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订中学体育单元教学计划的着力点
2017-11-27季红梅江苏省石庄高级中学226531
季红梅 (江苏省石庄高级中学,226531)
制订中学体育单元教学计划的着力点
季红梅 (江苏省石庄高级中学,226531)
一、层次性
单元教学计划要围绕水平目标、学期目标体系,强化目标意识,从整体着眼和整体构思,把握好目标、内容、方法之间的内在联系,既注重纵向把握学期目标与单元目标、课时目标的层次性,高度重视各单元之间的衔接, 强化单元教学的延伸和发展;又重视学期教材、单元内容、课时内容的整体性,使学期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横向相连,纵向相通,围绕“课时”体系,针对性、重点性地把各层次目标有机渗透到单元教学与课时教学之中,“以点带面”不断完善单元目标、学期目标、水平目标。
二、统筹性
教学内容的设计要围绕单元目标,准确把握该项教材的体系,厘清教材的技术结构及重难点的衔接过渡;内容应明确、具体,内容之间要有关联性,结合学校场地、器材、季节、气候、学生技术、技能、素质实际等对教学内容进行针对性、科学性的取舍和修改,进行巧妙、严谨地分解与组合,补充和完善;通过主辅搭配、上下搭配、难易搭配、高低搭配等,体现主次分明、层次清晰、螺旋上升等优化组合,来实现对单元教材重点和难点的把握、提升了对新教材的掌握和熟悉,加强对教学困惑的及时解决,对教材整体难易程度的把控等。
三、直观性
单元计划的绘制与表述可通过文本或表格来呈现。单元设计的表述与呈现要重点突出、简明扼要、步骤清晰。其中表格式直观、明确,文本式较详细、清楚。表格式与文本式相结合效果最好,层次清晰,简洁明了。但不论采用哪种方式,单元计划的表达方式应避免用含糊不清的语言表达,应采用明确、具体的行为动词来表达。单元内容的排列方式主要有集中排列、分散排列、集中与分散结合等形式。每一种排列方式有各自的优点。如武术教材、健美操、广播体操等可集中排列;单双杠、跑、跳等可采用分散排列;跨栏跑、接力跑等教材,可采用先集中后分散的形式排列;跳高和健美操、武术套路动作,宜采用先分散后集中的排列为主,以二者结合为辅。如针对学生身体素质下降形势,可把“课课练”与单元主教材紧密结合,精心设计少而精、针对性强的团队练习、小组练习、个人练习的处方式“课课练”方案,突出练习的趣味性,提高“课课练”的针对性。如跳跃活动可通过在单元教学的不同课时中合理安排不同的跳跃内容、方法,如徒手原地跳跃课时、及跳绳、跳线、跳皮筋等跳跃课,通过组合跳课、循环跳课、配乐跳课等校本化跳跃单元内容,有效地提高教学有效性。
四、整合性
单元教学一般分为新授单元、复习单元、单一单元、复合单元等。可以根据运动模块下的各种技术单元,如田径模块中的跑、跳、投单元,跑的单元(短跑、中长跑、接力跑等单元)、跳跃单元(跳远、三级跳远、跳高等)单元、投掷单元(短投单元—铅球、实心球;长投单元—铁饼、标枪单元)、跨栏(短跨—100m栏、长跨—400m栏)单元;篮球模块中如篮球运球、传球、投球、突破、基础配合单元等。小学阶段一般以身体素质、游戏的复合单元为主;初中和高中一般以单一单元为主。体操—垫上运动单元、器械单元(跳马、跳箱单元)等。如高中的田径模块中跳跃大单元可分设为跳远单元(6~8课时)、三级跳远(6~8课时)、跳高(6~8课时)单元等,可集中在半学期内完成,也可分在两个学期内进行。教师要深入钻研跳跃类单元的教法、学法、练法、赛法的共同点、差异点,针对性地设计出系列化、个性化、整合化的单元课序和课时计划,对学生感受有深度、有难度的技术教学单元,可以适当扩大单元规模,便于教师教深、教透,学生学好、学精。如,耐久跑单元练习中可把体验课、图形跑课、障碍跑课、团体跑课、搬运跑课、组合跑课、伴奏跑课等练习课型按需要分配到不同课时中,提高耐久跑学练活动的趣味性与实效性。
五、机动性
单元教学课次、课序直接影响单元教学的广度、深度、达成度。一般小单元为1~2周(3~6个课时);中大单元为3~4周(9~12个课时)。高中每学期总课时数为40课时,除去考试、放假等因素,可安排4~5个单元教学。初中总课时有60课左右,除去考试、放假等因素,可安排6~8个单元教学。课时设置、课序要根据单元性质,围绕单元教学重点、难点、教材深度、技术难度、学生差异、场地器材实际等,灵活处理和调整教材与授课时数,为学生的个别化、个性化学习提供充足、弹性课时、课次,使单元计划、课时计划更有方向性、针对性、机动性、实效性。
六、多元性
单元评价要以“发展”为导向,以正面评价为主,对教、学、练、赛、考等进行多元化、多层次、发展性的”及时性评价、过程性评价、诊断评价、动态评价;通过教师激励性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间相互评价,有针对性地加强包括学生状态、态度等在内的综合评价,及时反馈,适时调整,提高教学过程的可控性与教学结果的发展性,强化学生学练的内在动机,提高教学的整体效益。
[1]楼丽文.体育单元教学计划的理解及构建[J].湖北体育科技,2007(5):507-508.
[2]陈雁飞.体育新课程理念转化过程中的单元教学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5):10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