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构建体育课程学习评价体系的实证研究
2017-11-27余晓玲
余晓玲
(浙江邮电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绍兴 312016)
职业院校构建体育课程学习评价体系的实证研究
余晓玲
(浙江邮电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绍兴 312016)
对于职业院校来说,为了向社会输送更多优秀人才,需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基于此,文章从构建体育课程学习评价体系的角度进行阐述,通过阐述职业院校体育教学现状,提出构建体育课程学习评价体系的具体措施,同时对构建体育课程学习评价体系的成效进行阐述,为职业院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评价体系 实证研究 体育教学
在我国,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完善,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国家开始对高等教育实施改革,高等教育由传统的精英教育逐渐向大众教育转化。在这一转变过程中,中等职业学校开始向高等职业院校转型,通过转型向社会输送更多、更优秀的职业技能人才,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转型是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在高等职业教育中,职业院校体育教育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育教学中,如何创新传统的体育教育模式,结合高等职业教育的实际情况,创建全新的体育课程体系,这是体育教育界面临的重要问题。该文在对近年来高等职业院校的体育课程设置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评价等进行深入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构建全新的体育课程学习评价体系,并对体育课程学习评价体系进行实践,为职业院校组织开展体育课程体系改革工作提供参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该文选择浙江邮电职业技术学院2015级10个教学班的400名学生作为课程体系教学改革实践的研究对象,在这400名学生中,男生250名,女生150名。
1.2 研究方法
在构建体育课程学习评价体系的过程中,采用文献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研究分析该职业院校体育课程设置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等内容。同时,采用问卷调查、体质测试等方法,对构建的体育课程学习评价体系进行教学实践,并对比分析实验前后学生对待体育课的态度和兴趣,以及学生的体质、运动技能、体育能力等各项指标。实验时间为一学年,从2015年9月至2016年6月。实验前后发放400份《职业技术学院学生体育现状调查问卷》,其中收回386份,回收率为96.5%,其中有效问卷362份,有效率为90.05%。实验后回收问卷379份,回收率为94.75%,其中有效问卷371份,有效率为92.75%,同时在教学实验前后,分别对400名学生进行体质、素质等指标的初测与重测。
2 职业院校体育教学现状
从实际情况来看,对于转型后的职业院校来说,在体育课程学习评价体系方面,依然沿用传统的评价模式,这种评价模式过于落后,并且由于教学内容过于复杂,学习内容存在重复性,因而难以突出时代性、健身性等特点。另外,在评价手段方面,主要侧重理论考核评价,评价方式传统,没有从学生体能、运动技能的角度对进行评价考核,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体育教育评价指标的多维性、评价内容的多元化以及评价方法的综合性。
3 构建体育课程学习评价体系的具体措施
对于职业院校来说,构建体育课程学习评价体系,其目的是帮助教师提升体育教育教学的时效性,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体育技能,进一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所以,在构建体育课程学习评价体系的过程中,始终要以该目标为核心。
3.1 树立体育课程学习评价体系的理念
在我国,随着各项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在生产、管理等一线实用人才方面,社会提出更高要求,强调职业教育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同时确保人才资源身心的健康。对于职业院校体育教学来说,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紧跟时代发展潮流,树立全新的体育课程学习评价体系理念,推行终身体育、健康第一等教学原则,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增进身心健康和树立健身意识,进一步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3.2 设置课程
在高等教育中,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普遍具有自身的特点和要求。从培养目标来说,职业教育侧重高尚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知识,可以说,职业教育是培养高级技能的实用人才。在体育课程学习评价体系中,体育作为一门基础课,其内容需要符合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同时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设置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
3.3 课程内容
对于职业院校来说,在设置课程内容方面,需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同时综合分析体育场地设施、师资资源、学生的专业特点等因素,基于此,一年级的课程内容男生以篮球、武术等传统项目为主,女生以乒乓球、健关操等传统项目为主,必要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增加田径项目,因为这些项目具有娱乐性、休闲性和竞争性。对于一年级的学生,设置课程内容需要根据学校的师资、场地设施等情况,注重学生的个人爱好,课程内容突出实践性、时代性等,通常情况下,主要以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等内容为主。
3.4 教学组织形式
职业院校在教学组织形式方面,需要打破班级、专业的界限,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等实际情况(性别、技能水平等),采用分项班级的方式进行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每个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而为学生实施终身体育奠定基础,提供保证。
3.5 丰富教学手段
对于职业院校来说,通过丰富教学手段,最大限度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丰富教学手段也是体育课程改革的基础所在。基于此,职业院校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需要由传统的教师训练式转变为学生探究式,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因素融入到教育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激发其学习的热情。
3.6 完善体育课程学习评价体系
在建设、发展体育课程的过程中,学习评价体系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体育课程教学管理的重要环节,借助学习评价体系有利于职业院校实现课程目标。通过完善学习评价体系调整体育成绩评价指标和权重,通常情况下,体育理论知识、身体素质、选项运动技能、学习态度、合作精神的权重分别为10%、20%、50%、20%,必要的情况下,可以将运动能力、情意表现等因素融入到考核内容中。通过完善学习评价体系鼓励学生参与教育活动,帮助学生实现自我发展。
4 构建体育课程学习评价体系的成效
4.1 影响学生体育课的兴趣
对于职业院校的学生来说,其从事体育活动的意志力受体育兴趣的影响和制约,并且,体育兴趣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学习体育的方向,同时决定着体育学习。从实际教学效果来看,通过构建体育课程学习评价体系,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明显提高。另外,从学生个体来看,明显出现可喜的变化,例如,在体育课上,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明显提升,这种现象在女生身上最为明细,过去的站、聊、溜现象不见了,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逊于男生,这就是构建体育课程学习评价体系的成效所在。
4.2 影响学生的体质健康
从职业院校构建体育课程学习评价体系的实际情况来看,实验前后男生、女生的各项素质都出现不同程度的提升,虽然这些变化与这一阶段的生理特点有一定的联系,但是,也充分说明新的评价模式,强调学生的自主式学习,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运动爱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培养终身的体育意识,同时有利于帮助学生提升体质健康水平。另外,由于学生学习积极性比较高,活动量增加,对于部分肥胖的学生来说,借助体育课实现了减肥、健身的目标。
4.3 影响学生的运动技术、技能掌握
在职业院校教育教学过程中,兴趣和爱好一方面对学生的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对于职业院校来说,通过构建体育课程学习评价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基础班的学生提高运动技术、运动技能,尤其是第一学年的特色课程学习,学生的素质、协调能力等都有了明显的提升,经过为期一学年的训练(专项技术、技能),教学大纲所要求的目标基本被学生所掌握。
4.4 影响学生的体育能力
职业院校在构建体育课程学习评价体系后,学生的各项能力与构建验前相比较都有显著提高,同时,学生还自发组织了专业之间、班级之间的各项比赛,组织能力、裁判能力、参与人数甚至观看人数都有了全面的提升。这些充分说明,新的体育课程学习评价体系所反映的实践性、综合性等特征,一方面使学生掌握了多项自己喜欢的运动技能,另一方面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技能应用到实践中,发挥体育课程的功能和价值。
5 结论
对于职业院校来说,构建体育课程学习评价体系,其目的是提高体育教育教学的时效性,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体育技能。
(1)构建体育课程学习评价体系,体现了体育教学的基础性、实践性、健身性等课程特征,对此,职业院校需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自身的体育资源优势,帮助学生掌握运动技能,形成良好的体育习惯;(2)构建体育课程学习评价体系,一方面提升学生的身体健康以及学生的专项运动技术和技能水平,另一方面帮助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自主锻炼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3)对于职业院校来说,构建体育课程学习评价体系对体育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知识结构,以及专项素质等提出更高的要求。对此,体育教师需要树立全新的教学观、学生观,推广使用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4)对于职业院校来说,构建体育课程学习评价体系需要对自身的条件、师资资源以及学生需求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通过整合资源、优化资源配置,不断开发体育课程资源,丰富职业院校体育课程体系,进一步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1]侍勇.财经类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学生学习评价体系的构建与研究[J].运动,2012(20):77-79.
[2]史立峰.从五位一体的目标体系谈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策略[J].山东体育科技,2016(3):79-82.
[3]刘丽萍.福建省卫生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体系现状调查与分析[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3,21(3):60-62.
[4]邵海英.基于能力本位的社会工作专业“心理咨询与辅导”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32(9):115-117.
G807.02
A
2095-2813(2017)01(b)-0144-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02.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