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体育文化当代社会责任延存研究①
2017-11-27念贵黄文武
念贵 黄文武
(湖南大学体育学院 湖南长沙 410082)
敦煌体育文化当代社会责任延存研究①
念贵 黄文武*
(湖南大学体育学院 湖南长沙 410082)
敦煌体育文化责任的体现不是把它珍藏在馆阁之中作为历史片段的记忆,而是在当代现实社会中彰显敦煌体育文化价值活力。运用文献资料、辩证分析、逻辑推理基于文化责任视角出发思索敦煌体育文化承载的社会责任。认为,责任延存有坚守敦煌体育文化本源性传承;促进敦煌经济繁荣与带动敦煌体育事业发展;弘扬民间民俗体育道德精神责任。
敦煌体育文化 延存 基于价值 社会责任
敦煌是古丝绸之路的交通枢纽,自两汉起,地理位置优越,成为军事争夺、经济交流和文化传播的枢纽交通要塞,在古代承担了欧亚文明互动、中原民族(少数民族)文化交融的场域。敦煌古代体育发展的盛况更是令人咂舌,李重申教授(2000)的《敦煌古代体育文化》一书中记载的体育项目有狩猎、相扑、体操、技巧、健美、棋弈、马伎、击球、武术、气功、投壶、游戏等,口说无据,但保存在敦煌莫高窟里的壁画向我们证实了这一点。从保留在壁画中的民间民俗体育中窥探出体育项目数量不亚于当代奥运会上西方体育项目,体育精髓精深醒人、体育道德伦理使人开拓进取的功能、价值精神是独一无二的。
体育源于生活实践,是由各种社会生活需要产生,对实践生活有导向作用,是对现实社会生活文化的生动诠释和记忆。敦煌体育事业发展在面对现代化进程洗涤中也进入到商业化、职业化,部分体育从业者为了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导致出现忽视体育公平公正精神、丧失体育伦理道德、使体育文化正能量传播负面化等等,面对社会上体育出现种种不良现象问题,从文化责任价值层面进行探索其社会责任,试图运用敦煌体育文化社会责任延存来消弭这一社会不良现象。
1 敦煌体育文的内涵
敦煌体育是敦煌体育文化的教育价值、健身功能的再现,敦煌体育社会的实践活动负责解释敦煌体育文化的形成、创新发展机制。探讨敦煌体育社会责任首先我们了解敦煌体育文化及内涵。敦煌体育文化以地上的、底下的被人类发现而能辨别其有用价值的遗物为证,对古代人们闲暇时玩耍嬉戏、竞技娱乐、保健养生、习武自卫等与体育相近相关的活动画面为记忆蓝本,向世界展示了一个真实、全景的古代人们生活的社会画面,同时也反映出敦煌体育的发展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有着千丝万缕、藕断丝连的关系。对于敦煌文化内涵,张梅女士(2004)观点是游牧文化、农耕文化及商业文化共融发展。作为敦煌文化一部分的体育文化内涵,李重申老师的观点是:敦煌人民在集体参加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及余暇活动之间,出于人的生理和心理需要而产生的玩乐游戏活动,作为欢愉情绪的一种宣泄,达到丰富生活的补偿,也有迎神赛杜世俗的祭礼、香烟缭绕、牺牲陈列、肃穆虔诚的宗教祭坛。竟然也成为娱神娱人、轻歌曼舞、世俗踞戏的体育温床。礼神时粗犷的呼号、激昂的歇乐、矫美的舞步、角抵、百戏表演,正是敦煌体育文化发展的依托[1]。敦煌体育文化内涵衬托出价值无可比拟,在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敦煌体育文化责任延存体现了其为实现体育强国梦的助力价值。这种延存是对敦煌体育文化健身价值、教育功能要多一份尊重,多一份思考,在选择、融合、扬弃中要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科学态度进行审视、传承。
2 当代敦煌体育承载的社会责任
该文以借鉴“敦煌体育、社会责任”等概念理论相关、相似的释义进行归纳、推导和引用进行阐述。因为一些概念逐渐健全,理论体系趋于完善,众所周知。敦煌体育概念的阐释将应用陈康老师界定的释义,而社会责任是当下一个潜台词,释义众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合理运用所需。
当代敦煌体育自身在继承合理与发展需要的文化基础上,同时与外来体育文化进行碰撞、融合、进取、创新、传承,延续着敦煌体育文化的本质。千余年积淀下来的体育文化内涵为承载相应的社会责任进行履职,在当代社会体现自身价值、凸显体育功能、发挥体育精神。郝家春(2015)在“我国竞技体育社会责任的历史变迁研究”一文中辨析了竞技体育社会责任,是指竞技体育对国家、社会、组织、个人等利益相关者所承担的职责和使命。根据社会责任的标准划分并结合竞技体育自身属性,把竞技体育社会责任划分为:国际责任、政治责任、经济责任、文化责任、道德责任[2]。该文借鉴此方法对敦煌体育当代社会责任的践行应根据敦煌体育文化的内涵或本质应做到:立足敦煌体育文化继续传播、促进敦煌经济繁荣、带动敦煌体育事业发展、弘扬敦煌民间民俗体育道德与契合奥运精神。
2.1 文化责任延存:坚守敦煌古代体育文化教育内涵本源性传承
文化是印证一个民族存在的标志[3]。敦煌体育作为敦煌文化的一部分,在当代,敦煌各项体育活动的实践是古代敦煌体育文化传承的载体。敦煌体育是指敦煌莫高窟壁画、雕塑及藏经洞文献和敦煌及其周边地区考古发现的、能辨别其有用价值的体育遗物和遗迹,它包括角斗、射术、剑术、徒手格斗、相扑、武舞、围棋、气功、体育器械、场地、规则等方面的内容,兼及敦煌史地中的体育内容[4]。敦煌莫高窟壁画上的体育项目多数与今天奥林匹克运动会上比赛的项目有着直接的历史渊源关系,如狩猎到射箭比赛、从角抵、角力、相扑到竞技摔跤、从戏水到游泳、从举鼎到举重、从尚武到健美等,一些民族体育项目虽然没有进入奥运实践体现其竞技性、健身性、娱乐性,但是我国举行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和各个省、自治州、市举办的民族运会对一些民俗体育项目进行实践传承,它的价值得到了本民族及中华大家庭的认可认同,所以敦煌体育发展在吸收、接收外来文化的基础上,要对古代流传至今的传统体育文化内涵继续传承,是文化存在人们生活中延存的责任。如郑阿才先生论文中《敦煌写本〈新集文辞九经抄〉》中的“未有不法而自正,不教而自为。”还有《敦煌写卷〈百行章〉》中的“《孝悌》始终,用之无尽。但以学而为存念,得获忠孝之名” 等浅显易懂之词,凸显出以教化愚拙,达到训俗安邦、传递忠义孝道、传播伦理道德教育知识、与人为善的风俗习惯、坚定信念的宗教信仰,体现出敦煌体育承载着传统文化的社会责任。
谈到敦煌体育文化源与流时,我们首先考虑到人们的吃、喝、住、行及孕育生存发展的地理环境、政治环境,而后才能从事国事、科学、宗教、体育民俗游戏等。而敦煌体育文化本源依托于人的生理、心理和现实生活需要而产生的各种游戏活动,在闲暇生活中作为益智娱乐、强身健体、延年益寿、欢愉情绪、弥补空白生活的一种心里宣泄手段;也有祭祀祖先、宗教娱神娱人、世俗嬉戏的健美、射箭、相扑、角抵、百戏表演等体育活动。敦煌体育文化责任的延存是将体育固有的功能、价值、精神重现或者将敦煌体育内涵回归。在当代,物质崇拜、精神衰败、民族信仰缺乏、体育精神遗弃等问题频繁出现体育生活中,例如在生活中人们正义感缺失,出现面对马路上跌倒的老人思索要不要扶,徘徊在手机拍照留证后伸出援手等,以前当仁不让、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正义侠士援手如今陷于深思熟虑假装看不见的冷淡世态中,试问我们的责任、价值观去哪了?还有篮、足、排等体育赛场上出现假球黑哨、兴奋剂、球场暴力等等,作为敦煌文化一部分的敦煌体育文化,要发挥扶弱、扬善、匡扶正义的功能,从人们心理上、精神上、现实生活中重新灌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体现出敦煌古代体育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精神、凸显敦煌文化教化世人向善的价值、传承路不拾遗的品德,如石江年(2005)在“敦煌古代体育文化植根的地域性因素考释”中谈到,在敦煌古代民间看来,男子必须“三十堂堂六艺全”(丈夫百岁篇),对于那些不学无术,无所事事的男子,则用“丈夫无伎艺,虚沾一世人”(王梵志诗)来描述形容,并以此激励敦煌人民保卫自己的疆土,提高作战本领。而敦煌遗书中指的“六艺、伎艺”则包括了骑马、射箭、剑术等体育项目,这无意中促进了敦煌古代体育文化的发展,虽然这种促进是在无意识中进行的,然而文化的熏陶乃至历史鉴伪君的责任往往正是在这种无意识中前进、发展的[5]。还有归义军时期敦煌地区的“童蒙读物、各类文范”等几种典型教化载体,对孩子幼时的启蒙教育、强化人们伦理道德礼仪规范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都很重要。所以敦煌体育有延续坚守古代传统文化本源性的社会责任。
2.2 经济责任延存:为促进敦煌体育经济繁荣与体育文化协同发展助力
位于古丝绸之路上的历史名城敦煌既是古代中外贸易的著名重镇,也是中西文化交流的枢纽[6],经济的繁荣带动文化的发展,文化的传播促进经济快速发展。敦煌历史渊源久远、民族复杂性、地理位置优越性和文化先进性促就了敦煌的文明史。敦煌体育经济的发展要利用好这一独特而优越自然资源,敦煌民间民俗传统体育项目与民俗节日文化协同结合、与旅游联姻,形成敦煌体育旅游、体育经济、体育文化互助式发展,这种结合要保留敦煌古代体育原汁原味,才能突出敦煌体育的新、奇特点,吸引住外来游客眼球。郑向荣等(2012)“敦煌市体育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从敦煌体育旅游业的内部环境来看,发展体育旅游资源优势凸出,一是具有世界举世无双的古文物资源优势,如敦煌莫高窟、西千佛洞、安西榆林窟等; 二是以祁连山、三危山、鸣沙山、月牙泉、阳关、沙漠戈壁、雅丹地貌为特色的自然旅游资源优势; 三是以飞天文化、敦煌艺术、丝路花雨文化为代表的人文资源优势。从体育旅游业发展的外部环境来看,国家提出可持续发展政策和西部大开发战略以及新型旅游者为敦煌体育旅游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7]。
将敦煌古代传统民俗文化、民间体育与旅游产业进行融合互通式发展,形成体育旅游产业加文化符号传播机制。敦煌体育的发展要利用好政府部门的功能与旅游业自然资源,在民俗节日、旅游节日敦煌政府部门定期举办一些民间民俗体育旅游活动节、全民健身节等,同时利用好现代网络传播效应,黄金节假日期间吸引更多外地旅客来游玩。对于民俗体育的开发利用要做到新、奇等特点,有又一定的健身性、娱乐性功能,同时又要保留民俗体育活动形式原汁原味的内涵,让旅客在旅游的途中既能愉悦身心,又能够了解敦煌民俗风情。体育逐渐大众生活化与人们的生活朝夕相伴,个人健身器材、家庭成员活动的健身器材需求、大众健身器材场地消费等带来的经济利益。所以敦煌体育有服务敦煌经济繁荣、带动敦煌体育文化发展的社会责任。
2.3 道德责任延存:弘扬敦煌民间民俗体育道德与契合奥运精神注入活力
体育道德是用以调整参加体育活动的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体育道德责任延存是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其他体育工作者以及一切体育爱好者,在从事体育竞赛和参与其它体育活动时,所应遵循的规范和准则[8]。这是发展演变现如今的体育道德体现,古代体育道德是从道德层面约束个人异常运动行为,类似今天的裁判法又不等同,是人们自觉(理性)行为体现,如极限飞盘运动一样,在比赛中有比赛规则约束但是没有裁判监督,凸显出礼约与德束。当代,敦煌历史学、考古学科研成果不断的输出,体育科研工作者对敦煌体育历史、文化的研究从开始探索到目前取得丰硕的成果无不显示出对古代体育道德延存重要性、亟需性。在加上体育不断地生活化,融入到人们生活中,体育道德缺陷、体育精神失范等问题频繁出现,除了体育比赛规则的约束、规范,更高层次的弘扬体育精神、践行体育道德,敦煌体育就有担任我国社会主义体育道德精神文明建设的社会责任。体育活动过程中产生了体育道德及体育精神,体育道德有反作用于体育活动过程。敦煌民间民俗体育道德精神本源植根于敦煌古代人们体育活动,又规范着敦煌古代体育活动。当代敦煌体育有必要重新承载甘为人梯的体育道德、公平竞争的体育精神责任延存。
根据敦煌体育习武自卫、保家卫国、强身健体、修身养性、益智娱乐等功能发挥,敦煌体育要传承延存“友谊第一,比赛第二”体育精神责任,要将体育道德融入体育实践。要弘扬敦煌体育活动中“以礼为先”的品德,古之就有“礼射”的体育比赛。体育锻炼虽不能延年益寿,但能改善晚年的生活质量,荀子提出“动”与“静”的辩证关系,主张“动以养生”,做到“重己役物”。我国古代武术发展流传至今,古代练武之人讲究武德品质,敦煌体育的社会责任就是要做到对古代体育行善道德、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精神、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品德和天人合一的人文思想等进行传承,融入到人们体育生活中。
3 结语
当代,面对社会信仰缺失、道德失范、人心危机、核心价值观异化等等问题,我们要从文化软实力功能视角去弥补这种不良的社会现象。敦煌体育文化在碰撞、吸收、继承、创新基础上进行演进、传承、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其内容丰富、内涵深奥,对教化世人有引领示范、守正扬善作用。流传千年任有生命活力或对社会有现实指导意义的敦煌体育文化,印证了文化发展是继承和发扬的动态产物,是不断积累和生成、对人类社会不断辐射的过程。敦煌体育社会责任的践行是敦煌体育文化内涵的显现、功能的实现及价值的凸显,该文基于此浅谈敦煌体育在当代经济、文化、科技快速发展形成社会体系中的社会责任,敦煌体育社会责任的发挥不仅有利于敦煌体育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也有利于敦煌体育文化传播、不断完善和实现自身的价值,使其在承担一份责任同时为自己在现代化进程中探索出与西方体育美美与共,和而不同融合发展的路径。
[1]李重申.敦煌古代体育文化[M].甘肃人民出版社,2000.
[2]郝家春.我国竞技体育社会责任的历史变迁研究[C]//中国体育科学学会(China Sport Science Society).2015第十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中国体育科学学会(China Sport Science Society).2015:3.
[3]尧峰.土家族传统体育舞蹈撒尔嗬的文化及传承[C]//中国体育科学学会(China Sport Science Society).2015第十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中国体育科学学会(China Sport Science Society).2015:2.
[4]陈康.敦煌体育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2.
[5]石江年.敦煌古代体育文化植根的地域性因素考释[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58-60.
[6]徐时仪.敦煌民间体育文化考略[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1999(1):61-67.
[7]郑向荣,刘茂昌.敦煌市体育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2(11):12-13.
[8]李杰,耿麦收.我国传统体育道德对体育的影响[J].体育世界, 2006(11):71-72.
G80-05
A
2095-2813(2017)01(a)-0185-03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01.185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志(1990—今)”,项目编号:14BTY085。
念贵(1987,8—),男,汉,甘肃环县人,硕士,研究方向:体育教育、体育文化。
黄文武(1962—),男,湖南长沙人,教授,湖南大学体育学院副院长,国家田径运动健将,研究方向:体育教育学, E-mail: 197808392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