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游泳训练疲劳的特点分析与恢复方法①

2017-11-27薛振高琳琳

当代体育科技 2017年19期
关键词:机体游泳运动员

薛振 高琳琳

(抚顺市少儿游泳业余体校 辽宁抚顺 110179)

游泳训练疲劳的特点分析与恢复方法①

薛振 高琳琳

(抚顺市少儿游泳业余体校 辽宁抚顺 110179)

在游泳训练中,运动员身体疲劳的情况经常会发生,这对游泳训练的有效性和科学性都十分不利。游泳训练本身是一个训练—疲劳—恢复—再训练—再疲劳—再恢复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周而复始不断循环的,其目的就是保证游泳运动员的训练疲劳健康科学恢复,提高游泳运动员的运动成绩。因此,如何结合游泳训练疲劳的特点,正确判断游泳运动员的疲劳程度,分析游泳运动员的疲劳原因和疲劳部位,制定行之有效的身体恢复方案以及恢复措施,对于游泳运动员运动训练的成效的提升、运动成绩的提高以及运动员身体素质的保持和优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文章针对游泳训练中身体疲劳的产生、训练疲劳的特征和影响因素、恢复活动在游泳训练过程中的作用以及对于游泳训练有效的恢复途径和恢复措施,做出了详细的研究和阐述。

游泳训练 训练疲劳 疲劳特点 恢复措施

游泳运动是一种对人体胜生理心理方面具有综合性促进作用的体育运动,对人体健康具有非常广泛的积极影响。在生理方面,游泳运动首先可,以直接作用于人体体质,有利于提高运动者的身体素质;其次,由于游泳属于水中运动,相对于常温较低的水温更有利于热量和脂肪消耗,水中移动的阻力也更有利于与脂肪消耗和强健肌肉。在心理方面,水中的浮力环境和水流的质感有助于消除运动者紧张感,缓解心理压力。正是由于这些积极作用的存在,游泳运动在越来越广泛的范围内推广开来,在这样的趋势下,对于运动员运动疲劳的健康科学的调节也就具备了更重要的意义。在针对游泳运动员的游泳训练中,不恰当的训练方式和训练强度都会对运动员造成过大的身体负担,导致过度的疲劳强度的产生。游泳运动员出现过度疲劳的时候,主要表现为机体内部环境平衡状态的失衡,造成运动员机体的工作能力恶化和工作状态下降。具体体现在4个主要方面。第一,过度疲劳产生时,机体能量消耗过大,运动员机体内易产生能源衰竭;第二,机体内会产生过多的乳酸,造成运动员肌肉组织的工作能力下降;第三,过度疲劳的产会造成机体内分泌的失衡,机体组织的稳定性被破坏;第四,过度疲劳的状态下,机体会通过大脑皮层的控制作用产生保护性抑制的反馈调节,降低机体的运动能力。

1 游泳训练疲劳的产生及其特征

游泳运动员在游泳训练中产生的疲劳在分类范畴上属于运动性疲劳,是一种自然的生理现象。生物科学领域对运动性疲劳的定义是机体生理过程不能持续其机能在某一特定水平或者各器官不能持续预定的运动强度的生理状态。因此,运动性疲劳的实质是机体运动能力和运动状态的下降。通常情况下,机体出现的运动疲劳是由于机体内物质能量的过度消耗以及物质能量无法及时补充造成的。运动疲劳产生时,机体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包括肌球蛋白的ATP活性降低,ATP在骨骼肌中再合成作用降低以及骨骼肌细胞的钙离子浓度减小,同时,脑部神经会对机体产生一定的保护性抑制作用,导致肌肉组织的收缩能力和放松能力弱化。根据运动性疲劳的特征可以判定,游泳训练运动性疲劳主要受到3个主要因素的影响。

第一,运动员的机体内环境。游泳运动由于是水中运动项目,相同距离或时间的运动量会相对陆上运动多消耗将近四倍的能量,长期的高强度游泳训练极易导致机体缺氧,血糖浓度降低,新陈代谢产物增加,机体内稳态环境失衡,人体的呼吸、代谢、各器官组织的生理功能受到限制,机体因此产生疲劳。

第二,运动员的运动能力。游泳运动员的体能、力量、耐力、柔韧性等运动能力因素的加强往往对游泳训练中的运动疲劳的产生能够产生较强的抑制作用。完成相同运动强度、相同运动量的游泳训练,体能较差的运动员通常更容易产生运动疲劳。运动员的运动能力另外一方面也体现在精神意识方面,运动员高强的意志品质能够有效影响大脑皮层细胞的兴奋感,进而通过神经系统对机体器官做出调节,降低机体的疲劳感。

第三,游泳训练的训练环境。影响游泳运动员训练疲劳的另一方面因素在于训练环境。游泳训练的训练环境包括地理环境、设施环境以及有关制度规则的人文环境。训练环境的作用原理在于能够在客观条件上对运动员的生理和心理产生作用,从而影响训练疲劳的产恒或者缓解。

2 游泳训练疲劳的恢复活动的作用

游泳训练本身是一个训练-疲劳-恢复-再训练-再疲劳-再恢复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周而复始不断循环的,其目的就是保证游泳运动员的训练疲劳健康科学恢复,提高游泳运动员的运动成绩。对于恢复活动在游泳训练中的作用,可以总结为以下三点。

2.1 优化游泳运动员的竞技状态

游泳运动员身体素质和体能状态的水平并不是单纯依靠加大训练强度和运动负荷就可以增强的,游泳运动员需要在机体疲劳时得到充分高效的休息,使得机体能够重新获得运动能力并产生运动性记忆,从而保持并提升运动状态。一味地加大游泳训练的运动强度会对运动员生理和心理上都产生较大的负担,甚至有可能造成过度的运动性损伤,对运动员身体造成伤害。因此,通过科学有效的恢复训练使运动员机体得到有效放松,有助于保持运动员最佳的运动状态。

2.2 提高游泳运动员的竞技成绩

游泳训练中,没有运动疲劳就很难让运动成绩有所提高为了提高游泳运动的竞技成绩,将疲劳标准的训练强度与科学有效的恢复活动有机结合,帮助运动员获得超量恢复,促进运动员机体形成运动记忆,对于游泳成绩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3 游泳训练疲劳的恢复途径

3.1 训练方式恢复

在对游泳运动员的训练计划中,应当充分考虑训练的间歇时间以及有效的恢复活动方式,根据游泳训练的周期以及目的针对性的设计游泳训练的强度以及时间,并指导进行与之匹配的训练恢复运动,训练方式的恢复手段有助于缓解长时间训练导致的肌肉僵硬,加速消除新陈代谢产物等,能够有效缓解甚至避免过量的训练强度造成的游泳运动员心理或者生理上的疲劳。

3.2 医学方式恢复

医学方式恢复主要有营养方式和按摩方式两种。营养方式的机体恢复是通过合理补充营养物质和能源物质,改善机体的营养状态,从而加速机体运动能力的恢复的手段。经过一定强度的有游泳训练后,由于新陈代谢以及汗液排出等生理活动,人体机体的内部环境会有所不足,适当补充缺失的电解质以及能源物质等,有利于加速肌肉组织运动能力的恢复。按摩恢复的作用机理是通过外界施加机械刺激从而影响神经中枢系统,改变机体的内分泌状况,促进机体内部的血液循坏和淋巴循环,加速疲劳组织的血液供应,大大改善营养条件,同时促进新陈代谢产物的消除,从而快速消除机体的运动疲劳,加速恢复肌肉组织的运动能力。

3.3 心理学方式恢复

心理学方式的恢复方法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缓解游泳运动员的机体的运动疲劳,减轻生理压力,还是为了调节游泳运动员的心理状态,促进运动员放松自然的心理状态的形成,有利于游泳运动员主观上缓解运动疲劳,保持较高水平的抗压心理状态。心理学方恢复主要有心理暗示、心理调节、催眠休息等,使得机体在主观意识的控制下,针对性的对自己做出心理引导,达到心理放松从而缓解压力消除疲劳的目的。

4 结语

游泳训练的运动疲劳是较为常见的问题,对运动员的运动技能、竞技成绩甚至是身体健康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游泳运动员应当充分认识游泳运动的训练疲劳的恢复活动的重要意义,并采用包括放松训练活动、补充营养物质、按摩缓解疲劳以及心理暗示调节等在内的科学有效的训练疲劳恢复途径,促进游泳运动竞技成绩的提升。

[1]赵锋.游泳训练疲劳的特点与恢复[J].当代体育科技,2014(12):25-26.

[2]李建军;游泳训练中的疲劳与恢复[J].齐齐哈尔职业学院学报,2010(3):36-38.

[3]李建军.游泳训练恢复方法[J].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学报,2011(2):35-37.

G806

A

2095-2813(2017)07(a)-0017-02

薛振(1965—),男,汉,辽宁抚顺人,研究生,高级教练员,研究方向:游泳教学与训练。

高琳琳(1989—),女,汉,辽宁沈阳人,研究生,中级教练员,研究方向:游泳教学与训练。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19.017

猜你喜欢

机体游泳运动员
Ω-3补充剂或能有效减缓机体衰老
奶牛瘤胃健康、机体健康和繁殖性能的关系
一位短跑运动员的孤独
我国优秀运动员商业价值的开发
邓俊峰作品选
听说你要去游泳 “妆”一下吧!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
饲粮锌在畜禽机体中的作用
游泳时小腿抽筋了
最会挣钱的女运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