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美操专选学生表现力的影响因素及培养方法

2017-11-27徐宝莲

当代体育科技 2017年19期
关键词:表现力姿态心理素质

徐宝莲

(成都体育学院 四川成都 610041)

健美操专选学生表现力的影响因素及培养方法

徐宝莲

(成都体育学院 四川成都 610041)

健美操是一项以美为追求目标的艺术类体育项目,深受学生喜爱,在大部分体育院校都开设了健美操专选课程。该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录像分析法对健美操专选学生表现力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动作姿态训练,身体素质训练,心理素质训练,乐感培养、表情训练及教师自身素质提高等方法来培养学生的表现力。

健美操 表现力 影响 培养

健美操不仅突出动作“健”和“力”的特点,而且更强调“美”,将人体语言艺术和体育美学融为一体,使健美操成为一个极具观赏性的体育运动项目[1]。而当今健美操专选学生易忽视健美操表现力的重要性,动作僵硬机械,毫无美感。该文就健美操专选学生表现力的影响因素及培养方法进行多方面的探讨。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大理大学2012级和2013级健美操专选班学生及省运会健美操队员的表现力。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从中国期刊网、中国知网以及大量的文献书籍中获得信息。

1.2.2 访谈法

对健美操专选班学生、老师进行访谈。

1.2.3 录像分析法

观看云南省第十四届运动会健美操比赛录像。

2 表现力的概念及重要性

表现力是指人内在的情感在外部动作表现的形式,是人们通过面部表情和身体动作来抒发内在情感的能力。根据项群理论,健美操属于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健美操在追求动作和编排上的难与新,技术和姿态上的美和稳的同时,向着高度的技巧化与完美的艺术化相结合的方向发展[2]。笔者通过参加、观看云南省第十四届运动会健美操比赛得出:通常表现力强的运动队能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现场气氛较为热烈,且往往分数较高,名次靠前。表现力是一套动作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3 影响健美操专选学生表现力的主要因素

3.1 身体形态

体型是观赏者第一眼就可辨别的,“身材好”的运动员展现出的运动画面给人美的享受,通过匀称健硕的身体形态可更好地诠释健美操的美感。身高、体重、身材比例,肌肉维度、腰臀比例都是健美操运动员选材的重要指标。

3.2 气质与性格

健美操运动员所具备的气质与性格特征与其表现力水平高低是密切相关的。外向的学生一般学习较为主动,表现欲较强。性格中和的学生的表现力受外界环境的制约较大,若气氛活跃,则他们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就会大幅提升。性格内向的学生不善于表达,在人群中不愿意突出自我特点,也就无表现力可言。

3.3 运动兴趣

运动兴趣是人们积极地认识、探究或参与体育运动的一种心理倾向,是获得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促进身心健康的重要动力[3]。若专选学生对健美操课程有稳定的兴趣,便可唤起其学习的积极性、坚定性,从而渴望更快、更好地掌握技术,提高表现力。若专选学生对健美操的兴趣趋于波动状态,学习健美操的热情忽冷忽热,内心产生排斥,表现力就成了“无源之水”。

3.4 体能与技术

体能是一切运动能力的基础。想要完成高质量的成套动作,除了一定的体能作为支撑,更需要学生完善的健美操技术,尤其是踝关节、膝关节和髋关节的弹动及在复杂多变的步伐当中保持正确的身体姿态。

3.5 心理素质

健美操比赛或者是表演,不单单只是身体的活动,同时也是心理方面的活动。人的身体活动受到心理活动的极大影响[4]。良好的心理素质有助于学生技术动作的高效发挥。

3.6 音乐素养

健美操是在音乐的伴奏下进行的,其动作、风格与音乐相辅相成。只有同时理解音乐与动作要领才能传递出成套动作的风格特征。学生的表现力是健美操艺术价值提升的唯一方式,这就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音乐素养,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音乐节奏,理解音乐特点,从而提高表现力。

3.7 教师因素

健美操是一种直观教学的课程,教师的言传身教显得尤为重要。在教学和训练中,教师的动作示范直接影响学生动作表象的建立,教师的个人特点和教学方法是学生正确理解健美操运动的要素之一。教师善于鼓励学生,有利于学生加深学习健美操的兴趣和激情,从而自我督促,努力提高技术水平。

4 培养学生表现力的方法

4.1 动作姿态训练

形体训练可有效解决学生形体素质,改善其自身形体条件。定期的把杆练习可有效改善学生形体姿态。形体训练中应着重强调腰腹的紧张,脚背的绷直,颈部线条的拉长以及适当的微抬下颌。动作上要从手臂、脚尖、身体的各个姿态做起,在教学中要不断强调动作的舒展,步伐的弹性,力求高质量地完成每一个基本动作,提高基本动作的规范性。

4.2 体能训练

良好的身体素质是掌握运动技术与提高运动成绩的基础。在学习训练中,各种技术的掌握和完成都离不开良好的身体素质,而对表现力最有影响的是力量和柔韧素质。

4.2.1 力量训练

在力量练习过程中,对动作一定要有姿态要求,练习部位应重点放在腰腹、背部、腿部和脚踝。可多采用自重阻力练习,每周进行2~4次,每次30 min以上的专项素质练习,每个动作之间的间歇一般不超过20 s,每组动作之间的间歇不超过1 min。例:平板支撑45 s+臀桥20次+两头起20次+俄罗斯转体20次+深蹲提踵15次为一组,可在基本步伐练习后做4组循环练习。

4.2.2 柔韧训练

柔韧训练可利用准备活动或结束部分以及早操进行锻炼,而且力量练习后也可适当安排柔韧练习。练习部位应重点放在肩部和腿跨部,将动力拉伸和静力拉伸相结合,运用压、搬、劈、摆、踢、蹦及绕环等练习手段。可采用连续快速大踢腿将快速力量和柔韧素质相结合的训练。

4.3 心理素质训练

心理素质训练主要体现在学生自信心的培养。首先要消除其自卑心理,再者通过学习和掌握动作过程的心理训练以及比赛心理训练,增强心理承受能力,改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的表现欲望。平时可进行分组表演,汇报展演,邀请老师同学观看演出来锻炼心理素质及临场发挥能力。

4.4 乐感培养

健美操专选学生应该多听风格不同的音乐,默数节拍,有意识、有计划的提升乐感,加强对音乐的理解能力。训练中可将同一组合动作用不同音乐完成, 也可用不同音乐为相同组合来伴奏。

4.5 表情训练

表情是成套动作主要的情绪体现。在训练中可专门对表情肌进行练习,借鉴舞蹈,艺术体操等相关项目的表演知识,让学生意识到表情的重要作用,从而逐渐发展成一种真情流露。

5 结论

表现力是成套动作完成质量中的一项重要指标,在评判过程中直接影响裁判的第一印象。影响健美操专选学生的表现力因素包括学生个人因素和教师因素。其中,学生因素主要指气质性格、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技术水平、艺术感受力。教师因素主要包括自身修养和教学训练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表现力的方法主要从学生的动作姿态、体能与技术动作、心理素质及乐感等方面入手,教师要提高自身素养,规范动作,创新教学内容,树立健康阳光,平易近人的个人形象。良好表现力的形成是一个复杂漫长的过程,需要学生的不断学习,教师的不断研究探索。

[1]马鸿韬.健美操运动教程[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7.

[2]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63-165.

[3]朱瑛.对健美操教学中美感训练的研究[J].山东体育科技,2009,31(3):81-83.

[4]季浏,殷恒婵,颜军.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G80-32

A

2095-2813(2017)07(a)-0254-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19.254

猜你喜欢

表现力姿态心理素质
本期话题:如何有效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
浅谈如何在美术课堂中完善心理素质,实施快乐教育
如何通过线描画提高幼儿观察力和表现力
攀爬的姿态
浅谈心理素质课程的重要意义
全新一代宋的新姿态
青少年皮艇运动员心理素质训练探讨
纤变墨画
另一种姿态
阅读是最美的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