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的大众体育发展研究①
2017-11-27徐文静
徐文静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体育系 江苏南京 211167)
新加坡的大众体育发展研究①
徐文静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体育系 江苏南京 211167)
本文考察了新加坡的体育行政组织机构,梳理了近年来新加坡政府为促进大众体育发展而制定的政策规划以及具体措施。新加坡政府在制订大众体育发展的规划与目标以及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特别关注不同民众在性别、年龄、经济地位等方面的差异,使得每一个群体都能从中受益。本文还根据新加坡体育运动委员会以及相关团体近年来的统计数据分析了新加坡大众体育发展的现状。
新加坡 大众体育 政策 现状
1 新加坡的体育行政组织
新加坡官方的体育行政组织是文化、社区与青年发展部,简称MCCY,其执行机构为新加坡体育委员会。MCCY的前身是社区发展、青年与体育部,该部于2012年11月在机构重组时与社会福利发展部合并。MCCY的主要职责包括强化社区关系、促进志愿者服务与慈善事业,以及促进青年与体育事业发展[1]。以此来将新加坡打造为一个充满活力、凝聚力、创造力的社会。当前MCCY主要由5个部门构成,分别负责艺术、社区发展与志愿服务、文化遗产、历史与发展、体育、青年等相关工作。其中体育相关部门的工作在于鼓励大众参与体育活动,提升国民的体育热情,发展新加坡的体育产业,改善体育设施与环境,从而提高新加坡的体育文化发展水平和国民生活质量。
新加坡体育委员会,简称SSC,是新加坡发展体育事业的执行机构,成立于1973年,主要由体育俱乐部组、发展策略与营销组、体育发展组、体育设施组、组织策略发展组、策略和财务管理组、CEO办公室等部门构成。新加坡体育委员会的目标是通过“培育体育文化”“提升竞技水平”“繁荣体育产业”这3个方向,将新加坡打造为一个适合体育生活方式的体育城。培育体育文化目的在于让不同背景的新加坡人都能在新加坡公平地享有体育运动的权利和乐趣。提升竞技水平的目的在于通过重点培养优势竞技项目,配合体育科学研究提升新加坡的优势项目,提升国际影响力。繁荣体育产业的目的是通过举办大型国际赛事,带动体育相关产业的发展,使新加坡不仅拥有良好的体育环境,还拥有发达的体育产业支撑[2]。新加坡近年来以发展成亚洲重点体育城为目标,为适应这一目标,主掌体育、运动相关政策的新加坡体育委员会(Singapore Sport Council)于2014年改组为新加坡体育(Sport Singapore),使得组织的运转更加高效。
2 新加坡的大众体育发展政策与措施
新加坡自1965年独立以来,历届政府都比较重视体育的发展,特别是近年来为推动新加坡大众体育的发展,制订了许多新的政策以及实施计划。新加坡文化、社区与青年发展部于2008年提出了《体育文化委员会报告》,报告中明确提出了4项目标,分别为在2015年前达成66%的运动参与率,希望2/3以上的新加坡居民一周至少运动一次;发展民众观赏体育赛事的习惯并吸引更多的志愿者;在未来的奥运比赛中取得良好成绩,并保持亚洲前10名的位置;在2015年前创造20亿新加坡币的体育相关GDP产值。
“愿景2030”(Vision 2030)是新加坡政府当前发展体育事业的重要政策,是自2011年至2030年的新加坡体育发展总体规划,该计划明确指出体育对于民众个人发展与促进整个国家的向心力方面的重要价值。该规划是“Sport Singapore”与MCCY共同参与的合作项目,其目标主要包括4个方面:(1)透过体育运动为未来做准备:体育运动可以帮助人们适应瞬息万变的世界,并且对健康有益;(2)体育没有界限:不论是何种年龄、能力、性别、社会经济地位的人都可以参与运动项目、使用运动空间,通过体育运动来塑造健康生活;(3)运动是一种全国性的语言:通过运动让朋友、同事、竞争者或整个社会连接起来;(4)发展新型体育组织:若要发展新加坡的体育,必须透过所有机构的合作与协调,不论是公部门还是私部门。从2011年7月起,“愿景2030”工作团队开始与社会各行业的民众讨论在未来20年如何通过体育运动带给新加坡更好的生活品质[3]。并以委员会的方式,集思广益,有针对性地推进新加坡体育发展各个领域和层面。
“愿景2030”自2011年已开始实施,“Sport Singapore”与各体育领域领导人、城市规划专家、教育工作者等各层面人士进行数百场面谈,将众多意见整合为20项建议与4个专题,具体计划包括设立全方位体育俱乐部、通过奖励等方法促进企业对大众体育的支持和参与、成立跨部门体育进程委员会等。2013年7月,“Sport Singapore”宣布聘请专注于体育领域的管理咨询公司,为新加坡65家单项体育协会进行全面的组织效能评估,以进一步提升体育组织的服务能力。“体育设施总体规划”是“愿景2030”中的计划之一,目标为提供更多优质、实惠的体育设施,使民众可以更广泛地参与运动,创作更多公共空间供民众互动。在过去10年间,新加坡已投入超过6000万美元用于体育设施升级中。“全方位体育俱乐部”也是“愿景2030”的重要方向之一,旨在让民众参与全国性的大型体育俱乐部,促进民众运动习惯的养成,从根本上讲是通过国家力量整合全国体育总会、学校、企业和公共机构,创造实惠且方便的运动方案。现在已经成立了ActiveSG管理系统,民众通过网站或APP即可以免费成为会员,政府并为每位民众自动存入100元现金积分,民众可以折抵各项体育活动及运动课程的费用。ActiveSG推出第一天就有3万人登记成为会员,主要目标是让民众可以通过单一会员身份就能使用全国所有的ActiveSG运动中心,让体育中心的使用率最大化,并能给不同体能和健康水平的民众提供不同程度和不同方式的训练,以满足民众多样的体育需求[4]。“愿景2030”计划中“体育关怀”也是重要的配套政策之一,目标是通过民众和企业的捐助以及广大义工的招募,鼓励民众通过体育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帮助,改善贫困儿童及残疾人士的生活,帮助并培养残障运动员。为鼓励企业和民众捐款,新加坡政府特别制定相关优惠税收政策,民众若捐款50美元以上至该计划,可获得2.5倍金额的税金抵免。
3 新加坡的大众体育发展现状
3.1 体育参与的人口数量
根据2012年新加坡文化、社区与青年发展部的调查数据[2],以每星期至少参与一次体育活动而言,2011年新加坡的规律体育人口为42%,其中非规律体育人口比例为4%。若以平时有没有参与体育锻炼来区分,2011年新加坡没有参与体育锻炼的人口比例为54%。客观地讲,新加坡民众没有参与体育锻炼的人口所占比例比较高,这也是新加坡政府大力推动“愿景2030”发展的重要背景。
3.2 参与的体育项目
2012年新加坡文化、社区与青年发展部的数据显示,2011年新加坡民众参与体育锻炼的项目排前八位的分别是慢跑16%、游泳8%、走路7%、羽毛球4%、足球4%、健身房4%、篮球3%、脚踏车3%。慢跑、游泳、走路是排在前三的项目,其中跑步参与率最高,一方面因为跑步简单易行;另一方面得益于新加坡适宜跑步的环境,比如空气质量、步道建设等。游泳是排在第二的项目,得益于新加坡政府对于游泳项目的推广。
3.3 参与体育运动的原因
民众参与体育运动的原因也可以说是居民对体育认识与态度的一个反映。新加坡民众参与体育运动的原因排在前八的分别为保持身材及健康87%、热爱运动29%、休闲娱乐15%、朋友社交15%、恢复健康12%、生活方式的一部分11%、控制体重9%、宣泄压力9%。“热爱运动”“休闲娱乐”“生活方式的一部分”三个因素相对于“保持身体及健康”还低很多,说明居民对体育的内在热情还有待提高。
3.4 不参与体育运动的原因
调查居民不参与体育运动的原因,有利于政策制定者对政策与措施进行调整,以进一步激发不参与体育锻炼者的内在动机,以及调整社会政策,给民众创造更多的闲暇时间。新加坡文化、社区与青年发展部2012的数据显示不参与体育运动的原因排前八位的分别是工作太忙54%、家务太忙32%、没兴趣28%、没体力27%、年纪大20%、浪费时间13%、运动水平差11%、不喜欢运动11%、身体状况欠佳。“工作太忙”“家务太忙”“没兴趣”,是不参与体育运动的前三个因素。因此,如何增加新加坡民众的空闲时间,以及进一步提升居民的运动热情是新加坡政府进一步提升体育人口参与数量的重要课题。
4 结语
“愿景2030”(Vision 2030)是新加坡政府当前发展体育事业的主要政策,新加坡政府在制订大众体育发展的目标与规划时,同时积极将规划付诸行动,特别是通过针对性的各种实践方案,使得不同性别、年龄、社会、经济地位的民众都能从中受益,进而促进了新加坡大众体育的发展。
[1]李琳琳.新加坡大众体育参与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3(5):18.
[2]Singapore Sports Council.Vison2030:Live Better Through Sports.Singapore:SSC[Z].2011.
[3]Singapore Sports Council.National Sports Participation Singapore:SSC[Z].2011.
[4]Singapore Pools[EB/OL].https://www.sportsingapore.gov.sg.
[5]刘会平,程传银.新加坡大众体育政策及其启示[J].山东体育科技,2015(1):110-114.
[6]Singapore Department of Statistic. Household Income and Expenditure Retrieved from Singapore Department of Statistics[Z].2013.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31.215
G806
A
2095-2813(2017)11(a)-0215-02
徐文静(1986—),女,汉族,黑龙江齐齐哈尔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学校体育与大众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