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研学旅行活动对学校体育发展的促进作用①

2017-11-27耿晟杰胡玲玲黄梦怡

当代体育科技 2017年31期
关键词:促进作用研学旅行

耿晟杰 胡玲玲 黄梦怡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 100875)

浅析研学旅行活动对学校体育发展的促进作用①

耿晟杰 胡玲玲 黄梦怡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 100875)

研学旅行活动对学校体育具有多种促进作用,从学校、教师、学生、教学场地与体育器材等方面都有促进作用,并且能有效地解决当前一些学校体育发展所面临的困境,因此,本文通过以上几个重要方面进行剖析,结合当前学校体育发展目标与面临发展的困扰,明确研学旅行对学校体育的促进作用,从而有效地分析研学旅行活动的价值所在。

研学旅行 学校体育 中小学生 体育锻炼

1 研学旅行的基本特征

研学旅行活动主要以青少年学生为主体,在研学旅行的过程中以增进学生的基本技能、增长知识为目的。2013年2月,国务院印发《国民旅游休闲纲要》明确要求“逐步推行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因此,研学旅行是一门新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它是撬动素质教育的杠杆和实施新课程改革的突破口。

1.1 研学旅行的主体具有自主性

在研学旅行的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在活动中具有很强的自主性。首先,学生通过参加研学旅行能够自主培养学习的兴趣,在衔接校内课程的同时,提高了学习的效果。其次,学生通过研学旅行过程中的学习,接触到新的知识,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从而学会主动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学生通过研学旅行的活动,自主提升知识技能的学习,有助于更好地完成学校的教育目标。

研学旅行活动是跳出了学校常规的教学场所,在学校外以游学的方式进行知识的拓展。因此,在学习的内容上与学校的教学内容有所差别。研学旅行更倾向于外界,如自然场所、社会场所、户外场所等,因此,研学旅行的教学内容具有开放性,通过在不同的时间与空间呈现,使得在教学内容方面表现得更加丰富多彩。总体而言,研学旅行使学生接触到了外界的环境,并且拓展出更多的知识技能。

1.2 研学旅行的学习方法具有多样性

在研学旅行的活动中,由于活动的领域更加具有开放性,因此,在学习的方法上也是多种多样,我们可以通过不同的活动场域空间,在教师的引导下,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例如体验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探究式学习与合作学习等。在不同的环境下使用不同的学习方法,能够更加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知识技能的兴趣,并且能够拓展学习以外的知识技能。因此,相比学校的教育,研学旅行能够通过不同的环境配合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来提升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

1.3 研学旅行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研学旅行活动是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在不同的环境领域下,学生想要探寻答案,就要提前做好准备工作,由感性的方式上升到理性的方式去解决完题,同时也从寻求答案的过程中主动体验到了自主解决问题的方法。由此可见,研学旅行的教育方式与以往学校的应试教育不同,研学旅行更加注重在不同的环境下以培养学生的情趣为主,开拓学生的思维,从封闭式的学习转变为开放式的学习,并且通过有效的途径衔接校内的课程,让学生主动去进行实践,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从而弥补学生经验的狭隘、理论脱离实践的缺陷。

2 研学旅行活动对学校体育教育的促进作用

研学旅行活动能够促进中小学拓展多样的教育课程,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不同的场域空间、多样的教学内容、合理的组织方式,能够在衔接校内课程的同时,拓展与身心发展有促进作用的实践活动。因此,学校体育的发展也需要通过研学旅行来拓展新的体育知识,跳出以往学校体育知识传授的方式,使学生接触社会的资源,借助外界的教育资源进行体育教育,使学校体育通过研学旅行活动的开展得到促进作用,并且得到更好的发展。

2.1 研学旅行对中小学生学习体育的促进作用

利用研学旅行开展体育活动是有别于校内体育活动的,因此,在对学生体育方面的学习具有很明显的促进作用。同时,通过利用不同的场地空间与多样的教学内容,使学生慢慢寻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体育活动,培养同学之间或家人之间对于体育活动的配合,增进友谊与亲情,使每一位学生都乐于参与进其中。通过亲自体验不同的体育项目,主动锻炼自身实践的能力。参与研学旅行活动,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接触社会的优质资源,巩固已有的体育知识,拓展课程以外的体育知识技能,使自己更加了解体育,学习到多种体育项目,在今后的发展中能够灵活地运用体育知识技能。

2.2 研学旅行活动对体育教师教学方法与技能上具有促进作用

由于目前我国学校体育教学方法受到诸多方面的影响,因此,对于教师来学,在体育教学上存在着一些主观上的原因与客观上的原因,导致在进行体育教学时,从自身的教学水平、学生学习的兴趣、场地器材限制等方面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因此,通过开展研学旅行活动,弥补学校体育教学上的不足,通过优质的社会资源与自然环境,充分让学生体验不同的体育教育环境,使学生在学习体育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兴趣,提高主动学习的能力。同时,通过研学旅行活动,使体育教师能更好地接触到与以往校内不同的体育教学方法,从而弥补自身的不足,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使当前优质的教学手段能够合理地结合到学校体育的教学当中,为今后学校体育教学的创新手段奠定一定的基础。

2.3 研学旅行为推动我国学校体育发展目标提供帮助

随着我国教育模式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研学旅行作为一种传统而又现代的素质教育手段被广泛关注,正在逐渐被学校推广。而作为学校教育中的体育教育,也要紧跟我国教育模式改革的趋势,通过研学旅行的教育模式,推动学校体育相关领域的发展方向,利用研学旅行活动的优势,有效结合到学校体育的教学当中,并且通过研学旅行使学校体育教育更加有效地在校外领域开展,拓展教学的空间、完善教师自身技能、提高学生知识技能发展与促进身健康发展。因此,推动研学旅行的发展是当前教育模式转变的关键,同时,研学旅行也是当前促进学校体育发展的一种有效的教学途径。

3 研学旅行方式的体育活动其自身价值的体现

当前,作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阶段,研学旅行的实施具有很重要的教育价值。“长期以来,实践教育环节薄弱甚至缺失,已成为制约我国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改革人才模式的重要瓶颈。因此,学校体育要想达到更好的发展,就需要结合研学旅行的教育方式来拓展课程的开展,完善与校内体育课程相结合,利用研学旅行所表现的价值进行实践教育,从而完善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目标,完善学校体育教学的目标。

3.1 研学旅行方式的体育活动给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提供应该具备的生存与生活技能,勇于挑战自我

通过在不同的活动场所下进行研学旅行活动的学习,使学生们体验到各式各样生活中所应该面对的问题,同时,也会使学生体验到自己从来没有接触过或独立完成的技能,因此,研学旅行活动能够教会学生一些除学校内容以外的一些技能,利用不同的教学场地、教学内容拓展学生独立的生存技能,并且在今后的生活中灵活运用。

3.2 研学旅行方式的体育活动使学生学会自我学习与自我能力的发掘

研学旅行的活动特点就是通过不同的场域空间、不同的教学内容使学生亲自体验学习的过程,使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因此,通过研学旅行的活动特点,融入体育的相关知识,从而可以使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增强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使学生学到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在完善校内课程的同时,结合课程设置,通过自己的实践,让学生发展自身更多优秀的地方,拓展自身更多技能。

3.3 研学旅行方式的体育活动让学生拥有一个强健的体魄,促进运动习惯的养成

由于当前学校体育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诸多学校在体育教育上受到一定的限制,学生因长期接触固定的体育场地与器材的锻炼,使得运动兴趣慢慢降低,导致普遍学生的运动能力下降。因此,通过研学旅行的活动模式,拓展体育教育的场域空间,让学生在不同的场地进行体育知识的学习,同时,通过不同场域的特点拓展出多种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增强运动的兴趣,促进身心的发展。通过组织学生在不同的场地中进行活动,提高学校体育教学的质量,培养学生体育知识的拓展,增强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习的效果。

3.4 研学旅行方式的体育活动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和品德,从而为学生未来发展提供积极的促进作用

在当今的时代下,由于大部分家庭生活质量的提高,再加上独生子女的问题,很多家庭在孩子的营养观与教育观上产生了误区,导致很多青少年儿童出现了体重超标、视力下降、心肺功能指标不达标等情况。同时,由于家长的过度溺爱,导致很多孩子不能独立完成很多生活上的事情,在交友方面,也存在责任心不重、缺乏团队精神与相互的合作等。因此,通过研学旅方式的体育活动,使学生们提高自学体育技能的能力,通过多样化的活动内容,使学生在更加广阔的场域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更好地与同学沟通,拓展团队合作的能力,进一步实现健康的人格与品德的养成。

4 结语

研学旅行作为当前国家大力推动的一种教育模式,其价值也体现在能够帮助中小学在体育发展过程中解决应试教育所面临的困扰。通过对研学旅行活动的分析,对学校体育方面的价值也充分体现出来。让学生与教师充分接触社会良好的教育资源、通过多样的教学内容来改变以往的形式化教育、利用不同的活动场所打破活动空间的限制……这些充分体现了研学旅行对学校体育所提供的价值。

因此,研学旅行活动从学校、教师、学生、活动场地与体育器械等多种视角进行分析与实施,为学校体育未来的发展提供解决的方法,并且在符合了当前学校教育发展的大方向下,为中小学学校营造出一个“没有围墙”的学校体育活动。

[1]马睿.我国中小学学校体育价值取向的分析与应对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

[2]吴建逊.论学校体育教育发展的瓶颈及突破[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4(2):118-120,126.

[3]丁运超.研学旅行:一门新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J].中国德育,2014(9):12-14.

[4]滕丽霞,陶友华.研学旅行初探[J].价值工程,2015(35):251-253.

[5]白宏太,田征,朱文潇.到广阔的世界中去学习——教育部中小学“研学旅行”试点工作调查[J].人民教育,2014(2):34-39.

[6]程芙蓉.让研学旅行不再“任性”[N].中国旅游报,2015-04-15(003).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31.114

G807

A

2095-2813(2017)11(a)-0114-02

耿晟杰(1991,10—),男,汉族,北京人,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体育教学。

猜你喜欢

促进作用研学旅行
去研学
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把研学从省内延伸到省外、拓展到国外
研学之旅
论工商管理对经济的促进作用
工程财务管理中会计审计的促进作用探讨
第三方支付平台对我国金融业的促进作用
不可能旅行
小黑的旅行
小黑去旅行