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个性研究①
2017-11-27殷剑侠
殷剑侠
(西安体育学院游泳教研室 陕西西安 710068)
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个性研究①
殷剑侠
(西安体育学院游泳教研室 陕西西安 710068)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更强调尊重学生的个体个性特征。体育以其特殊的教学方式为少年儿童的个性发展提供良性的空间,该研究就如何发展学生个性的积极作用,教学过程发展学生个性应处理好关系,体育教学对于发展学生个性的优势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个性的发展要以尊重学生为基础,促进自我意识的培养及体育教学过程应发展学生的主观能动性3点建议。
体育教学 学生 个性研究
进入21世纪,伴随着教育水平的提升,强调一切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素质教育已经成为现阶段体育教学的主导方向,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更强调尊重学生的个体个性特征。少年儿童的个性发展是促进社会保持进步的重要影响因素,体育以其特殊的教学方式为少年儿童的个性发展提供良性的空间。
1 发展学生个性的积极作用
个性的含义为个体能明显区别于其他个体表现出的独特的整体特征,现代心理学认为,个性一般包含心理倾向性特征和个性心理特征两个方面,其中心理倾向性特征指支撑个体活动的基本动力,能影响个体其他的心理活动,可清晰地反映出个体的世界观、价值观、理想、信念及兴趣爱好等维度。而个性心理特征一般指个体所表现出的较为稳定的气质、性格等维度。
1.1 体育课堂的教学特点能促进个性发展
体育教学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个体在体育课堂中身心处于运动的状态,运动能充分刺激学生生理心理的发展,使学生能尽情地将思维与身体的运动充分结合,在室外相对广阔的空间中得到充分的施展。
1.2 体育课堂的教学环境能调整个性发展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类最高级别的需要形式——“尊重与自我实现”。作为在开放空间进行的教学不仅能充分促进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更能使学生互相尊重,共同体会到体育带给个人心理的积极作用,起到调节和发展个体个性的作用。
1.3 体育课堂的教学手段能稳定个性发展
身体的充分运动与学生个体的发展密切相关,体育特殊的教学手段能保障学生的身心机能受到充分的刺激,使运动神经中枢产生主观刺激适应性,本体多次重复感知不同的运动形式则会对学生个性形成较为稳定的心理特征刺激。
2 教学过程发展学生个性应处理好关系
2.1 要处理好学生个性发展与共性行为关系
受制于现行的“班级授课制度”,一名合格的体育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均是以整体学生的共性行为及心理特征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学生的心理特点及体育运动天赋、兴趣、爱好各不相同,运动能力更是有着显著的差异,这些客观存在的差异导致了体育教师发展学生个性的局限性,因而教师职能在深入了解学生需求、学生个性的基础上从授课对象的角度提出不同发展方向,给予个别的引导,从而做到促进教学对象个性的发展。
2.2 要处理好教学与授课对象之间的关系
体育教师作为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执行者,领到的教学任务均是一致的,但面对的教学对象却是年龄处于不同阶段的学生,因而,就学生个性发展方面来讲,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之间必然存在一定的矛盾,教师需要通过各种教学方式和手段对教学对象进行调节,在严格按照相关规定的基础上,发挥主导作用,对授课对象主体进行适当的控制,保证其大方向正确的前提下进行个性化教学。
3 体育教学对于发展学生个性的优势
3.1 普通基础学科对于发展学生个性限制
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学过程的推进形式是以集体性思维活动作为主线进行,其优势是能最大程度地节约教学资源,使授课对象在最短时间内达到课纲要求的平均水平,但其短板在于使学生的思维模式固化,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特别是以普通基础理论学科为主的教学过程中,一个班级的学生往往受制于集体思维的固化作用,产生了从众心态,较少开动思维,从而压抑了个性发展。长久以往集体思维培养出的学生有着缺乏主见、不愿意思考的弱点。
3.2 体育学科对于发展学生个性的优势作用
学校体育教学的过程中项目内容丰富多彩,组织形式生动活泼,情节可繁可简,授课对象的角色转化较快,能够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能力、个性的环境,例如:一场班级内部的足球对抗赛中,学生可以根据个人的能力素质担任场上不同位置的球员进行比赛,也可以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担任小教练员、小裁判员、甚至拉拉队员,不同的角色之间可以进行转换,对不同角色的体验可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因此,现行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制定明确将少年儿童的个性发展作为学校体育的一项重要任务进行了规范和指导。
4 体育教学中学生个性培养的有效引导
4.1 个性的发展要以尊重学生为基础
“每名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作为一名合格的体育教师,对于个性不尽相同的少年儿童我们都应给予关注和支持,都应尊重他们的个性特点。学生所表现出的个性特征,只要不是危害他人及社会,我们都应善于把握辨析,及时引导其个性发展。在体育课堂上注重结合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辨识学生在体育课中的表现,充分结合教学对象的现实情况,选择适合个人的授课方式、教学方法,促使学生健康成长,塑造良好的个性特点。
4.2 促进自我意识的培养
自我意识的形成是学生个体心理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是个体意识发展的核心环节,自我意识是成熟的个体对自我主观的辨识,对周围客观存在的认识(尤其是人际方面)。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参与运动的主体,在学习技术动作的过程中教师应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树立良好自我意识,为自我个性特征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4.3 体育教学过程应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在体育授课过程中,学生的主要心态是要将教师所教授的动作做到完整的模仿,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顺应学生的心理特征,多给学生一些“自我学习”的时间,如,在体操课的教学过程中,当学完前滚翻的动作时,如,果给学生一定的“自我”自由练习时间,就会发现学生会尝试后滚翻的动作,能做到促进学生创造性发展,因此应充分发展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5 结语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更强调尊重学生的个体个性特征。体育以其特殊的教学方式为少年儿童的个性发展提供良性的空间,该研究就如何发展学生个性的积极作用,教学过程发展学生个性应处理好关系,体育教学对于发展学生个性的优势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个性的发展要以尊重学生为基础,促进自我意识的培养及体育教学过程应发展学生的主观能动性3点建议。
[1]曾海,张颖,刘安清,等.当代体育课程个人与社会责任模式(TPSR)的发展解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6(1):89-95.
[2]孙伟庆,陈欧.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个性[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8(1):109-111.
[3]杜柏.关于在体育与健康教育中发展与完善学生个性的思考[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77-79.
[4]方惠静.体育教学与学生个性发展促进[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1):276-277.
G807
A
2095-2813(2017)01(b)-0084-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02.084
殷剑侠(1982,1—),女,汉,湖北武汉人,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