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健美操教学能力培养的研究
——以湘南学院为例
2017-11-27黄淑婷
黄淑婷
(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院,北京 100084)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健美操教学能力培养的研究
——以湘南学院为例
黄淑婷
(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院,北京 100084)
健美操教学能力是体育教师的一种业务能力,这里主要是指开展健美操中小学教学与训练能力,包括快速模仿记忆能力、示范讲解能力、教学组织能力、音乐的选用与剪辑能力、自学能力、动作的创编能力、教学与纠错能力、训练与排练能力、审美与评价能力、编写教学文件能力。本文研究旨在寻找湘南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健美操实践教学的薄弱之处,通过分析普修课教学能力现状和专选课教学能力现状的异同,以及它们相对应的影响因素,加深对健美操教学能力理解,同时提高健美操教学能力。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湘南学院体育学院2012级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为例,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健美操教学能力培养进行研究。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有关健美操教学内容设置的论文、相关书籍、各高校学报等,了解与该课题相关的知识,收集整理前人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1.2.2 问卷调查法 根据论文研究的需要设计了问卷来辅助完成本论文。本文的调查问卷通过抽样调查的形式发放,发放健美操专项学生问卷30份,收回30份,体育教育专业共6个班,每班随机发放非健美操专项体育教育学生10份,收回60份,回收率100%,
其中有效问卷90份。
1.2.3 数理统计法 对回收的有效问卷所得的信息运用相关的统计方法和电脑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和量化分析,并根据统计数据进行表格绘制和图表制作显示研究结果。
1.2.4 专家访谈法 对湘南学院体育学院健美操教授进行培养方法的面对面访谈并作简单记录。
2 结果与分析
2.1 湘南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健美操教学能力现状
湘南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健美操教学能力的培养主要通过健美操普修课程以及健美操专选课程有目的有计划的学习来获得的。根据调查了解到,湘南学院体育教育专业从大一下学期开始开设健美操普修课,共32课时,从大二下学期开始开设健美操专项课,到大三下学期结束,共216课时。本文抽取2012级非健美操专选学生60人,健美操专选30人进行学习情况调查。
调查显示,普修课学生健美操教学能力较差。在教学方面主要的讲解示范能力、教学组织能力和教学与纠错能力分别为45.3%、49.8%和32.3%,能勉强实施健美操中小学教学;在训练方面主要的训练与排练能力、动作的创编能力以及音乐的选用和剪辑能力分别为19.6%、11.8%和25.6%,基本无法实施健美操中小学训练。
调查显示,专项健美操学生的健美操教学能力较好。在教学方面主要的讲解示范能力、教学组织能力和教学与纠错能力分别为95.5%、85.5%和94.3%,能良好实施健美操中小学教学;但是,在训练方面主要的训练与排练能力、动作的创编能力以及音乐的选用和剪辑能力分别为47.5%、56.5%和48%,能较差实施健美操中小学训练。
2.2 影响湘南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健美操教学能力的因素
2.2.1 健美操基础 将普修健美操的60名学生与专项健美操的30名学生,共90名学生学习健美操的时间进行统计,结果表明,58.9%的学生是在大学开始学习健美操的,只有11.1%的学生在中学接触过健美操。由此可见,学生基本素质普遍薄弱,这是普修健美操课教学能力培养效果差的因素之一。
2.2.2 学生主观能动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能力学习的过程其自身的主观意愿对学习的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假设进行健美操学习的最大意愿值为10分,调查研究90名学生的意愿值得出结果,有56.7%的学生学习的意愿值低于5分,12.25的学生在7~5分,31.1%的学生在10~8分。由此可见,湘南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健美操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偏低。
2.2.3 各课程类型课时下的培养任务和措施 通过调查访问,总结了湘南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健美操课程的培养任务和措施,对比普修和专选课程的措施以及相对应的学生掌握情况,得出结论:湘南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健美操课程的在教学能力培养种类覆盖面较广,但理论知识的培养有所欠缺;健美操专选课程的培养措施较健美操普修课程的培养措施手段更为丰富和多样化。
2.3 健美操教学能力的培养途径
2.3.1 自学能力的培养 自学是高校学生的一种极为重要的学习方式,学生的能力可以在自学中得到培养和加强。因此,教师在健美操教学中必须要重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1)教学过程中,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教师的帮助下获得有效的指导和经验;(2)课后,教师可安排适当难度的成套作品让同学们学习,推荐有关书籍让学生阅读,并由学生提出问题和教师同学一起探讨解决问题;(3)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给予相应的学习任务,如普修课中在学习一边方向的动作后,反向动作留给学生自主学习,下次课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评价和指正等。以此类似的方法,既巩固了前面所学的内容,同时又让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锻炼。
2.3.2 示范讲解能力的培养 (1)教师要做好榜样和起到带头作用,在课堂上规范自己的动作规格以及动作质量,在语言表达过程中要简洁精练,为学生做好表率;(2)经常给学生观看优秀教师的授课录像,吸取经验;(3)平时要求学生在训练过程中,尽可能使用数码设备将自己示的范过程录制下来,反复琢磨,检查自己是否符合教学示范的要求,发现并克服存在的问题和不良习惯,不断扬长避短,使自己的示范渐趋完美;(4)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的对自己的立、坐、蹲、跑等姿势进行规范训练,使自己的一举一动显得优雅得体;(5)在健美操专项课之前,要特别注重对基本动作(健美操基本步伐、基本手位)规格的训练,只有打好基础,做好最基本的动作,在教学示范过程中才能够做到动作到位,教学得体。
2.3.3 健美操动作创编能力的培养 健美操动作在日新月异的更新和发展,在这种弱肉强食环境中,需要新颖又能与社会接轨的新鲜事物,对创编能力的要求也就提高了。健美操的步伐和基本动作在原有的基础上稍做变化就是一个新的动作创编,但却要求新颖和创意。(1)在专项课实践教学中,可以安排学生轮流带领课前的热身活动,要求4×8拍~8×8拍的创编动作套路,并按照高规格的上课标准进行实践教学;(2)教师要带动学生搜集和关注社会潮流的健美操动作和音乐,或者介绍推荐给学生时尚高规格健美操光碟,让学生课下进行学习,同时带给学生创编的灵感;(3)鼓励和支持学生进行课外实践教学,俱乐部、小学、初中等进行教学实践,带给学生、学员不同的教学感受,不断地创编和更新动作,以此来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创编能力等。创编的动作内容显示了创作者的性格和个性,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创作特点,在创作过程中,加进去自己想法和动作感觉,跟进时代的脚步。
2.3.4 健美操教学教学组织能力的培养 组织能力是与课前和教学中的纪律、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调动教学气氛等于一体的教学能力,也是教师的课堂前、课堂中、课堂后整体的教学思维的体现。(1)在课堂上,要求学生轮流进行简短而真实的实践教学演习,使学生逐步掌握和建立一套属于自己的基本课堂套路和组织方法;(2)学生要利用自己课堂见习、教学实习时的听课机会,通过见习时做好见习笔记,实习时做好听课记录,在课下进行“放电影”回放记忆,总结优秀教师上课时的优秀做法、教学思路以及课期间处理紧急问题的做法和处理问题的方法,这不仅能够体现教学组织能力,更能够体现出作为教师应有的基本素质;(3)教学结束后要多与同学交流,口头调查学生、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常见表现,并从中总结自己在课堂组织中的得与失,在下节课尽量避免犯同样的错误等。教学组织能力并不是一时之间就能够提高的,而是经过自己多次不断地实践、总结、再实践、再总结中不断提高和自己不断揣摩才能够进行改善和提高。
4 结论与建议
(1)湘南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健美操基本素质普遍薄弱,88.9%的学生是大学开始学习健美操。因此更需要需要学生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提高自意识和加强其身体素质的训练。
(2)健美操普修课时量太少,使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学习掌握健美操的教学技能,从而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因此需要学校相关部门给予一定调整,适当增加健美操普修课时量或合理降低普修课的教学目标,让学生有足够时间掌握健美操教学技能,提高其教学能力培养,从而更好地从事中小学教学和训练
(3)专项学生健美操教学能力培养效果良好,基本能实施健美操中小学教学,但健美操训练与排练能力较弱,专业理论知识薄弱。因此除了实践上的鼓励和支持,在理论知识方面也要丰富和加强。在健美操理论课程中多增添有关教学的内容,从思想上和实践上同时提高健美操专业素养,让二者相辅相成,使湘南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健美操教学能力得到更好的提升。
[ 1 ]肖光来.健美操[ 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
[ 2 ]郑淑红.试论健美操的功能[ J ].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3).
[ 3 ]穆道魁.对大连市90后大学生群体体育动机的研究[ 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8).
[ 4 ]李凡凡.高校健美操教学现状及改进思路探讨[ J ].大众科技,2010(1).
G831.3
A
1674-151X(2017)05-067-02
投稿日期:2017-03-30
黄淑婷(1994~),本科。研究方向:健美操教学与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