改变,这是民族文化得以传承与发展的关键,也是民俗文化进行自我调适,适应外部环境变化,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根本。只有处于动态的不断吸纳新鲜事物并根据时代发展特点将自身的秩序、结构进行重新组合或是综合的民俗体育才会永远具有蓬勃的生机充满活力。
3.2 推动民俗体育向着产业化的方向发展
与产业发展往往会推动经济的发展并起着增加国民收入的作用,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文化的需求也随之增大,因而当文化与产业结合在一起时,受到了人们的热烈欢迎,文化的影响范围更加广阔,也会获得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民俗体育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想要获得良好的发展就必须走产业化的道路,吸引更多的人参加民俗体育运动,扩大民俗体育的影响范围使其充满活力。民俗体育向着产业化的方向发展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将先进的科技手段应用到民俗体育中,并将其发展成为深受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的品牌,在品牌效应的作用下加深其对民众的影响力,丰富民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也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为了促进民俗体育的发展,政府应发挥其在宏观调控方面的作用制定并出台一些相关的条例或措施保护民俗体育,鼓励文化企业与体育文化机构将资金投入到民俗体育中以促进民俗体育的创新与发展,使得民俗体育中一些项目得到保护、挖掘与改进,以实现民俗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3.3 为民俗体育的发展创建良好环境
学校在发展体育教育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以及良好的资源,因而应将具有鲜明地域文化特点的民俗体育纳入到学校教育体系之中,在学校体育课中向学生传授民俗体育的知识与技能,在大型体育活动增设民俗体育比赛项目,以激发学生对民俗体育运动的热爱,在身体得到锻炼的同时也领会到其中所蕴含的文化精髓。如台湾省就将空竹、跳绳等民俗体育项目列为体育课中学生必须掌握的技能,以扩大民俗体育活动的影响。除了在学生中间开展民俗体育运动以外还应在民俗体育人才的培养方面下工夫,将民俗体育项目列入教学内容,在民俗体育人才的培养方面下工夫,为民俗体育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4 结语
民俗体育是在人民群众中发展起来的,据有关反群众基础的体育项目,在现代社会中民俗体育的演进要依托现代社会的发展特点保留自身的传统性以及特色,利用其在群众中的广泛基础,在社会、政府以及教育机构的参与下赋予民俗体育新的生机,使其得到更好的发展,使民族文化得以传承与延续。
[1]王晋伟.城镇化进程中民俗体育发展困境与出路[J].大连理工大学,2015,9(13):100-102.
[2]朱家新.民俗体育的现代化适应[J].莆田学院学报,2015(10):122-127.
G806
A
2095-2813(2017)08(c)-0165-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24.165
匡瑞青(1994,9—),男,汉族,江西泰和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