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班化背景下提高体育课堂学生体能、技能运用效率初探

2017-11-27高志荣

少年体育训练 2017年1期
关键词:小班化技能体育

高志荣

(杭州市天杭实验学校,浙江 杭州 310005)

小班化背景下提高体育课堂学生体能、技能运用效率初探

高志荣

(杭州市天杭实验学校,浙江 杭州 310005)

目前,小班化教育已经成为世界教育改革的一个发展趋势,这得益于该教学模式自身所具备的优势。小班化教学模式的适应性较强,能够被应用到各个学科领域中,体育学科优势包括因材施教、健全人格、增强体能以及强化技能等。可见,小班化教育的出现与体育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不谋而合。在初中体育课堂上运用小班化教学模式,将为体育改革提供新的发展方向,有效满足教学需求与达到教学目标,引导学生高效学习,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1 小班化背景下体育课堂教学的特色

小班化教学模式为体育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得体育教学环境得到全面改善。作为初中教师,应该学会把握小班化教学所带来的便捷,挖掘其潜在优势,达成体育教学改革目标。

1.1 教学场地灵活选择

传统的体育课堂教学是大班授课模式,场地的运用并无多选条件,只能够通过室外运动场地完成教学。而采取小班化的教学模式,场地的选择具有多样化,既可以在室外,也可以在室内。学校的每一个角落、每一片绿荫都可以成为上课的首选位置,如教室、楼梯、过道、绿荫、体育馆等。可见,小班化体育教学模式有效地解决了场地、天气、器材等方面的限制性因素,与大班教学相比较而言,灵活性更强,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接受体育知识。

1.2 体能技能全面增强

小班化教学模式的主要特点是授课人数较少,体育教学开展学生个体练习的时间、强度以及密度得到了拓展,学生可以在充足的时间范围内完成教学内容,更好地将体育理论知识与技能、方法相融合,最终达到学生身体素质提升、强化体能的目的。小班化教学模式使得教师可以更好地完成组织与管理工作,减少教学过程中出现的运动损伤以及安全事故。可见,小班化教学模式在学生体能、技能的提升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1.3 满足因材施教要求

因材施教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针对性地开展体育教学目的是为了收到教学实效。小班化背景下的体育课堂更适合因材施教教学方法的运用。授课规模被压缩,使得教师有更多的时间、精力去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与情感变化,掌握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态势之后进行指导、交流,让学生可以直接地表达情感并提出在课堂上遇到的困惑。学生可在新的教学环境中,相互促进与配合,实现共同成长。

1.4 强化师生互动交流

在小班化背景下的体育课堂上,学生可以更好地展现自己,并且具备等量化的表现时间,真正做到在教师面前人人平等。这一平等的体育教学环境,能够让学生全心投入、积极接受教师所想要表达与传授的体育教学知识。师生间面对面的接触,打破了传统教学师生之间的芥蒂,学生能够重新认知教师,教师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学生。双向沟通,既能增强体育教学实效,还能培养学生对于体育学习的兴趣。

2 小班化背景下提高体育课堂学生体能、技能运用效率的策略

2.1 小班化背景下提高学生体能的策略

2.1.1 精选体育课程资源是基础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不必过分地依赖体育教材资源,其需要开发利用更丰富、更鲜活的体育教学资源,为教师的创造性教学提供更大的空间。精选体育课程资源是根本,也是正确在体育课堂实现体能锻炼的基础目标。注重可行性、趣味性以及实效性,可充分体现出小班化教学的特色。这一过程要遵循先减法,后加法的原则。做减法是将原有普通版教学当中的精华与经典部分提炼出来,减少教材中的冗余部分。而做加法是要充分发挥出教师在教材使用方面以及资源开发当中的自主性与创造性,辅助学生完成体育学习,此方法适合开展实践活动。精选体育课程资源是小班化背景下提高体育课堂学生体能的关键之所在,可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融入到教学实践当中,达成教学目标。例如,教师可充分运用互联网时代所带来的便捷性,在网络资源中搜集关于正确进行体能训练的课程,完成与教学内容相关性论证之后应用到课堂教学当中。经过筛选的网络教学资源有助于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通过图像、声音等立体化的资源完成立体化教学实践,为学生掌握体能训练知识奠定基础。

2.1.2 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是核心教学设计阶段是将静态化的信息转化为动态信息的基本过程,这一过程要求体育教师具备缜密的教学思路,完成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的预先设计。此阶段不但能够检验活动是否符合学生体能训练的要求,还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活动,保证探究性的教学卓有成效。同时,精心设计的教学过程要保证细节的健全与完善,教学细节生成通常表现在两个方面∶(1)在教学动态的环境中完成动态化生成;(2)在备课、再备课过程中的预设过程。细节生成依托于教师的体育教学实践经验,在小班化的环境中与学生共同实践,完成信息的共享与探索,逐步完善教学细节。例如,在小班化体能训练开展之前,教师要对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体能状况具有初步的了解与掌握,然后针对所调查的资料内容完成对学生的适应性分析,并通过前期的课堂实践去验证。当所有条件得以满足之后,依据教学设计的步骤去开展体育教学,强化学生体能。

2.1.3 教学方法的优化是关键提高学生体能需要遵循特定的练习方法,笔者认为传统的初中体育教学对学生体能培养方面相对单一,教学方法的针对性、实效性明显不足。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要求教师探索新的教学方法。(1)简单练习串联化。此方法是将简单的体育练习串联在一起,推迟疲劳的同时逐步增加体能练习的强度。例如,体育课堂教学体能训练经常运用往返跑、俯卧撑以及收腹跳等练习动作。单独进行某一个动作练习是初中体育课堂常用的练习方法,学生通常会感到缺乏新意,但将单个锻炼方法串联起来,则趣味性以及目的性更加明显。完成一组俯卧撑(一组5个)→迅速跑10m→完成一组收腹跳(一组10个)→返回跑10m,这种循序渐进的方式能够使得整个练习更加具备挑战性,增强体能练习效果。(2)单人练习合作化。此方法是将传统单人的练习内容赋予两人或者多人共同完成,在合作中推迟疲劳,达成练习的基本目的。单人练习合作化在大班体育教学中显然无法实现,原因是由于大班学生人数众多,开展小组化学习在管理上与教学实效性上把握不足,而小班化教学应用这一内容则显得十分贴切。

2.2 小班化背景下提高学生技能的策略

2.2.1 理清运动技能与发展体能之间的关系体育技能的运用效率是体育课程开展的核心内容之一,有助于学生身体健康发育,提升其社会适应能力。早在新课程改革发展初期,关于运动技能方面的争议不断出现,运动技能一度成为体育课堂的研究焦点,问题集中在是否应该淡化运动技能。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理念的价值在逐渐认知的情况下使得运动技能重回体育课堂教学实践当中,对学生身心发展以及体能锻炼效果十分显著。离开运动技能,发展体能就成为一句空话,可以说,充分掌握并熟练技能运用成为体育课堂发展学生体能的前提条件。反过来,良好的体能也有助于学生技能运用效率的全面提升,这一点在足球比赛上可以明显地看出。中国足球运动员在技能掌握方面与国外足球运动员并无明显差距,在比赛当中通常上半场比赛可以勉强支撑,但进入到下半场则会处于绝对的下风,究其根本是体能无法跟上技能运用,导致攻防转换无法快速进行。

2.2.2 小班化背景下提高体育课堂技能运用效率的注意事项(1)初中阶段体育课堂教学的要求是学生能够基本掌握并运用体育技术。以短跑练习为例,速度的快慢与运用技能的掌握情况息息相关,运动技能包括正确的起跑、手臂摆动、高抬腿以及重心掌握等,需要与学生的力量、耐力、柔韧性等基本素质进行融合,避免由于两者的缺乏协调而导致运动损伤。(2)在技术运用效率培养的过程中,应该保证充分适应于初中生的肌肉力量,结合四肢、腰腹以及臀背等大肌肉群开展训练。应考量小肌肉群的负荷与压力,使得学生掌握运动技能的同时达到肌肉练习的目的。(3)初中生体能通常有一个敏感期,体育教师开展小班化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对这一周期的掌握,对不同学生制定不同的技能训练方法,包括无氧训练方法与有氧训练方法的改善,及时参与、及时评价、及时纠正。

2.2.3 小班化背景下体育课堂技能运用效率的提升方法(1)与运动项目特点融合。想要增强学生对于技能的运用效率,则需要在小班化的前提下与运动项目融合。例如,篮球运球过障碍的练习,这一训练内容对学生速度以及灵敏度具有一定的锻炼价值。教师需要充分运用小班化教学的优势,分组进行篮球障碍运球练习,并对不同小组学生的运球方法以及运球技巧进行指导,在保证练习密度的前提下增强学生的体能。当然,不同运动进行锻炼前应注重划分完成组数,对处于不同阶段的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技能掌握较差的学生要多进行练习,而运球技能较好的学生则可以帮助掌握较差的学生,实现共同促进,满足技能运用效率提升的要求。(2)运动技能运用效率与运动体能相结合。体能与技能本身就是相辅相成的,在小班化教学背景下更应该加强融合开展体育课堂教学实践。以排球的垫球练习为例,3名学生组成小组,3名学生依次完成垫球练习,等待的学生可迅速移动到网前与另一名学生完成10次以上的网上击掌,循环往复,完成运用技能的全方位练习。

[ 1 ]黄向阳.体育课程小班化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J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4).

[ 2 ]黄玉仙.小班化体育教学转化异质学生的研究[ J ].教育教学论坛,2013(8).

[ 3 ]杜代军.论“分项教学”在小班化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可行性[ J ].科技资讯,2013(20).

[ 4 ]张雪云.体育中学小班教学条件下的分层教学方法研究[ J ].教育教学论坛,2014(10).

[ 5 ]雷伟林.初中体育教学发展学生体能的策略[ J ].学周刊,2014(26).

2016-11-18

高志荣(1982~),一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体育教育。

G841

A

1674-151X(2017)01-099-03

猜你喜欢

小班化技能体育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小班化教育实践问题与对策分析
拼技能,享丰收
小班化的“化”
我们的“体育梦”
画唇技能轻松
小鲜肉不可不知的生存技能
青岛实施中小学“小班化”教改 全面革新传统教学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