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美操课程的发展与创新研究
2017-11-27陈美
陈 美
(保定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河北 保定 072750)
健美操课程的发展与创新研究
陈 美
(保定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河北 保定 072750)
健美操是一项集舞蹈、音乐、娱乐等多种功能于一身的体育项目,有着强身健体的作用。健美操也是一种有氧运动,通过连贯的动作,配以欢快的音乐,既愉悦身心,又锻炼心肺功能,可收到健身的效果,还能合理有效地提高人们的健身意识。伴随着现代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健美操已经成为在校学生较为热爱的一门课程。学生跳健美操不仅可以愉悦身心,放松心情,还可以提升健康意识。
1 健美操运动
健美操作为一项很有特色的运动,具有可操作性强的特点,成为当前普及健身运动、提升健康意识的一项优势体育运动。近年来,各种形式的健美操俱乐部在全国不断涌现,进一步推动了健美操运动的推广和普及。健美操课程的开设已成为学校体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健美操课程的学习能够让学生进行形体塑造,通过不同动作的编排组合,可有效利用健美操技术的动作特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健康意识,增强健身信心,同时提高大学生的综合身体素质。
健美操课程设置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加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帮助学生在练习与学习中逐步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提升学生的自我健康意识。因此,健美操课程设置不仅要有健美操运动技术内容,还要有体能指标,不定期地进行体能测试,使学生及时地掌握自身的身体状况,同时通过一些简便易操作的方式测量生理指标,教会学生自己掌握运动强度和量,真正做到学有所用。健美操课程的设置要注重内容的实效性、健身性和时尚性,不断更新内容与理念,使学生真正从健美操课程的学习中有所收获,并能提升健身锻炼的兴趣,快乐锻炼。
2 健美操课程的改革与更新
健美操是一项深受学生喜爱的体育运动项目,具有锻炼身体、陶冶情操、提升表现力的功能。健美操引入学校的体育课已经30多年,在各学校开展较为普及,然而在开设健美操的过程中仍需要不断地创新与发展。
满足学生实际需求,首先要做到科学性、健身性与时尚性。目前的学校体育课中,各个学校的情况不太一样,师资水平不等, 学生间的个体差异也较大,在教授内容上,有的比较单调,直接照搬现象严重,缺乏创新编排,教法上守旧,延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在这些方面都要加强。因此,健美操课程教学设计中必须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式方法,满足学生的自我意识与发展需求,并进行针对性地改变。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提升自我终身体育锻炼意识的形成。
就目前而言,学生的体质呈下降的趋势,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势在必行,健美操课程的设置应该遵循两个原则:(1)健康原则。主要是强调课程教学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身体健康的培养,以及在学习中形成良好而健康的体育运动价值观。(2)运动原则。通过对健美操技术与技能的掌握,通过参与运动,不断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并能长久地掌握运动方法,坚持健身,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塑造良好的身材。
2.1 技术更新
健美操课程内容及技术方面的更新,可以根据学校专业的特点及自身师资力量和教学的特点,以科学性、实用性为基本原则,创新与编排符合学生的实际身体状况并有针对性的优化组合。同时教师还要推广前沿的、时尚的理论知识,丰富学生的理论教学课程内容。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不仅教授传统的技术动作,更从理论知识、增强体质、加强健康意识的角度出发,提高学生的组织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提升学生的体育健身健康意识。学校健美操课程是以传授知识、增强体质为主的体育教育课程,要加强学生的组织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充分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升健康意识。
健美操课程教学中练习者的肢体动作与音乐结合在一起来可展示他们的青春活力。对于健美操技术的更新,可以融入更多的元素,如可加入拳击、武术、跆拳道的技术动作,编排搏击健美操;加入形体的动作,增加健美操的柔美;加入一些轻器械,可以编排器械健美操;增加一些街舞的动作,可以编排街舞健美操;可以融入民族舞蹈的动作,增加民族特色等;还可以根据音乐的特点综合编排。这样可以有效地调节大学生的审美意识,达到振奋精神、提升健身兴趣、增强自信心的目的,在日新月异的变化中,展示大学生阳光、朝气、蓬勃向上的精神面貌,展示自我。
2.2 理念更新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种国内外新潮的健康理念源源不断地袭来,教育教法的不断更新对体育教师的冲击很大,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充电,与时俱进,发挥教师领路人的作用。不断创新与发展,是社会的要求,更是学生求知的要求。更新教育理念是发展教育并使其前行的风向标。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自身健康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健美操作为一种简便宜行、可操作性强的运动项目,在学习生活中广受学生的喜爱和欢迎,健美操通过音乐的动感节奏轻松舞动,放松心情,释放压力,在文化课程学习之余,无疑是最好的选择。健美操不仅可以促进人们的身体健康,还能锻炼人们的意志。
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应发展多元化教学路径,组织学生间竞赛,培养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集体观念,同时增加学生相互间学习的机会。作为体育教师,要更新观念,树立现代教学意识,不断研究教法、研究学生,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的身体素质情况,合理地制订教学计划及教法,使知识结构更科学合理,并注意理论及相关边缘学科知识的辅助教授,使学生了解学习的内容及为什么学习和如何学习,不仅掌握先进的技术知识、健身方法以及运动技能,更促使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开阔思路,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健康意识,成为社会需要的全能人才。
2.3 评价更新
学习评价是对学生学习情况与教师教学效果的检测。通过学习评价,学生可以发现自身优缺点,改善不足;教师可以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提高教学效果。教学评价不能局限在期末的一次考试,而是要注重过程评价,尽可能减少不确定因素及主观因素的干扰,更科学准确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学生间存在的个体差异,灵活掌握,要看到学生的进步,以鼓励为主,提升学生的健身兴趣。
要建立科学的考核机制,在评价的方法上做到定量与定性相结合,注重动态评价,加强学习提高程度的评价,使学生看到自己的努力和进步,这比单纯评价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学习成绩评价方式上,应采取过程评价、课后练习评价、进步幅度评价相结合的考核评价,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于身体本身较弱或者有先天性疾病的学生要合理安排,强调对健美操知识、技术和技能的了解与运用,还要重视学生的参与性、学科内容的健身性、娱乐性及深化健康意识的统一。
3 规避“安全问题”,达到健身目的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体育教学成果及内容越来越丰富。但是,在体育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今天,课上安全事故的发生及校园体育安全事故的纠纷问题,让体育教师开始有所顾虑。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让体育教学活动的积极作用得以保证,首要任务就是要加强课程秩序管理,做好保护措施;其次,加强学生的安全意识教育,减少意外运动伤害事故的发生。
其实,健美操课程的设置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规避了一些安全隐患,但是,警钟长鸣,提高学校体育教学安全性是体育教师必须重视的问题,健美操课程的设立,应规避一些危险性的运动项目,代替其相应的运动项目的健身功能,将运动损伤及伤害事故的发生率降到最小程度,同时,利用合理有效的克服自身重量的动作代替利用器械的练习,规避安全隐患,加强力量及灵敏性动作的练习,以减少不必要的对抗性较强的运动项目,有效避免学生体育伤害事故的发生。
心理问题也是“安全问题”的一大隐患。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观察和发现学生中存在的一些异常的情形,如有些学生在上课前心情不好、情绪不稳定、过于消沉或过于兴奋等,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及时与学生沟通,了解实际情况,快速做出判断,既要合理地批评,也要善于正面地引导,言语上要亲切、耐心,及时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点,并给予表扬和鼓励。消除学生的心理问题与障碍,使学生保持愉快的心情进行体育锻炼,减少运动中的运动损伤发生,将安全隐患降到最低。逐步提升学生在运动中自我情绪的调节,正确引导学生健康意识的确立,提高终身体育锻炼意识。
4 提升身体素质及健康意识
健美操的动作一般都具有很强的舒展性与力量性,它注重每个动作之间的连贯和每个动作的力度表现,注重动作的和谐美,要求对每个动作有协调的统一,并配以节奏感强的音乐,表现出健美操流畅性、舒展性的特点。健美操所表现出的力量美,是通过克服自身重量来完成的动作,同时起到了力量练习的作用。经常进行健美操锻炼的人无论从体态还是气质上都会有特别的体现,给人一种青春活力的精神面貌。健美操运动本身就是一种有氧运动,既锻炼人的心肺功能,展示一种朝气蓬勃的精神,又提高学生的协调性,增强健身的兴趣与意识,更能有效地调节学生的情绪与审美能力,收到振奋精神、展示自我的目的和效果。在动作表现的过程中,动作的舒展性、幅度、力度都对健美操非常重要,也正是力度的正确使用才能够让学习者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应通过对健美操课程内容的设置与微调,及时调整身体练习的强度与运动量,科学合理地指导学生进行身体锻炼,充分利用健美操运动的动作速度变化、动作幅度不同程度的调整、各种步伐与技术动作的搭配及音乐速度的选择和动作时间的长短等特点,有目的地进行耐力、力量、速度和协调性等身体素质的练习,并有针对性地进行相应的身体素质练习,提高较弱方面的身体素质。同时加强学生的心理生理健康的培养,帮助学生在学习中形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价值观,培养健康意识,不断提升自己的身体素质,塑造良好的身体状况。
健美操课程的设置,加强了学生在学习中逐步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帮助学生充分对自己的身体状况以及身体素质进行综合地考量与了解,并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运动处方,以完善和提高自身身体机能中的不足之处。健美操运动的开展有助于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以及自我终身体育锻炼意识的形成,有助于形成良好的体育健康意识,塑造良好的身材。健美操课程内容强调学生的心理、生理健康的培养及树立健康的体育运动价值观,可为今后的工作、学习、生活奠定坚实的身体基础和健康理念。
5 结 语
健美操课程的教学是培养学生健康意识和强身健体的有效手段,学生通过对健美操课程的学习及相关生理、心理知识的补充与应用,可提高健身意识和对健康的理解与应用能力,树立正确的健康美意识,加强知识的运用能力培养,达到运用所学知识为自己制定合理的符合自身身体条件的健身处方的目的。
[ 1 ]岳娟.健美操课程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 J ].运动,2016(14).
[ 2 ]李景红,蒋满华,吴焱军,等.广州大学公共体育健美操课程教改现状研究[ J ].当代体育科技,2016(7).
[ 3 ]付蕾,戴名辉,祁红.普通高校大学生健美操综合运动能力结构研究[ 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4(2).
[ 4 ]蔡菊英.从学生身体素质看大学体育教学改革[ J ].体育学刊,2004(2).
[ 5 ]罗旭,周凤桐,韩凤芝,等.普通高校大学生身体素质现状及影响因素——以天津大学为例[ 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4).
G831.3
A
1674-151X(2017)05-031-02
投稿日期:2017-03-29
陈美(1972~),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与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